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零食

搜索文档
粽子里吃出创可贴,五芳斋和来伊份,谁的锅?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5 20:11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来伊份品牌、五芳斋生产的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 视频显示异物有血污痕迹且黏连感强 [4] - 涉事产品批次为2025年4月2日 来伊份已下架该批次产品并承诺承担消费者医疗费用 五芳斋称手部受伤员工不得参与食品直接接触环节 [6] - 事件调查尚无最终结论 但舆情持续发酵可能影响两家公司端午节销售 [1][9] 五芳斋业务影响 - 粽子业务占公司营收70%以上 二季度(端午节所在季度)贡献全年收入60%以上 [9] - 2024年粽子收入15.79亿元 同比减少3.61亿元 为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 全年营收22.51亿元(同比降14.57%)创2018年以来最差表现 [9] - 行业竞争加剧 新消费品牌通过供应链模式蚕食市场份额 2024年粽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但增长空间有限 [9] 来伊份业务影响 - 粽子非核心业务 但事件引发对其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的质疑 [10] - 2024年营收33.70亿元(同比降15.25%) 归母净利润亏损7527万元创历史最差 [10] - 近年跨界酱酒、气泡水、咖啡等新业务均未达预期 当前转型"来伊份2.0"社区生活平台 门店新增预制菜、生鲜等品类 [10] - "万家灯火"战略进展不顺 2024年门店总数3085家(净减少600家) 远低于原定2023年破万家的目标 [11]
吃出“带血创可贴的蜜枣粽”?下架!两家上市公司详细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4:15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1] - 涉事产品为来伊份"高粽"系列蜜枣粽 委托生产方为五芳斋 [1] - 来伊份两度回应事件 已下架封存相关批次产品并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2][3][6] - 五芳斋成立专项小组排查生产流程 强调手部受伤员工不参与裹粽环节 [2][7]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不合格产品 但消费者提供的样品已被封存待检 [3][6] 来伊份经营情况 - 公司为A股休闲零食第一股 主要通过委托生产方式销售自主品牌产品 [9] - 截至2024年底拥有门店3085家 较年初净减少600家 [9]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5.25%至33.70亿元 净亏损7526.76万元 [9] - 2025年Q1营收10.48亿元(同比-1.23%) 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79.72%) [9] - 收入下滑主因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及低效门店调整 [9] 五芳斋经营情况 - 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主营糯米食品研发生产销售 [10] - 截至2024年底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建立476家门店 [10] - 2024年营收22.51亿元(同比-14.57%) 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4.24%) [10] - 2025年Q1营收2.43亿元(同比+17.24%) 亏损4523.49万元(同比减亏) [10] - 2024年关闭低效门店86家 新开各类门店137家 [10]
健康 + 趋势的双重破圈密码,百草味“俘获”年轻味蕾
搜狐网· 2025-05-13 16:50
品牌战略转型 - 公司2022年战略转型为坚果果干健康零食品牌 将"健康"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契合年轻消费者健康诉求 [1] - 转型后持续推出爆款产品 如本味甄果纯坚果低GI款 实现低升糖指数突破 精准回应市场健康需求 [1]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原料端全球筛选优质坚果 坚持原味零添加原则 保留天然风味与营养成分 [1] - 采用低温烘焙技术锁住坚果营养 运用自然风干工艺保留果干天然风味 避免营养流失 [2] - 开发西梅干等肠胃健康产品 阳光果派系列西梅干首月GMV达216万 环比增长382% [3][5] - 精选加州核心产区西梅 采用双重去核技术 去核效率达99.9% 优化食用体验 [5] 包装与场景化设计 - 包装融入时尚潮流元素 兼顾实用性与年轻人审美偏好 [2] - 独立包装满足便携需求 礼盒装适配社交送礼场景 成为年轻人热门选择 [2] 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在年轻群体中成功"出圈" 稳固休闲零食市场领先地位 [1][6] - 为行业提供破局样本 探索消费升级浪潮下多元化发展路径 [6]
