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3块都没人买,外卖大战的最后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36氪· 2025-07-19 20:17
现制茶饮行业冲击 - 外卖平台补贴推动0元奶茶咖啡活动,蜜雪冰城、瑞幸、古茗等现制茶饮品牌单日销量暴涨 [3] - 现制茶饮价格战导致心理锚定价格从9.9元降至3元以下,直接冲击冲泡奶茶和罐装饮料市场 [8][9] - 年轻消费者偏好"即取即饮"冰镇饮品,夏季需求尤其旺盛,现制茶饮通过口味多样性和外卖配送优势抢占市场 [9] 香飘飘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扩大6789万元 [3][8] - 股价较2019年历史高点35.09元累计跌幅超60%,2025年7月14日报收13.77元 [8] - 冲泡产品旺季销售承压,一季度旺季缩短提前进入淡季,消费习惯转变是主因 [11] 香飘飘转型尝试 - 推出健康化新品如"原叶现泡轻乳茶"系列,主打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标准 [11] - 拓展零食量贩渠道,直营合作超3万家门店,Meco果茶等产品已进入该渠道并推出定制款 [11] - 京东旗舰店推出8元/杯"鲜制现喝"现泡系列,对标中端现制饮品品质 [12] 外卖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19]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达8000万创新高,日活用户超2亿且环比增15%,准时率96% [19] - 京东通过补贴正餐、小龙虾等品质品类强化用户心智,阿里则借淘宝APP流量后发制人 [22][23] 行业趋势与启示 - 现制茶饮崛起反映消费模式从"热水冲泡"向"即时消费"转变,传统冲泡品牌面临转型压力 [6][14] - 外卖大战本质是零售入口争夺战,企业需持续创新和精准洞察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16][24]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催生线上线下融合新商业模式,固守传统模式的企业可能被淘汰 [18]
《餐饮行业产品上新报告(2025年6月)》:785 款新品涌现!一文读懂6大品类
搜狐财经· 2025-07-19 13:21
餐饮行业产品上新概况 - 2025年6月监测的六大餐饮品类(西式快餐、粉面、茶饮、咖饮、面包烘焙、火锅)中,330个品牌样本中有177个推出新品,占比53.6% [3] - 六大品类6月新品总数785款,环比下降14.1%,其中西式快餐、粉面、咖饮降幅显著,分别下降45.5%、36.3%、42.6%,面包烘焙逆势增长11% [5][7] - 食材创新成为核心方向,西式快餐注重本土风味融合,粉面聚焦地域山野食材,茶饮强化南方时令水果,咖饮探索多元基底搭配 [7][10][13][16] 西式快餐品类 - 6月20个品牌推出66款新品,甜品甜点类占比24.2%居首,比萨类(21.2%)和现制饮品类(15.2%)紧随其后 [7][8] - 创新集中于馅料(51.4%)和风味(45.7%),如羽衣甘蓝鸡腿堡融合健康食材,秘制海鲜塔塔酱等特调酱汁应用突出 [10] 粉面品类 - 21个品牌推出65款新品,拌粉/面类占比23.1%为主力,凉面占其中46.7%以应对夏季需求 [11] - 浇头创新占比66.7%,内蒙古黄柿子、黑松露绣球菌等地域山野食材成为亮点,西北"过油"技艺等传统工艺被复用 [13] 茶饮品類 - 64个品牌推出245款新品,果茶类领衔夏季上新,价格带集中在10-20元区间(合计占比76.6%) [14] - 水果类成分占比提升,荔枝/黄皮/杨梅等南方特色水果受青睐,茶基底应用率73.1%但奶基底占比降至32.3% [16][18] 咖饮品類 - 23个品牌推出78款新品,果咖占比31.5%且风味趋向复合化(如冰柠羽衣甘蓝雪克劲摇),价格带集中在15-35元(占比59.6%) [18][20] - 咖啡液基底占比66%但与其他基底搭配增多(56.6%),水果类成分应用率达71.2% [20][23] 面包烘焙品类 - 33个品牌推出263款新品创六大品类最高,蛋糕类占比57.8%且结合高考/父亲节等节日场景 [23][25] - 乳制品(新西兰奶油)和水果(草莓/芒果/蓝莓)为主成分,绿豆/核桃等健康食材使用增加 [25] 火锅品类 - 16个品牌推出68款新品,火锅配菜类占比54.4%并强调优质产地(云南龙竹鲜笋、福建小鲍鱼等),非遗工艺如古法手工豆腐提升文化附加值 [26][27] - 饮品类占比13.2%,野生菌挂耳咖啡等产品体现地域食材融合创新 [29]
百度萝卜快跑牵手Uber出海;MiniMax入港上市;霸王茶姬重返越南;《哪吒2》阿联酋上映|一周大公司出海动态
钛媒体APP· 2025-07-19 06:29
