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搜索文档
谷歌称量子芯片“Willow”现重大突破:算法可重复验证,五年内或迎实用化
美股IPO· 2025-10-23 08:12
技术突破核心 - 谷歌宣布其Willow量子计算芯片成功运行名为Quantum Echoes的新算法 [1] - 该算法运行速度比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1][3] - 首次实现了可在不同量子平台上重复验证的结果 被视为量子计算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 [1][3] 算法特性与验证 - 该算法具有可验证性 意味着可以在另一台量子计算机上重复运行 [3] - 实现以可重复的方式超越超级计算机 解决了该领域过去几年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4]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米歇尔·H·德沃雷是谷歌研究团队成员 [6] 潜在应用领域 - 该算法可用于分子结构计算 通过计算原子之间的距离来研究分子结构 [1][5] - 为药物研发和电池设计等材料科学领域开辟新方向 [1][5] - 量子计算在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将有广泛的潜在用途 [3] 发展现状与规划 - 谷歌科学家估计 要实现药物研发等应用 量子计算机的规模必须比目前的机器大一万倍 [5] - 研究团队计划继续扩大机器规模并提高计算精度 以推动量子计算向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迈进 [6] - 目标是在五年内实现实际应用 [1][3] 行业竞争背景 - 微软 IBM以及众多初创企业也正在量子计算领域积极追赶 [4] - 去年12月 谷歌曾宣布Willow芯片仅用五分钟就解决了一个超级计算机需要10秭年才能完成的问题 [4]
通过“时间反演”探测量子动态 科学家区分出真实量子效应和经典噪声
科技日报· 2025-10-23 07:39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此次,研究团队在一个超导量子处理器中,使用"时间反演"方案,测量了高阶非时序关联子 (OTOC)。OTOC是量子物理中表征系统混沌行为的核心工具,也是研究量子信息如何在多粒子量子 系统中传播的工具。他们发现,实验可观察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下对真量子效应保持敏感,足以在 传播与反演动态过程中采样处理器的很大部分。 研究团队说,通过测量OTOC可揭示经典计算无法获取的量子系统微观特性,他们认为,这提升了未来 使用此类多粒子测量实现稳健量子优势演示(如核磁共振)的可能性。团队同时提出,演示中使用的回 路属于简化模型,但其表明该方案可应用于真实物理系统。 《自然》杂志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科学家通过"时间反演"方案来探测量子动态的新进展。谷 歌"量子AI"团队与其合作者称,他们通过逆转信息置乱的方式操控量子回路,可以探测量子计算机的特 性并提升其性能。 量子计算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打造性能足以实现量子优势的量子计算机,在特定和理想的实用任务中 超越经典计算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降低噪声和克服缺陷来解决一系列难题。其中一个问题是 探测系统中众多组件的量子动力学,以区分真实量子效应和 ...
10月23日外盘头条:美国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 特斯拉第三季度利润逊于预期 谷歌称Willo...
新浪财经· 2025-10-23 06:06
美国对俄罗斯石油行业制裁 - 美国宣布对俄罗斯最大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以削弱其为战争机器筹集资金的能力 [4]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准备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行动来支持解决冲突的努力 [6]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与农业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国牧场主不理解其关税政策带来的好处,并指出牧场主必须降低售价 [8] - 特朗普表示牧场主业绩良好是因为其对进口牛肉征收了关税,特别提及8月初对从巴西进口的牛肉征收了50%的关税 [8] 特斯拉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2%至281.0亿美元,高于预期的263.7亿美元,但调整后每股收益0.50美元低于预期的0.54美元 [11] - 汽车业务营收从去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增长6%至212亿美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7%至13.7亿美元 [11] - 利润下滑源于电动汽车售价降低以及运营支出增长50%,部分支出与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相关 [11] 谷歌量子计算技术进展 - 谷歌宣布其“Willow”量子计算芯片运行的“Quantum Echoes”算法取得突破,性能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达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的1.3万倍 [13] - 该算法具有可验证性,可在其他量子计算机上重复运行,为量子技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13] 美国政府预算与停摆 - 美国共和党党内对于如何结束政府停摆存在意见分歧,部分成员推动长期权宜支出法案,而众议院议长及拨款委员会成员希望就各项单独支出法案展开谈判 [15] - 共和党目前支持一项将政府资金维持至11月21日的短期法案,但需尽快制定新方案以便在此之后为政府提供资金 [15] 亚马逊仓库自动化技术 - 亚马逊推出名为“Blue Jay”的新型仓库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悬挂在轨道上的机械臂组成,配备吸盘装置可抓取分拣不同物品 [17][18] - 该机器人系统将三个独立的机器人工作站整合为一个高效作业单元,旨在协助员工完成费力工作并在更小空间内实现更高效率 [18]
刚拿诺奖就登Nature封面!谷歌“量子回声”算法计算提速13000倍,可重复验证结果
量子位· 2025-10-22 23:27