“零食第一股” 来伊份陷食安风波 涉事粽子被指由五芳斋代工
深圳商报· 2025-05-13 00:56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来伊份粽子馅料中夹杂疑似带血创可贴 [2] - 相关话题"来伊份粽子被指吃出带血创可贴"登上微博热搜 [2] - 涉事蜜枣粽产品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2] - 五芳斋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正在核实 [2] -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会持续跟进此事 [2] 公司应对措施 - 来伊份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 [2] - 公司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2] - 来伊份天猫旗舰店已无法搜索到"粽子"相关产品 [2] - 来伊份"618粽子预售"销量为零 [2] 市场反应 - 五芳斋股价5月12日收跌1.54%至21.04元/股 [2] - A股粽子概念股多只个股下挫 [2] 公司背景 - 来伊份1999年创立于上海 [3] - 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3] - 主营休闲零食被称为"零食第一股" [3] - 拥有超过3600家门店遍布全国百余座大中城市 [3] - 旗下拥有嗨吃无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 [3] 行业地位 - 五芳斋被称为"粽子第一股" [2]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中信建投:大力提振消费背景下食饮将明显受益 重点看好四个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7:52
白酒行业 - 2024年白酒板块营业总收入4419.42亿元,同比增长7.66%,归母净利润1668.48亿元,同比增长7.60% [1] - 2025Q1白酒板块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76%、2.27%,增速较2024年明显放缓 [1] - 24Q1-Q4及25Q1收入增速分别为14.92%、11.07%、1.28%、1.43%、1.7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85%、12.03%、2.28%、-3.10%、2.27% [6]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供需矛盾突出,商务送礼需求疲软,宴席消费档次下滑 [1] - 龙头企业凭借品牌渠道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增长韧性较强 [1] - 酒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稳定大单品价格,加大非标和系列酒销售力度 [7] - 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龙头企业有估值修复空间 [12] 啤酒行业 - 25Q1啤酒板块销售费用26.73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1.4%,管理费用10.42亿元,同比+0.4% [19] - 25Q1毛利率43.4%,同比+1.2%,环比+1.2%;净利率15.35%,同比+0.74%,环比+2.88% [19] - 毛利净利明显改善,销售费用率仅小幅增长,或已进入右侧区域 [19] 乳制品行业 - 2024年乳制品行业总收入2925亿元,同比下降7.7%;毛利1036.9亿元,同比下降3.0%;归母净利润129.2亿元,同比下降38.5% [21] - 销售费用617.7亿元,同比下降4.0%;管理费用134.2亿元,同比下降9.1% [21] - 毛利率35.5%,同比+1.7pcts;归母净利率4.4%,同比-2.1pcts [21] - 销售费用率21.1%,同比+0.8pcts;管理费用率4.6%,同比-0.1pcts [21] - 下游需求疲软导致盈利承压,但龙头市占率进一步巩固 [21] 休闲零食 - 魔芋品类快速增长,魔芋爽和素毛肚产品持续热销 [24] - 量贩零食业态转型升级,折扣店数量增长,头部品牌优化货盘和店型 [24] - 具备供应链优势的零食公司能受益于新折扣超市业态 [24] 其他行业 - 预加工食品:24年B端餐饮需求疲软,25年速冻食品B端有望受益餐饮恢复,C端预制菜景气度有望延续 [17] - 调味品:餐饮需求较弱,春节备货周期前置导致业绩季度波动 [22] - 软饮料:功能饮料持续扩容,无糖茶和功能饮料维持高景气 [26] - 黄酒:头部企业优势扩大,引导行业高端化发展 [30]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专题:如何看待零食量贩行业的优势与机遇?
