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政商要情(8.4—8.10)
经济观察网· 2025-08-10 21:11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37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与交流,涉及民间投资、拖欠账款、纾困解难、拓展市场、融资及要素保障等问题 [2][3]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将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民间投资、拖欠账款、融资难等问题,并强化要素保障 [3] - 山东省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占全部投资的61.6%,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3]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山东省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 - 方案创新差价结算机制,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差额由电网企业结算,费用由用户分摊或分享 [4] -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3949元/千瓦时,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 [4][5] - 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51%,方案将推动新能源从规模领先走向市场引领 [5]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 山东省推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面向60岁以上中重度失能老年人,不限户籍 [6] - 补贴涵盖17项服务,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及康复护理等 [6] - 山东省约有60万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首张优惠券已于7月在青岛发出 [6] 青岛生命健康产业规划 - 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7] - 计划提出培育10个特色园区、30个健康社区、100个医康养综合服务设施 [7] - 青岛将以康复大学为平台,推动地产、医疗、康养、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中国康湾" [7] 济宁内河航运中心建设 - 济宁举办座谈会,目标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202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8][9] - 2030年目标为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 [8][9] - 济宁运河通航里程251公里,占京杭大运河近1/3,高等级航道占比70% [9]
银发经济规模已超10万亿元 养老服务供给有很大完善空间|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0 15:54
老龄化现状与政策框架 - "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将"发展银发经济"纳入国家战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比15.6% [1] - 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且不平衡特点,区域间、城乡间差距显著 [1] - 政策框架要求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 养老服务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体系建设,强调政策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化 [3][4] 银发经济规模与结构 - 当前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预计2035年占国民经济比重达20% [8] - 传统认知低估老年人消费潜力,需求洞察存在不足 [6] - 供给端以中小企业为主,面临金融支持不足和政策扶持欠缺问题 [7] - 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涵盖衣食住行、健康、文娱等领域 [8]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AI与机器人应用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提升服务效率 [9] - 生命科学领域抗衰老药物研发与疗法存在重大发展空间 [13] - 老年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配套保险制度滞后 [11] - 高等教育资源需下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老年教育融合 [12] 养老金融与保障体系 - 个人养老金账户达7000万但规模有限,多支柱体系是改革方向 [1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养老再贷款工具,需解决小微企业抵押品不足问题 [17] - 养老金融需平衡资金安全性与回报要求 [17] 中国养老模式特点 - 区别于西方政府补贴或市场化模式,强调调动国有经济和社会资源 [15] - 传统家庭养老仍有发展空间,需政策支持强化家庭功能 [16] - 可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等创新方式 [16]
结业即上岗 养老护理员成热门职业
央视网· 2025-08-09 07:17
养老护理行业培训与就业 - 国家启动长期照护等专项培训计划,养老护理员成为热门职业 [1] - 河南舞阳县九街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包括理论课和技能课,集中上课13天,考核合格后可取得等级认定证书,吸引30多名村民参加 [1] - 学员薛素霞已取得初级和中级证书,目标是获得高级证书,计划在孩子上高中后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3] 市场需求与课程设计 - 培训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课程,养老护理学员年龄逐渐年轻化,男性参与者增多 [5] - 养老护理员就业率高,培训期间即有养老机构预约优秀学员并邀请参观,为实习就业做准备 [5] - 记者采访期间频繁遇到养老机构对接用工需求 [5] 培训成果与就业情况 - 养老机构存在护理员缺口,培训学校输送业务知识扎实的人员解决用工难题 [7] - 漯河市上半年培训700多名养老护理员,持证学员就业方向包括医院护工、养老机构工作和入户陪护 [7] - 培训坚持"两近"原则:培训地点近和就业地点近,兼顾养老机构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需求 [7]
可抵扣40%!山东养老服务消费券已就位
齐鲁晚报· 2025-08-09 05:12
山东省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 - 山东省作为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三个省级试点之一,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1] - 山东省约有420万老年人处于失能状态,其中60万左右处于中度以上失能状态 [2] - 补贴对象为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无论户籍地址是否在山东,只要长期居住在山东且经评估为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级 [2] - 三类老年人暂不纳入补贴范围:正在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待遇的、正在享受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助的、正在享受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服务的 [2] 补贴项目清单和形式 - 山东省制定并发布《山东省养老服务补贴项目清单》,确定了17项补贴项目,包括长期入住、短期入住、日间托养、助餐、助浴等老年人日常照护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护理协助、健康管理服务等失能老年人需要的日常护理项目 [2] - 补贴活动通过"民政通"APP以电子消费券的形式发放 [3] - 消费券分为两种:用于入住养老机构和日间托养的消费券,每月抵扣额度最高为800元;用于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的消费券,每月抵扣额度最高为500元 [3] - 消费券抵扣比例为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 [3] - 失能老年人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可以同时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和电子消费券优惠政策 [3] 青岛市实施情况 - 山东首张养老服务消费券已于7月25日在青岛发出 [4] - 青岛市将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比例由40%提高到50%,确保已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2.24万名失能老人顺利过渡享受消费补贴政策 [4] - 青岛市通过"自主报名+机构承诺+民政审核"的方式,明确不得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信访事件未解决的、重大非法集资隐患未处理的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项目范围 [4] - 目前,青岛市已有183家养老服务机构完成审核,具备承接服务资质 [4] - 全市已有264名失能老年人申领养老服务消费券 [4]
宁夏积极构建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人民日报· 2025-08-09 04:07
养老服务资源优化布局 - 宁夏全区5个地级市将分别打造1—2家标准化养老机构,提供失能照护、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 [1] - 新增不少于14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1] - 利用闲置校舍、乡镇卫生院等存量设施,增加60个左右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功能 [1] - 结合"四类村庄"发展规划,分别增加400个左右、撤并30个左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 [1] - 精准补充建设180个左右村级养老服务站(点) [1]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1] - 2027年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0%,养老机构入住率提升到45% [1] - 到2030年,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0%,养老机构入住率提升到50% [1]
筑牢防线 补齐短板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近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养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完善普惠 养老服务、发展家门口的社区养老等,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筑牢养老保障的第一道防线 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其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生 活保障。《意见》在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方面提出,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系统性优化,通过扩大覆盖范 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制度衔接等多方面举措,着力构建更加公平、更具韧性的养老保险体系。 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目前,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约90%的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 托社区支持养老,还有3%的老人由机构养老)。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幸福养老,正 其次,《意见》提出,要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 增加缴费灵活性,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这一政策导向在地方实践中已有体现,例如 ...