研究突破核心 - 谷歌量子AI团队提出名为“量子回声”的新算法,该算法能够对量子计算结果进行重复验证,解决了量子计算结果难以确认的关键问题[1] -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并获得封面推荐[1][4] 性能优势与验证 - 在处理特定计算任务时,量子计算机仅用2.1小时即可完成,而经典超级计算机Frontier需要3.2年,量子计算速度提升达13000倍[2] - 量子回声算法在探测原子和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结构方面得到验证,其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结果相符,并揭示了通常无法从核磁共振中获得的信息[5][6] 技术原理与实验 - 算法核心是“非时序关联函数”,通过模拟时间倒流将已扩散的量子信息重新聚焦,能长时间观测量子系统细节[11][12][13] - 实验使用超导量子处理器,最多用到65个量子比特,二阶OTOC信号在演化20个周期后仍保持清晰,而传统方法信号在9个周期后几乎无法测量[14] - 实验观测到“大循环干涉”现象,该现象难以被经典计算机模拟,蒙特卡洛等经典模拟方法算出的信号信噪比仅为1.1,远低于量子实验的3.9[16][19] 应用前景 - 该技术被类比为“量子镜”,有望在药物研发领域成为强大工具,助力确定潜在药物如何与其靶点结合[7] - 在材料科学领域,该技术可用于表征聚合物、电池组件乃至量子比特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分子结构[7] - 算法演示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通过“哈密顿量学习”精准反推量子系统的内部作用规律,误差很小[21][23] 硬件基础与未来规划 - 此次突破依赖Willow芯片的硬件优势,其在105个量子比特阵列中实现了顶尖性能:单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纠缠门保真度达99.88%,读出保真度达99.5%[23] - 谷歌量子团队未来将聚焦研发“长寿命逻辑量子比特”,为构建更大规模、可纠错的实用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26]
科技竞争战略焦点,量子计算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选股宝· 2025-10-22 23:14
中证报指出,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来操控信息单元的一种全新计算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 算算力不足的难题,被视作引领下一代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也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量子 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 革。 据中证报报道,近日,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互联感知集成电路与系统团队冯枫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李小 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哈罗-哈西迪姆-劳埃德量子算法(HHL算法)的多端口电磁响应幅度 计算方法。该方法成功解决了无法获取电磁波方向的世界技术难题,推动量子计算电磁这一前沿领域向 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公司方面,据中证报表示,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天通股份 、电子城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 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 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 ...
谷歌公司Quantum在《自然》披露与Willow芯片相关的量子计算突破性进展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23:05
量子计算技术进展 - 谷歌公司Quantum在《自然》期刊披露了量子计算突破性进展 [1] - 该突破性进展与Willow芯片相关 [1]
量子计算产业最新进展
2025-10-21 23:0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量子计算产业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国的本源量子(估值近100亿元人民币,已启动IPO)、北京华羿量子、中科库元、国盾量子、微观纪元等,以及美国的谷歌、IRNQ公司等 [2][5][13] 核心观点与论据:技术路线进展与挑战 * **超导技术路线发展最快但挑战严峻**:中国超导技术发展最快,本源量子为代表,但面临极低温环境控制(需10毫开尔文以内)和大规模量子比特布线复杂性的挑战,例如100个量子比特需100条微波线,200个则需200条 [1][2][5] 自2022年稀释制冷剂国际供应被封锁,迫使国内公司自主研发 [1][5] * **离子阱与中性原子技术受限于规模与操控**:离子阱主流方法只能稳定囚禁几十个离子,操控难度大 [6] 北京华羿量子能囚禁上千个量子比特,中科库元通过光式顶囚禁超过6,100个比特,但误差率需改进 [2] 中性原子纠缠操作的工程实现存在困难,信息传输距离受限 [6][7] * **光量子计算器件简单但应用专用化**:优点为器件简单、易于产生光子,缺点为光子间缺乏相互作用力,难以构建通用型双比特逻辑门,主要应用于专用型场景如随机波色采样,且光子运行后即消失无法存储 [1][8] * **美国在超导和离子阱路线领先**:谷歌发布Velo超导量子计算芯片,声称解决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远超经典计算机并实现突破性纠错 [2] 美国整体领先中国约2至3年 [19] 核心观点与论据:商业化现状与预期 * **广泛商用化预计还需5-8年**:实现广泛商用取决于比特规模、保证度提升及市场接受度等因素的有效解决 [1][3] * **当前商业化面临多重挑战**: * 规模与保证度:超导技术最多达1,000多个比特,保证度低,需依赖纠错机制,国内企业面临高错误率 [4] * 硬件与软件开发:许多公司无法实时部署硬件实验,依赖经典算力模拟,限制实际应用发展速度 [4] * 市场接受度与营收模式:使用者主要为高校科研人员和少数行业头部企业(如微观纪元用于医学影像识别),大部分云平台算力服务免费或收费标准不明确 [4] * **国内需求处于创造和培养阶段**:上海、合肥每半年征集应用场景,最大需求来自科研及行业探索层面,如分子医药和人工智能 [20] 核心观点与论据:潜在应用领域 * **分子模拟与药物研发**:量子计算通过操纵量子自旋和能级,可快速进行分子模拟,速度可达皮秒或飞秒级别(10^-12秒),远快于经典计算机,能加速药物研发 [16] * **核弹威力测试**:可用足够数量量子比特快速模拟原子核裂变、碰撞和聚变过程,替代成本巨大且污染环境的实际试射 [17] * **金融优化等领域**:金融领域已开始应用量子优化技术,如投资组合优化,欧洲有公开报道显示节省了成本,交通物流优化、天气预报等领域也在探索 [18] * **密码破译**:Shor算法理论上可解决大数分解问题,未来实用型高性能处理器出现将显著提升密码破译能力 [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产业链条长且资金流动性强**:产业链覆盖上游稀土原材料、线材,中游器件、芯片、仪器设备,下游整机厂商、软件算法及To