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等

搜索文档
释放积极信号,国资央企增持回购持续加速,国企共赢ETF(159719)盘中交投高度活跃,备受资金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6-10 13:55
国企共赢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0日13:34,国企共赢ETF(159719)下跌0.33%,最新报价1.52元,近1周累计上涨0.92% [1] - 盘中换手11.05%,成交1235.4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1753.00万元 [1]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股票 [5] 大湾区ETF及指数表现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下跌1.12%,大湾区ETF(512970)下跌0.84%,最新报价1.19元,近2周累计上涨0.67%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广州发展领涨4.32%,深信服领跌7.55%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1%,包括比亚迪、中国平安等 [5]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动向 - 年内3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计划,27家披露回购计划 [2] - 自4月以来,29家公司披露增持进展,18家披露回购进展 [2] - 央企市值管理呈现系统性深化趋势,预计下半年将加速推进 [2]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发布,三家安徽企业牵头!
新浪财经· 2025-06-09 12:37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发布 -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 其中三家安徽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 [1] - 12家联合体牵头单位及名称公布 覆盖海洋信息传输 抗微生物感染药物 低轨卫星通信 人工智能源网协同 同位素技术 电测设备 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 智能机器人 绿色智能动力总成 机器人高速高精技术 无线微创手术系统 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等领域 [3] 联合体战略定位 - 创新联合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主导产业方向 构建目标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联合体集聚 [4] 安徽企业参与情况 - 安徽皖仪科技牵头"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 安徽江淮汽车牵头"长三角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 [3]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6:30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 -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数量为12个 [2] - 联合体由长三角区域内科技领军企业或重大科技平台牵头 高校院所支撑 各类创新主体协同 [3] - 联合体以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为牵引 开展产业重大前沿(关键)技术协同攻关 [3] 牵头企业及联合体名称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2] -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创新联合体" [2] -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低轨卫星通信集成技术创新联合体" [2] - 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人工智能源网协同能管创新联合体" [2]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 [2] -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电测设备创新联合体" [2]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技术创新联合体" [2] -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智能机器人创新联合体" [2]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绿色智能动力总成创新联合体" [2] -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机器人高速高精技术创新联合体" [2] -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 [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 [2] 联合体目标与规划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3] - 联合体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发挥牵头单位行业影响力和带动性 [3] - 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创新力量 开展前瞻性协同研究 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3] - 提升长三角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基金研究周报:权益结构性走强,大宗与黄金承压(5.26-5.30)
Wind万得· 2025-06-02 06:38
