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孵化
icon
搜索文档
荆门市掇刀区壮大村集体经济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4:27
产城融合发展 - 掇刀区引导各村围绕产城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 2024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28814元 城镇化率达85 58% [1] - 花竹村投资建设10栋科技孵化器厂房 年租金收入430万元 依托化工循环产业园成立建设 物业 劳务公司 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100万元 [1][2] - 石堰村兴建凤鸣湖美食街 11个木屋年租金8 08万元 服务楼年租金36万元 2022年投资110万元建设美食街 当年收回80多万元成本 [5][7] - 兴隆街道迎春村建小吃街年增收10万元 龙井社区建美食街年创收50余万元 10个村发展为经济强村 [8] 工业带动经济 - 掇刀区锂电 汽车 绿色化工三大千亿产业快速崛起 2024年工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各村借工业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1] - 花竹村 冯庙村等20多个村通过建厂房 出租仓库等形式依托工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 [2] - 石堰村瞄准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产业工人需求建设美食街 解决服务业滞后问题 [6] 特色产业培育 - 板庙村服务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厂房和光伏发电板 年收入30万元 雷集村流转土地发展稻香甲鱼养殖 年收入37 5万元 [11] - 中山村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服务快递企业 日派工180人 2023年利润20多万元 七岭村60%劳动力在区内企业务工 [11][12] - 全区实行"一村一策" 82 05%的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 11 53%的村超50万元 [12]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①以创新搜寻为核心打通开放式创新关键环节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18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引导孵化器从依赖房租和政策补贴转向以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3] - 开放式创新成为产业创新新范式,龙头企业需联动产业链多主体共同探索前瞻技术方向[7] - 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中外企业双向需求增强,包括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和本土企业出海[8] 公司案例对比 - **璞跃中国(上海)** - 外资实控,2016年进入中国,管理1.03亿人民币基金,聚焦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等硬科技赛道[4] - 年均面谈评估2500家初创项目,孵化加速1000家,房租收入占比低于5%[4][19] - 商业模式:向大企业收取会员费,促进开放式创新合作[4] - **创无极限Xnode** - 民营实控,2015年成立,管理1500万美元种子基金,聚焦绿色科技、医疗健康等硬科技[4] - 已孵化50余个项目,退出1家,Pre-A融资2家,在新加坡设立2亿新币投资基金[4][8] - 商业模式:通过跨境节点网络提供"引进来+走出去"双向资源对接[4] 客户需求分析 - 主要客户为政府和龙头企业,需求包括海外招商引资、企业开放式创新框架搭建及技术资源对接[5] - 政府需求:海外/外地招商、招才引智及市场拓展;企业需求:联合外部技术推动场景创新[5] 核心产品与服务 - **初创企业资源池**:孵化器通过筛选匹配技术标签,为西门子等企业推荐解决方案(如凌波微步的毫米波雷达技术)[9][12] - **商业咨询服务**:提供市场培训、资源对接及合作促成,收取服务费或成交提成[9][12][15] 孵化赋能模式 - 帮助初创企业完成0-1阶段的市场准入,跨越产品性能、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三大验证环节[16] - 案例:Xnode协助乐言科技对接新加坡资源,确立东南亚出海战略并获政府资金支持[17]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品牌获客**:依赖长期声誉积累,需通过成功案例建立初始生态[18][20] - **专业能力**:团队需具备商业分析及跨行业经验(如CEO背景涉及咨询、企业管理等)[18] - **规模效应**:需覆盖大量初创企业(如璞跃年评估2500家,库内18000家),精准匹配需求[19] 行业转型方向 - 上海部分孵化器尝试通过小规模合作建立案例库,逐步扩大生态,如启迪之星(上海)[20]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大学燕缘孵化器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和讯网· 2025-06-17 14:57
燕缘孵化器成立背景 - 由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和校友会共同发起,北大临港科创中心主责推进,多方共建共享的科创平台[1] - 成立于2025年,作为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 - 由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起成立的全球性科技服务平台[2] 战略定位与资源 - 定位为"科学家与创业者的早期合伙人"[2] - 依托北京大学顶尖科研资源与国际化创新生态[2] - 致力于打通"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2] -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2] 生态体系构成 - 包含"燕缘Lab"超前孵化平台[2] - 设立"燕缘国际科创大赛"赛事平台[2] - 配套"燕缘创投"私募基金[2] - 打造"燕缘科创评论"融媒体平台[2] - 建设"燕缘HUB"科创人才社区[2] - 开设"燕缘科创商学院"人才培养平台[2] - 设立"燕缘会客厅"特色会客空间[2] 战略合作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作为"高质量孵化服务合作伙伴"签约[1] - 中信银行将提供早期科创项目科技金融服务[2] - 合作领域包括国际科创赛事举办和科学家-创业者金融需求[2] 重要参与方 -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朴世龙出席活动[1] -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等领导参与[1]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周骏代表出席[1]
中欧思创会聚焦“全球经贸变局下的中国增长与湾区机遇”
新华财经· 2025-06-13 21:42
