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大排量摩托车
icon
搜索文档
周专题 | 2025Q3前瞻:销量环比提升 成本端向好【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19 23:06
本周数据与行情 - 2025年9月第4周(9月22日至9月28日)乘用车销量为65.3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6.6% [2] - 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7.1万辆,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23.6%,新能源渗透率达56.9%,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A股汽车板块下跌6.1%,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下跌1.7%),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 [3] - 细分板块中,商用载客车上涨3.7%,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乘用车、商用载货车、汽车零部件分别下跌2.9%、3.6%、4.3%、4.7%、8.0% [3] 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前瞻 乘用车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批发销量达768.6万辆,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8.1% [5][12] - 同期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402.4万辆,同比增长24.2%,环比增长10.9%,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到52.4% [5][19] - 乘用车出口销量为159.2万辆,同比增长23.1%,环比增长13.6%,其中新能源出口销量占比43.2% [5][19] - 行业价格竞争趋缓,折扣率基本持平,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折扣率约为15.8% [5][25] - 销量环比表现较好的车企包括特斯拉、零跑、长城魏牌、吉利、蔚来、长安自主乘用车 [5][31] 零部件 - 成本端呈现利好,2025年第三季度原材料价格整体下降,聚丙烯价格同比下跌5.3%,热轧卷板价格同比下跌15.6% [34] - 海运费同比显著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海运费均值为3,345美元,同比下降33.4% [35] - 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同比小幅增长,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同比大幅增长0.51个百分点,有望为相关公司带来汇兑收益 [35] - 收入端,预计小米、小鹏、蔚来、零跑、吉利等主机厂产业链销量同比表现较好 [38] 重卡 - 2025年第三季度重卡批发销量为2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8.1% [6][40] - 重卡出口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22.9% [6][41] - 新能源重卡销量为5.8万辆,同比激增181.5%,渗透率达27.1%,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 [6][45] - 天然气重卡销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36.9%,销量呈现回暖趋势 [6][46] 摩托车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大排量摩托车(排量大于250cc)批发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13.1% [7][56] - 其中,国内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21.9%;出口销量为14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下降4.1% [7][56] - 结构上,500cc以上排量车型增长强劲,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提速 [7][54] 投资建议与核心组合 - 本月建议关注的核心组合包括: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4][58] - 乘用车领域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8][65] - 零部件领域推荐关注智能化(如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继峰股份)和新势力产业链(如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无锡振华、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8][67] - 机器人领域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如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均胜电子、伯特利等,并建议关注汽车机器人主机厂小鹏汽车、赛力斯 [8][70] - 摩托车领域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9][76] - 轮胎领域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10] - 重卡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11][78] 行业动态与政策 - 国家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64][89] - 政策明确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1.5万元 [64][90] - 行业近期动态包括零跑汽车发布全新D平台旗舰车型D19,京东集团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马智行计划回港上市等 [105][106] - 机器人领域动态频繁,优必选签署超3200万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智元机器人发布精灵G2人形机器人并开始商用产品下线 [107][108]
中信建投:两轮车新兴市场需求稳健增长 推荐春风动力等
新浪财经· 2025-09-02 11:45
行业趋势 - 动力运动行业处于增长快车道 [1] - 消费升级和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助推全地形车、中大排量摩托车产品渗透 [1] - 中国摩托车企业产品力提升且性价比优势明显 [1] - 中国摩托车企业有望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1] -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带动市占率与利润率持续提升 [1] 公司推荐 - 推荐全地形车出口龙头春风动力(603129.SH) [1] - 春风动力从高端玩乐向大众出行领域拓展 [1] - 推荐高尔夫球车强势品牌涛涛车业(301375.SZ) [1] - 涛涛车业为人形机器人新军 [1] - 关注隆鑫通用(603766.SH)等中国摩托车出口企业 [1]
中信建投:两轮车新兴市场需求稳健增长 推荐春风动力(603129.SH)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1:33
行业核心观点 - 动力运动行业处于增长快车道 消费升级和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助推全地形车和中大排量摩托车产品渗透 [1] - 中国摩托车企业产品力提升且性价比优势明显 有望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市占率与利润率持续提升 [1] - 两轮车领域新兴市场需求稳健增长 四轮车领域欧美需求承压但二线品牌表现亮眼 [1][2][3] 两轮车市场表现 - 2025Q2欧美市场增速边际改善 意大利同比+0.6% 西班牙同比+11.0% 德国同比-20.1% 法国同比-8.2% 英国同比-15.4% 土耳其同比-15.0% [2] - 印度和东南亚市场维持稳健 印度同比-6.2% 印尼同比-1.0% 越南同比+1.3% 泰国同比+1.7% [2] - 拉美市场保持高增长 巴西同比+10.9% 阿根廷同比+39.7% 智利同比+31.1% 秘鲁同比+18.5% [2] - 日印品牌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和成熟市场份额抢占 实现销量和收入持续增长 [2] - 欧美高端市场需求承压且竞争加剧 当地品牌销售表现疲软 [2] 四轮车市场表现 - 欧美需求受通胀影响承压 头部品牌因库存高企采取促销策略清理渠道库存 [3] - 价格竞争和费用增加导致头部厂商利润率下滑 北极星2025Q2全地形车业务收入高个位数下滑且利润率下降 [3] - 庞巴迪2025Q1收入中个位数下滑且利润率大幅下降 雅马哈2025Q2收入双位数下滑且利润继续亏损 [3] - 二线品牌受益于产能释放和新品放量 川崎等品牌实现量额增长 [3] 中国企业表现 - 2025Q2中国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春风/隆鑫/涛涛收入利润创历史单季度新高 [4] - 春风动力/隆鑫通用/涛涛车业等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 [4] - 部分企业开始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千里/涛涛/绿通涉足AI、机器人和半导体领域 [4] 行业展望 - 日本企业预测2025年摩托车量额继续增长 本田/铃木/川崎预期在新兴市场增长 雅马哈预期新兴和成熟市场同步增长 [5] - 全球两轮车市场竞争加剧延续 中国企业有望持续抢占份额 [5] - 四轮车头部品牌因需求走弱/库存高企/竞争加剧导致份额下降 但北美市场中长期仍将增长 [5] - 二线品牌积极布局 春风/川崎/涛涛有望跑赢行业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5]
