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
搜索文档
中国首款!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科技日报· 2025-10-27 19:56
"十四五"期间 我国涌现出大批 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 科技日报重磅推出 我最心动的 "十四五"硬核成果征集展示活动 一起来看↓↓↓ 2025年8月25日 由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 正式获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光子计数能谱CT 被誉为医疗设备领域 "皇冠上的明珠" 是CT发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相比于传统CT 光子计数能谱CT 搭载了半导体探测器 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成像 直接多能谱成像 以及更低辐射剂量成像的优势 极大程度推进了精准诊疗 此前,囿于高筑的技术壁垒 全球范围内 仅两家外资企业成功实现了 光子计数能谱CT的商业化 联影医疗联合多家单位 在光子计数探测器、系统架构 及成像算法等核心领域 取得了重要突破uCT Ultima 在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时 探测器的像素面积减小到原来的1/9 可以呈现更细微病变结构 实现了全准直覆盖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在心脏等需要大范围覆盖的检查中 可做更深一步的探索 辐射剂量降低率可达60%到70% 甚至在某些组织器官可降低80%到90% 让患者CT扫描更安全 uCT Ultima 已成功落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和上海交 ...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深度报告:创新引领突破,国产影像诊疗龙头扬帆起航
东北证券· 2025-10-15 14:30
投资评级 - 联影医疗获得"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是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形成覆盖CT、MR、MI、XR、RT五大产品线的布局 [1] - 集中采购政策正驱动国产替代显著提速,预计核医学设备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1] - 公司构建三层全球化战略,CT、MR、MI产品线在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及印度等新兴市场出海放量,海外业务高增速有望延续 [1] - 公司在AI赋能与光子计数CT领域引领技术创新,推出"元智"医疗大模型及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医院范式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23.12亿元、146.29亿元、172.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9亿元、23.84亿元、29.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64X、51X、42X [2]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全线自主研发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通过全球协同提升高端医疗设备及服务可及性 [15] - 公司前瞻性布局全球化,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等多地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健全的全球研发销售运营体系 [18][1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3.00亿元,同比下滑9.73%;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下滑36.09% [27]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回暖,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27] - 公司销售费用率2024年为17.70%,25H1为15.60%;研发费用率2024年为17.10%,25H1为12.74%,坚持市场开拓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30]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2024年该部分收入84.45亿元,占比81.99%;维修及技术服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6.80% [38] - 海外收入增长迅猛,2024年达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占比提升至22.46%;25H1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9%,占比18.99% [37] 产品线运营分析 - CT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于2025年8月获批上市,高端产品商业化转化持续提速 [41] - MR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0%,以uMR Jupiter 5T为代表的超高端设备全球放量,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 [41] - MI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9%,PET/CT产品线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第一,全球长轴PET/CT装机量居首 [41] - XR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6.59%,XR与DSA业务双线突破,市场渗透显著提速 [41] - RT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公司聚焦全流程智能化,构建一体化自主可控的放疗解决方案 [4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出厂端)2020年为537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1085亿元,2020-2030E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28% [77] - 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达4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627亿美元,2020-2030E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84% [77] -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设备保有量存在较大差距,以MR为例,2018年中国人均保有量约9.7台/百万人,而日本、美国分别为55.2、40.4台/百万人,有3-4倍增长空间 [108] - 中国高端设备国产化率低,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不到10%,2020年国内新增CT设备中仅35%为64排以上高端设备,预计2030年提升至40.8% [94] - 欧盟地区有接近20%的在役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年龄超过10年,存在明显的更新需求,为全球市场提供增长契机 [84][85]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公司掌握CT用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球管已实现2-5MHu全部自主研发及量产,8MHu以上球管正推动量产落地 [97] - 图像重建算法持续突破,uCT Atlas Pro搭载获得FDA认证的AIIR Pro深度学习迭代重建算法,实现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的跨越式提升 [103] - 推出"元智"基座医疗大模型及"元"医院概念,依托全智能化医疗健康生态,打造下一代医疗智能平台的操作系统 [2][51] - 光子计数CT技术将像素面积缩小至传统的1/9,显著提升空间分辨率,在整机设计、重建算法、能谱应用等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103] - 联影医疗研发费用率长期显著高于行业水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1.95%,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30][64]
联影医疗(688271)2025年中报点评:海外快速增长 国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36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1.01% [1] - 25Q2单季营收35.38亿元同比增长18.6% 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6.99% 扣非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17.96% [1] - 整体毛利率达47.93% 服务业务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 [4]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8.99% [2] - 业务覆盖近90个国家和地区 北美高端影像设备覆盖美国超70%州级行政区 累计装机超400台/套 [2] - 欧洲市场在法国德国取得突破 拉丁美洲与东南亚市场订单与收入显著增长 [2]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 [3] - 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占率提升3.4个百分点 位列行业第二 [3] - MR业务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CT业务收入15.15亿元 MI业务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系统uCT SiriuX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3] - 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批上市 [3] - PET/CT产品线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保持第一 RT业务市占率大幅提升近18个百分点 DSA业务市占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 [3] 服务业务增长 - 