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开幕首日签约项目21个 “中国(绵阳)科技城”亮相第二十届西博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3:02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绵阳签约项目 - 绵阳集中签约21个项目 涵盖商业航天 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领域 [1] - 签约企业包括8家"三类500强"企业(世界财富500强 中国企业500强 民营企业500强)和上市公司 [1] 绵阳科技城展览展示 - 科技城展览馆以"智领科技·链动未来"为主题 设立"一厅两区"展示130余件新质生产力标志性产品 [1] - 展馆设计融合"两弹一星精神"与涪江元素 通过数字化光影展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1] - 重点展示天链机器人 长虹FLASH放疗系统等代表性产品 体现科技城25年建设成果 [1] 绵阳科研创新实力 - "创新链动新生态展区"展示中物院 西南科大等20件高科技产品 包括小型核动力装置模型 花瓣加速器模型等 [2] - "产业链动新活力展区"聚焦7大特色产业:机器人 航空电子 商业航天 磁性材料 现代种业 激光及太赫兹 核医疗 [2] - 航空电子产业展示商飞C919大模型 九洲空管系统 绵阳是全国空管及航电国产化主要研发基地 [2] - 商业航天产业展示天仪卫星 星际荣耀液氧甲烷发动机等核心产品模型 [2] 核医疗产业发展 - 核医疗展区实体展示9件高科技产品 包括长虹FLASH放疗系统 中广核质子治疗系统等 [3] - 形成医用同位素生产 放射性药物研发 核医疗装备制造 临床应用完整产业链 [3] - 医用回旋加速器打破国外垄断 FLASH放疗设备有望引领全球技术革命 [3] 绵阳经济发展目标 - 推动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 向6000亿元迈进 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 [3] - 目标成为川渝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发展动力源 [3]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开出首单 投保周期缩短20%
快讯· 2025-05-26 10:31
商业航天共保体首单 -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由20家保险机构组建 [1] - 共保体首单承保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1] - 共保体为本次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 [1] - 投保流程从询价到承保出单周期缩短20% [1] 商业航天保险市场发展 - 2015年以来北京保险机构已承保50余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1] - 服务覆盖近30家商业航天企业包括星河动力、中科宇航、蓝箭航天等 [1] - 累计提供超过300亿元保险保障 [1] 发射项目信息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完成发射 [1]
北京启动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新动能项目申报
快讯· 2025-05-26 10:25
产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启动申报2025年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新动能项目 聚焦25个细分方向遴选示范带动性强的重点产业项目 [1] - 项目申报聚焦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关键环节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重点支持产业能级提升和示范应用 产业要素保障 [1] 重点支持领域 - 人形机器人 可重复使用火箭 激光雷达等领域产业项目有望获得资金支持 [1] - 政策旨在促进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 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 [1] - 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1]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成功发射
北京商报· 2025-05-26 10:04
商业航天共保体成立及首次发射成功 - 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20家保险机构组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1] - 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为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采用"一箭六星"方式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 - 发射卫星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领域[1] - 共保体为本次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投保周期较以往缩短20%[1] 共保体服务优势及行业意义 - 共保体发挥保障有力、专业高效的服务优势,提供从询价到承保出单的全流程服务[1] - 本次发射险项目是共保体的首次尝试,体现凝聚行业力量、迅速响应商业航天企业保险需求的优势[1] - 是保险行业以共保体方式优化重点领域科技保险服务的有益探索[1] - 是保险行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实践[1]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金融监管局将指导共保体提升保险服务能力,完善产品、服务和机制[2] - 共保体将深度参与研发历程,积累数据和信息,为产业技术更新迭代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 - 目标是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构筑坚实保障,服务全国航天强国建设[2]
民企来了博士毕业生——这里的舞台一样广阔(科技视点·科技强国路上的青年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5-26 05:40