市场概况 - 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低估值蓝筹与中小盘股表现迥异,上证指数、深证及创业板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而万得微盘指数逆势上涨2.65% [2] - 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分别上涨0.32%和0.62%,市场结构性机会明显 [2] - A股日均成交额环比基本持平,日成交额绝对值仍在万亿上方,南向资金保持净流入态势 [9] 行业板块表现 - Wind一级行业平均涨幅0.17%,Wind百大概念指数上涨比例67% [2][13] - 环保、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表现较好,分别上涨3.42%、2.21%、2.13% [2] - 计算机、传媒、交通运输、通信小幅上行,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汽车明显走弱,分别下跌2.40%、2.44%、4.11% [2][13] - 13%的板块录得正收益,纺织服饰上涨1.55% [13]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科技巨头业绩超预期支撑风险偏好 [4] - 欧洲市场德国DAX、法国CAC表现较好,亚洲市场分化显著,新兴市场中越南、印度、巴西等涨跌互现 [4] - CBOE波动率指数(VIX)下跌超10%,市场恐慌情绪降温 [4] - 商品市场承压明显,能源与工业金属领跌,贵金属随美元走强回调,COMEX黄金收报于3300美元/盎司上方 [4] - 美元指数微涨0.24%,非美货币分化,日元因日本央行维持宽松政策走弱 [5] 基金市场表现 - 上周万得中国基金总指数下跌0.17%,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下跌0.16%,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0.37%,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01% [2] - 上周合计发行30只基金,股票型基金发行19只,混合型基金发行3只,债券型基金发行8只,总发行份额189.87亿份 [2][19] 债券市场表现 - 上周国债期货指数(CFFEX10年)下跌0.12%,短端资金利差(R007-DR007)较上一周末压降不显著,中长期利率维持低位 [16] - 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下降5BP至1.671%,期限利差(10年-1年)下降6BP至0.216% [18] - 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AAA+)5年下降1BP至1.934%,企业债到期收益率(AAA)5年下降1BP至1.951% [18] 行业估值数据 - 医疗保健行业PE TTM为46.7,历史分位71.8%,PB LF为2.9,历史分位26.0% [15] - 信息技术行业PE TTM为72.5,历史分位72.8%,PB LF为3.5,历史分位41.3% [15] - 金融行业PE TTM为7.8,历史分位72.7%,PB LF为0.8,历史分位58.7% [15]
现金流ETF800(516460)盘中上涨,机构: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
新浪财经· 2025-05-28 11:09
市场表现 - 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932368)上涨0 90% 成分股德邦股份(603056)上涨9 98% 老凤祥(600612)上涨7 35% 老百姓(603883)上涨3 99% 韵达股份(002120)上涨2 84% 陕西煤业(601225)上涨2 20% [1] - 现金流ETF800(516460)上涨0 59% 最新价报1 03元 [1] 政策动态 - 中办国办推动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 制定长期现金分红政策 [1] -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提升公司治理质量 吸引长线资金入场 利好蓝筹股及国企改革板块 [1] 市场展望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 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周期同步 港股和A股将迎指数牛市 风格从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1] - 外资有望持续回流 公募考核新规落地 市场从短钱定价回归长钱定价 带动具备壁垒和定价权的行业龙头风格回归 [1] -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无风险利率下行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关键动力 对A/H股估值提升广谱性 蓝筹股估值中枢提升 成长股估值空间打开 [2] 指数成分与结构 - 现金流800ETF成分股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选股逻辑侧重高股息率 稳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3] - 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从中证800指数样本中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前十大权重股为中国神华(601088) 中国石油(601857) 美的集团(000333) 中国海油(600938) 五粮液(000858) 中远海控(601919) 陕西煤业(601225) 中煤能源(601898) 长城汽车(601633) 中国铝业(601600) 合计占比69 54% [3]
ETF复盘0527|两市成交额跌破万亿大关,创新药再度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46
市场行情回顾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上证指数收跌0.18% 深证成指收跌0.61% 创业板指收跌0.68% 全市场超2600只个股上涨 [1] - 北证50指数微涨0.08%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34.67% 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宽基指数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跌破万亿大关 为9989.26亿元人民币 [2] - 港股市场表现相对强势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8%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9.75亿港元 [5][6] 行业板块表现 - 纺织服饰板块领涨 涨幅达1.30% 医药生物和美容护理板块分别上涨0.97%和0.88% [7] - 有色金属板块跌幅最大 达2.06% 电子和汽车板块分别下跌1.28%和1.05% [7] - 中证银行指数表现突出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7.29% 中证国防指数上涨1.34% [12][13] - 光伏产业和证券龙头板块表现最差 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4.76%和10.49% [12][13] 香港医药行业 - 2025年ASCO年会将展示70余项中国药企研究成果 显示国产创新药研发实力 [8] - 中国药企在肿瘤学领域研究活跃度提升 