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下,餐饮商家从内卷中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7-18 23:16
外卖大战补贴规模与行业影响 - 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补贴规模最大"的外卖大战,美团、京东、阿里单月或将消耗250亿人民币[1] - 消费者享受6.9元奶茶、15元套餐等低价优惠,但价格战正"反噬"餐饮商家[1] - 瑞幸咖啡因平台大额券引发"0元购"热潮,单日订单超590单导致爆单[3] 商家成本与收益倒挂现象 - 乐乐茶在9.9元活动中商家补贴达9元,是平台补贴的3倍,常规订单顾客支付14元商家到手不足8元[3] - 晋华府臊子面堂食28元,外卖顾客付23元商家到手仅12元(含6元运费),收益倒挂普遍[3] - 同一款茶饮商家到手金额差异大,从7元多到5元不等,面店顾客付25元商家到手8-10元,成本难以预测[4] 平台佣金与补贴策略 - 美团官方佣金比例6%-8%,但叠加履约服务费、红包等活动后综合成本远超官方比例[4] - 京东初期免佣金吸引商家,后期补贴力度缩水,取消外卖超时免单政策[4] - 美团CEO王莆中称靠精准补贴实现1.5亿日单,但低价单多为泡沫,7月12日起已"踩刹车"[4] 商家参与活动的两难困境 - 平台将"参加活动"与"流量"捆绑,商家不参与则被限流、降权,参与则面临巨大成本压力[4] - 饿了么"神券膨胀"活动要求商家参与,月卡用户13元优惠成本转嫁商家[5] - 美团"拼好饭"活动中9.9元西红柿鸡蛋面商家到手仅五六元,单量提升不明显[5] 连锁品牌与中小商家的分化 - 连锁品牌如赛百味凭借集团谈判优势获得更低佣金比例,中小商家难以承受长期亏损[5] - 部分中小商家退出活动后单量锐减,美团单量从100多单降至二三十单,饿了么从一二十单跌至一两单[5] 商家回归堂食的趋势 - 北京窑烤披萨店选择不上外卖平台,通过"周三半价日"等活动维系线下老客[5] - 知味湘等中高端餐企因成本高、出单慢放弃外卖,担心影响品牌形象[5] - 多家面馆明确表示不为外卖调整菜单,认为"面条还是堂食好吃"[7] 行业反思与未来展望 - 美团CEO王莆中称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每单利润仅一块多,需平衡四方利益[8] - 补贴扭曲消费者价格预期,线下正常定价无人问津,商家陷入"多劳少赚"怪圈[8] - 行业需建立健康生态平衡,持续亏损无法维系长期繁荣[8]
美团王莆中谈“外卖大战” 呼吁行业回归理性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2:51
外卖大战与行业现状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回应外卖大战 强调公司不愿参与内卷但被迫参战以保障生存 [1][2]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在7月5日和7月12日分别达到1.2亿和1.5亿 两次突破历史峰值 [2] - 公司参战动机为自保 认为非理性竞争若不反击将影响主营业务转型AI的机会 [2] 行业影响与商家反馈 - 外卖大战导致餐饮行业线上渗透率提升 但客单价和利润率普遍下滑 [2] - 北京南城香餐饮创始人汪国玉指出 补贴大战扰乱堂食经营秩序且不可持续 [2] - 美团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认为商战若不能推动进步则无赢家 [2][3] 公司高层表态与行业反思 - 美团CEO王兴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 认为其长期对平台和商家均有害 [3] - 王莆中称外卖大战激增订单多为泡沫 质疑其对产业发展的正面价值 [3] - 公司认为当前环境不支持非理性战争 需社会各界共同反思 [3]
外卖狂欢背后:羊毛出在谁身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1:47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外卖平台掀起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美团、淘宝闪购、京东接连祭出超力度优惠,社交平台上"1.1元鸡排套餐"等薅羊毛攻略疯狂刷屏 [1] - 美团发布战报显示,截至7月12日23点36分,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单 [3] -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单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同时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3] - 7月12日,美团的补贴额为3亿元—4亿元,淘宝闪购的补贴额超过了12亿元,最近两周淘宝闪购的工作日补贴额则在单日4亿元左右 [3] 餐饮商家困境 - 餐饮商家叫苦不迭,有从业者直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1] - 某轻食连锁品牌商家表示当前的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有好处,但对加盟商来说由于不熟悉游戏规则意见较大 [1] -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指出百亿补贴开战最受伤的是商家,顾客享受的各种满减补贴每10元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要补7元 [3] - 补贴比例正在悄然转移,商家承担份额从最初较小飙升至60%以上,以14元补贴券为例商家需承担9元平台仅补贴5元,导致实际客单价从20元下降至15元 [3] - 部分订单经凑单后消费者实付金额甚至只有几分钱,商家反映外卖活动来得猝不及防,以往平台会提前沟通活动细则现在直接默认全量参与 [3] - 小品牌连协商余地都没有,不参与活动意味着断流日均百单店铺会跌至30—40单,参与活动虽能带来2—3倍订单但客单价却很低 [3] - 净利润下滑超过60%部分门店已陷入亏损,加盟商普遍反映利润微薄但品牌方同样增收困难难以给予补贴支持 [6] 行业组织反应 - 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公开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 [1] - 同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指出各平台企业应立即停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的强制行为,严禁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活动 [1]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2] -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2] 商家两极分化 - 在杭州主营沙县小吃的方先生是补贴"受益者",平台补贴让单价降低吸引了更多图便宜的消费者,参与活动后平台给予配送费补贴对其有帮助 [6] - 小吊梨汤总经理刘正表示近期在外卖平台上整体营收增长约两成订单量和利润同步上升,增长主要来自新客拉动和用户复购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增加明显约占整体外卖订单20%—30% [6] - 黑河市牛肉面店主李先生直言面食产品不适合外卖但若不参与活动或充值平台推广在平台页面排名无法靠前堂食客流也受到冲击 [7] - 有商家表示顾客即便来到实体店也会打开外卖软件对比价格也有到店坐下来点外卖的消费者 [7] 行业洗牌与转型 - 餐饮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突围,小吊梨汤快速调整经营策略推出更灵活套餐组合更好承接平台活动和流量扶持 [7] - 数据显示淘宝闪购消费券上线第一周有4124个餐饮连锁品牌突破生意历史峰值其中95%为城市区域连锁品牌小吃、地方菜、快餐等中小连锁品牌商家占比较高 [8] - 平台资源明显向连锁品牌倾斜单店和小商户既难以获得扶持又缺乏承接流量运营能力 [9] - 建议商户采取双轨策略:优化菜单结构适应平台满减规则如推出高毛利组合套餐,开拓企业团餐等线下渠道平衡收益 [9] - 商家应当建立清晰经营底线若补贴活动与企业发展目标相悖不妨暂缓参与,把重心放在提升顾客满意度和适应新营销体系 [9]
“疯狂星期六”,天量烧钱?紧急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21:14
补贴金额争议 - 媒体报道称淘宝闪购上周六补贴额超过12亿元,美团补贴额在3亿至4亿元间 [1][2] - 淘宝闪购一线运营人士澄清补贴金额完全失实,强调公司从未参与"0元购"刷单行为 [1][2] - 淘宝闪购称其满减和免单活动均为有门槛的常规营销,内部严格禁止刷单 [1][2] 平台运营策略差异 - 美团单日发放约2000万单免单券,其中超1000万单需加购商品满足起送要求,另1000万单为低价结算的自提订单 [2] - 淘宝闪购优惠券均为外卖满减券(如"满18.8元减18.8元"),暂不支持自提 [2] - 淘宝闪购表示从未设定"冲单目标",坚持按市场规律运营 [1] 订单量数据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1.5亿,较前一周1.2亿增长25% [2] - 淘宝闪购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创历史新高 [2] 行业竞争观点 - 美团CEO王莆中称非理性商战无赢家,美团被动应战是为守卫主营业务 [4] - 京东声明未参与恶性补贴,强调聚焦降低佣金、骑手福利及品质外卖 [4]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抵制价格补贴内卷,要求平台停止强制商家参与补贴 [5][6] 行业影响与倡议 - 协会指出低价竞争导致商家利润承压、服务品质下降,威胁行业可持续性 [5][6] - 倡议平台禁止"二选一"、算法强制分摊补贴等垄断行为,坚守商品服务标准 [5] - 呼吁行业转向价值竞争,比拼服务质量而非补贴力度 [6]
已覆盖过万家企业,京东外卖打造一站式政企用餐解决方案
广州日报· 2025-07-18 21:12
企业用餐痛点与需求 - 写字楼、厂区、产业园等区域存在餐饮选择少、价格高、带饭不便等问题,员工对健康、经济、便捷、卫生的用餐需求迫切 [2] - 企业食堂标准化服务与员工个性化需求形成矛盾 [2] 京东外卖政企用餐解决方案 - 通过打通员工福利系统与外卖体系,为偏远厂区员工提供"第二食堂"服务,覆盖周边数十家餐馆,选择范围比食堂扩大10倍 [2] - 已服务中国移动、民生银行、北汽、神火股份、五粮液新零售等15000余家重点企业,涉及能源、交通、金融、零售、制造等行业 [2] - 针对企业班中餐、商务茶歇、团队聚餐等复杂场景,提供食品安全、配送时效、定制化服务支持 [3] - 依托全国品质餐饮门店网络与高效配送网络协同,通过路径优化与智能调度确保餐品准时送达 [3] 外卖服务对企业运营的延伸价值 - 某车企将京东饭卡融入新车礼和试驾礼,线下门店到访率提升,用户留资量环比增长87% [4] - 智能福利管理平台京东锦礼实现员工福利智能采购、弹性可选、便捷发放,支持消费数据可视化和预算分配精细化 [5] - 饭卡模式解决自营食堂承包方服务难控、食材成本高、财务入账繁琐等问题,企业账户直充实现福利发放全流程合规透明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采购活动公开透明、提升采购数智化水平 [5] - 企业用餐服务与采购管理、福利体验、合规管理等业务场景融合,可助力企业实现采购降本和管理效能提升 [5]