国金证券· 2025-05-11 15: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食量贩行业发展形成双足鼎立格局,未来门店数量有望达7 - 8万家,龙头有望提升市占率,中长期多业态并存,零食量贩在下沉市场有优势 [2][4] - 各食品饮料细分板块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建议,白酒行业景气度下行趋缓仍具配置意义 [47][48][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如何看待零食量贩行业的变化与机遇? 1.1 鸣鸣很忙:万店零食量贩龙头,上市募资强化供应链 - 鸣鸣很忙是中国规模最大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商,2024年GMV达555亿元,市占率1.5%,营收393.4亿元,同比+282.2%,门店14394家 [1][11] - 旗下有“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品牌,主要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运营,二线城市门店占比逐年提升 [1][11] - 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投票权62%,管理层为原班底,募资用于完善供应链和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等 [12][14][17] 1.2 零食量贩行业复盘:从区域走向全国,双足鼎立格局逐步成型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规模达37380亿元,同比+4.1%,预计2029年达49477亿元,2025 - 2029E CAGR达5.7% [18] - 行业发展分三阶段:2010 - 2019年商业模式摸索,规模限于单区域;2020 - 2022年供应链升级,全国加速扩张;2023年至今竞争加剧,品牌加速整合,形成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双足鼎立格局 [2][21][24] 1.3 零食量贩VS传统零售业态有何差异? - 零食量贩具备低毛利、低费率特征,22 - 24年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毛利率7 - 10%,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低,净利率有望提升 [26][29] - 零食量贩周转效率高,对上游无明显账期,存货、应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低于传统零售业态 [36] 1.4 如何看待后续发展机遇和空间? - 看好行业门店数量达7 - 8万家,龙头有望提升市占率,中长期多业态并存,零食量贩在下沉市场有优势 [41][44] 1.5 板块观点更新 - 大众品中软饮料进入旺季,推荐东鹏饮料、农夫山泉;休闲零食景气度高,推荐盐津铺子、卫龙美味;调味品餐饮需求承压,推荐海天味业、安琪酵母 [47][48] - 白酒行业景气度下行趋缓,仍具配置意义,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等 [49][50] 行情回顾 - 本周(5.6 - 5.9)食品饮料(申万)指数收于18020点(+1.76%),沪深300等指数有不同涨幅 [51] - 周度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前三为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子板块涨跌幅前三为保健品、烘焙食品、预加工食品 [52][54] 食品饮料行业数据更新 - 白酒:2025年3月全国白酒产量37.80万千升,同比 - 0.80%,5月10日飞天茅台等批价有变动 [62] - 乳制品:2025年5月2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8元/公斤,同比 - 9.7%,1 - 3月累计进口奶粉27.0万吨,同比+2.4% [66] - 啤酒:2025年3月啤酒产量312.80万千升,同比+1.9%,1 - 3月累计进口啤酒数量7.44万千升,同比+23.6% [67] 公司&行业要闻及近期重要事项汇总 - 吕梁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白酒下降2.2%;江苏一季度白酒、啤酒产量同比下降 [73] - 今世缘淡雅系列增长,消费有降档降频现象;青岛啤酒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73] - 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有股东大会等重要事项 [74][75]
粽子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来伊份称已启动全链条调查程序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09:25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2] - 消费者通过视频展示异物并要求公司回应 [2] - 来伊份官方旗舰店已下架所有粽子产品 [2] 公司回应 - 来伊份表示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向消费者致歉 [2] - 公司强调始终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2] - 客服表示正在全力排查粽子下架原因 [2] 生产关联 - 消费者称涉事产品与五芳斋为同一生产工厂 [7] - 五芳斋客服否认有代工厂并表示产品为自主生产 [7] 公司背景 - 来伊份成立于1999年,主要通过委托生产方式销售休闲零食 [7] - 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A股休闲零食第一股 [7] - 主要销售渠道包括线下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经销特通渠道和电商 [7] 经营状况 - 截至2024年底拥有门店3085家,较年初净减少600家 [7] -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5.25%至33.70亿元 [7] - 2024年净亏损7526.76万元,由盈转亏 [7]
劲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亿元大生意
