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8 16:07
权益分派方案 - 以A股总股本737,901,250股扣减回购专户持有股份5,883,780股后的732,017,47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19,605,241元 [1][2][3]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且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2] - 现金分红总额除以总股本(含回购股份)为每股0.2976078元,除权除息参考价=除权除息日前一日收盘价-0.2976078元/股 [2]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7日 [8] - 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全体股东(不含回购专户) [8] 分红实施细节 - 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实际派发2.7元(税后) [3] - 个人股东股息红利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持股1个月(含)至1年补税0.3元/10股,超过1年免税 [4][7] - 香港投资者通过基金持有股份的税务处理依据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执行 [4] 股本变动与分配调整 - 公司A股总股本因回购减少3,922,520股,从741,823,770股调整为737,901,250股 [3] - 若权益分派实施前股本再变动,将按"分红比例固定"原则调整分配总额 [2] 其他说明 - 自派股东若因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现金不足,相关责任由公司承担 [9] - 咨询联系人及电话:李晓日、阮新卉,0571-89986795 [9]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亮相服贸会,设两大展示体验区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8 15:1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全球健康北京论坛、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等多场高级别专业会议活动将同 期举办。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介绍,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以"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为主 题,设有主论坛及6场平行分论坛,涵盖医学创新、全民健康覆盖、临床研究、医防融合等议题,将推 动"政策-技术-服务"全链条对话,促进中外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和跨界融合交流等。 资料图 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举办。北京市卫健委今天介绍,今年的健 康卫生服务专题将在二号馆设置"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两大展示和体验区域,带领 观众深度体验人工智能为卫生健康服务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方向。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主任赵旗舟介绍,本届服贸会继续围绕"全球服务、互惠 共享"的永久主题,结合2025年服务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新趋势,设置年度主题"数智领航,服贸 焕新"。服贸会继续设置以健康卫生服务为代表的9个专题。 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介绍,今年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以"全球服务 共享健康"为永久主题,着眼本市 医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产业赋能 ...
佰泽医疗通过港交所聆讯 专注于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
智通财经· 2025-06-08 07:4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涵盖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等核心服务[2] - 业务范围包括肿瘤诊断、多种治疗手段、康复及临终关怀,以及早癌筛查、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服务[2] - 通过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的直接股权所有权和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管理权,在北京、天津、山西、安徽及河南运营八家医院[2] - 北京京西肿瘤医院作为旗舰医院,在肿瘤相关学科方面具有优势[2] 医院网络与运营 - 太原和平医院于2023年3月升级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成为山西省首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2] - 武陟济民医院于2024年4月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成为武陟县首家三级综合医院[2] - 截至2024年底,所有六家自有医院和黄山首康医院均成立了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或肿瘤康复中心[3] - 收入来源包括自有医院医疗服务、非营利性医院管理费以及药品设备供应[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8.027亿元增长至2024年11.8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7%[5] - 毛利从2022年0.796亿元增长至2024年2.0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8%[5] - 2024年收入11.888亿元,毛利2.082亿元,主营业务成本9.806亿元[8] 行业市场空间 - 2018-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年复合增长率2.9%,死亡病例年复合增长率3.0%[4] - 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80万例,死亡病例290万例,占全球23.8%和27.4%[4] - 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8年291亿元增长至2022年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2%[4] - 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530亿元增长至2026年1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8%[4]
南沙自贸片区这10年:从自动驾驶到跨境服务,场景驱动成创新秘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8:26