平台表态“卷没意义”,高温下的外卖价格战应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7-18 21:06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自7月5日开始,涉及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要求规范促销行为[1] - 补贴活动包括"0元购"、"20-18"等大额优惠券,导致周末订单量创新高,但伴随浪费现象和商家收益问题[1] - 京东表示未参与"0元购"、"18-18"等恶性补贴,认为这是严重内卷的表现[2]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补贴行为是对竞争对手非理性冲击的反击,认为即时零售行业"绝大多数是泡沫"[2] 商家受影响情况 - 连锁餐饮品牌嘉和一品总经理刘京京表示商家承担补贴成本的大头(每10元补贴中商家出7元),面临赔本经营和员工超负荷问题[4] - 外卖商家陈晨担心补贴停止后订单会快速下滑,认为短期刺激难以持续[4] - 中小商家面临"爆单"现象,原材料消耗激增(珍珠、茶叶用量达平时3-4倍)和人力不足导致出餐延迟、品质下降[5] - 长期看行业将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向供应链效率高、品牌力强的头部企业倾斜[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补贴大战打破长期建立的价格心智,影响堂食正常经营秩序,不可持续[4] - 美团、阿里单量破纪录显示补贴有效拉动流量,但"冲单"后的流量承接更为关键[5] - 竞争格局正从"资金战"转向"效率战",平台需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保障与商家可持续盈利[5]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6] 监管与行业自律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要求平台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1]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倡议书,要求杜绝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2] - 监管介入倒逼平台优化补贴结构,减少商家负担[5]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0:56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 平台企业监管重点 - 监管重点包括促销行为规范、竞争秩序维护、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 [1] - 强调平台企业需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 [1]
平台表态"卷没意义",高温下的外卖价格战应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7-18 20:44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自7月5日开始,涉及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多方参与,出现"0元购""20-18"等大额优惠券,订单量创下新高[2]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2] - 京东表示未参与"0元购""18-18"等恶性补贴,称这是严重内卷的表现[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补贴大战是"被迫反击",认为行业里"绝大多数是泡沫"[3] 补贴大战对商家的影响 - 连锁餐饮品牌嘉和一品表示每10元补贴中商家需承担7元,导致餐厅赔本经营[6] - 中小商家面临"爆单"现象,原材料消耗激增(珍珠、茶叶用量达平时3-4倍),人力不足导致出餐延迟、品质下降[7] - 商家担心补贴停止后订单会快速下滑,行业难以回归常态[6] - 长期看市场集中度将向供应链效率高、品牌力强的头部企业倾斜[7] 行业发展趋势 - 补贴大战可能迎来转折,部分平台即将减少补贴规模[6] - 监管介入将倒逼平台优化补贴结构,减少商家负担[7] - 行业竞争格局正从"资金战"转向"效率战",需平衡用户需求、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8]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8] 平台表现与策略 - 美团、阿里单量破纪录显示补贴有效拉动流量,但需解决补贴退坡后的用户留存问题[8] - 美团表示如果不参与补贴大战,连转AI的机会也没有[3] - 平台需通过会员体系、生态协同提升用户留存率[8]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证券时报· 2025-07-18 20:40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 平台企业监管重点 - 监管重点包括促销行为、竞争秩序和主体责任落实 [1] - 涉及的法律法规涵盖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和食品安全领域 [1] 行业影响 - 此次约谈可能对餐饮服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平台企业经营策略产生影响 [1] - 监管方向强调多方利益平衡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1]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31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1] -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