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0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5 14:44
抽检概况 -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29类食品共计328批次样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合格样品311批次,不合格样品17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4.8% [3] - 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农兽药残留超标两大类问题 [3] 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 - 台州市联商超市路桥区银山分店销售的年糕圆条检测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含量为0.0358g/kg,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5][6] - 台州市昌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椒江优加广场店销售的馒头同时检出甜蜜素含量0.115g/kg和安赛蜜含量0.0616g/kg,标准规定均不得使用 [5][6] - 玉环行运超市销售的酿造料酒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含量0.0357g/kg,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 [5][6] - 临海市个体工商户孙春侠销售的鸡肉串检出诱惑红含量0.00500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5][6] 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 多批次胡萝卜和姜产品中噻虫胺含量超标,其中路桥优宜超市销售的姜噻虫胺含量达1.1mg/kg,超出≤0.2mg/kg的标准限值 [5][6] - 同批次姜产品中噻虫嗪含量为3.1mg/kg,大幅超出≤0.3mg/kg的标准限值 [5][6] - 路桥皓皓生鲜超市销售的长青椒倍硫磷含量0.092mg/kg,超出≤0.05mg/kg标准限值 [5][6] - 椒江保林水果批发部销售的国产香蕉同时检出噻虫胺0.037mg/kg和噻虫嗪0.074mg/kg,均超出≤0.02mg/kg标准 [5][6] - 玉环市清港下湫综合市场销售的鳝鱼恩诺沙星含量130µg/kg,超出≤100µg/kg标准 [5][6] 合格产品情况 - 抽检合格产品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乳制品、饮料、冷冻饮品等多类食品 [7][8][9][10][11][12][13][14] - 合格产品涉及华润怡宝、娃哈哈、蒙牛、伊利、五丰冷食、三全食品等多个知名品牌 [7][8][9][10][11][12][13][14] - 合格样品生产日期集中在2025年3月至8月期间,显示近期生产的食品质量总体可控 [7][8][9][10][11][12][13][14] 监管措施 - 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相关区县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 [4] -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4] - 要求不合格食品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通告发布后3个月内报告核查处置情况 [4]
食饮 :如何展望H2重点标的投资机会
2025-09-15 09:49
**白酒行业** **终端动销与批价表现** - 白酒行业终端动销同比去年低基数预计下降5%-15% 但环比6月超40%的降幅已收窄[1] 茅台8月环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南京经销商增长30% 郑州 广州等地恢复15%-35%[1][2] - 双节临近导致核心单品批价波动 飞天茅台批价回落至1,780元 受餐饮需求承压及茅台放量影响 五粮液批价回落至820元 泸州老窖国窖1,573批价维持在830-860元[1][3][4] **产品与渠道策略** - 白酒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推出低度产品和光瓶酒 如五粮液29度 水晶坊36度 泸州老窖推广38/28度 古井贡推出低度和光瓶系列 并关注年轻化市场[5] - 部分企业注重渠道利润 如珍酒李渡推出"大争万商联盟"股权激励计划 已签约2,418家经销商 目标3,000家 每家入股30万元 预计贡献5-6亿元收入[6][7] 水井坊通过控制总量和合作伙伴数量保证渠道利润[9] **业绩与市场展望** - 行业二季度业绩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主要靠头部酒企拉动 预计三季度头部酒企业绩环比持平或小幅下滑[8] 看好9月中下旬至10月板块上行机会[1][8] - 推荐标的包括泸州老窖(批价引领 低度产品推广 全国化布局 估值17倍)[13] 古井贡酒(低度及光瓶系列 全年收入预计下滑4%)[14][15] 迎驾贡酒(估值17倍 弹性较大)[15] 今世缘[12] **其他酒企动态** - 金士源公司二季度主动控货致利润下滑 全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分别下滑9%和12% 