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市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热搜爆了!胖东来,酝酿大动作
经济网· 2025-07-24 16:10
公司动态 - 公司正加速布局奶粉及奶制品业务 核心聚焦民生供应与食品安全 [1] - 公司自营奶粉的具体产品细节、合作品牌及上市时间表尚未公布 [4] - 公司与知名酒企酒鬼酒联名开发的52度"酒鬼·自由爱"白酒正式发售 定价200元/瓶 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市场反响热烈 产品上线后迅速售罄 [4] - 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2022年为7500万元 2023年攀升至2.5亿元 2024年飙涨至20亿元 2025年目标冲击60亿元 [4] - 公司自有品牌涵盖多个领域 包括烘焙食品、酒水饮料、清洁用品、粮油日化等 销售火爆甚至催生出代购业务 [4] 品牌形象 - 公司着重强调高品质、严选品的形象 例如蔬菜标签标注产地、供应商甚至烹饪方法 肉类熟食先称重后加汤 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瓜果坚决不上架 [5] - 公司长期以来建立"品质、信赖"的品牌形象 与中国消费者对奶粉品质与安全的高要求高度契合 [6] 行业趋势 - 中国奶粉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 主要受出生率降低、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6] - 202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7.4% 降幅有所收窄 成人奶粉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比增长3.3% [6] 市场反应 - 公司布局奶粉业务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大呼支持 [3] - 公司联名白酒产品多地商超不得不将单客限购量从5箱紧急下调至2箱 二手平台甚至出现了210元至230元的加价代购 [4]
物美推出硬折扣品牌“物美超值”:主打自有品牌与低价,年底开店25家
新浪科技· 2025-07-24 15:12
物美超值品牌推出 - 公司推出全新硬折扣品牌"物美超值",区别于传统物美超市 [1] - 新品牌门店面积缩小至800-1000平米,大幅精简sku [1] - 60%以上商品为自有品牌,涵盖食品、日用品、生鲜等品类 [1] - 通过深度供应链合作和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实现低价策略 [1] 门店运营策略 - 商品总数控制在1300个以内,聚焦高频次高周转的刚需商品 [1] - 重点品类包括水果、蔬菜、鲜肉、鲜鱼、烘焙、蛋、奶、杂货等 [1] - 门店人员配置约20人,相比大店有所减少 [1] - 实行小批量多轮次现烤模式,确保烘焙产品新鲜度 [2] 价格与选品策略 - 每周进行全渠道价格对比,不依赖促销,保持常年低价 [2] - 水果、蔬菜、肉禽食品采用全程冷链直达,保证品质 [2] - 精选商品策略旨在减少消费者决策时间 [1] 扩张计划 - 7月25日同步开设6家门店 [2] - 计划2023年底前扩展至25家门店 [2]
大豆质量等级下降?山姆:普通大豆换为高蛋白大豆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3:10
产品变更与消费者投诉 - 多位消费者投诉山姆会员商店黄豆质量等级由1级降至3级且蛋白质含量下降但价格不变[1] - 原1级大豆产品蛋白质含量为36.4g/100g对应营养素参考值61%现已下架[1] - 现3级大豆产品蛋白质含量为33.8g/100g对应营养素参考值56%但宣称选用高蛋白大豆品种[1] 公司回应与标准解释 - 山姆母公司沃尔玛回应称有机大豆已从普通大豆更换为高蛋白大豆[2] - 根据大豆国标GB 1352-2023计算该有机大豆蛋白质含量达41.1g/100g符合高蛋白大豆国家标准[2] - 产品仍满足普通大豆一级标准但营养成分表数值差异源于蛋白质测量标准不同(GB 5009.5-2016)[2] 产品现状 - 山姆APP显示2kg自有品牌有机大豆售价36.8元商品页面明确标注质量等级为3级[1]
京东外卖餐饮布局动作不断:推外卖自提店,拟进军香港市场
快讯· 2025-07-23 21:59
