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对话交大高金李楠:科创企业应“宽进严出”,期待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 2025-07-20 12:40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支持589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 [4] - 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4] - 包容性上市制度覆盖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及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盈利"摘U" [4] 制度优化方向 - 建议采用"宽进严出"模式,参考纳斯达克经验:上市条件放宽但严格执行退市规则 [4]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改革举措,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及IPO预先审阅机制 [5] - 审核环节聚焦信息披露真实性,由专业投资者判断企业成长潜力,通过市场化机制筛选优质企业 [6] 市场生态建设 - 需完善一二级市场循环:一级市场需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而非直接参与投资,二级市场需公平环境吸引长期资本 [8] - "1+N"政策体系释放改革信号,需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化调节机制 [8] - 政策应着力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减少交易成本与壁垒,提升资金融通效率 [7] 科技创新现状 - 中国在超重型机械制造、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具备技术落地优势 [7] - 高端芯片、光刻机等领域仍需长期技术突破 [7] 监管价值观 - 监管需明确"裁判者"角色,保持政策前瞻性与执行一致性,避免松紧不一 [3] - 通过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增强长期投资者信心 [9]
“小巨人”蕴含大能量
经济日报· 2025-07-20 11:54
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表现突出 [1] - 中国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为经济韧性提供重要支撑 [1]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概况 -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46万家,超额完成"十四五"培育1万家的目标 [1] - "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1] - 2024年"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7%,远超制造业平均水平 [2] - "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 [2] "小巨人"企业的经济贡献 - 以不足规上企业3%的数量贡献大量关键技术突破 [2] - 2024年销售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2] - 在百强产业集群中占比超过20%,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中央财政2024-2026年分三批支持重点领域"小巨人"企业,首批1000家已获专项支持 [3] - 地方政府推出培育计划,聚焦梯度培育、能级提升、配套强链、品牌创优 [3] - 政策重点支持"三新一强"(新动能、新技术、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3] 产业链与供应链作用 - 近90%为制造业企业,超80%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4] - 超90%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供应商 [4] -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数量接近5000家 [4] - 推动制造业强链、补链、固链、延链建设,是细分赛道"单项冠军"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持续创新并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在政府支持项目中先行应用 [4] - 有序开放低空经济、未来网络、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网等场景应用 [4] -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与协作配套,拓宽境内外市场空间 [4]
精准施策扩内需: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扩大服务业有效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0 11:02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二季度环比增长1.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二季度提升至77% [1]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 [1][2] 消费领域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速超25%,高于社零增速20个百分点 [1]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9%,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为1∶4.8,银发群体旅居康养成为新业态 [1] 投资领域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5和1.8个百分点 [2] -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7.4%) [2] 内需战略优势 - 内需主导的国内大循环依托14亿人口市场,人均GDP超1.3万美元,通过消费与投资动态平衡形成经济韧性 [3] - 消费是经济循环终点与起点,投资短期拉动需求、长期形成产能,需激发消费潜能与有效投资 [3] 服务业发展潜力 - 服务消费增速暂低于商品消费,但文化娱乐、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4] - 建议完善工资增长机制、落实带薪休假,支持消费场景创新,推进服务标准建设 [4] - 服务业投资需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民企参与基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新质生产力 [4]
广发证券胡金泉谈科创板改革: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为投资者开拓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20 10:06
科创板政策改革 - 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1] - 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实施分层管理增强制度包容性 [1][5] - 政策明确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贴近实体经济需求 [1][3] 行业布局与项目储备 - 广发证券围绕国家战略布局AI+、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核心赛道,形成发行/申报/辅导/储备的科创板项目梯队 [2] - 在审项目包括环动科技(机器人减速器龙头)、健信超导(全球最大超导磁体供应商),辅导未盈利企业粤芯半导体、锐石创芯 [2] - 后续重点培育AI+、机器人、航空航天、化工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项目储备 [2] 战略性产业投融资机会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资本逻辑转向长期技术价值评估 [2] - 三大领域投资需关注政策适配性、技术-商业平衡、产业链卡位能力 [2] -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协同催生差异化投融资机遇,推动资本与技术创新良性循环 [2] 投行业务执行策略 - 建设专业机构投资者生态圈,通过产业论坛、闭门会议等活动评估企业科创属性 [3] - 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规范培训、股权激励设计、上下游资源引荐等综合服务 [3] - 通过并购重组丰富退出路径,引导市场理性看待未盈利企业长期价值 [3] 未盈利企业上市风控 - 项目选择聚焦硬科技领域,注重行业前景分析和国家战略匹配度 [5] - 强化研发费用真实性核查,评估团队背景、专利质量及商业化落地可能性 [6] - 加强行业理解、资产定价等核心能力建设,防范"伪科技"企业风险 [6]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减少企业上市阶段信息曝光时间,保护技术安全 [7] - 正式申报时同步披露预先审阅问询回复及文件差异说明,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7] - 机制平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研判需求,增强科技企业IPO意愿 [7]
透过多维数据感受中国活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央视网· 2025-07-20 09:48
外商投资 - 2023年前6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人民币 [1]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人民币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人民币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3] - 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3]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 瑞士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5] 外商投资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出台12条新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6][8] - 措施包括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企业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等 [8] - 建立外资企业再投资项目库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 [8] - 将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10] 铁路运输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6亿人次 同比增长4% [17] - 日均旅客发送量超1440万人次 较今年春运日均增长13.2% [17]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 重庆东站每日始发动车组列车54列 单列客座率最高达95.2% [13] - 第三季度运行图实施后 京哈、沪昆等干线按时速350公里运行 新增复兴号标准动车组121列 [15] - 铁路新增60余条汽车托运线路 覆盖成都、重庆至拉萨 广州、上海至乌鲁木齐等方向 [15]
加税160%,美国对华商品再加重税,特朗普不想来华看阅兵了?
