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

搜索文档
特斯拉被新泽西做局了 马斯克怒斥“腐败”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24
近日,特斯拉在社交软件上表示,新泽西州的收费公路充电格局正在面临巨变,特斯拉充电站已被"赶出"新泽西州收费公路,取而代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 Applegreen,表示自己被新泽西州做局了,马斯克对此表示这个决定可能存在腐败。 serve @DelValTesla and the EV drivers of New Jersey. 翻译帖子 | Tesla Supercharger Replacement Si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 Jersey Turnpike Site | | | | | | Existing Replacement Supercharger | Replacement Sta | | | | | Pennsville, NJ | | | | | | | | | | Clara Barton Travel Plaza | | | | | | | | 12 | Carneys Point, NJ | | Walt Whitman Tra ...
朗新集团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朗新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发展战略与增长机会 - 2025 年后聚焦电力能源主赛道,进入新成长周期,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新能源资产充电桩聚合平台服务业务快速规模化成长并盈利 [3] - 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场景、数据和技术优势,预计 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交易品种增多,公司计划未来三年交易量超 1300 亿度,2025 - 2027 年分别为 60 亿度、310 亿度、1100 亿度 [4] 能源互联网平台作用 - 连接海量电力用户和新能源供给,未来三年完成超千亿度平台化电力交易,实现资产价值增值,是主要业务增长引擎 [5] RWA 发行作用 - 与蚂蚁合作构建生活缴费平台,形成能源互联网服务雏形,RWA 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服务提供增值机会,连接超 5 亿终端用户,含 1500 万工商业用户,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求 [6] 聚合充电业务发展 - 有近 2200 万用户,与超 3000 家运营商及 30 多家头部车企合作,覆盖 390 多城市,预计 2027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超 8000 万辆,公共充电市场需求达 1100 亿度,朗新平台目标市占率超 25% [2][7] - 2025 - 2027 年充电量分别达 70 亿度、110 亿度,2027 年底市占率超 25%,2026 年聚合充电生态盈利并规模化发展,增值服务领域实现规模化盈利 [2][9] 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势 - 场景优势:有十几年能源互联网平台运营经验,积累大量用电负荷用户和充电设备 [10] - 数据和模型优势:基于场景数据和电力市场规则,打造自研能源大模型开展平台化电力交易 [10] - 技术优势:AI 驱动平台化能源运营和电力交易服务,实现数据业务与 AI 模型技术价值最大化 [10] 电力市场化对新能源发展影响 - 是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重要保障,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加剧、交易品种增多,平台模式优化转化用户实现高效交易 [4][11] 分布式光伏发展 - 2025 年增长快,2024 年底连接量 25GW,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2GW,预计 2025 年达 50GW,为电力交易提供资源基础 [12] RWA 代币相关 - RWA 代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锚定现实资产,2024 年 8 月发行由蚂蚁数科提供区块链公链技术 [14] - 选择新能源行业挂钩因规模大、符合国家战略、是民生刚需,朗新集团业务为其提供基础 [15] - 选择香港发行跨境 RWA 因香港金管局试点面向海外投资者,对 ESG 要求高,平台有数字化基础,与蚂蚁合作有技术经验 [16] 行业 RWA 情况 - 新能源行业适合 RWA 代币挂钩,朗新、协鑫能科、寻鹰出行等已在香港发行,新能源赛道优势为数字化特性、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旺盛 [17] - 智能制造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高度数字化产业也适合发行 RWA 融资 [18] - 具备规模、持续价值创造空间、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行业可进行资产数字化和发行 RWA,如中国电力市场化、黄金等 [19] - 净资产量大、成长性强、有融资需求的行业最受益于 RWA,如新能源产业 [20] 首次发行 RWA 经验与挑战 - 涉及金融创新、监管、行政审批流程限制及法律问题,需打通政策障碍,国家支持但政策执行需过程 [22] 能源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目标 - 为出台政策进行前期验证,验证公司收益和价值,创造并分享新价值,提供金融服务创新价值 [23] 区块链技术应用 - 在能源互联网平台进行了实际场景部署、模型搭建和业务架构反映价值等验证,挑战在政策监管端 [24]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影响 - 出台后市场亢奋,鼓励市场活跃,设发行牌照,希望更多交易平台和发行方参与 [25] RWA 繁荣受益环节 - 投资人、区块链技术、持牌方、发行方、投资银行、新型运营机构等受益 [26] 电力交易市场情况 - 2025 年预计规模 61 度以上,已达 51 度左右,采用平台化交易模式,面向充电场站和工商业缴费用户,计划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 [29][30] 电力市场化对小微企业影响及应对 - 影响较大,朗新集团通过平台触达客户,提供便捷购电服务,2025 年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逐步扩大至数百万级别 [31] 朗新集团经验与未来方向 - 过去 20 多年积累资产运营管理、电力交易和创新金融服务等经验,把握电力市场化机遇,深化与投资者交流 [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WA 稳定币目前未接入香港金管局中央结算系统,当时定向发行未公开发行,未来规模增大可能有专业交易机构处理,形式不明 [28] - 2024 年全国有 9.8 万亿度电量,其中 60%为市场化交易,希望千亿规模时每度电盈利一分钱 [30]
“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强劲韧性”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1
中国多部门日前陆续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延续向新向好态势。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近期围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稳 定市场预期,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中国相关政策举措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也为世界经 济带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体现了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各地区纷纷加力扩围实施"两 新"政策,增强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中国将"四稳"作为下一 步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态势。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强劲韧性。"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表 示,中国政府围绕"四稳"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于稳定经济、促进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有关键作 用。尽管存在外部压力,中国工业生产、社会消费等仍保持增长,表明相关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行近日表示,鉴于中国宏观政策落地显效等因素,决定上调对2025年中国 经济增速预测。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中国政府出 ...
