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制度创新激活港股新生态:“A+H”扩容,中概股回归趋势强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1:11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2025年施政报告。 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李家超表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 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此番表态,再度引发了市场对港股IPO的关注。今年以来,科技与消费两大板块双轮驱动,一场IPO盛 宴在港股市场盛大展开。 根据统计,截至9月17日,今年共有62家新股登陆港股,合计募资1441.58亿港元,超过过去两年募资总 和,勇夺全球交易所冠军。其中"A+H"上市潮的加速度特征尤为显著,11家A股企业实现"A+H"两地上 市,涉及硬科技、新消费、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领域。随着禾赛科技在港成功上市,中概股回港通道也 时隔两年重启。 行业人士预计,未来港股IPO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火热,A股公司仍是港股重要的上市来源,中概股回港 上市通道也将保持通畅。 "A+H"大扩容 回顾今年前9个月的港股IPO市场,从上市数量到融资规模均重回"巅峰",而其中融资额前五企业全部被 A股公司包揽。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 ...
激光雷达企业爆单 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或超24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9:34
激光雷达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它可以让机器人实现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今年以来因为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激光雷达企业订单大增。在深圳一家激光雷达企业的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这里到 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比去年整个国内销售额增长接近百分百。深圳的另一家 激光雷达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 元,2026年进一步上升至431.8亿元。 (央视财经) ...
速腾聚创(2498.HK)半年报点评:业绩改善显著 新业务增长强劲
格隆汇· 2025-09-17 19:2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1亿元 同比减亏43.9%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6%提升至25.9% [1] ADAS业务 - 2025H1 ADAS激光雷达产品收入5.00亿元 [1] - ADAS激光雷达销量22.05万台 同比-6.0% 2025Q2出货量12.38万台 同比+4.6% [1] - ADAS激光雷达单价从去年同期的约2600元降至2300元 [1] - ADAS激光雷达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1.2%提升至17.4% [1] - EM平台获得8家汽车整车厂共45款车型量产定点 其中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整车厂贡献32款车型定点 [1]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及其他领域激光雷达产品收入2.21亿元 [1] - 机器人激光雷达销量从2024年同期的8900台激增至4.63万台 同比增幅420.2% 2025Q2销量3.44万台 同比+631.9% [1] - 机器人激光雷达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6.1%提升至45.0% [1] - 与库犸科技签订三年120万台全固态激光雷达战略合作协议 [1] - 与北美COCO Robotics 北美2家头部外送平台 国内美团 新石器 白犀牛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1] Robotaxi业务 - E平台全固态激光雷达E1实现量产 成为行业首个大规模商业化全固态激光雷达 [2] - EM4+E1产品组合与全球8家头部Robotaxi客户完成量产验证 覆盖全球L4领域超90%领先企业 [2] - 预计年底头部Robotaxi客户启动"EM4+E1"量产落地 全年出货量达万台级别 [2] - 北美硅谷头部Robotaxi及Robotruck公司计划年底扩大搭载E1 EM4激光雷达的车队规模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4.33/37.39/52.21亿元 [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0.63/4.03亿元 [2]
产线全开,订单排到年底!机器人“眼睛”激光雷达供需两旺
央视网· 2025-09-17 18:40
行业需求与市场表现 -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带动激光雷达订单大幅增长 企业满负荷生产[1][3] - 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5] - 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40.7亿元 2026年进一步升至431.8亿元[5] 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 激光雷达成为机器人自主感知外部动态环境的关键传感器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加持下加速应用于新型机器人[5] - 激光雷达实现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定位 导航和避障功能 特别在室外智能物流搬运场景应用增多[8] - 应用领域从机器人 车载向智慧城市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10] 产业链与成本变化 - 中国是全球主要激光雷达生产基地 具备从芯片 光学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优势[10] - 激光雷达研发周期明显加快 产品迭代加速[6][11] - 生产成本逐年下降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提升[6][10]
禾赛港股IPO,难掩5年亏12.3亿元的残酷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56
禾赛科技创立于2014年,一开始是做激光检测,后来才进入激光雷达市场。禾赛最初专注于Robotaxi的市场,Velodyne是当时的领军企业,但交付周期长和 价格高昂,被人诟病。禾赛科技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Pandar 40,很快打开了市场,拿下了Velodyne最大客户之一——百度Apollo。2020年,禾赛杀入常用 车市场,满足了理想汽车不提价却提高技术参数要求的苛刻条件,最终拿下理想,至今理想依然是其大客户。比亚迪、小米、零跑等都采用禾赛的激光雷达 方案。 禾赛的营收也从2020年的4.16亿一路飙升到2024年的20.77亿元。不过,禾赛把单个激光雷达的价格从10万美元级打到200美元,助推了激光雷达在汽车领域 的普及,但禾赛依然没有规模盈利。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亿元、4.76亿元、1亿元,近五年总计亏损达12.3亿元。经调整净利分 别为-1.96亿元、-2.41亿元、1369万元,。 资本市场之所以愿意给禾赛溢价,重要的原因在于: 禾赛科技9月16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当日股价一路走高,市值突破360亿港元,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科技股之一。 2、禾赛也将激光雷达技术 ...