B/To C/To G应用 [10][11] * **全球各国政府投入巨大**:欧洲"量子旗舰计划"投资10亿欧元,美国"量子法案"投入8.5亿美元 [1][11] 自2025年起,美欧宣布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规模的基金 [11] * **中国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支持**:2024年起推出超长期特别国债,向科技型企业开放申请,含大量量子计算项目,部分已获批将于2026年上半年拨款 [12] * **中国各地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 合肥采用饱和式招商,吸引全国约40%-50%的量子公司,每年投入一二十亿元 [11][12][13] * 上海支持中性原子研究,苏州由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和长三角量子科技创新中心主导 [2][12] * 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由薛其坤院士领导,获国家高额经费支持,预计每年获得2-5亿资金 [2][12][14] * 武汉基于光谷打造量子信息中心,济南发力标准委员会建设 [12]
“国家队”重仓工业母机,10个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低空经济 - 零重力飞机工业在两个月内完成三轮密集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其中A++++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由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与方广资本注资 [4][11] - VOLANT 沃兰特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宣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4][12] 量子计算 - 超导量子计算公司逻辑比特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浙大联创领投,东方嘉富、华夏恒天、西湖科创投、藕舫天使跟投 [4][13] - 玻色量子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华德科创、南山战新投联合领投,广发信德、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纬德信息等跟投 [4][15] 大健康 - 津渡生科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5][33] - 光谱视觉技术提供商高谱成像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浙江省国资平台富浙科技与杭州市西湖区区属投资平台西湖科创投联合投资 [6][34] - 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提供商领创医谷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顺禧基金、亦庄国投共同领投 [30] - 华道生物完成亿元以上的D+2轮融资,由博爱新开源领投 [31] - 小分子创新药公司BridGene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康君资本领投 [36] 硬科技 - 岩超聚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A股上市公司岩山科技、岩山投资等联合领投 [14] - 同创普润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Pre-IPO轮融资,尚颀资本及上汽金控联合参与 [19] - 具身触觉企业千觉机器人完成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孚腾资本领投,产业方理想汽车等共同参与 [20] - 北京精雕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由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与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 [22] - 钙钛矿光伏企业炎和科技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东方嘉富领投 [23] - 亚笙半导体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锡创投及旗下国联新创、弘晖基金领投 [24]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企业服务 - 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复星锐正、同创伟业、顺禧基金等共同投资 [46] - 中国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 [43] - 面壁智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北京市属国有投资平台"京国瑞"及市场化创投基金"米聚合基"等共同参与 [42] - 高性能密态计算技术企业荆华密算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由英诺科创基金领投 [40] - 消费级CNC设备创新企业造物时代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 [39]
蚂蚁集团出手,领投L4无人驾驶企业数亿美元融资;新锐AIGC视频生成大模型创企获复星等投资 | 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30
光量子计算 - 玻色量子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啟赋资本和广发信德 [1] - 公司专注于光量子计算技术路线 核心成果为2024年发布的"天玑"550计算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1] - 技术可应用于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需超强算力领域 [1] 半导体材料 - 同创普润完成10亿人民币Pre-IPO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的尚颀资本等产业资本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靶材关键原材料高纯金属材料生产商 专注于解决半导体和显示面板领域"卡脖子"难题 [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5N及6N超高纯度的铝、铜、钽等金属材料及先进合金 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1] AIGC视频生成 - 