证券日报· 2025-05-08 00:25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休闲零食行业加速向健康化与高端化转型,风味小鱼制品成为消费升级与健康食品的风向标 [1] - 全球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国产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与低端印象挑战 [1] - 劲仔食品通过研发投入与数字化技术突破行业桎梏,成为鱼类零食细分品类龙头 [1][2]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依托博士后基地、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构建健康零食研发体系(零添加、减盐、减糖等) [2] - 拥有风味小鱼加工、豆干加工等70余项领先技术,2020-2024年多次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大奖 [3] - 首创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大单品"深海鳀鱼",重构优质蛋白质零食化表达 [1][3] 数字化供应链与生产管理 - 智慧工厂通过制造执行信息系统实现生产排程与库存实时监控,2024年百万产值能耗降低10% [4] - 建成1个数据中台+8个子系统(PLM、MES等),覆盖研发至销售全流程信息化 [4][5] - 原料至终端全链路追溯,如"七个博士"溏心鹌鹑蛋采用数字化筛选(12克/颗,罗氏比色值>12)与精准卤制工艺 [5]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收24.12亿元(同比+16.79%),净利润2.91亿元(同比+39.01%),扣非净利润2.61亿元(同比+39.91%) [6] - 2024年分红1.79亿元,占净利润61%,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9亿元(达IPO募资额的368.75%) [6][7] - 未来三年分红规划承诺可供分配利润的20%为下限,近年分红比例均超净利润60% [7] 市场战略与品牌效应 - 聚焦健康大单品战略,培育出超15亿元爆款单品,建立品牌护城河 [6] - 合作经销商3406家,产品销往近40个国家和地区 [3] - 拒绝"广种薄收"模式,强调产品竞争力为市场份额提升关键 [6]
劲仔食品:25Q1收入稳健增长,关注渠道扩张-20250507
华西证券· 2025-05-07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5.95亿元,同比+10.27%;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8.21%;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8.61% [2] - 线下渠道持续扩展,主体产品稳健增长,线上渠道略有下滑 [3] - 汇兑损益扰动利润,利润率略有承压,若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公司经营性利润率水平下滑幅度将有所收窄 [4] - 行业渠道红利仍在,公司25年有望借势渠道红利实现较好增长 [5] - 维持25 - 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下调25 - 27年EPS预测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渠道与产品情况 - 25Q1线下渠道扩展顺利,零食专营渠道增速较快,流通渠道增长稳定,BC超等高势能渠道拓展稳定,线上渠道略有下滑,传统电商和内容电商有所好转,电商社区团购渠道表现稍弱 [3] - 25Q1主要品类休闲鱼制品、豆制品均实现稳定增长,超级大单品深海鳀鱼在高基数上实现双位数增长,豆制品受益于创新性产品取得较好增长 [3] 财务情况 - 25Q1毛利率为29.91%,同比-0.11pct,基本维持稳定 [4]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36%/4.05%/1.98%/-0.37%,分别同比+0.23/+0.16/+0.15/+1.12pct,销售费用率同比微增预计因年内费用投放节奏影响,财务费用率提升较多主因汇兑损益影响 [4] - 25Q1归母净利润率为11.34%,同比-2.28pct;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8.96%,同比-1.85pct [4] 行业与公司发展 - 休闲零食行业受益于新兴渠道快速发展,在消费整体偏弱背景下实现alpha增长,零食专营渠道是公司维持增长的重要动力 [5] - 公司具备丰富产品矩阵,能较好适配渠道,25年有望借势渠道红利实现较好增长 [5] 投资建议 - 维持25 - 27年营业收入为27.58/31.32/35.21亿元的预测,将25 - 27年EPS分别为0.75/0.87/1.00元的预测下调至0.73/0.83/0.95元 [6] - 对应5月6日收盘价12.83元/股,PE分别为18/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65|2,412|2,758|3,132|3,521| |YoY(%)|41.3%|16.8%|14.4%|13.5%|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0|291|328|373|426| |YoY(%)|68.2%|39.0%|12.6%|13.7%|14.4%| |毛利率(%)|28.2%|30.5%|30.2%|30.2%|30.5%| |每股收益(元)|0.48|0.65|0.73|0.83|0.95| |ROE|16.0%|20.5%|20.3%|18.7%|17.6%| |市盈率|26.89|19.59|17.64|15.52|13.57|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2,412|2,758|3,132|3,521| | |YoY(%)|16.8%|14.4%|13.5%|12.4%| | |营业成本|1,677|1,922|2,183|2,445| | |营业税金及附加|13|17|19|21| | |销售费用|289|303|338|370| | |管理费用|91|99|113|127| | |财务费用|-15|3|-8|-14| | |研发费用|48|58|72|77| | |投资收益|1|8|9|4| | |营业利润|353|393|456|533| | |营业外收支|-8|-7|-7|-7| | |利润总额|345|386|449|526| | |所得税|51|54|72|95| | |净利润|293|332|377|43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1|328|373|426| | |YoY(%)|39.0%|12.6%|13.7%|14.4%| | |每股收益|0.65|0.73|0.83|0