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助困难大学生走上人生新起点(稳就业·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11
长沙理工大学就业帮扶体系 - 学校为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帮扶和一次性求职补贴 [2] - 设立AI面试实训亭进行封闭演练和结构化问题模拟 [2] - 开发精品课程涵盖生涯规划、求职心态调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 [2] - 2021年至今已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培训 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 [2] - 重点群体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2] 学生职业发展支持措施 - 开设职业生涯唤醒课、职业规划探索课等课程 [1]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训练营项目 [1] - 建立"学长学姐帮帮团"小程序 118名校友入驻成为在线咨询师 [2] - 咨询师涵盖工程建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行业 [2] 学生就业案例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通过43天工地实习获得就业优势 [1] - 学生经历30-40场招聘会最终成功签约 [2][3] - 校友分享制作简历、面试应答等经验助力学弟学妹就业 [2] - 成功就业学生申请加入帮扶团队实现从受助到助人转变 [4]
央企并购重组加速,恒生央企ETF(513170)近一年净值上涨18.78%
新浪财经· 2025-06-23 13:44
恒生央企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3日13:15 恒生央企ETF(513170)上涨0.89% 最新价报1.35元 [1] - 截至6月20日 恒生央企ETF近1年净值上涨18.78% [1] - 盘中换手1.61% 成交848.99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2906.40万元 [1] 央企并购重组动态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 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 [1] - 2025年初以来 淮河能源集团 国家电投集团 华电国际 上海电力等多家能源电力国企央企启动重大资产重组 推动国有资本向能源安全核心领域 新型电力及新能源前瞻性领域集中 [1] 港股红利资产吸引力 - 港股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8.1%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5.8% 扣除20%分红税后港股红利资产实际收益仍显著优于A股同类资产 [2] - 恒生央企ETF(513170)紧密跟踪恒生中国央企指数 该指数聚焦蓝筹央企龙头 具有估值更低 股息率更高的特点 [2] - 高股息红利资产作为"哑铃"一端可在回报率下行环境中提供稳定股息现金流 或具中长期配置价值 [2]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成分 - 截至2025年6月19日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HSCSOE)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4% 包括建设银行(00939) 工商银行(01398)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银行(03988) 中国移动(00941) 中芯国际(00981)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中国人寿(02628) 中国神华(0108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2] 产品信息 - 恒生央企ETF(513170)场外联接A:023222 联接C:023223 [3]
央企重组:重构金融功能与服务战略
金融时报· 2025-06-23 13:07
央企重组整合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与兵器装备集团战略重组未如预期推进,引发市场对央企重组路径的关注[1]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船舶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 - 2025年国企央企重组整合加速,能源电力领域如淮河能源、国家电投、华电国际等推动资产重组,聚焦能源安全与新能源领域[1][2] 金融板块协同调整 - 华电国际拟通过发行普通股或现金支付收购8家能源公司股权,包括华电江苏能源、上海华电福新能源等[2]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以央企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2] - 国企财务公司面临战略定位重塑与业务模式重构,如兵器财务、华电财务、国家电投财务等高管及章程调整[3] 财务公司资本运作案例 - 山东重工集团财务公司注册资本从16亿元增至40亿元,引入重汽香港公司持股37.5%,企业类型变更为港澳台投资[3][4] - 重工财务公司整合后服务范围扩大,覆盖重汽香港成员企业,为中国重汽财务公司解散铺路[4] 重组战略意义 - 央企重组不仅是资产整合,更涉及金融功能与服务战略重构,推动产融协同与国家战略落地[5] - 资本布局优化与系统性改革有望为产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5]
@高校毕业生 AI岗爆火 还有这些岗位在等你
央视网· 2025-06-18 09:16
招聘专项行动 - 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主题为"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 计划100天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集中组织岗位对接 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1] -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旺季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企业加大相关人才招聘和培养力度[1] 阿里巴巴招聘动态 - 阿里巴巴云谷园区新入职校招生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占比超过80%[2] - 阿里云计算校招生表示能接触最前沿技术并推动云技术发展[2] - 阿里巴巴集团今年开放3000多个实习岗位 AI相关岗位占比近50%[4] - 阿里云智能集团表示AI产品、AI销售等岗位存在大量缺口 希望更多人才投身AI产业[4] 华为招聘计划 - 华为围绕AI大模型、高性能计算等关键领域开放1万多个招聘名额 覆盖60多类岗位包括AI工程师等[6] - 华为推出涵盖开发、测试等领域的实习生项目 计划全年培养5000多名行业精英[6] 制造业人才培养 - 产业数智化加速推动用工需求结构性变化 制造企业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赋能产业转型[7] - 皖能集团人才训练营覆盖人工智能赋能提效等内容 采用6种培养方式提升学员能力[8] - 皖能集团设立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 重点吸纳能源、电力、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10] - 皖能集团成立聚变与氢氨能源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 校招博士后将开展前沿研究[10] 智能制造就业 - 福耀集团工程师通过AI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培训 从机械维修转型为智能产线设计师[12] - 福耀集团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累计新增就业6750人 其中4963个岗位来自智能工厂[14] - 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员工技能升级和收入提升[14]