爱诗科技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 由复星锐正资本、顺禧基金等机构投资 [2] - 公司致力于视觉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开发 聚焦于AI视频生成技术 [2] - 核心产品为基于自研大模型的视频生成平台 可根据文本或图像指令生成高质量连贯视频内容 [2]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 零重力飞机工业获得3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方广资本、四川产业振兴基金等 [2] - 公司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商 紧密围绕国家"低空经济"战略进行布局 [2] - 核心产品为载人eVTOL飞行器 目标是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提供绿色高效出行解决方案 [2] -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吸引了君联资本、鼎晖投资等顶级投资机构 [3] - 公司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核心参与者 主力产品为瞄准城市空中出行等商用场景的VE25型eVTOL [4] 自动驾驶 - 九识智能于2025年10月完成数亿美元C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 [3] - 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实现开放道路纯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 [3] - 核心产品为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城配无人车 专注于B2B城市货运领域 [3] 高端眼科医疗设备 - 图湃医疗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国管等机构 [3] - 公司是国内高端眼科医疗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产品线覆盖扫频OCT视网膜诊断系统、手术显微镜等 [3] - 其超高速OCT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显著性能优势 致力于打破进口品牌垄断格局 [3] 金融科技 - Revolut获得30亿美元(约合19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4] - 公司是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平台和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被誉为欧洲最具价值金融科技独角兽 [4] - 核心业务是通过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跨境资金转账、多币种账户、加密货币交易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4] AI for Science - Lila Sciences完成1.15亿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General Catalyst和英伟达 [4] - 公司致力于构建"科学超级智能"平台和完全自主的AI实验室 [5] - 核心平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 可自主在任何科学领域设计和执行海量实验 [5] 基因疗法 - Trogenix完成9500万美元A轮融资 获得了制药巨头礼来以及多家专业医疗风险基金的投资 [5] - 公司是专注于开发创新癌症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5]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十四五” 这些硬核成果值得细看
科技日报· 2025-10-20 13:13
核电技术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是全球唯一按计划建成的三代核电机组 [3] - 单台“华龙一号”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度,可满足100万人口年度用电需求,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 [3] - 全球核准在运、在建的“华龙一号”机组共41台,成为全球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3] 重型装备制造 -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直径12至16米级系列化超大直径盾构机,生产直径超12米的盾构机超50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5] -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帕蒂加朗号”等相继下线 [5] - 东方电气集团研制出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单台机组1小时发电量超7万度,可满足7000个家庭1天用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已累计运行超8000小时 [9] 高速铁路 - CR450动车组样车于2024年12月29日发布,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可达400公里,将成为全球最快高铁列车 [11] - CR450AF动车组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减重10%,在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等主要指标上国际领先 [11] 空间科学与量子计算 -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在轨实现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等多个突破,其观测数据已被15个国家科研团队使用 [7]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最快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快千万亿倍),超过谷歌2024年成果6个数量级 [13] 能源与材料技术 - “深海一号”二期深水高压气田于2025年6月25日全面投产,日产气超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海上气田,标志着我国进入1500米超深水油气开发时代 [17] -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合成路径仅11步,速度比玉米快8.5倍,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