融资担保:引资金活水加速流向银发市场主体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养老金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方案》提出,鼓励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有序 扩大信贷供给。在业内人士看来,融资担保在养老金融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融资担保机构如何赋能养老金融?在养老金融领域,未来融资担保机构还有哪些举措? 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 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养老机构的新建与扩建,到养老服务设施的更新升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某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无线智能照明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产品 除应用于传统家居外,还广泛应用于养老领域,但由于项目周期较长、资金回笼较慢等原因,该公司尚 存一定的资金缺口,且在传统融资渠道屡屡碰壁。 上海市中小微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了解情况后,与银行共同对接客户开展工作并完成融资 需求确认等系列服务。经银担双方紧密合作,该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便成功通过"养老服务批次贷"担保 项目获批200万元担保贷款,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近年来,为破解养老金融领域融资难题,一系列支 ...
民政部:推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9
● 本报记者 熊彦莎 7月7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在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商务 部拟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并于7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启动仪式。在此次 活动中,将实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业服务成本,推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 孙文灿介绍,将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指导各地创新形式组织开展本地区"养老服 务消费季"活动,充分挖掘中秋节"团圆安康"、重阳节"敬老爱老"等传统节日内涵,依规举办养老服务 领域博览会、展销会等,争取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老年产品用品市集和康复辅具精品展区。 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孙文灿表示,将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各地优 化补贴申领流程,通过线上"一键申请"、线下社区代办等方式,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精准覆盖更多 老年人。鼓励各地通过"硬件升级+智慧赋能",推动老旧家具更换与智能家居配置相结合,助力老年人 实现从传统居家养老向智慧养老迈进。 加大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高品质生活需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消费季期间,围绕老年人多样化 需求,推出衣、食、住、行、用、医、养、乐等产品及服务, ...
当“消费券”遇上“养老服务”, 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04
7月23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也是中央财政首 次以消费补贴的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业内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时间长、费用高的难题迫在眉 睫。《通知》的发布不仅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举 措,也能提高养老服务消费,在消费乘数的作用下,培育相关产业发展。 提升失能老年人支付能力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伴随着我国老年人,特别是 高龄老年人绝对数量增多,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 约3500万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人。 照护失能老年人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也带来更多的支出负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普遍 存在。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这一刚需,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面临供需双不足的难题。" ...
【省民政厅】陕西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08 08:13
社会救助体系 -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保障122.23万城乡低保对象、13.25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1] - 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4万人次、医疗救助326.5万人次、教育救助152.65万人次、住房救助67.1万户、就业救助1849人次 [1] -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覆盖178万低收入人口和578万关注对象,将15.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 [1] 养老服务与老龄化应对 - 制定"五床联动"医养融合整合照护试点方案,推动县(区)先行先试 [2] - 全省现有养老服务机构944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40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5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9419个、养老床位24万张 [2] - 完成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助餐点4929个 [2] - 评审"陕字号"养老品牌企业37家,52万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2] 社会福利水平 - 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实现全覆盖,县级和乡镇站点覆盖率分别达83%、95% [3] - 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8亿元保障近1.1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累计帮助845名孤儿完成大学学业 [3] - 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7.05亿元,惠及107.1万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 [3] - 实施慈善帮扶项目2254个,受益群众达76.57万人 [3] 社会事务管理 - 全省121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实现规范化、电子化,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 [3] - 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取消或降低收费1499项次,群众人均治丧费用降低1000元,惠及4.39万人 [3] - 76个县(区)实施"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政策 [3] 社会治理创新 - 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服务项目206个 [4] - 规范备案、公告地名1135个,提升地名管理标准化和公共服务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