南沙自贸片区10年建设成果 - 南沙自贸片区10年来累计形成45项全国复制推广、136项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1][5] - 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从1098万标箱增长至2049万标箱,年均增速约100万标箱,2024年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 [3] - 南沙港区已建成20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成为全国最大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外贸集装箱干线港 [3] - 南沙港铁路于2021年开通,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3]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 - 国内率先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首创"微警认证"平台和"无证明自贸区",减免证明材料超5万份 [4] - 首创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每年可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约5000万元 [4] - 构建"N+4+2"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打造"港澳+国际"税费对接平台,带动港澳居民享受个税优惠1.2亿元 [7] - 建立湾区医疗体系,累计为大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11000余人次 [7] 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2018年小马智行在南沙部署全国首支常态化测试自动驾驶车队 [6] - 2022年南沙成为广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2024年打造国内首例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 [6] - 场景开放推动技术研发迭代,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6] 粤港澳融合与法律服务创新 - 全国首家粤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金桥司徒邝律所成立,提供"一站式"跨法域服务 [7][8] - 联营律所业务从初期公证、婚姻继承咨询扩展到跨境商业纠纷、资本市场等专业领域 [8] - 律所参与立法咨询,香港和澳门律师提出的两条修订意见被全国人大采纳 [9] 未来发展路径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点发展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 [10][12] - 构建国际数据流通枢纽,全面对接DEPA规则,打造亚太数字贸易枢纽 [12] - 建立碳金融体系,引领绿色供应链标准,抢占国际绿色贸易定价权 [12] - 发展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业态,提升离岸贸易能级 [12] - 定位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11]
A股绿色周报|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中国化学控股公司因非法处置固废被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7 15:26
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第一周共有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其中5家为国资控制企业 [5][6]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涉及62.8万户股东,可能面临投资风险 [7] - ESG投资理念升温使企业环境责任受到更多关注,A股绿色周报项目持续追踪上市公司环境数据 [11] 上市公司环境违规案例 中国化学控股公司 - 中化二建擅自将废油漆桶交给无资质个人处置,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被罚款60万元 [8] - 公司未对采访请求做出实质性回应 [8] 甘肃能化控股公司 - 刘化化工超标排放水污染物:COD超标9.33倍,氨氮超标513.67倍,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被罚款60.9万元 [10] - 公司回应称该新建企业处于试运转调试阶段,将按规整改,但处罚未达临时披露标准 [11] 创新医疗控股公司 - 海宁康华医院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5处建筑物,被罚款21.905万元 [9] - 公司表示处罚未达信披标准,未对采访做出进一步回应 [9]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覆盖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基于政府发布的权威环境监管记录 [5] - 项目自2020年9月启动,监测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数万家关联公司的环境数据 [5] -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完善,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到新《环境保护法》专章确立信息公开原则 [11][12]
痛风用药蓝海大市场,关注在研新药进展
华创证券· 2025-06-07 15: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归创通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医药行业的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涉及创新药、医疗器械、创新链、医药工业、中药、药房、医疗服务、血制品等领域 [11]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中信医药指数本周上涨1.22%,跑赢沪深300指数0.3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8]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易明医药、万邦德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龙津退、华森制药等 [8]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创新药 - 看好国内创新药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2025年建议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关注百济、信达等公司 [11] 医疗器械 - 设备招投标量回暖,关注迈瑞联影等;家用器械有补贴且出海加速,关注鱼跃;发光集采后国产替代加速,关注迈瑞新产业;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关注爱康春立;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关注迈普;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关注维力 [11]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CXO产业周期向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公司 [11][51][52] 医药工业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改善,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进入兑现期的企业,如同和药业、华海药业 [11][61] 中药 - 关注基药主线,如昆药集团;国企改革相关企业,如太极集团;医保解限品种,如康缘药业;OTC企业,如片仔癀;潜力大单品,如以岭药业的八子补肾 [13][56] 药房 - 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看好药房板块,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13][53] 医疗服务 - 反腐和集采净化市场,民营医疗竞争力有望提升,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 [13][55] 血制品 - 十四五期间浆站审批宽松,行业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 [13]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概况 -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综合征,非同日2次血尿酸超42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尿酸沉积诱发炎症即为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疾病和多种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17] - 中国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13.3%,患病人数约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1.1%,患病人数约1466万 [17] 痛风治疗药物 - 治疗主要从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方面入手,指南推荐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为一线用药 [20] - 2024年中国痛风/高尿酸药物市场规模约18.21亿元,非布司他市场规模12.30亿元,苯溴马隆和别嘌醇分别为4.48亿元和1.43亿元 [20] 痛风创新药研发 - URAT1抑制剂是热门靶点,XO抑制剂管线少,XO/URAT1双靶点抑制剂仅通化东宝的THDBH151在推进 [22][35] - 恒瑞医药的SHR4640是首个申报上市的国产URAT1抑制剂 [26] - 一品红的AR882数据潜在同类最优,海外获快速通道资格 [30] - 信达引入的替古索司他是唯一临床中的XO抑制剂 [34] - 通化东宝的THDBH151 II期数据值得期待 [37] 创新药诺诚健华 - 血液瘤布局全面,适应症拓展推动销售增长 [38] - 自免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多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38] - 实体瘤布局me - better品种,首款产品即将报产 [38] 高值耗材 - 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国产替代加速,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 [39] - 神经外科迈普医学产品线完善,销售放量在即 [39] IVD - 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出海深入,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等 [40][41] 医疗器械 - 医疗设备国产替代加速,影像类和家用器械有机会,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 [42] - 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推荐维力医疗 [43][44] 港股医疗器械归创通桥 - 神经和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 [45] - 预计25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1.59、2.50、3.87亿元,给予2025年42x PE,对应目标价约22港元 [45]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 前瞻指标改善,创新链底部反转,CXO产业周期向上,生命科学服务复苏,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 [46][51][52] 药房 - 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看好药房板块,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13][53] 中药 - 关注基药、国企改革、医保解限、OTC企业和潜力大单品相关企业 [13][56] 医药工业 - 看好特色原料药行业困境反转,关注同和药业、华海药业等 [61] 投资组合精选 - 维持推荐维力医疗、澳华内镜等,新增推荐爱博医疗 [62] 行业热点 - 翰森制药授予再生元HS - 20094全球独占许可,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65] - 三生国健的SSGJ - 6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66] - 泽璟生物授权德国默克子公司推广产品,最高获2.5亿元授权款 [67] 个股涨跌幅原因 - 涨幅前五名如易明医药因控制权变更等上涨,跌幅前五名如龙津退因退市整理期等下跌 [68]
中美会谈下,自主可控板块的节奏与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6-07 15:20
自主可控逻辑 - 中美经贸协商未完待续,自主可控是长期逻辑,源于国家政策积累和国产替代[1][2][8] - 短期关注估值低位板块,如军工、医药、电子;中期关注产业节奏[2][8] 产业节奏判断 - 自主可控各板块产业节奏为军工→信创→医药→先进制造[2][11] 各板块分析 - 军工:2025年有望迎新一轮采购周期,开支增速抬头板块有地面兵装、军工电子;国内外订单改善或提升业绩[13] - 信创:收入端稳健复苏,开支上行周期打开,降本增效明显,收入均正增[16] - 医药: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医疗器械业绩有望企稳,医疗服务或底部反转[20] - 先进制造:关注产能建设恢复细分板块,轨交、通用、自动化设备业绩上升趋势明确[3][22] 行业利润与估值 - 全A、创业板指、科创板等指数有不同的归母净利增速、PE及分位情况[33] - 申万一级行业各有预期利润和估值表现,如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37] 风险提示 - 过去历史经验有局限性,地缘风险超预期,政策出台和落地有不确定性[4][39]
高考指北:我,从双非医科到北京三甲的一年
虎嗅· 2025-06-07 15:01
医学教育体系 - 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为5年本科加3年专硕研究生,总培养周期长达9年[4] - 本科阶段课程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等基础学科,教材厚度达2-300页至7-800页[16] - 大四、大五阶段需同时兼顾医院实习与考研准备,时间安排极其紧凑[18] 职业发展路径 - 医学生完成规培后主要就业方向为公务员、军队文职和医院编制,其中医院编制因含国家补贴收入高于合同工[54][58] - 晋升主治医师需满足3年临床经验、发表多篇论文且通过医院聘任,部分住院医师工作6-7年仍未晋升[99] - 儿科医生职业发展存在瓶颈,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50多岁仍停留在副主任医师职位[98] 行业薪酬水平 - 北京三甲医院儿科住院医师月薪税后1.5万元,合同工比编制人员少3000元[84] - 规培期间月收入仅1500元(含600元国家补贴),需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维持生活[46][47] - 县级医院有资质医生月薪达7000-8000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水平[38] 工作强度与福利 - 采用"白夜下行"倒班制,连续工作16小时后需处理交班事务,实际休息时间不足[86][88] - 医院提供1000元公积金、1000元住房补贴及240元餐补,食堂餐费标准为24元/餐(一荤一素)[85] - 新生儿科医生每周仅休息1天,日均工作时长9小时[48] 医疗行业趋势 - 辅助科室(放射、超声等)因工作内容单一、医患接触少而逐渐成为医学生优先选择[102] - 医院编制考试竞争加剧,需通过卫健委组织的笔试(60分选择题+40分大题)和结构化面试[71][72][79] - 儿科面临患者沟通难题,儿童病症描述不清导致诊断效率低下,家长对检查配合度低影响诊疗进度[44][93]
搭乘脑机接口热点,股价涨停!炒概念能否挽救创新医疗17亿元亏损黑洞?