.9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675|697|984|1,347| | |预付款项|14|16|17|20| | |存货|317|457|491|531| | |其他流动资产|452|460|471|486| | |流动资产合计|1,458|1,630|1,963|2,384| | |固定资产|428|493|555|612| | |无形资产|122|125|128|131| | |非流动资产合计|709|816|904|989| | |资产合计|2,167|2,445|2,867|3,372| | |短期借款|300|300|300|300| | |应付账款及票据|128|155|167|190| | |其他流动负债|266|318|350|401| | |流动负债合计|694|772|817|890| | |其他长期负债|43|43|43|43| | |非流动负债合计|43|43|43|43| | |负债合计|737|816|860|934| | |股本|451|451|451|451| | |少数股东权益|8|12|17|22| | |股东权益合计|1,430|1,630|2,007|2,439| |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2,167|2,445|2,867|3,37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净利润|293|332|377|432| | |折旧和摊销|64|37|41|45| | |营运资金变动|199|-71|-3|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542|303|420|502| | |资本开支|-197|-137|-137|-137| | |投资|-310|0|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499|-143|-127|-133| | |股权募资|0|2|0|0| | |债务募资|150|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110|-138|-6|-6| | |现金净流量|-67|23|286|363| |主要财务指标|成长能力|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6.8%|14.4%|13.5%|12.4%| | |净利润增长率|39.0%|12.6%|13.7%|14.4%| | |盈利能力| | | | | | |毛利率|30.5%|30.2%|30.2%|30.5%| | |净利润率|12.1%|11.9%|11.9%|12.1%| | |总资产收益率ROA|13.4%|13.4%|13.0%|12.6%| | |净资产收益率ROE|20.5%|20.3%|18.7%|17.6%| | |偿债能力| | | | | | |流动比率|2.10|2.11|2.40|2.68| | |速动比率|1.56|1.43|1.70|1.98| | |现金比率|0.97|0.90|1.20|1.51| | |资产负债率|34.0%|33.4%|30.0%|27.7%| | |经营效率| | | | | | |总资产周转率|1.21|1.19|1.18|1.13| | |每股指标(元)| | | | | | |每股收益|0.65|0.73|0.83|0.95| | |每股净资产|3.15|3.59|4.41|5.36| | |每股经营现金流|1.20|0.67|0.93|1.11| | |每股股利|0.40|0.00|0.00|0.00| | |估值分析| | | | | | |PE|19.59|17.64|15.52|13.57| | |PB|4.34|3.60|2.93|2.41| [10]
三只松鼠港股上市底气面临挑战:一季度净利下滑22.46%
IPO日报· 2025-05-06 16:5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但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2024年全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次下滑[16] - 2020-2023年营收四连降,从97.94亿元降至71.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4.1亿元、1.3亿元、2.2亿元[7]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6.2%、22.7%和23.8%[16] - 市值从2020年峰值360亿元跌至107亿元,跌幅达70%[8] 业务发展历程 - 2012年创立,起家品类为坚果,初期借助淘宝电商平台快速崛起[4][5] - 2015-2018年营收从20.43亿元增至70.01亿元,三年增长242%[6] - 2019年上市当年营收达101.73亿元,成为国内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6] - 2020年开始布局多品牌战略,孵化"小鹿蓝蓝"品牌,2024年收入近10亿元[16] - 产品线从坚果扩展到全品类休闲零食,并拓展至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等新领域[17] 渠道布局与竞争环境 - 线上渠道占比69.73%,2024年营收74.07亿元,短视频平台销售占比从2022年9.8%提升至2024年24.8%[10][22] - 线下渠道占比30.45亿元(24.8%分销+3.8%门店),与2026年线下100亿元目标差距较大[12] - "万店计划"推进缓慢,2024年底仅333家门店,远低于竞争对手良品铺子的2700家[12] - 面临零食量贩店快速崛起的竞争压力,2023年行业门店超2万家,销售规模超700亿元[14] - 2024年10月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以加强线下布局[15] 港股上市募资用途 - 强化线下门店网络,设立旗舰店和样板店,吸引加盟商[16][21] - 新建21座国内加工工厂和1座越南工厂,加强供应链建设[21] - 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孵化宠物食品、饮料等新品类[18] - 增加短视频平台广告投放,2022-2024年相关销售费用累计超20亿元[22][23] - 探索战略收购,计划并购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21] 供应链与食品安全 - 推进"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在东区、北区、西南区建立全品类集约供应基地[19] - 规划建设七大零食工厂,实现全球原料直采[19] -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