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是人才发展的"灯塔"与"桥梁",连接不同思想与实践、推动跨行业合作、促进区域与全球联通 [1] - 香港具备企业家精神、中英双语人才队伍、开放自由的营商环境、简明税制及透明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创新创业与国际合作的坚实基础 [2] - 香港正推进"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通过一站式全球拓展咨询服务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巩固国际商业枢纽地位 [2] 香港的经济转型与增长潜力 - 中国内需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服务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香港可从"连接中国与世界"拓展为"协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战略平台 [2] - 香港正全方位推进发展举措以紧跟全球金融和科技趋势,增强金融稳定性与吸引力,巩固其作为"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 [3] -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香港韧性与竞争力的关键,香港正发挥"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数码港已累计支持超过2200家初创企业与科技公司 [3] 香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香港作为学术、政府与商业的交汇点,其真正优势体现在将资本与思想相融合,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通 [3] - 香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更是引领全球数字未来的重要催化剂 [3]
河南省通许县:构建“四维”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中国发展网· 2025-05-26 17:27
政策赋能 - 创新"政策直通车"服务体系,构建透明化服务机制,包括编制三维政策矩阵集成省市区三级惠企政策[1] - 打造"三即"服务标准:申报条件即时可知、办理流程即时可查、优惠政策即时可享[1] - 实施精准培训计划,举办专项培训10场次,覆盖1846人次[1] 梯度培育 - 建立"四阶培育模型":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领军期,覆盖小微企业至科技小巨人企业[2] - 实施"四个一"培育服务机制,包括专班服务、诊断服务、定制服务和持续服务[2] - 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2] 平台筑基 - 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与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3] - 加强科研转化,搭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高效平台[3] - 河南宸科孵化器已获批省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32家,申报专利92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家[3] 产业联动 - 开展"政研企联动创新行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技术研发、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4] - 实施"3+N"合作计划,重点推进年产8000吨调味品、淀粉产业园、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4] 创新成果 - 通许高新区企业累计授权专利190项,含发明专利5项,储备研发人员500人[1] - 技术合同交易额4.2亿元,一季度研发费用1.84亿元,落实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78万元[1]
孵化器从“量大”到“质强” 资本市场的“孵化”作用不可缺
证券日报· 2025-05-19 00:14
孵化器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 [1] - 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大疆寒武纪等科技领军企业 [1] - "杭州六小龙"中有一半企业经过孵化器培育 [1] 孵化器与资本市场结合 - 需推动孵化器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结合以孵化更多强大孵化器 [1] - 政策支持是孵化器发展强大后盾有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需设立早期投资基金引导"耐心资本"流向初创期科技企业 [2] - 需加强孵化器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 [2] 政策支持方向 - 各地需制定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支持孵化器发展 [2] - 安徽省提出到2029年建设顶尖孵化器10家左右每家新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 [2] - 工信部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 [2] 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 - 孵化器需与上下游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 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和服务资源 [3] - 全链条创新体系需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以赋能科技创新 [3] 孵化器发展意义 - 孵化器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3] - 孵化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3]
捷报!上海首个养老主题的科技孵化器落地闵行
搜狐财经· 2025-05-16 05:17
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项目 - 上海不老汇科技有限公司在闵行区"大零号湾"注册成立 该项目是上海首个养老主题科技孵化器 由谷仓科技集团负责建设运营 [2] - 项目依托"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与上海市养老产业政策 专注养老产业 用小米爆品模式打造养老产业生态 [2] - 孵化器配备完善的办公空间 AIOT实验室 硬件概念验证平台 通过"前店后厂"孵化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加速服务 [5] - 将小米生态链模式移植到养老科技产业 旨在打造全球顶尖的科创企业培育与产业孵化平台 [5] 谷仓科技集团背景 - 北京青禾谷仓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北京青禾谷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 - 谷仓科技集团由洪博士等管理团队 小米及顺为资本共同出资创立 是小米参股的核心产业孵化平台 [2] - 集团深入研究小米 华为 苹果 特斯拉等企业 提炼出独特的产品创新和管理方法论 [2] - 专注于AI硬件 机器人 医疗器械 科技消费品等领域的研究 培训 孵化 投资 [2] 谷仓孵化模式与成果 - 总结小米创新方法论 梳理200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成功经验 结合硅谷设计思维 独创"反向孵化"模式和"谷仓爆品方法论" [3] - 通过培训 加速 共创 投资形式 帮助10000+企业家掌握爆品思维 孵化出400+爆品 [3] - 助力50+家企业成为品类冠军 8家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 [3] 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规划 - 产业园整体规划1.3平方公里 首期载体位于园美路109号B19 包括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 [7] - 载体涵盖展厅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养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功能 [7] - 与华东师大 复旦老龄研究院等顶级智库合作 挖掘交大生医工 上理工康复中心等科创源头 [7] - 引进谷仓高质量孵化器 发起养老产业专项基金 获得市级专项与闵行区养老科技专项政策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