自动驾驶与出行服务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计划将无人驾驶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市场,首批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前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1] - 数千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未来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1] - 文远知行在新加坡开启自动驾驶小巴纯无人运营,成为东南亚首款纯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单程约12分钟[3] - 新加坡政府计划2025年底前将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将在榜鹅等区域试点运营[3] AI与办公协作 - 钉钉推出海外首个独立AI应用"7Ding",融合AI、办公协作与电商采购功能于一体[2] - 7Ding自带AI商品选择助手和供应链集成功能,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2] 消费品牌出海 - 霸王茶姬重返越南市场,首店于7月16日在胡志明市开业,主打"鲜全叶奶茶"和"原味茶"系列[4] - 美的集团签约成为2025非洲国家杯官方赞助商,加速拓展非洲市场[5] - 美的在埃及新建洗衣机与冰箱工厂将于今年8月和11月投产,计划至2026年初追加投资至少5000万美元[5] - 奇瑞汽车将在英国市场推出两款全新SUV车型,截至6月两品牌合计新车注册量超1.5万辆,市场份额达2%[7] 文娱内容出海 -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阿联酋迪拜举行首映仪式,使用中文配音,阿拉伯语与英语双语字幕[8] - 《哪吒2》将于8月22日起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续上映,并以IMAX®与3D格式呈现[8] - 《哪吒2》已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式亮眼成绩,包括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8] 海外建厂与产能布局 - 长安汽车进入欧洲工厂选址规划阶段,计划在挪威、丹麦、德国、英国和荷兰等10个欧洲国家销售电动车型[9] - 长安汽车计划到2027年在欧洲市场推出八款车型,已在德国、意大利设立研发与设计中心[9] - 首佳科技探讨在东欧建立制造基地的可行性,出口占比已达40%,预计今年将突破50%[10] 投融资与IPO动态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用于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11][12] - MiniMax已秘密提交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最近一轮融资后估值约为40亿美元[13] - 智谱正考虑将IPO地点转移至香港,可能寻求融资约3亿美元[14] - 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15]
茶饮喝出新滋味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6
行业趋势 - 奶茶与新中式茶饮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地方传统饮食特色与新茶饮的结合创新成为亮点 [1] - 行业通过融合道地食材、药材及特色小吃,提升产品健康价值并扩大消费群体覆盖 [1] - 西北地区特色食材如甜醅子、浆水、玫瑰、百合等被广泛用于茶饮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 [1][2][3] 公司案例:放哈 - 公司2011年推出甜醅子奶茶,后扩展至浆水系列,主打"可喝的西北风味"定位 [1] - 甜醅子奶茶日均销量3万杯,年销量超530万杯,浆水系列为季节性产品日均销量5000杯 [2] - 产品研发路径从基础组合(甜醅子+牛奶)迭代至创新版本(加入绿茶/气泡水/柠檬茶) [2] - 门店覆盖陕甘青宁四省,总数达133家,核心产品包括甜醅子绿茶、浆水羽衣甘蓝等 [2] 公司案例:兰与茶 - 采用兰州永登苦水玫瑰、天祝藜麦、兰州百合等本地食材开发特色产品如苦水玫瑰奶盖 [2][3] - 通过科学搭配茶底与食材,推出桂花乌龙杏皮茶、西北冬果梨等兼具传统韵味与年轻化口味的产品 [3] 公司案例:慈茶馆 - 由百年药企佛慈制药创立,主打养生茶饮,配方源自中医古方(如四君子汤、甘麦大枣汤) [4] - 产品融合甘肃道地药材(黄芪、当归)与本地特产(黄河蜜瓜),推出青汁冰沙等热卖单品 [3][4] - 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名推出文创饮品,通过杯套设计传播中医药文化 [5] 产品创新逻辑 - 西北茶饮品牌普遍采用"本地特色食材+现代茶饮工艺"模式,例如甜醅子发酵工艺与奶茶结合 [1][2] - 食材应用从单一调味(浆水加糖)升级为复合搭配(加入薄荷/羽衣甘蓝/柠檬) [2] - 中医药元素深度融入,如慈茶馆将黄芪补气饮设计成文化符号产品 [4][5] 市场表现 - 放哈甜醅子系列成为爆款,浆水系列限定季节销售仍实现日均5000杯销量 [2] - 地方特色茶饮吸引跨区域消费者,如上海游客专程购买苦水玫瑰奶盖 [2] - 养生茶饮受年轻群体追捧,慈茶馆通过"药食同源"理念打开新市场 [4]