禾赛-W(02525):Robotaxi业务订单持续落地,首予港股买入评级
交银国际· 2025-09-17 16:4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赛集团港股(2525 HK)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较当前234 00港元股价存在15 2%潜在上涨空间[1][4] 核心观点 - Robotaxi业务订单持续落地 2025年9月15日与美国领先Robotaxi企业签订超过4000万美元(约2 85亿元人民币)激光雷达订单 作为唯一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产品 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4] - 近期获得多个Robotaxi相关定点订单 包括Motional IONIQ 5 Robotaxi全球独家激光雷达订单 哈啰首款Robotaxi车型HR1单车搭载8台激光雷达 计划2026年量产下线 2027年部署超5万辆[4]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成为行业催化剂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具备L3级自动驾驶车型对感知要求更高 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通常在3台以上[4]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出货量55万台 同比增长276 2% 其中ADAS交付量45万台增长237 5%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9 8万台增长692 9% 在前装量产领域装机量市占率33%居行业第一[4] 财务预测 - 收入预测: 2025E为323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55 8%) 2026E为443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7 0%) 2027E为577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0 2%)[3][11] - 净利润预测: 2025E为253百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 2026E为44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4 5%) 2027E为62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1 6%)[3][11] - 毛利率预测: 2025E为42 0% 2026E为38 6% 2027E为35 8%[5][11] - 净利率预测: 2025E为7 8% 2026E为9 9% 2027E为10 8%[5][12] - 每股盈利预测: 2025E为1 91元人民币 2026E为3 34元人民币 2027E为4 73元人民币[3][12] 估值分析 - 基于DCF估值模型得出每股价值34 66美元 换算汇率为7 78港元/美元 对应港股目标价269 66港元[6] - 估值假设: WACC为9 9% 无风险利率4% 市场风险溢价8% Beta值1 1 税前债务成本5% 预期债权比例30% 有效税率15%[6] - 市盈率估值: 2025E为111 9倍 2026E为64 2倍 2027E为45 3倍[3] - 市账率估值: 2025E为6 76倍 2026E为6 12倍 2027E为5 39倍[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激光雷达出货量55万台同比增长276 2% ADAS交付量45万台同比增长237 5%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9 8万台同比增长692 9%[4] - 市场地位: 根据盖世汽车数据 2025年上半年在前装量产领域装机量市占率33%居行业第一[4] - 盈利能力指标: 2025E的ROA为4 0% ROE为6 2% ROIC为5 3% 2026E的ROA为6 2% ROE为10 0% ROIC为8 4%[12] 预测调整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反映持续获取订单能力及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后市场空间扩大[4][5] - 同步上调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6%-7% 2026E净利润从414百万元上调至441百万元 2027E净利润从591百万元上调至624百万元[4][5]
禾赛行使超额配股权:额外募资6亿港元 成又一家港股激光雷达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51
雷递网 乐天 9月17日 禾赛(股票代码:W02525.HK)今日发布公告,宣布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为彼等本身及代表国际包销商)已于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悉数行使招股章 程所述的超额配股权,涉及合共2,932,500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15%。 ——————————————— 禾赛科技发行价212.8港元,发售1955万股,募资41.6亿港元(5.33亿美元);扣除发行应付上市费用1.55亿港元,募资净额为40亿港元。 禾赛科技基石投资者分别为高瓴HHLRA、泰康人寿、WT Asset Management、Grab、宏达集团、Commando Global Fund,一共认购1.48亿美元(约11.54亿港 元)。 | | | | 佔發售股份的 | 佔已發行 B 類普 | 全球發售後佔已 | 是否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分比(經計 及發售量調整 | 通股總數的百分 比(經計及發售 | 發行股本總額的 百分比(經計及 | 為現 有股 | | | | | 權已獲悉數行 | 量調整樓已獲悉 | ...