博士毕业生就业趋势 - 2024年8月博士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比例超过1/5 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占比不足40% [1] - 民营企业成为博士毕业生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选择 尤其在生物医药、商业航天、显示技术等领域 [1][3][5] 生物医药行业 - 东阳光药业设立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吸引博士人才参与立项评估、抗病毒活性评价及转化医学研究 [1][2] - 企业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 博士可主导临床前药物开发全流程 目标3年掌握流程 5年推进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2] 商业航天领域 - 微纳星空决策机制灵活 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博士郭帅开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抑制算法 提升卫星抗干扰性能 [3][4] - 企业鼓励创新并包容失败 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技术主导权 如自主研制泰景四号01星解决主动干扰难题 [3][4] 显示技术产业 - TCL华星通过科研Vlog比赛吸引人才 博士胡素娟主导印刷OLED专显产品研发 实现21.6英寸4K医疗显示屏量产 [5][6][7] - 企业融合研发与工程化思维 提供跨领域协作机会 覆盖车载、手机、笔记本等多场景技术商业化需求 [6][7] 电气工程领域 - 吴江变压器公司推行导师制 博士丰胜主导变压器真型试验平台改造 攻克可视窗材质与密封技术难题 [7][8][9] - 企业支持博士参与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项目 如"电力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特性与诊断技术研究" [8][9] 医疗设备行业 - 联影医疗研发全球首款5T磁共振设备 博士沈振华团队攻克射频场均匀性与安全性问题 实现腹部成像突破 [10][11] - 企业联合高校医院搭建产学研平台 博士可牵头国家项目 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 [11]
中国独角兽2025榜单揭晓
搜狐财经· 2025-05-25 21:07
中国独角兽企业整体表现 - 中国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达8 46万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0 23% [2] - 一级市场融资节奏放缓 但赴港上市企业数量明显上升 [2] - 北京 上海 杭州 深圳和广州集中全国67 9%独角兽企业 贡献81 1%整体估值 [3] 行业重点领域 - 人工智能 新兴科技和文化出海为三大增长领域 [2] - 广义人工智能赛道表现突出 39家企业入选榜单 [2] - 智能驾驶领域引望智能估值达千亿级 带动自动驾驶技术国际化 [2] - 商业航天领域蓝箭航天与微纳星空加快卫星互联网布局 2024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 [2] - AI与增强现实结合赛道崛起 灵伴科技与雷鸟科技智能眼镜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突破300万副 [2] 文化出海表现 - TikTok全球GMV同比增长7倍 达300亿美元 [3] - 黑神话·悟空创收近10亿美元 成为国产文化内容出海标杆 [3] - 米哈游持续推出新作 扩大国际市场文化影响力 [3] 企业估值与IPO动态 - 大模型领域深度求索估值350亿美元 月之暗面估值230亿美元 [2] - 智谱华章已进入IPO流程 [2] - 过去一年六成独角兽选择赴港上市 相关企业总市值同比增长32% [3] - 蜜雪冰城 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IPO表现受关注 [3] 地域发展特点 - 北京通过全产业链投资基金巩固产业优势 [3] - 杭州聚焦"AI七小龙" 拓展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 [3] - 深圳依靠硬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孕育高成长性企业 [3]
西博会期间,西部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16个,投资金额354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5 20:06
会议概况 -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主题为"深化改革增动能·扩大开放促发展",吸引18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会 [1][5] - 西博会期间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16个,投资金额3543亿元,其中35个代表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4][7] 签约项目数据 - 四川省签约项目352个,投资金额3169亿元,占西博会总签约金额的89% [4][5][7] - 成都市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570.3亿元,其中厦门金鹭成都切削工具研发智造基地项目将形成年产3600万件刀具的产能,预计新增就业超500个,年均产值增量超10亿元 [8] - 中科宇航签约15亿元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投资5亿元,涉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预计带动上下游生态建设 [10] 参会企业特征 - 参会企业中央企、"三类500强"及跨国公司占比超80%,企业"一把手"出席率达56% [5] - 120余家企业主营业务与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15条重点产业链高度契合,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领域 [5] 产业分布特点 - 高科技制造业项目76个,投资金额近千亿元;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未来产业项目38个,投资超300亿元 [7] - 东部省市转移项目216个(占总数52%),其中80%为制造业项目;15条重点产业链项目99个,投资1053亿元 [7] - 四川省精选推出的100余个合作项目中,六大优势产业项目96个(投资超5000亿元),新兴产业项目11个(投资超600亿元) [7]
2025中国独角兽榜单:AI领衔,文化出海成新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5-25 14:50