但中档产品实现自然增长[16] - 啤酒行业中华润啤酒次高端以上占比提升至8% 燕京啤酒U8系列增长近30% 青岛啤酒主品牌销量增长4%[37] --- **饮料与大众品行业**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饮料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 利润增长约14% 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3][38] 功能饮料增速31% 碳酸饮料17% 凉茶18% 茶饮6%[39] - 农夫山泉全品类盈利提升 毛利率升1.55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中双位数增长[40][41] 统一企业食品业务增9% 饮料业务增8%[42] **细分品类与企业策略** - 休闲零食行业电商和新兴渠道增长显著 鲜切薯条 魔芋等单品突出 零食渠道6-7月同比增长翻倍[3][22] 盐津铺子量贩渠道快速增长 海外市场贡献增量[35] - 调味品行业整体稳健 海天味业保证核心单品稳定 天味食品聚焦老坛酸菜和手工火锅调料 涪陵榨菜推出脆口新品[28] - 卫龙美味魔芋产品双位数增长 电商业务二季度营收增40%[25][35] 良品铺子客单价降至50元 非自由品牌占比提至15%[27] **成本与盈利展望** - 安琪酵母糖蜜价格有望降至1,000元以下 成本红利持续[34][36] 西麦食品燕麦成本锁定 下半年体现红利[24] - 推荐标的包括东鹏(35倍) 农夫山泉(36倍) 卫龙(21倍) 盐津铺子(24倍) 安琪酵母(22倍)[19][35][36] **餐饮与渠道创新** - 餐饮渠道上半年增速超30% 预计全年保持[29] 周黑鸭同店同比增长2% 7-8月突破高单位数增长[26] - 电商重点推进直播电商 海外市场年增速15%-20%[3][22] 量贩渠道(如山姆)表现较好[20][22] --- **数据来源索引** [1][2][3][4][5][6][7][8][9][12][13][14][15][16][19][20][22][24][25][26][27][28][29][34][35][36][37][38][39][40][41][42]
农夫山泉20250912
2025-09-15 09:49
**农夫山泉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公司及行业背景 - 公司为农夫山泉 中国饮料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包装水 茶饮料 功能饮料和果汁[4] - 包装水行业2024年整体增速放缓至2%左右 但长期人均饮用量仍有提升空间 家庭消费和餐饮等新场景驱动增长[10] 核心业务与市场表现 - 包装水业务2023年市占率达23.6% 位居全国第一[2] 2024年因舆论冲击市占率从34%降至27.5% 年底恢复至30%[17] - 茶饮料收入2024年首次超过包装水 成为第一大盈利板块 东方树叶零售规模超百亿[6][11] - 2017-202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约16% 归母净利润从34亿元增至121亿元[8] 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超20% 全年利润预计达150亿元[17] 产品与营销策略 - 通过差异化定位推出天然水概念 营销强调"天然水优于纯净水" 广告语如"有点甜"形成品牌记忆点[2][11][14] - 坚持高端定价策略(如5元东方树叶) 拒绝低价竞争 提升渠道盈利能力和消费者品质认知[9][14] - 无糖茶东方树叶经10年培育后爆发 成为细分赛道市占率第一[11] 供应链与产业链布局 - 上游扶持茶厂 果汁厂(如云南茶叶工业化) 绑定农户利益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12][13] - 全国布局15个优质水源地 降低仓储物流成本 规模化采购PET材料降低成本[11] 渠道管理演进 - 渠道管理三阶段:连营体模式(2008年前)→通路精耕(2008年)→经销商专属化改革(2014年)[16] - 2016年改革赋予经销商灵活费用支配权 同时通过NCP系统及300人审计团队强化终端管控[16][18] - 高利润茶饮料提升经销商忠诚度 定期汰换机制保持渠道活力[18] 创始人与管理层影响 - 钟睒睒持股84% 拥有绝对决策权 其营销背景推动差异化产品策略(如大包装水+体育赛事营销)[5][8] - 主导天然水转型 通过公关活动教育市场 应对危机时亲自回应舆论(如2024年央视节目)[5][15] 风险与应对 - 2024年舆论危机导致市占率短期下滑 公司通过推出绿瓶纯净水价格战抢夺份额[17] - 历史危机应对(如2013年标准门)采用积极回应策略维护品牌形象[15] 未来战略 - 双引擎发展战略(包装水+饮料) 2025年进入香港市场 计划拓展海外[17] - 避开红海竞争 长期培育细分品类(如无糖茶 NFC果汁) 强化健康化产品方向[9][11]
租房新规今起实施;央行开展 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7:44