外卖大战下,餐饮商家从内卷中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7-18 23:16
外卖大战补贴规模与行业影响 - 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补贴规模最大"的外卖大战,美团、京东、阿里单月或将消耗250亿人民币[1] - 消费者享受6.9元奶茶、15元套餐等低价优惠,但价格战正"反噬"餐饮商家[1] - 瑞幸咖啡因平台大额券引发"0元购"热潮,单日订单超590单导致爆单[3] 商家成本与收益倒挂现象 - 乐乐茶在9.9元活动中商家补贴达9元,是平台补贴的3倍,常规订单顾客支付14元商家到手不足8元[3] - 晋华府臊子面堂食28元,外卖顾客付23元商家到手仅12元(含6元运费),收益倒挂普遍[3] - 同一款茶饮商家到手金额差异大,从7元多到5元不等,面店顾客付25元商家到手8-10元,成本难以预测[4] 平台佣金与补贴策略 - 美团官方佣金比例6%-8%,但叠加履约服务费、红包等活动后综合成本远超官方比例[4] - 京东初期免佣金吸引商家,后期补贴力度缩水,取消外卖超时免单政策[4] - 美团CEO王莆中称靠精准补贴实现1.5亿日单,但低价单多为泡沫,7月12日起已"踩刹车"[4] 商家参与活动的两难困境 - 平台将"参加活动"与"流量"捆绑,商家不参与则被限流、降权,参与则面临巨大成本压力[4] - 饿了么"神券膨胀"活动要求商家参与,月卡用户13元优惠成本转嫁商家[5] - 美团"拼好饭"活动中9.9元西红柿鸡蛋面商家到手仅五六元,单量提升不明显[5] 连锁品牌与中小商家的分化 - 连锁品牌如赛百味凭借集团谈判优势获得更低佣金比例,中小商家难以承受长期亏损[5] - 部分中小商家退出活动后单量锐减,美团单量从100多单降至二三十单,饿了么从一二十单跌至一两单[5] 商家回归堂食的趋势 - 北京窑烤披萨店选择不上外卖平台,通过"周三半价日"等活动维系线下老客[5] - 知味湘等中高端餐企因成本高、出单慢放弃外卖,担心影响品牌形象[5] - 多家面馆明确表示不为外卖调整菜单,认为"面条还是堂食好吃"[7] 行业反思与未来展望 - 美团CEO王莆中称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每单利润仅一块多,需平衡四方利益[8] - 补贴扭曲消费者价格预期,线下正常定价无人问津,商家陷入"多劳少赚"怪圈[8] - 行业需建立健康生态平衡,持续亏损无法维系长期繁荣[8]
茶咖日报|从LOGO到包装全面模仿,幸猫咖啡因侵权被判赔偿瑞幸500万
观察者网· 2025-07-18 19:08
幸猫咖啡商标侵权案 - 杭州热流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使用"幸猫咖啡"商标在全国开设86家加盟店,并在咖啡杯、纸袋、服饰等使用与"瑞幸咖啡"高度相似的标识 [1] - 深圳市福田区法院认定"幸猫咖啡"商标构成侵权,因热流公司主观恶意明显且获利巨大(收取上百万元加盟费),适用二倍惩罚性赔偿500万元 [2] - 法院判决依据包括:双方商标在视觉元素、使用场景(门头/杯具/服饰)高度相似,且热流公司未能提交有利证据 [2] 星巴克中国碳中和计划 - 星巴克中国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三年战略合作,将搭建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及重要间接供应商 [3] - 合作基础包括:全国7500+门店核心运营设施已接入远景物联网系统实现实时能耗追踪,咖啡创新产业园采用光伏+储能+能碳管理系统实现节能降碳 [3] - 目标通过定制减碳路径推动供应链减排,并将经验复制至供应商其他经营领域 [3] 蓝瓶咖啡东南亚扩张 - 蓝瓶咖啡在新加坡百丽宫购物中心开设东南亚首家独立门店,主打Bella Donovan浓缩咖啡(6.5新元起)及独家产品如酸奶碗(12新元)和列日华夫饼(8.5新元) [7] - 该门店系继2025年4月LUMINE购物中心特许经营店后,品牌在新加坡的第二家门店 [7] 巴西可可咖啡产区生态修复 - 雀巢、百乐嘉利宝联合Re.green在巴西启动8000公顷环境修复项目,计划种植1100万棵树恢复可可咖啡产区生态系统 [8][9] - 雀巢全额资助Re.green项目并承担百乐嘉利宝计划60%成本,项目与其2050净零排放目标挂钩 [9] 爷爷不泡茶宣传物料问题 - 品牌推出的舒淇撕拉片套餐物料出现"显像"误为"现象"、"撕下"误为"私下"等错别字,遭消费者投诉 [4] - 客服确认已收到投诉并提交专员处理,但未公布具体整改措施 [6]
面包丁定价超国内5倍,茶颜悦色北美试水零售,这场跨洋生意能赢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9:08