社保、养老金等长线资金“上榜” 大手笔布局超百只A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09:21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1日,社保基金组合出现在超过14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覆盖约160家上市公司 [1][2] - 常熟银行获4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合计市值超过2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16042组合持仓市值约6.9亿元 [2][3] - 鹏鼎控股和万华化学获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重仓,持仓市值分别为13.8亿元和11.5亿元 [3]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进入18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五零三组合和一零一组合进入数量均在10次及以上 [5]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仓情况 - 20余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超4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1][4] - 春风动力和蓝晓科技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且较一季度增持 [4]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新进春风动力,持有190万股(约4亿元),并进入5家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 [4] - 宏发股份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二二组合和八零七组合合计持仓超6亿元 [4] 两类资金总体持仓规模 - 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合计持仓A股市值超46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占比超80%(超370亿元) [5] - 春风动力获两类资金合计持仓市值最高,超21亿元,含两只养老保险基金和一只社保基金组合 [5][6] - 共有9家A股公司获两类资金持仓市值超10亿元,覆盖汽车、PCB、银行、化工等领域 [6] 重点公司表现 - 春风动力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约9.5亿元,同比增长38.38%,年内股价涨幅超80% [6] - 海大集团获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和一零九组合合计持仓超12亿元 [3] - 南微医学、凯立新材、苏试试验均获3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 [3]
长线资金“上榜” 大手笔布局超百只A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05:04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1日,社保基金组合出现在超过140只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2] - 常熟银行获得4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合计市值超过2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16042组合持仓市值约6.9亿元 [2] - 南微医学、凯立新材、苏试试验各有3只社保基金组合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 [2] - 海大集团获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合计超过12亿元 [2] - 鹏鼎控股、万华化学分别获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重仓,持仓市值分别为13.8亿元、11.5亿元 [2] - 信维通信、藏格矿业、华东医药获单一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均超过7亿元 [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仓情况 - 20余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超40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4] - 春风动力、蓝晓科技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持仓市值均超过10亿元,且较一季度末增持 [4] - 春风动力还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新进投资,持仓市值约4亿元 [4] - 宏发股份、海兴电力、华峰铝业、多利科技等也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青睐,其中宏发股份获持仓超6亿元 [4] 两类资金总体持仓规模 - 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合计持仓A股市值超过46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占比超80%,持仓市值超过370亿元 [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进入18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五零三组合和一零一组合进入10家及以上 [5] - 春风动力获两类资金持仓市值最高,超过21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连续第五个季度增持 [5][6] - 春风动力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约9.5亿元,同比增长38.38%,年内涨幅超80% [6] - 共有9家A股公司获两类资金持仓市值超过10亿元,涵盖汽车、PCB、银行、化工、食品饮料、医疗、电气等领域 [6]
长线资金“上榜”大手笔布局超百只A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04:11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1日 社保基金组合出现在超过14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覆盖公司数量约160家 [1] - 常熟银行获4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 合计市值超20亿元 其中社保基金16042组合持仓市值6.9亿元 [1] - 南微医学 凯立新材 苏试试验均获3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 海大集团获两只社保基金组合持仓市值合计超12亿元 [2] - 鹏鼎控股获全国社保基金103组合持仓13.8亿元 万华化学获同一组合持仓11.5亿元 [2] - 信维通信 藏格矿业 华东医药获单一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均超7亿元 [2] - 全国社保基金413组合进入18家公司前十大股东 503组合和101组合进入公司数量均超10家 [3] - 社保基金组合合计持仓市值超370亿元 占两类资金总持仓市值比例超过80% [3] 养老保险基金持仓情况 - 20余只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超4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2] - 春风动力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持仓超10亿元 且较一季度增持超120万股 [2][3] - 春风动力同时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32组合新进持仓190万股 市值约4亿元 [2] - 蓝晓科技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持仓超10亿元 [2] - 宏发股份获两只养老保险基金组合合计持仓超6亿元 [3]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32组合进入5家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 [2] 重点持仓公司分析 - 春风动力获两类资金合计持仓市值最高 超21亿元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两只养老保险基金和一只社保基金 [3] - 公司主营全地形车 中大排量摩托车和电动两轮车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9.5亿元 同比增长38.38% [4] - 截至8月21日 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80% [4] - 共有9家公司获两类资金合计持仓市值超10亿元 涵盖汽车 PCB 银行 化工 食品饮料 医疗 电气等领域 [4] 总体持仓规模 - 社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合计持仓A股市值超460亿元 [3] - 持仓数据统计截至8月21日披露的半年报 基于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计算 [3]
