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发挥金融力量 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
金融时报· 2025-08-20 10:36
政策支持体系 - 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组织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倾斜[1] - 该行提出从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产品服务和标准激励四个方面推进措施并梳理配套机制[2] - 推动肥城市出台专项建设方案聚焦盐穴储能、钢铁、化工、锂电新材料等产业转型需求[2] 金融资源配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授信规模近200亿元[1] - 绿色贷款余额90.1亿元较年初增长8.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 - 金融机构为新型储能产业审批授信近200亿元保障项目推进[4] 产品创新与融资支持 - 创新"绿色项目贷""碳减排挂钩贷款"等专项产品并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 - 中国银行泰安市分行为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提供7.5亿元绿色项目贷款利率远低于常规项目[4] - 组织金融机构组建"绿色金融业务顾问团"开展企业走访宣讲政策[4] 产业项目进展 - 肥城市落地新型储能产业链项目22个总投资达340亿元[4] - 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于2024年4月首次成功并网发电[4] - 盐穴储能基地建设成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示范[1] 组织机制建设 - 与肥城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金融服务管理协作机制[3] - 开展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创建活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并纳入评估体系[3] - 建立业务骨干挂职交流机制强化人才保障[3]
人口净增长超11万,青年人为什么选择南沙?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22:56
政策支持 - 南沙区实施"图南筑梦"计划 围绕大学生乐游 乐学 乐业 乐创 乐居提出五大行动共13条措施 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首选地 [3] - 出台"青出于南""图南之智"等专项人才政策 以就业补贴形式推动企业聘用青年人才 [5] - 累计提供32708晚次大学生住宿服务 2025年计划举办不少于12场校园招聘和12场公益活动 [5] 人才增长 -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底南沙区人口净增长11万人 实有人口近130万 [1] - 2010-2020年青年人口增长16.9万人 增幅达147% 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者从7089人升至17894人 [1] - 2025年已举办94场招聘会 吸引3579家次企业参与 实际招聘14692人 其中大学生7186人 [5] 产业布局 - 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 人工智能 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型储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5] - 龙头企业提供高薪岗位 如广船国际"副总信息师" 广州远正智能"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等百万年薪岗位 [7] - 紫川电子科技公司团队从6人扩至100多人 产值突破亿元规模 服务120多个城市300多个行业客户 [7] 科创平台 - 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 冷泉大科学装置 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等科创载体 [5]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累计孵化师生创业项目超150个 注册公司70余家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 [10] - 建成19家港澳青创基地 入驻企业超2600个 其中港澳台侨项目超1300个 带动就业超7000人 [10] 港澳协同 - 实施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 258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南沙执业 27名港澳工程人才获评内地职称 [10] -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与南沙管委会签署联合招才引智备忘录 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8] - 庆盛枢纽构建"环港科大创新区为核心"的科创生态系统 吸引港澳青年与科创企业聚集 [10]
人民日报丨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1.6%
国家能源局· 2025-08-12 17:31
能源投资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3] - 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 [3] - 新增能源投资呈现"向绿向新"聚集趋势 [3] 新能源发电投资 - 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翻番 [3] - 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 [3] - 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 [3] - 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3] 电力供应保障投资 - 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3] - 华东、华中、内蒙古西部一批电力保供重点煤电项目建成投产 [3] - 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3] 能源新业态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3] - 吉林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 [3]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3] - 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3] 民营企业能源投资 - 上半年民营企业能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3] - 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领域投资同比增长均超过40% [3] - 民营企业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领域投资同比增长约15% [3]
我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1.6%
人民网· 2025-08-12 14:10