盛弘股份(300693)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6:12
充换电市场 - 充电桩市场: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完善,快充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市场从注重建设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各地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市场份额有望扩大,细分场景应用将带来增量 [2] - 充电模块市场:技术门槛高,掌握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企业少,厂商数量变化不大,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产品向大功率宽电压等方向发展 [3] - 换电市场:新能源汽车换电蓬勃发展,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随着技术、商业模式成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积极布局,市场将高速增长 [3] 储能行业 - 发展趋势:各国能源体系向低碳化转型,新型储能是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电力市场化改革为其带来发展空间和方向 [3][4] - 公司行动:提升产品能效适配性与系统可靠性,以技术创新驱动差异化竞争,增强产品附加值,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推进新业态模式,深化技术迭代与场景融合能力 [4] 电能质量产品 - 应用行业:可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石油矿采等三十多个行业,下游客户分散 [4] - 市场应对:公司沉淀十余年,研发新产品,开拓销售和渠道布局,在细分市场取得领先,将持续保持研发和拓展,拓宽应用场景 [4][5] AIDC 领域 - 产品应用: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不间断电源等产品可用于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相关产品销量随行业增长而快速增长 [5] - 公司优势:深耕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演进方向,进行前瞻性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核心产品矩阵覆盖多类市场主流方案 [6] - 未来规划:针对数据中心细分场景做充分准备,探讨和研发相关可能性并积极布局,致力于成为综合用电解决方案供应商 [7]
朗新集团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充电服务行业、充电桩行业、储能行业 - **公司**:朗新集团、蚂蚁数科、瑞银香港、蔚小理、华为问界、一汽大众、国机汽车、菲洛巴特 [2][3][8][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朗新集团 RWA 融资项目**:2024 年朗新集团携手蚂蚁数科在香港完成首单新能源 RWA 融资,融资金额 1 亿元,将充电桩作为锚定资产,通过区块链和 IoT 技术使数字资产代表充电桩部分收益权,由蚂蚁数科与瑞银香港合作发布,标志蚂蚁链在 Web3 发展迈出实质一步 [2][3] - **蚂蚁数科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自 2015 年起探索区块链技术,2021 年推出区块链模组 Master 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实现实物资产上链和加密交易;2023 年 9 月发布 Web3 品牌 ZAN 为海外市场提供解决方案,截至事件前已赋能新能源等领域超 1200 万台终端设备 [2][4][5] - **全球经济环境对企业出海融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致融资收紧,东南亚 2023 年融资交易额和金额降至 2017 - 2023 年低点,2024 年上半年 IPO 次数同比降 21%,金额从 34 亿美元降至 13.8 亿美元,降幅 60%,近九成投资者认为前期投资退出环境更难,中国车企出海面临资金难题,如菲洛巴特破产 [6] - **朗新集团 RWA 项目应对资金挑战**:虽项目金额仅 1 亿元,但使传统企业通过实物资产异地授信和融资,服务出海战略,提高管理和风控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清晰标的,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流动性 [7] - **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新电图平台作用**:自 2020 年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新电图平台联通充电桩企业和 C 端用户,不自建充电桩,以轻资产、互联网方式运营,与 20 多家新能源车企合作,借助高德地图流量入口 [8] - **新能源充电服务行业盈利模式创新**:通过充电分成、会员卡销售、储能服务、数据服务和广告投放等方式创新盈利,弥补营收规模不足 [9] - **充电桩行业发展情况**:2023 - 2025 年新增充电桩复合增速超 30%,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建成约 860 万台充电基础设施,车桩比 2.37:1,但行业规模化不足,头部平台盈利待改善 [10][11] - **中国充电桩企业面临挑战**:面临重资产投入和现金流压力,85%公共充电桩服务由民营企业提供,82%运营商仅拥有 10 个以下充电站,50%运营商整体投资小于 100 万元,融资和渠道面临挑战,限制规模化发展 [12] - **朗新集团新能源领域战略和落地场景**:实施 RWA 战略,包括数据资产化、碳资产通证化和支付生态打通;落地场景有预绿电资产交易、电力数据质押贷款及虚拟电厂收益代币化,推动更多新能源资产通过 RWA 吸引全球资本,提高流动性,整合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13][14] - **新能源实物资产融资对中小型储能企业影响**:为中小型储能企业提供独特且前景良好的融资渠道,若项目规模复制,可盘活实物资产,提高流动性,形成投融资循环,促进产业链发展升级,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电图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通车平台和桩平台,以轻资产模式运营,与多家新能源车企深度合作并借助高德地图流量入口,为充电桩企业和 C 端用户搭建桥梁 [8] - 朗新集团数据资产化将全国约 2.6 亿户用电用户数据上链生成可交易凭证,与国家电网合作试点获信贷;碳资产通证化旗下子公司开发碳积分链上交易平台;支付生态打通接入数字人民币计算体系及测试组合支付场景 [13] - 新能源充电桩将百万级绿电竞量转化为碳积分出售给制造业企业;杭州工厂用电竞抵押贷款利率低于传统贷款 1.5 个百分点,获 2000 万元授信;虚拟电厂收益代币化年收益接近 10 个点,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14]