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首部住房租赁法规《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正式施行 推动住房租赁市场依法规范发展 [3] - 中国人民银行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 2025年夏粮旺季收购收尾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 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3] - 市场监管总局就《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 [3]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达成60项合作成果 签约总金额达240.921亿元 [3] - 广州市启动汽车消费专项活动 9月15日至30日购车最高补贴5000元 另提供不低于1000-2000元配套权益包 [4] 资本市场监管与投资趋势 - 证监会依法从严惩处*ST东通、亿利洁能等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释放"零容忍"强监管信号 [5] - AI成为公募基金业绩核心驱动力 业绩前20强产品核心仓位均指向AI 永赢科技智选产品年内收益近1.9倍 [5] - 外资机构在上市公司重组前精准进场 操作特点包括卡位停牌时间窗口、突击中小市值股票及利好公布后快速撤退 [5] - 私募证券产品年内平均收益达20.41% 正收益产品9208只占比90.85% 股票策略表现突出 [6] 企业战略与产业发展 - 紫金矿业阿根廷3Q锂盐湖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投产 二期项目达产后年产能预计提升至6-8万吨 [7] - 慧博云通关联方申晖金婺拟收购宝德计算22.0875%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降低上市公司投资风险 [7] - 拓斯达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完成多轮验证 具备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及自主装盘工序能力 [7] - *ST紫天股票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8] - 炬申股份存在减持回购账户股票情形 与披露减持计划一致 [8] 品牌发展与商业合作 - 宏胜饮料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半年前已完成注册 [10]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承认应对争议方式有误 宣布将"打明牌"并向胖东来学习运营模式 [10]
娃哈哈变娃小宗 消费者能接受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07:18
品牌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将主力品牌从"娃哈哈"更换为"娃小宗" 以维护品牌使用合规性[1][2]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多个"娃小宗"商标 国际分类覆盖食品和啤酒饮料等领域[2] - 多家原娃哈哈系公司更名为宏胜系企业 包括山西娃哈哈昌盛更名为山西宏胜饮料 虎林娃哈哈饮料更名为虎林市宏胜饮料等[5][6] 渠道管理应对 - 公司要求各省提前与近万家经销商沟通新销售年度合作意愿 并尊重经销商最终决定[1][2][4] - 文件明确向经销商传达将持续就商标使用事宜与股东积极沟通 寻求维护品牌价值的解决方案[4] - 经销商关注商业利益 新品牌需重新市场教育并投入推广资源 可能面临渠道配合度挑战[4] 市场反应表现 - 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超550万次 消费者普遍持反对态度且情感抵触强烈[2][3] - 消费者认为娃哈哈承载三代人集体记忆 产品如AD钙奶和营养快线伴随80后90后成长历程[3] - 部分网友质疑新品牌市场接受度 经销商担忧产品支撑体系不足[2][4] 战略背景分析 - 品牌变更源于复杂历史问题导致的商标使用法律风险 现行架构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娃哈哈"商标[6] - 可能是品牌年轻化战略举措 自2018年起公司持续尝试让品牌更贴近新生代消费者[6] - 宏胜集团曾推出KellyOne定制果蔬汁等新产品 但市场表现未达预期[4]
刷屏!宗馥莉另立门户?欲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取代“娃哈哈”?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22:47
品牌战略调整 - 由宗馥莉主导的宏胜饮料集团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在其部分关联公司中启用新品牌“娃小宗”,以替代“娃哈哈”品牌 [1] - 启用新品牌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因为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 [1][3] - 公司表示自创始人离世后,一直在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并将持续就“娃哈哈”商标使用事宜与相关股东保持积极沟通 [1][3] 新品牌“娃小宗”的筹备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至5月期间,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了45件“娃小宗”商标,覆盖啤酒饮料、方便食品、服装鞋帽等众多领域 [7] - “娃小宗”品牌的首款产品——一款名为“凝香乌龙”的无糖茶饮料,已于2025年5月12日通过娃哈哈集团官方公众号(现更名为“哈哈号角”)曝光 [8][9][11] - 业内认为“娃小宗”可能定位为健康饮品或新式茶饮,旨在瞄准Z世代消费群体,这与宗馥莉倡导的“品牌年轻化”战略相契合 [11] 公司架构与关联方 - 发布更换品牌通知的主体包括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天眼查资料显示这7家公司均由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制 [5]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控制的企业网络进行运营,例如其对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持有100%的投资比例 [6] 商标转让背景 - 娃哈哈集团曾于2025年1月21日申请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宗馥莉实际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此举曾引发舆论关注 [7] - 娃哈哈集团在2025年5月回应称,因商标转让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且具有不确定性,公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 [7]
华润饮料(02460):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渠道调整致短期波动,静待重新起航
长江证券· 2025-09-14 19: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62.06亿元 同比-18.5%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28.6% [2][4] - 渠道调整导致短期业绩波动 但长期看好公司增长潜力 [4][6] - 包装水业务承压 饮料业务增长强劲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6] - 渠道多元化拓展 费用率提升 静待重新起航 [4][6] 财务表现 - 收入62.06亿元 同比-18.5% [2][4] -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28.6% [2][4] - 毛利率46.7%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6] - 归母净利率1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6] 业务分拆 - 包装水收入52.5亿元 同比-23.1% [6] - 饮料业务收入9.5亿元 同比+21.3% [6] - 小规格水收入31.9亿元 同比-26.2% 占比60.8% [6] - 中大规格水收入18.3亿元 同比-19.4% 占比34.8% [6] - 桶装水收入2.3亿元 同比-1.5% 占比4.4% [6] 渠道与营销 - 积极推进渠道优化与拓展 覆盖传统渠道/KA/特通/教育/休闲娱乐/电商/餐饮等多渠道 [6] - 品牌建设聚焦资源 以大型户外广告为主要宣传方式 持续推进体育营销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2.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0.4个百分点 [6] 产品与研发 - 包装水推出"本优"性价比产品 [6] - 饮料业务推出14款SKU扩充产品线 [6] - 拓展产学研合作 引入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先进技术 [6] - 降低对包装水业务依赖 丰富产品结构 [6] 产能布局 - 产能布局优化持续稳健推进 2025年预计3家工厂投产 [6] - 自产率稳步提升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为0.59/0.75/0.85元 [6] - 对应PE为17X/14X/12X [6]
宗馥莉“去娃哈哈”,难以完成的告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8:41
品牌战略变更 - 宏盛系企业将于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替代“娃哈哈” [1] - 此次变更被定义为品牌再造而非品牌升级是另起炉灶而非转移阵地 [1] - 品牌更替的核心原因在于“娃哈哈”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非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任何一方无权单独使用导致公司经营暴露在法律风险之下 [1][2]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1] - 公司面临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职工持股会归属争议、股权回购协议诉讼、商标授权合法性及家族遗产纠纷 [2] - 宗馥莉曾试图将“娃哈哈”商标转入其控制的宏胜集团但被大股东拒绝 [2] 新品牌挑战与市场环境 - “娃哈哈”品牌价值达900亿元是拥有近40年历史的国民品牌 [3] - 新品牌“娃小宗”缺乏历史积淀、情感共鸣和市场认知面临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 [3] - 当前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元气森林、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等品牌环伺渠道成本高企消费者注意力稀缺 [3] 品牌价值与接班人角色 - “娃哈哈”品牌是宗馥莉接班的道义性和正义性所在是其正当性的关键 [4] - 放弃“娃哈哈”品牌可能意味着丧失正统性及与消费者的情感契约将自己置于舆论风口 [5] - 没有“娃哈哈”品牌背书新品牌将难以说服渠道压货、稳定军心及对抗竞品 [5]