能源投资总体增长 - 全国能源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1] - 东、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 [1] - 新增能源投资呈现"向绿向新"聚集趋势 [1] 新能源发电投资 - 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 [1] - 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 [1] - 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 [1] - 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1] 电力供应保障投资 - 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 - 华东、华中、内蒙古西部一批电力保供重点煤电项目建成投产 [1] - 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1] 能源新业态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1] - 吉林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 [1]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1] - 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1] 民营企业投资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上半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1] - 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领域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40% [1] - 民营企业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领域投资额同比增长约15% [1]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占比超40%
科技日报· 2025-08-12 10:2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1] - 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 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 [1] - 累计装机规模为"十三五"末(2020年)的20倍 [1] 技术路线分布 -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 占已投产装机比例的96.4% [2] - 压缩空气储能与液流电池储能各占比1.0% [2] - 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创新技术加速应用 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2] 运营效率指标 - 2024年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 较2023年增加0.2小时 [1] - 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911小时 较2023年提升约300小时 [1] - 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21次 较2023年提升59次 [1] 区域应用表现 - 浙江、江苏、重庆、新疆、广东等省份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超1000小时 [1] - 新型储能调用情况较2023年大幅提升 [1]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发展政策框架初步构建 产业稳步发展 [2] - 技术路线涵盖全球工程应用主要类型 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 [2]
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倍增 技术多元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9:5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为"十三五"末20倍 同比增长超130% 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大幅提升 浙江 江苏 重庆 新疆等多省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1000小时以上 [2] -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 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关键力量 [2] 政策体系发展 - 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 [1] - 省级政策实现因地制宜 山东完善容量补偿机制 广东构建"1+N+N"政策体系 江苏建立独立储能"电价差+补贴+辅助服务"收益模式 西藏探索高海拔构网型储能试点 [1] - 国家能源局将编制《"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 加强政策衔接并指导地方制定规划 [4] 技术路线发展 - 锂离子电池占主导地位 约占已投产装机的96.4% 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各占1% [2] - 2024年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 多个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 [2] - 锂离子电池储能聚焦大容量电芯 已发布500安时以上电芯和单集装箱6000千瓦时以上储能系统 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瓦时/升 循环寿命达15000次 [3] 技术创新突破 - 全钒液流电池70千瓦级高功率密度单体电堆研发成功 体积功率密度提升近两倍 高效非氟离子膜实现连续化中试生产 [3] - 钠离子电池和铁-铬液流电池形成500千瓦电堆模块产品 单堆循环次数达20000次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解液材料研发取得新进展 [3] -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完成气-液互转亚临界技术系统设计 掌握二氧化碳压缩机和膨胀机等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工艺 [3] 成本下降趋势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储能EPC中标价格较2023年下降约25% 系统中标价格下降约44% [3] - 全钒液流系统价格下降20% [3] 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超过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 多项标准立项 覆盖规划设计 接入电网 运行控制 检修试验和后评价等环节 [2] - 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 为技术装备落地转化提供应用场景 [2]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 推动新型储能通过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补偿机制体现调峰与保供价值 [4] - 攻坚大容量宽温域锂电 高性能液流电池 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等核心技术装备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速成果转化 [4] - 加强产业链协同与国际标准合作 支持企业全球布局 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 [4]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811
