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

搜索文档
浙江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7-18 00:51
经济表现 - 1至5月浙江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国份额的15.9%,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0.7%,居全国首位 [2] - 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为2025年以来的次新高 [2] - 1至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2] - 1至5月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期东部四省(粤苏鲁浙)首位,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1% [3] - 浙江连续两次组织"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累计开工项目达204个,总投资逾5800亿元 [5]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前4月、前5月同比分别增长8.2%、7.6%,均好于同期全国 [5] 创新动能 - 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增加值分别同比提升6个、0.6个、2.7个百分点 [9] - 浙江新产品产值率达41.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9] - 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有望带动上半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9] - 上半年浙江高端船舶、人工智能、智能物联、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8个集群营收均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14] 外贸与民营经济 - 浙江对美出口依存度第一,在4月关税风波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2] - 今年春季广交会浙江展位数约占全国出口展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前列 [10] - 义乌全年将举办56场各类专业展会,连续两年周周有展会 [10] - 前5月浙江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 [15] - 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0.6万家,同比增长6.8% [15]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4个百分点 [15] 政策支持 - 浙江连续第四年出台"8+4"经济政策体系,今年省级财政资金达1042.8亿元,比去年多了近20亿元 [12] - 浙江第一时间印发《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2] 企业动态 - 全球缝纫机"销冠"杰克发布智能平缝机"快反王2",集结200余位专家与多所高校联合创新 [9] - 截至6月全省共有规上工业企业超6万家,上半年新增纳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00% [14] - 去年集中"小升规"企业和今年月度投产入规企业合计拉动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 [14]
国泰海通|固收:聚焦科技与涨价双主线——转债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17 22:02
2025Q2转债业绩前瞻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向好的转债集中在通信、电子、军工、汽零、交运设备、工控设备、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涨价利好的有色和基础化工行业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算力投资、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制造需求高增及有色金属/化工品涨价 [1][2][3] - 可通过工业企业利润数据、A股业绩预告及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挖掘标的 [1][4] 行业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上游资源品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增长41.7%,主因金、铜、锌、银等价格上涨及产销量回升 [2] 工业制造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6%,受益于全球航运景气度回升(LNG船、集装箱船订单)、大飞机产业链放量及一带一路基建输出 [2] -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双位数增长,驱动因素包括AI硬件、智能终端、电网设备、工控设备需求 [2] 消费制造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速达38.2%,因预制菜、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旺盛 [2] A股业绩高增行业分布 - 272家公司2025Q2扣非净利润同环比增速超30%,集中在以下行业: - **基础化工**:磷化工、农药化肥、制冷剂涨价 [3]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海外光伏储能订单、国内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车/军工订单 [3] - **机械**: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能源设备、造船业、轨道交通设备需求 [3] - **电子**:AI算力投资、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出货增长 [3] - **汽车**: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商用车及零部件出海加速 [3] 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 - 13只转债标的过去三个月2025年平均预测净利润被上修超5%(预测机构家数>3) [4]
造船的战争:一个产业的艰险远航
远川研究所· 2025-07-17 21:22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特朗普指出美国造船能力显著下降 过去几乎一天能造一艘船 现在造一艘船却成了一件大事 [1] - 美国海军报告显示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以上 70%的新增船舶订单流向中国造船厂 [1] - 2024年美国在全球商用造船市场份额仅0.1% 造船数量仅比蒙古多5艘 [2] 全球造船业格局 - 2024年中国商用造船业交付全球53%的订单 韩国占29.1% 日本占13.1% [2] - 造船业呈现高度东亚化特征 战后东亚三国经历产业转移与升级 形成当前竞争格局 [2] 中国造船业表现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新增船舶订单占比达70% [1] - 沪东中华造船厂实现每2个月交付一艘LNG船的高效率 [8] - 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2021-2038) 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上行期 [5][12] 行业发展趋势 - 船舶制造行业复苏迹象明显 本轮复苏被认为刚刚开始 [13] - LNG船等高端船型成为竞争焦点 被喻为"皇冠上的明珠" [1] - 中国船舶工业经历战略大转折 从寒冬中逐步崛起 [9][14]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有所走弱-20250717
国信证券· 2025-07-17 19:43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7月12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4,指数B为50.6且较上期下降[1][12] 高技术制造业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20元/千克,较上周降10元/千克;丙烯腈价格8150元/吨,较上周降50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4.98万元/吨,较上周降0.08万元/吨[2][14]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5080美元,较上周升0.059美元;晶圆价格2.68美元/片,与上周持平;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2][14] - 7月16日上海印发方案,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高技术船型比例达80%[2][14] -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H20芯片已重新获批销售,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2][14]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或致指标失灵;经济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3][25] 基础数据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4.80%;出口当月同比5.80%;M2为8.30%[5]