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2025年核心观点 - 中国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达8 46万亿元 同比微增0 23% [3] - 人工智能 新兴科技 文化出海成为三大增长引擎 [3] - 六成独角兽企业选择赴港上市 总市值同比增长32% [4] 行业分布 人工智能领域 - 广义人工智能赛道39家企业上榜 [3] - 深度求索估值350亿美元 月之暗面估值230亿美元 [3] - 智谱华章已进入IPO阶段 [3] 智能驾驶领域 - 引望智能估值达千亿级 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国际化 [3] 商业航天领域 - 蓝箭航天与微纳星空加速卫星互联网布局 [3] - 助力2024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 [3] AI与增强现实结合领域 - 灵伴科技与雷鸟科技智能眼镜预计年销量突破300万副 [3] 文化出海表现 - TikTok全球GMV达300亿美元 同比增长7倍 [4] - 《黑神话·悟空》营收近10亿美元 米哈游持续推出新作巩固国际影响力 [4] 地域分布 - 北京 上海 杭州 深圳 广州集中全国67 9%独角兽企业 贡献81 1%估值 [4] - 北京设立全产业链投资基金巩固产业优势 [4] - 杭州聚焦"AI七小龙"及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 [4] - 深圳硬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孕育高成长性企业 [4] 资本市场动向 - 赴港上市企业包括蜜雪冰城 地平线机器人等 IPO表现亮眼 [4]
为中国航天提供“亦庄方案”——专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朝
上海证券报· 2025-05-24 03:32
北京亦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战略 - 北京亦庄已聚集160余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达到全国的75%,互联网卫星企业密度居首 [2] - 目标2030年前实现"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打造世界级商业航天创新地标 [2] - 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壮大产业集群、深化场景示范、建设空天街区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设立商业航天专项基金,近两年超60%市区级空天基金投向亦庄企业 [3] - 推出单次最高1000万元发射保险补贴,推动费率下降70% [3] - 建设14万平方米共性科研基地"火箭大街",20余家星箭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3]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 - 加速引进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终端等龙头项目,培育鸿擎卫星等"隐形冠军" [3] - 目标形成千星级智能生产能力 [3] - 成立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商业航天联盟,联合高校设立重点实验室 [3] - 企业共享试验设备使研发效率提升超30% [3] 应用场景拓展 - 推动空天信息与AI、大数据融合,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示范场景 [4] - 开发天地融通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走出"封闭测试区 [4] - 联合中国移动构建低轨星座与6G网络协同体系 [4] 国际化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 - 设立"一带一路"商业航天合作专项,开拓海外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市场 [4] - 按照世界一流航天港标准建设空天街区,增强科研生产交付承载能力 [4] - 打造地标建筑、标杆工厂,为新航天人提供宜业宜居环境 [4]
民生银行与民营火箭“六支箭”的星辰大海!
券商中国· 2025-05-23 23:16
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实现"一箭六星"发射,累计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六吨,成为国内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 [1]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完成"天启星座"4颗卫星发射,实现一期全球组网,轨道高度达850公里 [1]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完成液氧甲烷火箭领域"一箭六星"发射,技术攻关和商业化运营能力达新高度 [1] - 国内已有星际荣耀、星河动力、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东方空间和中科宇航六家民营火箭公司实现入轨级发射 [1] 民生银行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策略 - 民生银行深度服务六家民营火箭公司中的五家,提供信贷资金和"企业+企业家+员工"定制化综合服务方案 [1] - 设立17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6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全面覆盖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布局和科技园区 [2] - 授信审批从"看财报"升级为"看人才、看赛道、看技术、看生态和看股权"的创新模式 [2] - 北京市政府2024年出资100亿元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力度,民生银行同步加强服务力度 [3] 民生银行金融服务体系特点 - 打造"民生易创"服务矩阵,提供"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一站式服务 [4] - 在股权融资中扮演义务FA角色,对接产业CVC和市场化PE/VC机构 [4] - 推出"航天家"财富方案等高端服务,包括理财计划、非凡出行、高端康养等权益 [4] - 开发"民生E链"产品系列,针对供应链各环节提供"脱核"服务,将数据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 [5] 商业航天产业链延伸 - 金融服务从运载火箭向上游燃料贮箱、整流罩、柔性太阳翼、姿轨控等环节延伸 [5] - 向下游卫星整星制造、星座组网与数据应用领域拓展 [5] - 面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扩展服务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