华夏时报· 2025-06-07 14:37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Neuralink宣布脑植入设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6 5亿美元 估值或将突破百亿美元[2] -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首次明确设立"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专项收费类别[2] - 技术突破与政策松绑双重驱动下 A股脑机接口概念板块持续活跃[2] 创新医疗股价波动 - 2025年5月30日创新医疗股价涨停 涨幅达10 04% 报收11 62元/股 成交额14 34亿元 换手率30 22%[3] - 6月3日股价冲高回落 6月4日下跌4 13% 6月5日下跌1 98% 两日累计跌幅近6%[4] 创新医疗参股企业情况 - 参股博灵脑机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 2022年亏损474万元 2023年亏损660 17万元 2024年C端产品进入批量生产但未上市 B端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 - 参股全诊医学开发AI医疗大模型 2024年收入440万元 与60家医院合作 目标2025年收入4000万元并扩展至160家医院[7] 创新医疗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微增1 3%至8 16亿元 但销售毛利率从11 45%降至7 81%[9][1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95 40万元 较2023年亏损扩大174 02%[10] - 2019至2024年累计净利润为-17 7亿元 连续六年亏损[13] 旗下医院经营问题 - 建华医院因医保违规被罚642 55万元 2024年亏损715 57万元[13][14] - 明珠医院2024年营收7095 76万元 同比下降5 86% 扣非净利润-1538 34万元[14] - 康华医院2024年营收约2 9亿元 同比下降7 63% 扣非净利润-1294 50万元[14] - 福恬医院2024年营收3000余万元 同比下降13 61% 扣非净利润-1301 56万元[14]
佰泽医疗通过上市聆讯:年营收近12亿 经调整净利1250万
搜狐财经· 2025-06-07 11:51
公司概况 - 佰泽医疗集团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2] - 公司致力于打造肿瘤全周期医疗集团,提供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医疗服务 [3] - 公司整合医教研多方资源,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5]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8.03亿、10.72亿、11.89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为7956万元、1.78亿元、2.08亿元,毛利率持续提升 [5] - 2024年经调整净利为12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9]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1.36亿元,较2023年的1.22亿元有所增长 [10]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4亿元,较2023年末的2.42亿元有所增加 [11] 业务结构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为9.52亿元,占总收入的80.1%,其中住院服务营收5.44亿元(占比45.8%),门诊服务收入4亿元(占比33.7%) [6] - 2024年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为1.91亿元,占总收入的16% [7] 股权结构 - IPO前,徐旭女士旗下Bayway Fund L.P.持股57.5577%,为公司大股东 [14]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上海正阖盛(9.2082%)、上海栩琨管理(8.0917%)、上海晟荏(7.6489%)等 [14] 管理层 - 执行董事包括赵永凯、徐旭女士、陈昊阳博士、卢继忠、冯宇 [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陈学良、刘爽女士、郭卫博士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