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西青:向“新”而行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3:04
作为"创新+智能+数据"推动传统中药产业深度转型的"老字号",天津宏仁堂药业为提升经典名方疗效与 质量可控性,投资建设"数字化智能提取制造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张伯礼院士顶层设计,联 合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打造的国内首条"经典名方"智能制造生产线,为血府逐瘀胶 囊等名方打造现代化、低能耗、高品质的绿色智造范本。天津宏仁堂药业副总经理宋纹介绍:"我们的 生产线将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建模优化,让机器'学习'工艺经验,实现从原料 均质化到全过程在线监控与反馈控制,从而保障产品质量高度稳定均一。"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老字号"同样动能澎湃。老牌企业通用技术集团天津第一机床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天津一机")焕发新生。通过技术革新,其生产车间实现数控化、智能化升级。自主研发的数控高 精度立式磨床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H350GH数控磨齿机凭借在线监测与多轴联动技术,实 现微米级精加工,性能比肩国际顶尖产品。天津一机床把握京津冀协同与"中国制造"新机遇,在精密制 造新赛道全力冲刺,"老树"也能开"新枝"。 硬核举措发放惠企"大礼包" 作为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板块 ...
助力杭州打造专精特新名城
每日商报· 2025-08-22 07:20
核心观点 - 杭实集团通过"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机制扩容创新企业生态圈 以党建引领集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力量并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2] 党建联建机制进展 - 党建联建于2023年7月成立 通过深化联建机制以红链牵引实现资源集成赋能企业发展 [1] - 2023年招募首批2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加入红色朋友圈 [1] - 2024年新增视觉智能 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赛道 新吸纳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1] - 新成员浙江众合科技为深交所上市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1] 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 杭实集团作为杭州首家世界500强市属国企 致力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并构建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生态共同体 [2] - 集团打造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园区 采用楼下生产楼上创新的工业上楼模式 培育目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地 [2] - 携手国新国同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设立专精特新产业基金 旨在培育更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2]
京山轻机上半年净利2.06亿元,同比下降23.71%
北京商报· 2025-08-21 22: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2.06亿元 同比下降23.71% [1][1]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47亿元 同比下降8.59% [1][1] 业务概况 - 公司以高端装备为核心业务 产品应用于光伏及瓦楞包装等行业 [1][1] 市场表现 - 8月21日股价收于12.16元/股 单日跌幅0.82% [1] - 当前总市值75.74亿元 [1]
国际化成效显著!优机股份半年报增收更增利 高端制造打开成长新天地
全景网· 2025-08-21 15:20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8.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0.32万元,同比增长36.52% [1] - 扣非净利润3296.57万元,同比增长50.21%,盈利增速显著快于营收增速 [1] 业务结构 - 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毛利率提升至28.97% [1] - 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保持稳健增长 [1] - 国内油气阀门市场占有率稳定,深度参与国家级能源战略项目 [1] 商业模式 - 采用直销模式对接设备制造商、工程承包商和油气化工企业 [1] - 通过商务洽谈与招投标相结合巩固客户关系 [1] - 高性价比产品终端市场触达能力增强 [1] 产能扩张 - 计划发行可转债融资实施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改项目 [2] - 推进高端铸造及加工改扩建项目,预计新增年产2.5万件油气类阀门和3558吨铸件产能 [2] 战略布局 - 拓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赛道 [2] - 产品涉及无人机起落架、航发反推装配工装等低空经济领域 [2] - 与头部企业合作燃气轮机零部件、大型工业压缩机配套项目 [2] 市场表现 - 8月21日股价报收30.02元/股 [3]
乌鲁木齐:软服务撑起特色产业硬实力
科技日报· 2025-08-21 14:36
乌鲁木齐市特色产业发展战略 - 投资70亿元氟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采用国际先进工艺生产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单体和高端聚合物 目标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氟材料生产基地 [1] -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签约40个合同项目和3个战略合作协议 总金额达893.85亿元 项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 [1] - 明确建设"5+2"工业体系 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和绿色食品等轻工业 [4]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 - 铁建重工新疆公司自主研发六行打包采棉机 配备6个采棉头和智能检测系统 实现采棉集棉打包流程可视化动态监测 [3] - 攻克采棉装置和除尘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 为新疆棉花产业机械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2018年战略转型进入高端农机制造领域 [3] - 乌鲁木齐市鼓励龙头企业拓宽地产车型和装备种类 提高整车整机制造能力 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 [3] 新材料技术研发进展 - 新疆隆炬新材料公司开发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耐温达3000℃且强度为钢铁7-9倍 应用于高铁动车飞机部件和新能源领域 [3] - 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甘泉堡经开区在产业配套和人才引进方面提供支持 [4] - 新疆中科传感公司研制-50℃至1000℃高温热敏芯片和传感器 填补汽车航空工业极端环境温度测控领域国内空白 [7] 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 新疆华世丹药物研究公司为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 开展28个在研项目包括中药民族药和化学新药仿制药开发 [5] - 通过专业对接渠道帮助企业对接国际研发团队 解决技术壁垒和人才短缺问题 提升新药研发速度 [5] - 政府部门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助力企业获得各类资质认定和资源对接 [5][6] 科技创新培育体系 -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024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90家增长18%占全疆22.54% [8] - 高新技术企业达757家增长18.28%占全疆30.03% 新增科技创新领军企业10家累计达17家 [8] - 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发掘优质项目 第十一届大赛92家企业入围行业赛 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 [8] 政策与资金支持措施 - 新疆北斗同创公司获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276万元 研发新型无人机实现自动返航充电续航入库功能 [6] - 企业计划投入1200万元研发费用 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和DeepSeek技术 加强运维技术开发 [6] - 高新区为企业定制成长方案 加强申报指导和服务资源集聚 支持企业强弱项补短板 [6]
人形机器人推动精密丝杠市场扩容!机床ETF下跌0.90%,宁波精达上涨2.3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1:0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 44% [1] - 农林牧渔 美容护理 商贸零售等板块涨幅靠前 机械设备 汽车跌幅居前 [1] - 机床ETF(159663 SZ)下跌0 90% 成分股宁波精达上涨2 36% 柏楚电子上涨1 78% 弘亚数控上涨1 61% 科德数控上涨1 29% [1] - 国机精工 英威腾表现不佳 涨跌幅分别是-5 38% -3 90%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1 58亿元 2030年增至380亿元 CAGR超61% [1] - 销量从2024年0 4万台增至2030年27 12万台 [1] - 2030年人形机器人带来的传统滚珠丝杠市场规模预计1 71亿元 行星滚柱丝杠规模预计6 75亿元 [1] 投资方向 - 技术突破 中国企业加速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AI融合 驱动性能跃升 [2] - 场景落地 应用从工业制造向多元领域渗透 适配性持续提升 [2] - 全球化布局 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结合国际生态合作 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2] 行业特征与投资策略 - 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 软件智能化 场景碎片化特征 [2] - 具备全链条创新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 [2] - 投资需围绕技术纵深 场景渗透与出海动能展开 [2] 机床ETF概况 - 机床ETF(159663)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2] - 涵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涉及激光设备 机床工具 机器人 工控设备等行业 [2] - 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2]
科技成果也能“先尝后买”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1 09:17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陕西西咸新区试点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 允许企业免费使用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一定期限后再协商付费[4] - 该模式针对专利"买断"成本高、风险大的痛点 尤其缓解中小微企业因试错成本高而不敢尝试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6] - 2023年陕西省科技厅制定专项工作指引 西咸新区率先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保障机制 包括引入融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8] 企业技术应用成效 - 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该模式引入西安理工大学压力调控技术 实现加工精准度和调节效率大幅提升[10][11] - 新技术使零件加工性能差异控制在3%以内 可靠性提升50%以上 企业研发效率整体提升30%[11] - 企业避免剖切零件造成的损耗 实现在线监测内腔加工状态 大幅降低前期投入和试错成本[10][11] 成果转化规模与推广 - 陕西省2024年12月上线先使用后付费平台 通过线上系统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12] - 截至2024年底 全省通过该模式已完成700余项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12] - 该模式既盘活高校存量专利资源 又为企业留足技术验证时间 降低科技成果获取门槛[11]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六周年线上国际路演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4:17
科创板市场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成为国内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 [1] - 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不断丰富 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和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上交所将加快推动改革举措落地 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提升外资参与深度与广度 [2]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科创板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为更多改革提供借鉴 [1] - 证监会今年6月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继续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 [2] - "科八条"实施一年来取得突出成效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显著 [2] 企业价值与国际化推进 - 4家科创板公司创始人通过路演向国际投资者展示科创板培育硬科技创新的独特价值 [2] - 科创板为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企业家期待制度创新服务科技企业发展 [2] - 上交所举办专题线上路演活动 近50家国际机构参与 展示科创板投资机遇和中国资产潜力 [1]
“大国重器”突围之后,中国企业还差什么?