春风动力20250820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动力运动产业(全地形车、摩托车、电动两轮车) - 公司:春风动力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全地形车业务表现与趋势** - 全球全地形车需求稳定在100多万辆,其中美国占70~80万辆,欧洲为主的非美地区占20~30万辆 [5] - 春风动力出口金额长期占全国出口比重70%以上,北美市占率提升至10%以上,欧洲市场排名第一 [2][5] - UTV和SSV车型占比提升至70%,推动均价达七八万元/台,有望贡献230亿收入和35亿净利润 [5] - 墨西哥工厂关税有望从25%降至零关税,带来业绩上修 [5] 2 **摩托车业务表现与趋势** - 全球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规模约500万台,是国内规模的十倍 [6] - 春风动力在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市占率领先,并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3] - 中国企业在欧洲(如意大利、西班牙)市占率快速提升,但在拉美和东南亚仍处早期布局阶段 [7][8][10] - 东南亚市场由日企垄断(80%份额),但中国企业有望通过产品力提升重新回归 [11] 3 **电动两轮车业务布局** - 电动两轮车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产能80万台,2025年达300万台 [13] - 预计2024-2027年销量从10万增至180万辆,收入从4亿增至60亿,明年有望扭亏 [13] - 电动两轮车业务估值可达100多亿人民币 [13] 4 **公司整体增长与目标** - 2019-2024年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6%和52%,利润规模翻8倍 [2][3] - 目标全球摩托车年销量百万台,贡献150亿收入和15亿净利润 [12] - 全地形车、摩托车、电动两轮车三大业务合计有望支撑千亿市值 [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品U10 Pro和G10全地形车值得期待 [5] - 春风动力通过子品牌CF light抢占东南亚小排量市场 [11][12] - 四轮车业务增速超预期,两轮车补库周期将驱动市值上升 [15]
春风动力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85后董事长赖民杰去年薪酬14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30.9% [1][2] - 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5%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38.38%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亿元,同比增长60.8% [2] 业务构成 - 全地形车业务收入47.31亿元,同比增长33.95% [2] - 摩托车业务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3.03% [2] - 电动两轮车业务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52.06% [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裁赖民杰现年40岁,2018年入职并历任多项管理职务 [3] - 2020-2024年薪酬从100.4万元逐年增长至141万元 [3][4] - 近五年薪酬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行业平均127万元)[4]
春风动力拟35亿投建生产基地 营收净利九连增首季赚4.15亿
长江商报· 2025-04-17 08:17
文章核心观点 春风动力增长动力强劲,盈利能力提升,业绩连续多年增长,2025年一季度迎“开门红”,公司拟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提升产能,还注重科技创新和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 [2][3][5]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从事大排量摩托车等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企业,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3] - 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地形车出口额和欧洲市场占有率居首,≥250cc跨骑式摩托车销量位列行业前茅 [3] 业绩表现 2024年 - 实现营业收入150.38亿元,同比增长24.18%;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46.08%;扣非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增长48.54%,业绩创历史新高且连续九年保持增长 [2][3] - 两轮车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增长43.65%,毛利率21.68%;四轮车营业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10.85%,毛利率36.51%;配件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0.50%,毛利率45.92% [4]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38.74亿元,同比增长49.94%;欧洲、大洋洲、非洲出口收入分别为40.05亿元、4.29亿元、7766.11万元,同比增长58.47%、14.43%、46.03%,北美洲市场营业收入45.35亿元,同比下降4.60% [4] 2025年一季度 - 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38.86%;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49.6%;扣非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50.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2亿元,同比涨676.24% [4]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85元(含税),合计拟派现5.87亿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39.91%,若分红落地累计派现达14.85亿元 [5] 产能建设 - 已在多地建设现代化制造基地,构建产业链协同体系和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体系 [6] - 4月15日公告拟在桐乡市崇福镇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生产基地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极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施,资金为自有或自筹 [6] 科技创新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659项,参与54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定,已发布25项 [7] - 2021 - 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79亿元、7.52亿元、9.24亿元,占比分别为4.82%、6.61%、7.63%;2024年研发投入10.26亿元,占比6.82%,同比增长11.00%,研发人员1508人,占比21.8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