中原证券· 2025-08-11 09:14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表现:上证指数昨日收盘价3,635.13,跌0.12%;深证成指11,128.67,跌0.26%;创业板指2,022.77,跌0.47% [3] - 国际市场表现:道琼斯30,772.79跌0.67%;标普500 3,801.78跌0.45%;纳斯达克11,247.58跌0.15%;日经225 26,643.39涨0.62% [4] - 2025年1-6月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6月新增14.36GW,同比下滑38.45% [18] 宏观经济 - 7月CPI同比持平,环比增0.4%;PPI同比降3.6%,环比降0.2% [4]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条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4] - 河南省每年发放不超过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 行业动态 食品饮料 - 7月食品饮料板块涨0.89%,白酒估值11.98倍处于十年低位 [13] - 1-7月食品饮料板块累计跌3.5%,保健品子行业涨27.37%表现最佳 [13] - 6月白酒产量延续收缩,乳品产量跌幅收窄,啤酒进口量连续六个月增长 [15] 新能源 - 光伏行业7月指数涨9.73%,硅料、硅片、光伏玻璃涨幅居前 [17] - 多晶硅料价格7月大幅上涨,光伏组件价格表现相对滞后 [19] - 全球新型储能2024年新增装机74.1GW/177.8GWh,中国占比59% [25] 汽车 - 6月汽车产销279.41万/290.45万辆,同比增11.43%/13.83% [41] - 新能源汽车6月产销126.77万/132.92万辆,渗透率45.76% [43] - 河南省形成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超600家 [23] 科技 - 1-5月软件业务收入5.58万亿元,增长11.2%;利润6721亿增12.8% [48] - 鸿蒙电脑生态应用突破2000款,门店出现缺货 [49] - EDA和H20芯片禁令解除,国产替代趋势仍将持续 [50] 投资建议 - 光伏行业建议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企业 [20]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议关注河南省内重点企业如多氟多、宇通客车等 [23] - 新型储能建议关注河南省储能系统集成及变流器企业 [30] - 游戏板块建议关注恺英网络、完美世界等;出版板块关注高股息标的 [47] - 半导体建议关注华大九天;算力领域关注润泽科技 [50]
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26
全球新型储能发展态势 - 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新增装机约0.9亿千瓦 [2] -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增装机分别达1100万千瓦、60万千瓦、90万千瓦 [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7亿千瓦时(同比+65%),储能系统出货量2.4亿千瓦时(同比+60%) [2] - 美国加州投运328.7万千瓦时锂电池项目,英国苏格兰建成30万千瓦构网型储能项目 [3] 中国新型储能领先优势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40%,较2023年增长130% [4] - 华北、西北合计占比55.5%,江苏、新疆等五省稳居装机前五 [4] - 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比86% [4] - 锂离子电池技术占比96.4%,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瓦时/升,循环寿命达15000次 [6] 技术路线突破 -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30万千瓦级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盐穴储气技术成熟 [6] -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功率密度翻倍,非氟离子膜进入中试 [6] - 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超5000次,铁-铬液流电池单堆循环达20000次 [6] - 2024年开展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11类技术路线 [6] 产业与成本优化 - 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11.7亿千瓦时(同比+24%),储能型锂电池占比22% [7] - 锂离子电池储能EPC价格下降25%,系统价格下降44% [8]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下降20%,推动规模化应用 [8] - 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8]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国家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源法》明确其调节作用 [4] - 13个省份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20个省份明确辅助服务规则 [4] - 独立储能与共享储能占比46%,新能源配建储能占比42% [5] - 新型储能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911小时(较2023年+300小时) [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将编制"十五五"实施方案,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定位 [9] - 技术攻关聚焦大容量、低成本、长时储能,推动标准国际化 [9] - 前沿技术储备包括固态电池、热泵储电、氢储能等 [6] - 锂矿资源全球占比从6%升至16.5%,电池级碳酸锂产量增长45% [7]
安徽独立新型储能:2025年保供支持补贴0.2元/kWh,充放电按现货实时电价结算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7 17:20
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机制 - 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储能调度运行结算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并健全调度运行机制 [2][3]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3][9] 储能调用场景 - 新型储能在以下情况需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直接调用:电力供应短缺或电源故障引发电网保供风险、电力频率或潮流越限威胁电网安全、常规电源爬坡/退坡能力不足影响电网安全、新能源光伏大发时段消纳困难且其他调节资源用尽 [3][4][5] 价格结算与补贴机制 - 独立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按现货市场实时电价结算 [3][5] - 保供支持补贴标准:2025年7月/8月/12月上网放电量补贴0.2元/千瓦时,2026年1月/7月/8月/12月补贴0.1元/千瓦时 [3][5] - 补贴资金暂从尖峰电价资金列支,省电力公司按月清算充放电价及补贴 [5] 政策实施与转型鼓励 - 政策试行期为2025年*月*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随国家及省级政策调整 [5] - 鼓励新能源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转为独立新型储能以获取补贴 [5] 公开征求意见 -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8日,反馈渠道为安徽省能源局电力生产调度处邮箱 [9]
肇庆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
广州日报· 2025-08-06 16:21
招商引资总体表现 - 肇庆上半年引进产业项目349个 计划投资额699 7亿元 同比增长6 3% [1] - 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73个 占比83 7% 计划投资额585 6亿元 同比增长9 8% [1] - 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 包括阳光科密 欣旺达 智能光电 嵘丰汽车零部件等优质项目 [1] - 平均每0 7天引进1个项目 0 8天开工1个项目 每2 3天供地1个项目 [1] - 新增开工 竣工 投产项目分别达238个 216个 190个 [1] 项目落地效率 - 冷皇星汽车制冷设备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2个月 [1] - 智能光电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周 从签约到供地仅用1个月 [1] - 省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4个 投资951 4亿元 开工率95 6% 资金到位率53 8% [2] 产业聚焦方向 -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 [2] - 引进主导+特色项目135个 计划投资额332 5亿元 同比增长6 6% [2] - 主导+特色产业投资占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六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