*ST松发: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下属公司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9:11
合同签署情况 - 公司下属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近日签署生效2艘船舶建造合同 [1] - 合同涉及的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无需经公司董事会 股东大会审议 [1][2] 合同主要条款 - 合同具体条款因商业敏感信息暂缓披露 [1] 合同对公司的影响 - 签约船舶为15 7万载重吨LNG双燃料原油船 属于国际主流大型原油运输船型 [1] - 该船型采用恒力造船自有设计 综合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船舶具备大载重 低油耗 环保性能优异等特点 符合国际绿色低碳运输需求 [1] - 合同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提升中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 合同履行将巩固公司在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的竞争优势 [2] - 收入确认将根据会计准则和合同履行情况分会计期间进行 [2]
寻商机拓市场 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快讯· 2025-07-17 18:22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对韩国造船业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多变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 [1] - 韩国造船厂订单量呈现不稳定性 [1] 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转向中国市场 - 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将目光投向全球造船订单量最大的中国市场 [1] - 韩国发往中国的主要船舶配套设备包括船体安全监测系统、船舶节能装置、船用发动机零部件等 [1] 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 部分企业将船体制造等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以提升生产效率 [1] - 零部件在中国生产完成后运回韩国组装 [1] - 部分企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展研发活动 [1]
苏美达: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22
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 营业总收入551.01亿元 同比下降1.52% [1] - 营业利润21.27亿元 同比增长9.85% [1] - 利润总额21.70亿元 同比增长8.0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 同比增长12.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6亿元 同比增长20.09% [1]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同比增长11.36%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28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570.93亿元 较年初增长3.99% [1] - 股本13.07亿元 与年初持平 [1]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 公司实现出口2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1] - 先进制造板块中的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8% [1] - 纺织服装板块中的服装业务实现出口出运4.4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1] - 公司通过提升经营能力、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行业景气周期内提升收益 [1] - 公司充分发挥海外产业链供应链多国别布局优势 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 [1] 财务数据调整说明 - 公司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以前年度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1] - 本公告所载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 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赢得中国市场就赢得了全球市场”韩国船舶设备商来华“淘金”
央视网· 2025-07-17 16:48
全球贸易与韩国造船业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韩国造船厂订单量不稳定 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多变影响 [1] - 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加速转向中国市场 因中国为全球造船订单量最大市场 [1] 韩国企业中国市场策略 - 釜山聚集韩国近六成中小船舶配套企业 部分企业正生产出口中国的船用长水泡系统、抗横倾系统等设备 适用于集装箱船、油船等船型 [3] - 有企业研发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技术 以提升在中国市场竞争力 [3] - 部分企业将船体制造等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 零部件生产后返韩组装 或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 [4][9] 韩国对华出口与市场拓展 - 某企业上半年对华出口额达240亿韩元(约1.25亿元人民币) 占公司总销售额30% [6] - 韩国地方政府(如釜山)在华举办贸易洽谈会 地点包括上海、大连 旨在开拓市场 [8] - 对华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船体安全监测系统、船舶节能装置、船用发动机零部件等 [9] 韩国造船业现状 - 韩国船企当前战略聚焦高附加值和环保船舶 但商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订单占比不足 [8] - 商船订单不足促使更多中小配套企业加速海外扩张 [8]
上证50等权重指数上涨0.26%,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船舶等
金融界· 2025-07-17 16:15
上证50等权重指数表现 - 上证50等权重指数7月17日上涨0.26%,报2118.58点,成交额746.46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20%,近三个月上涨2.43%,年至今下跌0.25% [1] - 指数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成分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2.37%)、中国银行(2.32%)、交通银行(2.31%)、农业银行(2.19%)、工商银行(2.15%)、隆基绿能(2.14%)、中国船舶(2.13%)、紫金矿业(2.11%)、中国建筑(2.11%)、洛阳钼业(2.11%) [1] - 全部成分股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25.16%、工业占比18.15%、信息技术占比13.44% [2] - 原材料占比8.18%、能源占比7.65%、可选消费占比5.81% [2] - 通信服务占比5.76%、主要消费占比5.63%、医药卫生占比4.42% [2] - 公用事业占比3.89%、房地产占比1.9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 [2] - 设置缓冲区:排名40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退市样本将被剔除 [2]
晨曦航空(300581)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晨曦航空报收于20.58元,上涨10.76% [1] - 换手率17.34%,成交量95.36万手,成交金额19.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占比成交额8.52% [1] - 超大单净流入1.26亿元、占成交额6.6%,大单净流入3667.37万元、占成交额1.92% [1] - 中单净流出5533.89万元、占成交额2.9%,小单净流出10702.44万元、占成交额5.62%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9.51万元,同比增长149.25% [1] - 归属净利润1520.88万元,同比减少1.01% [1] - 扣非净利润1554.16万元,同比减少1.67% [1] - 流动比率4.645、速动比率2.899、资产负债率17.24% [1] 公司概况 -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西安市 [1] - 公司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55010.954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5010.95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星宇 [1] 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3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6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