京东外卖业务拓展 - 公司首次推出外卖自提店模式 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1] - 截至目前已收到2万多份报名信息 包含大量餐饮企业 [1] 香港市场并购动态 - 公司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交易作价40亿港元 [1] - 交易包括购入佳宝零售网络及物业 将分批交付交易金 [1] - 双方约4个月前已完成签约 计划8月1日成立新公司维持营运 [1]
永辉超市发布2025暑期消费报告,调改店销售额增长75%
新浪财经· 2025-07-23 20:36
717好吃节活动表现 - 首届717好吃节期间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75% [1] - 百款大单品订单渗透率达33%,平均每10位顾客中超3位购买活动商品 [1] - 熟食、生鲜蔬果、夏日饮料冰品等高质价比商品销售火爆,明虾、鲜猪肋排、现制小龙虾成为三大"千万级"明星单品 [1] - 福安葡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倍,黄瓜、国产红心火龙果等"国民级"生鲜单品人气高涨 [1][2] 生鲜品类消费趋势 - 生鲜品类为消费者首选,水蜜桃、奇异果、葡萄、明虾、罗氏虾等商品销售额同比大幅上涨 [2] - 永辉与伊利定制鲜牛奶采用欧盟标准生牛乳,定价7.9元,首发4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2] - 果汁、冰品等"夏日消暑神器"受青睐,榴莲大福、阳光雪梨等新品表现突出 [1][2] 门店调改进展与规划 - 截至7月23日全国调改门店达136家,第三季度平均每日新增1家调改门店 [2] - 重庆、广州、南京、天津等一二线城市调改门店占销售前十名超50%,宁德、漳州、阜阳等三四线城市门店销售同比增长均超100%,阜阳商厦中心店销售达去年同期3倍 [3] - 计划2025年9月底调改门店突破208家,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 [3]
英国的穷鬼超市,开进中国就专供中产了?
虎嗅APP· 2025-07-23 08:32
核心观点 - 英国冷冻食品超市Iceland进入中国市场后定位中产,但70%商品与大润发同款,30%自有商品价格高于英国本土,未能满足中产对品质和性价比的需求 [4][6][24] - 公司试图通过"冻品专家"定位和英伦风格包装提升形象,但商品缺乏特色且价格偏高,未能复制奥乐齐等欧洲平价超市的成功转型 [14][15][26] - 线下门店实际是直播基地而非传统超市,SKU仅600个(仅为便利店1/4),周中闭店直播,周末开放主要为直播间提供素材 [21][27][28] - 商业模式由品牌方、首旅集团和门头沟政府共同推动,承担招商引资功能,自营商品仅占30% [28][29][30] 市场定位与商品策略 - 在英国定位平价超市(1英镑披萨、3磅30个鸡蛋),在中国售价显著提高(59.5元披萨、79元薯条) [8][10][25] - 冷冻食品占比超60%,但缺乏健康升级产品,仍以炸鸡、披萨等传统速食为主 [14][21][22] - 引入东来顺等国产商品降低供应链成本,但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6][34] 运营模式创新 - 首创"零售+直播基地"混合模式,60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全平台营销,但直播效果不佳(抖音直播间仅19人观看) [27][28][33] - 选址门头沟产业园区,旨在打造文旅零售网红地标,与超级合生汇等形成竞争 [30][32] 行业竞争环境 - 面临山姆、盒马等中产超市竞争,后者通过国际化选品和爆款研发提供情绪价值 [20][34][36] - 即时零售(30分钟配送)普及削弱冷冻食品囤货需求,公司未能建立价格或品质优势 [34][36] - 同期Albert Wang等新入华外资超市同样面临定位模糊问题,反映中产消费市场细分难度加大 [36][39]
山姆又出事!有面包被指隐藏含转基因配料表,客服称若介意可不买
凤凰网财经· 2025-07-22 22:12