绿能慧充: 绿能慧充关于经营范围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9:21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 公司已完成经营范围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营业执照 [1] - 变更后的经营范围新增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充电桩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等业务 [1] - 新增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作为许可经营项目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704,267,213元人民币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临沂市罗庄区罗庄镇龙潭路东 [1] - 公司成立日期为1992年12月14日 [1] 公司治理 - 经营范围变更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公司法人代表为尹雷伟 [1] - 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 [1] 业务拓展方向 - 新增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业务 [1] - 新增普通货物仓储服务及装卸搬运业务 [1] - 新增铁路运输辅助活动业务 [1]
绿能慧充: 绿能慧充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9:20
充电桩业务 - 公司自主掌握新能源充电及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高效充电模块、充放电双向灵活变换和控制技术、环星大功率柔性充电技术等 [1] - 主要产品包括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光储充产品、储能产品、充放电机器人等 [1] - 新推出移动储充机器人,支持自动寻找目标车辆、自动充放电 [1] - 海外市场拓展方向为欧洲、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日本、南美等区域,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 [2] - 海外产品线包括7-480kW欧标直流充电机和120/180kW日标直流充电机 [2] - 未来研发方向将更注重高效、智能、安全,包括大功率快充、自动充电产品、安全监测等功能升级 [5] 无人机业务 - 通过收购中创航空新增重载无人机业务,该公司专注于工业级无人直升机研发生产 [2] - 在售产品包括ZC300(最大载荷140kg)和ZC500(最大载荷300kg)无人直升机 [4] - 核心技术壁垒为自主研发的灵翔飞控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4] - 应用场景包括应急救援、城市消防、电力吊装、物资投送等领域 [2] - 正在研发下一代重载无人机产品,预计最大载荷达500-600kg [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充电桩支持双机并联技术,最大支持800A液冷超充 [1] - 推出2.5MW分体式充电机满足商用车充电需求 [5] - 开发120kW/160kW充放电一体机支持V2G功能 [6] - 针对电网负荷问题推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6]
一期拟投25.4亿!800座超级充电站将落地广东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28 18:09
中国铁建中标绿色智慧超级充电场站项目 - 公司成功中标广东省绿色智慧超级充电场站项目EPC总承包 一期计划总投资额预估为25 4亿元 [2] - 项目将在广东省内建设800座超级充电站 包含光伏 储能 充电等大站及相关配套建设 打造"加油站式"智慧超级充电网络 [2] 项目技术特点 - 采用全球领先的光储充放融合技术和全液冷超充架构 实现光伏 储能 超充 放电一体化智能化综合超充示范站 [2] - 技术优势包括充电速度快 绿色高效 安全可靠 AI云智 多网协同 达到"一公里续航仅需一秒充电"的行业领先水平 [2] 行业政策动态 - 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动充电桩 换电站建设 制定完善储能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2] - 江苏建成首座AI智慧调控充电站 广东计划2025年新增1GW新型储能装机 开展相变储能等多元技术示范 [2]
破局野蛮生长,电动车充电桩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5:5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充电行业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驱动,进入从"有"到"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提出目标,到2027年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2035年实现全面融合互动 [1] - 2024年充电模块价格从年初每瓦0.10-0.11元暴跌至0.07元,降幅近40%,反映行业价格竞争激烈 [2] 技术迭代与突破 - 比亚迪、华为推出兆瓦级闪充技术,重新定义充电功率天花板 [3] - 易能时代发布40kW充电模块,采用一级拓扑方案实现98%+转换效率,为行业提供新视角 [4] - 2024年底充电桩纳入CCC认证范围,2026年8月后未认证产品将禁止销售,行业进入强制认证时代 [2] 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兆瓦级充电对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带来挑战,尤其在电动汽车、船舶、飞行器等领域 [5] - 充电站面临火灾隐患、地下车库连锁燃烧、无人值守应急响应等风险 [5] - 特来电提出全流程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运维、风险分级和消防联动技术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阻断 [5] 新能源重卡市场机遇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万辆,同比激增140%,渗透率突破10% [5] - 重卡以3%的车辆保有量占比贡献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电动化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6] - 宁德时代预言未来3年重卡行业将实现50%电动化率,涉及900万辆重卡电动化倒计时 [6] 细分市场与技术路线 - 2025年电动重卡预计销售15万辆,其充电设备需求占市场半壁江山 [7] - 重卡集中调度特性催生专用快充站、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需求 [7] - 换电模式成为黑马,宁德时代骐骥换电实现重卡领域"电气同价",单公里比油车节省0.62元 [7] 超充技术现实挑战 - 当前60kW以下低功率充电占主流,480kW以上超充需求仅占24%,技术超前与市场脱节 [8] - 超充站面临设备成本高、利用率低等经济性困局,单日使用时长不足2小时 [9] - 充电协议不统一导致兼容性差,城区电网改造难度大,光储充技术安全性和商业模式未成熟 [9] 生态协同建议 - 需建立车-桩-网-场协同生态,提升现有场地充电效率而非盲目扩建 [10] - 超充与兆瓦充是技术发展必然结果,但非唯一解,需精准匹配场景需求 [10]
福建沙县学霸,在上海干出全球汽车充电桩老大,要IPO了
创业邦· 2025-05-26 11:22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挚达科技,专注于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已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最大家庭充电专业服务提供商[2] - 公司创始人黄志明,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曾任职上汽大众12年,后辞职创业[5][7] - 公司已与全国约80%、累计超70家电动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中国十大车企中的八家[10] - 公司全球累计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出货量突破120万台[10] 创始人背景 - 黄志明1993年以福建省沙县一中理科高考状元身份考入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5] - 大学期间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应用于公交站台多画面智能滚动灯牌[5] - 毕业后进入上汽大众,12年内从现场工程师晋升至总监级别[7] - 工作期间攻读复旦-港大IMBA和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母校兼职教授[7] 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聚焦B端客户,按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2021-2024年9月全球市场份额约9.5%,中国市场份额约15.6%[14] - 公司采用"智能充电产品+落地安装+社区充电共享"一体化解决方案[10] - 公司已覆盖全国超360个城市,完成合计110万次安装及售后服务工作[15] 融资与股东结构 - 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约4.5亿元人民币[12] - 投资方包括中鼎股份、比亚迪、国家电投、金通资本等产业龙头和知名机构[12] - 上市前估值约30亿元人民币,创始人黄志明拥有48.03%投票权[14] - 比亚迪持股3.83%,既是投资方也是最大客户[14][1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9月营收分别为3.58亿元、6.97亿元、6.71亿元、4.40亿元,增速曾接近100%[17] - 同期净亏损从-0.23亿元扩大至-1.1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单期净亏损已超过去三年累计总和[17] - 毛利率从26.4%降至17.0%[17] - 存在对赌协议,需支付约3900万元业绩补偿,期限推迟至2026年12月31日前[17] 客户集中度 - 2021-2024年9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9.3%、65.8%、69.6%、54.9%[18] - 自2022年起比亚迪连续三年成为第一大客户[18] 技术创新与产品 - 2023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2024年5月推出新一代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SmartLink"[20] -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获得40余项发明专利,覆盖八大类充电场景[23] - 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包括香港机场、雄安新区等[23] - 截至2024年9月底,自动充电机器人累计交付24台,创造收入410万元[23] 海外扩张 - 产品和服务已覆盖8个国家,重点布局泰国和巴西市场[23] - 2022年在新加坡设立海外公司,泰国工厂从建设到投产仅用5个月[24] - 在中东与沙特合作伙伴签署PIF重点推荐项目,启动沙特工厂建设[25] - 海外工厂形成"区域中心+辐射周边"模式,泰国辐射东南亚,沙特覆盖中东、非洲及欧洲[28] IPO进展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约2062.71万股[2] - 募资用途包括海外市场扩张、研发、并购和营运资金需求[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