激光雷达第一股的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2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冲高至244港元,涨幅超14%,收盘报234港元/股,上涨9.96% [1] - 公司此前已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截至9月16日美股收盘,其美股年内涨幅已超115%,报价29.8美元/股 [3] - 禾赛科技是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5] - 本次全球发售1700万股,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获168.65倍和14.09倍超额认购,募资总额为41.60亿港元,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15] 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转亏为盈 [7] - 今年上半年,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近54.8万台,同比增长276.2%,已超越2024年全年交付量 [1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此前下滑了3个百分点,主要系当期相对低毛利的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所致 [11] - 业务结构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两大核心业务分别占收入的62.7%和34.1% [9] 核心业务进展 - ADAS业务:第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10] 公司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年至2026年陆续量产交付 [10]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计划于2026年量产,与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的全新定点亦将于2026年量产 [10] - 机器人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暴增743.6% [10] 上半年总出货量达9.8万台,同比暴增692.9% [10] 公司预计今年面向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 [11]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10]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同比激增179.7% [9] 2025年上半年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9] - 在市占率排位上,禾赛、华为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装机量位列前四,市占率分别为33.0%、30.2%、27.4%、8.0% [10] - 根据GGII数据,禾赛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10] - 按收入计,禾赛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16] 战略合作与机构观点 - 在上市前一日,公司官宣与一家美国领先的头部Robotaxi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了价值超过四千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订单,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3]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8月与Vbot维他动力、星动纪元宣布达成合作,客户已涵盖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多家人形智能企业 [10] - 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发布研报看好公司后续增长,观点集中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及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15] 机构看好其与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在手订单对营收的支撑,以及技术外溢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新场景渗透率提升 [16]
激光雷达第一股的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2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股票代码2525.HK,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和招银国际 [1] -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冲高至244港元,涨幅超14%,收盘报234港元/股,上涨9.96% [1] - 公司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从证监会发布备案通知书到正式招股仅用不到半个月时间 [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 [7] - 第二季度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转亏为盈 [7]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前期下滑3个百分点,主要系低毛利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所致 [11] 业务结构 - ADAS业务占比62.7%,机器人业务占比34.1%,两大业务均实现三位数增长 [10] - ADAS激光雷达第二季度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10] - 机器人激光雷达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增长743.6% [11]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8万台,同比增长276.2% [11] 市场地位 - 按收入计,2022-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15] - 国内激光雷达市占率达33.0%,位列行业第一 [10] - JT系列激光雷达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交付纪录 [11] 订单与客户 - 获得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4000万美元订单,将作为其唯一激光雷达供应商 [3] - 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2026年量产交付 [10]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2026年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10] - 机器人客户涵盖宇树科技、Vbot维他动力、星动纪元等多家人形智能企业 [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10] -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11] - 预计全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30-40万台,公司面向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 [11] 资本运作 - 全球发售1700万股B类普通股,公开发售获168.65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获14.09倍超额认购 [14] - 募资总额41.60亿港元(5.33亿美元),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14] - 资金用途:50%用于研发投资,35%用于生产能力投资,5%用于业务发展,10%用于营运资金 [14]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看好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及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15] - 国盛证券看好激光雷达作为辅助驾驶"安全件"的需求潜力,重申"买入"评级 [15] - 国信证券认为丰富订单量产有望持续超越行业 [15] - 华鑫证券建议关注供应链本土化升级和AI感知技术融合 [15]
星展集团助力禾赛科技完成总金额41.60亿港元全球发售及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16
上市概况 - 禾赛科技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香港联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 发行价每股212.8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约41.60亿港元[1] - 全球发售19,550,000股股份(发售量调整权获悉数行使) 港股首日开盘报229.2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7.7%[1] - 香港公开发售获近170倍超额认购 国际配售部分获超14倍超额认购[1] 市场表现 - 成为首家在香港及美国两地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1] - 本次IPO是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上市项目[1] - 市场对禾赛科技领先技术实力及业务前景高度认可[3]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 产品应用于ADAS乘用车、商用车及自动驾驶汽车领域[5] - 按收入计算 禾赛科技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地位[5] 承销安排 - 星展集团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1] - 承销方成功引进多家国际及区域长期基金、战略投资者和多策略基金订单[3] - 星展银行(中国)、星展证券与星展亚洲融资通过跨境协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