科技日报· 2025-08-20 20:43
中国盾构机行业发展里程碑 - 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帕蒂加朗号"开挖直径达15.7米 正式迈入全球定制化时代 [2][4] - 2008年国产首台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下线 直径6.3米 终结洋盾构垄断时代 [4] - 行业实现从6米级到16米级直径跨越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98% [6] 技术突破与研发历程 - 2002年联合中科院、清华等20余家机构攻关 历时6年攻克复合式刀盘设计、主轴承国产化等30余项核心技术 [4] - 早期进口盾构机单台价格达1.5亿元 外国工程师维修服务费每小时5000元 [4] 当前面临的产业挑战 - 2025年东南亚轨道交通招标中因缺乏数字孪生技术导致竞标失败 [6] - 日本三菱重工通过双模盾构机+本地化组装模式将交付周期缩短40% 占据东南亚80%硬岩掘进订单 [6] - 产学研脱节问题突出 虽有多高校开设跨学科课程但实效不足 [8] 技术发展瓶颈 - 存在多学科机理模型融合难、海量非标数据挖掘难、知识经验传承难、生产制造调度难等核心难题 [8] - 急需AI等新技术解决上万零部件涉及的机电、光学等多学科高端制造问题 [8]
【广发宏观王丹】8月EPMI:出口韧性、生产约束、价格偏强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20 20:32
8月EPMI数据综述 整体表现 - 8月EPMI环比上行1.0个点至47.8,与季节性均值(+1.1个点)基本相当,但绝对景气度为2014年以来8月最低水平[1][5][6][7][8] - 7大细分新兴行业中,位于荣枯线50以上的行业数量较7月增加1个至2个(新能源、节能环保)[1][9][14] 分项指标 - **需求端**:产品订货、出口订货指标环比分别上行2.5和2.8个点,用户库存环比微升0.1个点[10][11] - **生产端**:生产量指数环比微降0.3个点,采购量、自有库存分别环比上行2.9和4.1个点[10] - **价格端**:购进价格、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5.3和1.5个点,但利润指标环比下降2.8个点[10][12] - **融资环境**:贷款难度指标环比上行2.6个点,反映"反内卷"下信贷流向优化[10][12] 细分行业 - **景气度**:新能源(景气度最高)、节能环保为唯二扩张行业;新材料景气环比降幅最大(-9.9个点)[14][17] - **价格表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产业销售价格环比涨幅领先,分别上行4.6、2.6、2.9个点[14][17] 高频数据联动 - 传统产业中汽车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环比下降0.7和1.9个点,高炉开工率环比持平[18] -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综合显示制造业PMI或与7月持平,经济放缓斜率未进一步扩大[4][18] 政策与市场意义 - 8月EPMI企稳显示"反内卷"初步效果,价格指标呈现积极特征[4][18] - 国务院会议布局消费、两重、地产政策,9-10月EPMI变化为重要观察线索[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