山姆会员商店配料表争议 - 公司线下售卖的MM芥味籽肉松面包新包装未标注配料表 仅提示查看散装标签或线上信息 [1] - 线上平台显示该产品含"转基因大豆油"成分 但此前线下配料表未包含该信息 [2][5] - 公司回应称产品符合标准 将改进包装标注问题 并解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无优劣之分 [7] 近期经营争议 - 7月下架蛋黄酥等口碑产品 上架好丽友等大众品牌 引发会员对选品特色丧失的质疑 [9][11] - 会员权益缩水 取消洗车券等福利 导致会员续费意愿下降 [12] - 中国付费会员突破900万 年会员费收入超23.4亿元 [12] 中国市场扩张战略 - 中国内地门店加速扩张 2016-2023年新增32家 2024年计划新增6家至53家 [14] - 2025年将继续高速扩张 进入武汉江岸等城市 并开设县级门店 [14] - 单店建店成本超5亿元 多数为自有物业 仓储成本较高 [14] 经营表现与挑战 - 2023年一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6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5% 可比销售额增16.8% [14] - 面临扩张边界管理难题 需平衡营收/利润/投资关系 [14] - 行业专家指出会员制超市需持续保持产品差异化和供应链优势 [15]
京东,又一笔收购
36氪· 2025-07-22 19:37
京东收购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交易细节披露,交易总额达40亿港元,涵盖零售网络、物业资产及分批支付条款[1] - 交易已于4个月前完成签署,但佳宝仍由创始人团队代管,人事及运营暂未调整[1] - 京东回应称实际交易金额远低于40亿港元,官方信息预计8月公布[1] - 收购设置3年过渡期,京东暂不介入日常管理,过渡期结束后确认最终交接方案[1] - 佳宝母公司启动业务重组,核心业务转移至新成立的"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1] - 京东与佳宝计划8月1日成立新公司维持日常营运[1] 佳宝食品超级市场背景 - 佳宝1991年由林晓毅创立,前身为"佳宝冻肉超级市场",主打平民化路线[2] - 公司经营急冻家禽肉类、海产、粮油杂货、新鲜蔬果,坚持"价廉物美"策略[2] - 佳宝通过源头直采+自建物流实现低成本高周转供应链[3] - 2007年起将业务利润投入商业地产,购入约67个商铺,物业资产价值曾超55亿港元[3] - 目前在香港拥有约90家门店,覆盖新界、九龙、港岛,员工总数逾1000名[3] 京东与佳宝的早期合作 - 2024年"双11"期间京东宣布与佳宝等香港企业深化合作[4] - 2024年4月京东在香港启动本地商家招募计划,佳宝列为合作方之一[4] - 佳宝母公司向合作商户通告业务转让事宜,涉及与京东的交易安排调整[4] 京东在香港市场的布局 - 2023年9月京东宣布初期15亿元重投香港市场,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7] - 2024年3月京东在香港推出"买贵就赔"服务,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7] - 在香港实施家电商品大规模补贴策略,提供"30天包退、180天有坏换新"服务[7] - 计划在香港开设线下自营"京东MALL",主要销售家用电器产品[7] - 2024年起在香港招聘电器零售员工及寻找店铺位置[8] 京东线下实体零售扩张 - 京东线下布局始于2014年,涵盖家电、母婴、药房、便利店、超市等多种业态[11] - 2020年全资控股五星电器后,京东五星承担线下直营门店业务[11] - 京东Mall已布局全国超60座城市,提供线上线下同价、沉浸式体验[11] - 与海澜之家合作开设线下京东奥莱店,已有11家门店布局三到五线城市[12] - 2023年6月成立"创新零售部",主打线下和即时零售场景[14] - 京东七鲜完成店仓融合重构生鲜供应链,转向低价策略[14] - 2025年Q1财报显示京东七鲜计划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15] - 截至2025年3月七鲜在全国拥有71家门店[16] - 2023年开出首家全品类折扣超市华冠折扣超市[17] 京东在其他领域的投资 - 启承资本连续三轮投资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全国门店近3000家[18] - 2024年6月京东收购生活家股权,布局一站式数字化整装服务[18] - 2021年战略投资尚品宅配,成为第二大股东[18] - 2024年6月推出"七鲜美食MALL",聚焦品质食堂和外卖[19] - 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计划3年内建设超10000个七鲜小厨[19]