搜狐财经· 2025-07-19 20:34
石墨关税政策 - 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加征93.5%的初步反倾销税 叠加原有税率后实际关税可能高达160% [2] - 石墨是电动车电池的关键原料 中国是全球最大石墨生产国 美国进口石墨的三分之二来自中国 [5][7] - 加税导致美国企业成本飙升 特斯拉股价一度下跌0.7% [7]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美国在谈判期间突然加税 可能意在增加谈判筹码 新一轮谈判尚未开始 [4][7] - 美国希望中国企业增加对美投资 并寻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 扩大农产品、石油、波音飞机采购 [4][5] - 特朗普计划带企业代表团访华 但关税政策与合作诉求形成矛盾 [4][9] 行业影响分析 - 石墨关税直接影响电动车电池供应链 特斯拉等制造商面临成本压力 [7] - 美国财政赤字高企 加税可能旨在增加财政收入 中国出口规模成为征税目标 [7] - 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或进一步升级 [9]
商务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19 18:38
2025年1—6月全国吸收外资情况 总体数据 - 2025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23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 [1]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1] 行业分布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细分领域增长显著: - 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1] -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1]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1] 来源地分析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 [1] - 其他主要来源地对华投资增长情况: - 瑞士增长68.6% [1] - 日本增长59.1% [1] - 英国增长37.6% [1] - 德国增长6.3% [1] - 韩国增长2.7% [1]
一步错,步步错!特朗普还是太急了,中国再出手,美国已无牌可打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12
特朗普团队里也乱了营。四个共和党人反水,以51:50通过决议,逼特朗普加关税前得先过国会这一关。美国老百姓用脚投票,超市抢货囤牙膏肥皂,耶鲁 大学算出每家每年得多花3800美元。美民调啪啪打脸,支持率掉到43%,一半美国人直言政策害苦我了。 于自信的人,到头来都会走上自负的道路!而一个人一旦有了自负心理,其往往会把事情给搞砸。 7月17日,全美1600多个地方同一天爆发"善意抗争"游行,老百姓举着牌子骂他砍医保、赶移民、毁福利,连海湖庄园门口都堵满了人,汽车喇叭按得震天 响。紧接着,20个州联手把他告上法庭,罪名是非法砍掉救命工程。得州洪水死了130多人,救援队却慢吞吞拖了两三天才到,州长们气炸了:你把防灾的 钱都断了,美国老百姓在洪水面前裸奔等死吗? 得克萨斯州的农民更惨,因为关税导致农机配件进口价涨了30%,有老农直接在CNN镜头前摔锄头,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外头更热闹。特朗普冲着欧盟吼8月1日起加30%关税!,本以为能吓住这帮欧洲佬,结果人家腰杆反倒挺起来了。 欧盟这次学聪明了,7月12号宣布把报复性关税的暂停期延长到8月初,表面说再观察观察,实则憋着大招。德国汽车商急得团团转,宝马工厂的流水线都停 了 ...
中国再度打破西方封锁!又一关键材料被探明,引来全球疯狂抢购,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06
近年来,全球资源竞争愈演愈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铼矿"这一新兴资源。 2025年,中国陕西某小城的铼矿资源被正式探明,立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项稀缺、且关键性的工业原料,铼的发现无疑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这样的机会也伴随着巨大挑战——如何平衡资源的开发与技术的自给自足?如何防止"资源依赖"成为新的"技术封锁"? 在当今工业和军事领域,铼矿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具有极为独特的物理特性,尤其是其出色的耐高温性能。 铼的耐高温能力,让它在现代航空发动机、火箭喷嘴、以及其他高端制造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甚至在涡轮叶片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中,铼矿更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全球铼矿的储量非常有限,迄今为止,全球探明储量仅有约两千多吨。 相比之下,全球每年的铼矿产量则更是微不足道,约为50吨左右。 如此稀缺的资源,需求却在飞速增长,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高性能制造领域。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报告,世界主要铼矿储量大国为智利、哈萨克斯坦和美国。 在这个领域,曾经的中国并未占据显著地位,甚至一度被视为"贫铼国家"。 铼矿的稀缺性与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需 ...
2025年1-6月全国吸收外资4232.3亿元人民币
快讯· 2025-07-19 17:03
外商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 7% [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 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5 2% [1] 分行业外资使用情况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 6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 7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 7亿元人民币 [1] 高技术产业细分领域增长 - 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7 1% [1] - 化学药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3%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6 2% [1]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 7% [1] 外资来源地表现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 8% [1] - 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增长68 6% [1] - 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增长59 1% [1] - 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37 6% [1] - 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6 3% [1] - 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