出海策略 - 公司通过线上零售方式进入北美市场,而非开设线下门店,首批上线40余款零食与文创产品,覆盖Shopify、亚马逊、TikTok、沃尔玛等平台[1][2] - 在华人电商平台(如weee、亚米)SKU更全,食品类产品如"小莲罐"冻萃茶粉一周销量超300件,而综合性平台(如沃尔玛)主要上架文创和咖啡相关商品[3][5] - 海外定价显著高于国内,例如国内2.5元的面包丁在weee售价13.41美元/6包(涨幅超5倍),两罐方罐茶国内售价89元而海外定价49.9美元(约358元)[9][10] 业务转型 - 2024年公司将零食业务从边缘提升至战略中心,国内首家零食生活杂货店在长沙开业,电商平台SKU超200个,2024年国内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激增12倍)[11] - 零食业务与茶饮营收占比达3:7,成为新增长点,投资人认为该策略可弥补拓店不足,实现"曲线救国"式全国市场覆盖[12] - 行业专家指出零售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品控稳定,虽利润率低于现制茶饮,但能突破供应链限制,是品牌海外扩张的务实选择[8][13] 市场环境 - 北美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达1334亿美元(2023年),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4.57%,但公司面临山寨门店(如泰国、迪拜仿冒店)和国际零食巨头的竞争压力[13][15] - 同行对比显示: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2900+门店,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而公司全国门店仅710家(超50%集中在湖南),直营模式制约扩张速度[10][11] - 行业趋势上,奈雪的茶2023年瓶装饮料营收2.67亿元(占总营收5.2%),喜茶零售产品曾登天猫纯茶品类第一,显示茶饮品牌普遍将零售作为第二增长曲线[16]
林里、柠季门店总数超 3500 家,柠檬茶为什么越开越多?|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7-18 18:35
柠檬茶行业爆发式增长 - 2024年5月林里手打柠檬茶和柠季门店数量分别突破1800家和接近1700家,并签约15家海外门店 [1] - 2020年全国柠檬茶专门店仅3000多家,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400%,年底专门店数量突破6000家 [1] - 柠檬批发均价从年初每公斤10元涨至5月的14元以上 [1][7] 品类发展历程 - 上世纪50年代受英国文化影响在香港流行,冻柠茶配菠萝包成为港片经典 [2] - 1979年维他奶在香港推出即饮包装柠檬茶,2020年维他柠檬茶年销售额约30亿元,占内地总营收75% [3][4] - 2017年起从业者开始挖掘柠檬茶品类以应对茶饮行业同质化竞争 [2] 市场驱动因素 - 健康饮食风潮下,近三分之二消费者认为柠檬茶比奶茶更健康 [6] - 现代人饮食偏油腻增加对酸味解腻需求 [6] - 维他奶通过"有涩味才正宗"的营销推动品类普及 [3] 原料与供应链 - 四川安岳黄柠檬占全国产量70%以上,今年因高温减产导致价格上涨 [7] - 主流品牌采用香水柠檬,因其酸度低可搭配多种茶底和水果 [8] - 林里、柠季等拥有自有柠檬种植果园,挞柠曾提前采购10万斤应对霜冻 [8] 产品与运营特点 - 柠檬茶原料简单行业门槛低,广东部分地区一公里内十余家门店 [9] - 品牌通过绿色/黄色门店设计、赠送小黄鸭等方式差异化营销 [9] - "手打"成为标志性特色,催生"手打渣男柠檬茶"等社交媒体话题 [9] 行业挑战 - 菜单结构依赖核心大单品,贡献超70%销售额 [11] - 喜茶等传统茶饮企业推出自有柠檬茶产品加剧竞争 [11] - 冬季销量明显下滑,柠季预估冬季销售额仅为夏季一半 [12] - 难以突破季节性和区域性限制,尤其在北方市场 [12]
11家深圳上市公司预告业绩 大象起舞与业绩反转双重演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8:17
A股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概览 - 截至7月15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共有114家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67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58.77% [1] - 14家公司实现扭亏创新药游戏北美算力链新能源等行业复苏明显 [1] - 56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出现续亏略减首亏表现 [3] 业绩显著增长的公司分析 翰宇药业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2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14倍~16倍成功扭亏 [1] - 创新药出海推动业绩增长国际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利拉鲁肽注射液获FDA批准并实现销售原料药出口持续放量 [1] 科陆电子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2.25亿元同比暴增541%~667%结束连续4年亏损 [2] - 海外储能订单陆续交付营收同比增长汇率风险出清改善财务状况 [2] 冰川网络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3.1亿元~4亿元同比增长160.18%~177.65% [2] - 降本增效措施见效销售费用大幅下降 [2] 深天马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亿元~2.2亿元同比上涨138.82%~144.95%成功扭亏 [2] - 车载专业显示等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五成增长超25%消费类显示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工业富联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20亿元同比增长36.84%~39.12% [3] -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倍800G交换机二季度营收达2024全年3倍 [3] 东鹏特饮 - 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到24.5亿元同比增长33.48%到41.57%营收106亿元至108亿元增幅35.01%到37.68% [3] - 王牌产品东鹏特饮驱动增长非广东区域收入占比提升 [3] 业绩下滑的公司分析 达实智能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900万元~9800万元同比下降8倍到11倍 [3][4] - 行业不景气签约及项目进度未达预期导致营收及毛利减少 [3][4] - 正从物联网集成商向产品供应商转型 [5] 拓日新能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800万元~6800万元同比下降3~4倍 [5]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光伏玻璃和组件业务营收及毛利率下降光伏发电业务受限电影响 [5] 深康佳A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有所收窄 [5] - 消费电子业务半导体业务整体亏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息负债较高财务成本负担重 [5]
零食先行、奶茶殿后:茶颜悦色逆向出海的商业奇袭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42
茶颜悦色出海战略 - 公司选择以零食、茶具和文创产品而非现制奶茶作为出海先锋,同步登陆Shopify独立站及亚马逊、TikTok Shop等六大平台,标价达国内3倍(14.99美元/5包折扣后6.99美元)[1] - 逆向出海逻辑源于现制茶饮标准化难度高,中美茶叶检测系统差异大,且部分合作茶厂未规划海外业务,规避了喜茶在美国加盟成本达国内7倍、单杯价格3倍的陷阱[2] - 深层战略意图在于狙击全球山寨网络,通过电商轻量级出海实现品牌正版化布局,让海外山寨店不攻自破[2] 产品与定价策略 - 零食类产品如"茉气脆脆条2.0"标价12.5美元/组(约89.7元人民币),晶石香氛定价39美元(约279.9元人民币),部分产品实现300%价格跃升仍引发抢购[3] - 文化溢价构建定价权,辣棒、魔芋爽等作为"中国口味"代表稀缺,茶具承载中式美学,香氛转化品牌IP为嗅觉体验,产品成为东方生活方式载体[3] - 产品设计直击跨境痛点,采用独立小包装和充氮技术使保质期达9-12个月,适应物流需求,对比现制奶茶冷链运输成本高昂且北美水果产季差异大[3] 渠道与数据运营 - 多平台矩阵包括Shopify独立站与亚马逊、TikTok Shop等,形成渠道组合拳避免单一依赖,海外统一账号@cha_yan_yue_se上线一周积累超10万关注[4] - 电商平台沉淀消费者评价、销售数据、搜索热词等数据资产,精准捕捉市场偏好,2020年国内电商意外发现零食业务爆发力使其现占品牌总收入30%[6] - 2024年国内电商销售额突破亿元同比激增12倍,零售产品线已积累超500个SKU自主研发矩阵支撑出海[2] 供应链与文化输出 - 2025年初投产的自建研发生产基地实现魔芋爽等标准化生产,重构供应商出海协作机制为茶叶核心品类铺路[6] - 文化认同通过使用场景无痛渗透,如用贵胄杯冲泡本地茶叶、晶石香氛茶韵休憩,复制无印良品和K-beauty的"先场景后产品"全球化逻辑[6] - 轻资产模式用可装箱的零食茶具实现品牌轻量化输出,对比同行背负冷链设备和本地化团队的重资产模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