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 [8] - 香港医药ETF(513700)可作为关注该领域的投资工具 [8][10] 北交所市场动态 - 北交所修订重大资产重组规则 引入"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和重组简易程序 [9] - 新规细化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差异化并购重组工具 [9] - 北证5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34.67% 表现显著优于其他主要指数 [2][12] -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A类021687,C类021688)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渠道 [10] 指数长期表现 - 北证50指数近5年涨幅达98.92% 科创200指数同期上涨83.52% [12] -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近5年涨幅达99.81% 中证银行指数同期上涨92.23% [12][13] - 创业板50指数表现最弱 近5年仅上涨25.45% 今年以来下跌8.65% [12]
【盘中播报】沪指跌0.24% 有色金属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4:3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 24%,A股总成交量671 87亿股,成交金额8033 5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 61% [1] - 个股涨跌比例为2153只上涨(81只涨停) vs 3026只下跌(3只跌停) [1] 行业涨跌排名 涨幅前三行业 - 纺织服饰行业领涨0 96%,成交额120 05亿元(+13 35%),明牌珠宝以10 08%涨幅居首 [1] - 环保行业上涨0 59%,成交额111 24亿元(+24 11%),万德斯涨幅达11 30% [1] - 医药生物行业同步上涨0 59%,成交额646 97亿元(-7 98%),新天地领涨17 87% [1] 跌幅前三行业 - 有色金属行业重挫2 15%,成交额315 04亿元(-9 89%),东方钽业下跌6 33% [1][2] - 电子行业下跌1 34%,成交额742 38亿元(-13 44%),福光股份跌幅5 70% [1][2] - 汽车行业下跌1 20%,成交额624 32亿元(-9 65%),万里扬下跌5 91% [1][2] 重点行业数据 - 银行板块上涨0 54%,杭州银行领涨2 25%,成交额179 24亿元(+3 25%) [1] - 机械设备行业跌幅0 91%,成交额757 15亿元(+6 20%),绿的谐波大跌8 10% [1] - 电力设备行业下跌0 67%,成交额640 45亿元(-3 34%),江苏雷利跌幅7 82% [1] - 计算机行业数据缺失,纬德信息为统计样本但未披露具体涨跌幅 [2]
粤开市场日报-20250523
粤开证券· 2025-05-23 19:02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3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两市成交额放量,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下跌,部分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跌0.94%,收报3348.37点;深证成指跌0.85%,收报10132.41点;科创50跌1.02%,收报980.58点;创业板指跌1.18%,收报2021.50点 [1] - 全市场4200只个股下跌,1106只个股上涨,104只个股收平 [1] 成交额情况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1556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29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申万一级行业除汽车、医药生物、基础化工外全部下跌,计算机、综合、传媒、美容护理、交通运输、商贸零售等行业领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CRO、抗生素、医疗服务精选、减肥药、医疗物资出口、仿制药、光刻工厂、核电、汽车整车精选、SPD、创新药、体外诊断、中药精选、黄金珠宝、医药数智化等板块 [1]
2024年主动基金产品全部持股的行业偏离度分析:显著低配金融和红利资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1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方案,吴清主席总结公募基金改革要点“四个突出”两项涉及业绩基准,报告对2024年主动型公募基金产品全部持股进行行业偏离度分析 [3][8] - 接近70%主动权益产品业绩基准为沪深300、中证800和中证500三大主流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中医药等为基准的产品数量占比在3%左右,14.0%数量、16.3%规模的主动产品以港股相关指数为业绩基准 [3][10][14] - 对标2024年业绩基准,金融、红利和计算机等是主要低配行业,银行和非银分别相比业绩基准低配1900亿元左右,电子超配近1400亿元;剔除行业指数产品后,银行和非银低配8个百分点以上,电子超配5.8个百分点 [3][17][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0%产品以沪深300、中证800和中证500三大宽基为基准,约18%的产品基准为行业指数 - 主动型公募基金产品业绩基准设置一般由多个指数加权构成,为统计方便仅考虑前两大权重指数,偏离度测算以第一权重股票指数为主 [9] - 4403只主动权益基金样本中,接近70%产品业绩基准为沪深300、中证800和中证500三大主流宽基指数,产品规模占比也接近70%;行业指数中,医药、消费等为基准的产品数量占比在3%左右,先进制造2%、周期0.7%、金融地产0.3% [3][10] - 随着内地主动公募基金增配港股热情提升,未来港股相关指数作为业绩基准潜力大,2024年报显示14.0%数量、16.3%规模的主动产品以恒生指数等为业绩基准,行业偏离度将沪深港三地公司统一纳入测算 [3][14] 对标2024年各自业绩基准,金融、红利和计算机等是主要低配行业,剔除行业指数产品后依然是绝对金额欠配方向 - 在保持当前仓位假设下测算,银行、非银金融等是相对低配行业,低配程度高的多为金融和红利资产;超配幅度接近或超过1个百分点的行业有基础化工、社会服务等 [17] - 绝对金额层面,银行和非银分别相比业绩基准低配1900亿元左右,公用事业等也低配;电子超配近1400亿元,汽车、机械等也超配 [18] - 剔除基准为行业指数的产品,以沪深300等指数为基准的产品规模约2.38万亿,占全样本约83%;测算显示银行和非银低配8个百分点以上,电子超配5.8个百分点,传媒、机械和汽车超配2个百分点左右;银行和非银分别相比业绩基准低配1800 - 2000亿元左右,电子超配约1300亿元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