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京东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9:29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 京东集团拟以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交易包括零售网络及物业 将分批交付交易金 [1] - 双方计划于8月1日成立新公司维持日常营运 收购协议包含3年过渡期条款 过渡期内仍由佳宝创始人管理 [1] - 京东有关人士回应实际交易金额低于报道 并透露将通过供应链优势丰富香港零售市场供给 官方信息预计8月公布 [2] 佳宝超市基本情况 - 佳宝成立于1991年 在香港拥有90家分店和超千名员工 主营冻品、粮油及果蔬 以价廉物美为宗旨 [1] 京东近期零售布局动态 - 京东世贸于今年3月宣布拟减持永辉超市不超过2.66亿股 若完成减持将不再持有永辉股份 [2] - 京东旗下七鲜超市加速扩张 截至2025年3月在全国拥有71家门店 计划在天津等地新增仓店网络强化即时零售布局 [2]
ESG解读|山姆超市选品争议不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会员费价值受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7-22 17:04
文章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商店近期因选品争议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而引发关注 其实际运营表现与母公司沃尔玛在ESG报告中关于产品质量与安全、供应商管理及会员价值保障的核心承诺存在显著背离[3][4][10][15] 根本矛盾在于公司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过程中供应链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同时试图通过引入更多大众品牌以控制成本和保障利润 这种“下沉策略”削弱了其会员价值[12][13][15] 选品争议 - 7月15日 山姆因货架新增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溜溜梅、徐福记等普通商超常见品牌而陷入选品风波 被会员讽刺“花260元年费买便利店同款”[3] - 争议焦点商品“低糖好丽友派”宣称“减糖80%” 但实测脂肪含量反增 配料含起酥油、安赛蜜等添加剂 遭400多条差评吐槽“甜到齁嗓” 上架仅一个月便紧急下架[4] - 部分知名品牌进行“伪装操作” 例如盼盼泡芙改名“PANPAN”、洽洽瓜子变身“chacheer”、卫龙产品隐去品牌标识 被批评为刻意营造高端假象[4] - 山姆被指下架复购率高的特色商品 引入与普通超市趋同的大众品牌 导致会员认为选品失去差异化 对于高回购商品下架的原因 公司仅以“外包装日期标注问题”进行模糊解释[13] 食品安全问题 - 去年山姆经历蛋糕霉变、坚果生虫、奶盒带虫卵等事件 今年1月 山姆车厘子坏果率高达30% 但客服仅提供优惠券补偿[8] - 黑猫投诉平台上 近30天内对山姆的投诉达288条 涉及异物、变质等多项食品安全问题[8] 客户服务问题 - 山姆会员店被指中英文客服区别对待 用户反映APP中文客服长期繁忙 英文咨询却能快速接通 山姆以“中文咨询量过大”为由进行回应[4][14] 与沃尔玛ESG承诺的背离 - 沃尔玛ESG报告强调对“产品安全与质量”的核心承诺 明确提出要推动积极的食品安全文化和更安全的食品体系 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和商品[10] - 报告提到通过负责任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合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但山姆引入争议品牌 其实际表现与报告表述存在明显差异[10][11][12] - 沃尔玛ESG报告将供应商管理作为核心 明确提出要制定产品采购标准和要求 提升多元化供应商能力 但山姆的选品决策逻辑未透明披露 与供应链透明度承诺不符[12][13] - 报告将为会员提供优质、平价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核心战略 但山姆选品与普通超市趋同后 会员认为支付会费的意义被削弱 甚至发起组团退卡 这与通过独特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直接冲突[14] - 客服区别对待问题违背了报告中公平与包容原则 与企业尊重个人的价值观不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