多校一园、校地融合,北京未来大学科技园启动共建
新京报· 2025-06-16 18:10
新京报讯 据"未来科学城"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在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第三次大会上,北京未来大学科 技园共建正式启动,标志着沙河高教园区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深化校城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北京未来大学科技园依托沙河高教园区高校密集优势,采用"一园多址""多校一园"模式,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 会、市教委、昌平区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0所驻昌高校共 建。 未来通信产业园是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主园区,将入驻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三个校企联合创新中心、通信与网 络安全芯片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及封装测试产线以及17支成果转化团队,助力昌平区打造6G创新产业(300832)集 聚区;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园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建设,计划引入高等研究院,重点布局健康老龄化、生物医药、 医药装备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创新平台,打造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高端科研转化平台。 图/"未来科学城"微信公众号 此外,未来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位于沙河高教园区公服配套区(四期),共21万平方米产业空 间,重点满足高校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关键环节的空间需求,构建"校内研发,园区内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技 ...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6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6-16 16:36
新能源中重卡市场 - 2025年4月新能源中重卡销量达16384辆,同比上涨245%,渗透率提升至21.75% [8] - 1-4月TOP10企业销量集中度达90%,徐工等企业突破7500台 [9] - 纯电车型占比80%,换电车型增速达350% [9] - 上海地区销量7155辆领跑全国,CR10省份集中度71% [9] 政策动态 - 重庆计划2025年底累计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车18万辆,公务/公交/出租电动化比例超90% [7][10] - 天津推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1.5万元 [10] - 嘉兴计划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4%,新增光伏80万千瓦 [7][11] - 甘肃将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覆盖电力/钢铁/建材等六大工业领域 [12] 企业技术进展 - 江淮新能源轻卡推出ES/EV/EK三大产品矩阵,覆盖冷链/快递等八大场景 [15] - 大陆集团研发电机转子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提升至±3℃ [19] - 宁德时代突破锂金属电池技术,循环寿命提升至483次,能量密度超500Wh/kg [19] - 众钠能源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线,涵盖48V/60V/72V电压平台 [6] 重点项目与合作 - 一汽解放与羿动科技签约500台换电轻卡订单,建立绿色城际运输专线 [14] - 上汽跃进与宁德时代达成双灯塔工厂战略合作 [15] - 徐工新能源牵引车获华北地区百台订单,投入煤炭运输 [15] - 东风商用车在新疆斩获1000台新能源重卡订单 [17] 客车领域动态 - 厦门金旅向首汽集团交付40辆纯电动客车,含考斯特及凯旋车型 [17] - 金龙新能源公交批量交付辽宁300台,助力城市绿色出行 [19] - 远程星际U8E纯电动客车批量交付新疆那拉提景区 [17] - 福田欧辉向福州旅游公司交付BJ6116/BJ6122两款城间客车 [19]
智赋能源:AI与能源的融合发展趋势与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09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能源生产、分配、传输与消费环节,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升能源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1] - AI技术通过解析时序数据、构建多能协同模型及故障预测,突破传统能源管理边界,构建韧性、高效、可持续的新一代能源生态[6] - 全球范围内AI应用案例丰富,如智利提升电网规划模拟速度80%,德国首创AI气象模型提高可再生能源预测精度,韩国通过AI平台提升电厂运行可靠性[9] 中国AI与能源发展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以超40%年均增速增长,从2024年267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2198亿美元,成为全球AI产业核心力量[2] - 国内落地应用包括分布式光伏设计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分钟级,电网AI智能巡检效率提升数十倍,负荷预测精度持续突破[10] - 政策层面,"人工智能+"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配套标准体系与安全治理框架出台,各省市扶持政策密集落地[2] 能源行业转型痛点与AI解决方案 - 能源系统面临集中式向混合形态演变,多源异构数据激增但质量参差,跨系统整合困难,AI可解决安全、稳定、高效三重战略需求[6] - 生产端AI赋能发电量预测与环境监测,传输端智能电网调度与虚拟电厂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动态聚合,消费端重构个性化能效方案[7][9] - 行业处于转型深水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突破,但系统复杂性指数级增长,需AI驱动智能化转型应对碳中和目标[6] 企业战略部署路径 - 企业可通过五步实现AI融合:夯实数据基础、试点应用场景、制定战略蓝图、细化执行方案、借力合作伙伴[13] - 安永建议企业结合业务精准选择初期试点,基于数字化成果制定前瞻性AI战略,并组建专业团队调配资源[13] - 能源企业逐步开发电力大模型,优化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动力[10]
马斯克再出惊人之语:中美科技对决,中国军团正在弯道超车!