每经热评丨宗馥莉“去娃哈哈”,难以完成的告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8:26
品牌战略调整 - 宏盛系企业将于2026年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替代"娃哈哈" 标志着品牌再造而非升级[1] - 品牌更替主因是商标使用权合法性危机 "娃哈哈"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 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使用[1][2] - 宗馥莉曾试图将商标转入其控制的宏胜集团但遭大股东拒绝 目前其仅持有娃哈哈集团29.4%股权[1][2] 历史遗留问题 - 公司存在职工持股会归属争议 股权回购协议诉讼及商标授权合法性等复杂历史问题[2] - 创始人离世后各项历史遗留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导致经营持续暴露在法律风险下[1] - 包括沸沸扬扬的家族遗产纠纷在内的利益纠葛持续影响公司运营[2] 品牌价值评估 - "娃哈哈"品牌价值达900亿元 承载近40年广告投入形成的国民品牌认知[3] - 新品牌"娃小宗"缺乏历史积淀 情感共鸣和市场认知 今年5月才申请注册[3]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 元气森林 农夫山泉 东鹏饮料等对手环伺 渠道成本高企且消费者注意力稀缺[3] 接班正当性挑战 - 品牌继承是宗馥莉接班道义性与正当性的核心基础[4] - 放弃"娃哈哈"品牌可能削弱其接班正统性及与消费者的情感契约[4] - 新品牌难以支撑渠道压货 军心稳定和竞品对抗等商业需求[5]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白酒报表逐步出清,茅台动销好转-2025091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4 18:08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板块迎来供给侧与需求侧出清的周期性机会 [3] - 饮料、零食、原料成长股业绩优势凸显 [3] - 白酒报表出清、茅台动销好转 [3] - 板块同时具备成长性与防御配置型机会 [5][8] 投资建议 - 白酒阶段性建议增持弹性标的:港股珍酒李渡、舍得酒业、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酒鬼酒 [5][8] - 中期增持稳健白酒标的:五粮液、贵州茅台、迎驾贡酒、今世缘、古井贡酒 [5][8] - 饮料结构性高增,增持龙头:东鹏饮料、承德露露,港股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华润饮料、中国食品、中国旺旺 [5][8] - 零食及食品原料成长标的:增持百龙创园、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西麦食品,港股卫龙美味 [5][8] - 啤酒建议增持: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百润股份,港股华润啤酒 [5][8] - 调味品格局优化、牧业周期反转受益标的:伊利股份、新乳业、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宝立食品、海天味业 [5][8] 白酒行业分析 - 25Q2高端/次高端/区域白酒营收分别同比+3%/-5%/-27% [5][9] - 25Q2高端/次高端/区域白酒净利分别同比+1%/-19%/-42% [5][9] - 消费环境压制行业需求,5月黑天鹅事件加剧调整幅度,行业加速去库 [5][9] - 茅台8月市场终端动销环比6-7月有所回暖,8月底以来环比增长显著 [5][10] - 公司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供需矛盾或将逐步缓解,有望对批价形成支撑 [5][10] 大众品行业分析 - 大众品成长赛道实现结构性增长,饮料表现优异,啤酒保持平稳,零食显著分化,调味品龙头优势凸显,乳制品边际改善 [5][11] - 食品添加剂、保健品、饮料、零食为主的新消费龙头未来仍有上涨潜力 [5][11] - 安琪酵母发酵产能约45万吨,未来目标成为全球第一大酵母公司 [11] - 安琪酵母股权激励方案中10%收入增长目标为最低要求 [11]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贵州茅台总市值18984亿元,2024-2026年EPS预计68.86/73.69/78.88元,CAGR 7% [12] - 五粮液总市值4937亿元,2024-2026年EPS预计8.21/8.25/8.67元,CAGR 3% [12] - 东鹏饮料总市值1533亿元,2024-2026年EPS预计6.40/8.99/12.05元,CAGR 37% [13] - 农夫山泉总市值5364亿元,2024-2026年EPS预计1.08/1.35/1.62元,CAGR 23% [13] - 伊利股份总市值1787亿元,2024-2026年EPS预计1.34/1.84/1.95元,CAGR 2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