搜狐财经· 2025-06-01 12:28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发电量正以火箭般速度增长 而美国能源增长处于蜗牛般爬行状态[2] - 中国正构建多元能源体系 包括三峡水电站 西北风电矩阵 青藏光伏和沿海核电站群[2] - 预测中国发电总量将达到美国2.5倍 未来可能实现三到四倍超越[2] 人才资源与工程师红利 - 中国拥有数量令人震惊的顶尖人才储备 工作强度与敬业精神让全球震撼[5] - 每年百万计STEM毕业生形成独特人才梯队 在半导体 AI 新能源汽车和航天领域发挥作用[5] - 中国研发人员展现出惊人拼搏精神 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出指数级效应[5]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中国在AI领域有深厚技术积淀 决策执行高效且资源调配集中[6] - 已在智慧城市和工业大脑等应用层面积累海量数据资源[6] - 研究论文发表量实现从追随到领跑的转变 具备颠覆传统格局的可能[6] 科技合作与竞争格局 - 对抗导致两败俱伤 合作方能共创未来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功印证双赢逻辑[8] - 中国在多个新兴赛道全速前进 驱动全人类科技文明共同跃进[10] - 中国已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超强基建能力 顶尖人才储备和集体奋斗精神[8]
台积电据悉正评估在阿联酋建设先进芯片工厂可能性;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正式开启产业化进程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01 11:00
台积电海外建厂计划 - 台积电正评估在阿联酋建设先进芯片制造基地的可能性 需美国政府批准 [1] - 已与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及阿联酋公司MGX多次会谈 讨论建设类似亚利桑那州的超大晶圆厂园区 [1] 中国能源项目进展 - 国家电投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实现"双投"目标 [2] - 该项目为中国首个350兆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 保时捷中国研发布局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项目落地上海嘉定 与江桥镇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3] - 嘉定区政府将全方位支持该研发中心建设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 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启动产业化 由逸飞激光联合华中科大等四方签署落地协议 [4] - 该项目是"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首个示范项目 [4]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提供涵盖AIGC 智能制造等五大赛道的产业日报订阅服务 [3][5] - 会员可获取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热门赛道行业图谱及报告 [5]
2025年“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在广州启动
国家能源局· 2025-05-27 19:36
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宣传 - 国家能源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启动"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 聚焦能源安全新战略成效 活动由南方电网和中国网承办 于5月27日至30日开展集中宣传报道 [1][2] - 活动组织媒体记者和网络人士深入能源生产一线调研 挖掘服务南方区域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典型案例 旨在推出展现能源历史性成就的网评作品 [2] 能源行业舆论工作方向 - 能源网评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思想为根本遵循 已形成初步品牌效应 今年为系列活动的第二年 [2] - 宣传重点包括坚持正确政治导向 阐释能源行业实际发展 提炼成效亮点 展现高质量发展成就 [3] 能源行业宣传内容创新 - 创作聚焦能源基层一线 突出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转型的成果 强调电力含绿量提升的实践 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案例 [3] - 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爆款作品 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推动优秀作品传播 汇聚网络正能量 [3] 参与机构与媒体 - 活动参与方涵盖中央网信办 国家能源局多司局 南方电网 以及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等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代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