服务业务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32.21%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3.56% [4] - 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36000台/套 维保服务规模持续扩大 [4] - 建立超1000名服务工程师的全球团队 [2]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业务回暖,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华源证券· 2025-09-04 14: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影像设备种类持续丰富和高端产品全球竞争力提升 [5][7] 核心观点 - 国内业务回暖 2025H1境内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 国内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7]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5H1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 北美、欧洲、印度、拉丁美洲及新兴市场均实现多笔订单签约 [7] - 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iuX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批上市 [7] - 盈利能力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1/22.87/27.86亿元 增速分别为48.26%/22.23%/21.85% [6][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1.01%) [7] - 2025Q2营收35.38亿元(同比增长18.60%) 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6.99%) 扣非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17.96%) [7] - 毛利率小幅调整 2025H1整体毛利率47.93%(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 服务业务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 [7] - 研发投入持续 2024年研发费用7.66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3391人(占比超40%) [7] 业务细分 -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收入48.90亿元(同比增长7.61%) 其中MR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MI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CT收入15.15亿元 RT收入2.42亿元 [7] - 维修服务业务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32.21%) 软件收入0.29亿元(同比下降7.73%) [7] - 核心产品市占率提升 MR、MI、XR等产品巩固优势 RT国内市占率提升17.70个百分点 DSA国内市占率提升2个百分点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48.84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66倍/54倍/44倍 [6][7] - 总市值1226.68亿元 总股本8.24亿股 每股净资产25.23元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7/2.77/3.38元 ROE分别为8.67%/9.69%/10.69% [6]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前瞻网· 2025-08-27 19:54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 - 阿里云百炼宣布部分模型上下文缓存降价 命中缓存的输入Token单价从input_token单价的40%降至20%[7] 能源与核电发展 - 国家能源局披露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且年均增长超15% 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 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 最高达20%[3] 科技创新与重大突破 - 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 成为国际首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位于地下700米处 可探测53公里外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4] - 我国发布首个6.6内核商用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 作为首个突破百万生态的国产操作系统 与国产主流CPU、GPU及板卡实现全面兼容[5]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设备商业化的中国企业[5] - 中国研究团队实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 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里程碑[5] 企业融资与上市动态 - 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 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领投[15] - 第三代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国科测试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独家投资[15] - 沃镭智能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IPO 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16] - 纳真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花旗[17] 制造业与科技产业动态 - 富士康从印度工厂召回约300名中国大陆工程师 可能影响苹果iPhone 17在印度的生产计划[10] - 英特尔将约10%股份交给美国政府 特朗普称此举"为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9] - 日产汽车宣布停止为日本市场生产R35 GT-R车型 该车型18年生产周期累计产量约4.8万台[13] - 德国汽车欧宝放弃2028年起在欧洲只销售纯电动汽车的计划 将延长燃油车型供应时间 转向"多能源"战略[14] 消费与零售市场 - 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由中免集团、深圳免税集团和深业集团联合打造[6] 交通运输创新 - 韩国首尔将于9月推出日间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 车辆不设司机专座和方向盘 环线总长4.8公里 运行时间为工作日10时至17时[10] 航天科技进展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舰"第10次试飞因天气原因暂停 未宣布新的发射日期[11] 运动品牌市场 - 彪马回应出售传言 表示对市场消息无任何回应 此前有消息称皮诺家族正考虑为彪马探索战略选项并与安踏和李宁等潜在买家接洽[12] 证券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沪指跌0.39% 深成指涨0.26% 创业板指跌0.76%[18]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恒生指数跌1.18%报25524.92点 科技指数跌0.74%报5782.24点 国企指数跌1.07%报9148.66点[18]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指跌0.77% 纳指跌0.22% 标普500指数跌0.43%[19] - 中国恒大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被列入"已除牌证券"[8]
马斯克起诉苹果与OpenAI|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27 13:28
前快手高管涉贪事件 - 北京市海淀区某短视频平台公司冯某等人非法侵吞1.4亿元服务商和运营商补贴金 并通过比特币洗白赃款 [2] - 前快手磁力引擎副总裁冯超否认涉案 明确表示从未持有比特币账号及进行相关交易 [2] 罗永浩播客节目争议 - 罗永浩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首期24小时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 [3] - 罗永浩澄清拉黑对象为起哄网友而非俞敏洪和王自如 相关热搜存在断章取义 [3] 运动品牌收购传闻 - 皮诺家族考虑为彪马探索出售选项 并与安踏、李宁等潜在买家接洽 [4] - 安踏回应称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李宁明确否认进行实质谈判 [4] 凯捷集团收购动态 - 法国凯捷集团签署协议收购混合云平台服务提供商Cloud4C 未披露财务条款 [5] - 交易预计未来数月内完成 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及满足惯例条件 [5] 国产操作系统进展 -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发布 采用全新磐石架构 生态成熟度国内领先 [6] - 系统兼容国产主流CPU、GPU及板卡 已部署超1600万套 应用于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国家工程及政务、金融、能源等行业 [6] 泰国交通政策调整 - 曼谷公共交通20泰铢统一票价实施时间从10月1日推迟至11月中旬 [7] - 推迟原因为议会成员不足导致相关法案审议延迟 [7] 国泰航空运营数据 - 2025年前7月国泰航空载客量同比增加27% 7月单月同比增24% [8] - 货运量前7月同比增11% 香港快运前7月载客量同比增32% [8] 鸿蒙智行新车发布 - 华为与上汽合作车型尚界H5预售价格16.98万元起 为鸿蒙智行最便宜车型 [9] - 搭载ADS 4、192线激光雷达及鸿蒙座舱 纯电续航655公里 增程版综合续航1360公里 计划9月23日上市 [9] 医疗科技突破 - 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为首款国产同类产品 [10] - 该项目为"十四五"科技部重点专项成果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10] 英伟达芯片发布 - 英伟达专为机器人及自动驾驶设计的Thor系统级芯片量产上市 采用Blackwell架构 [11] - 与上一代Orin芯片相比算力提升7.5倍 推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突破 [11][12] 内容平台合作纠纷 - YouTube与福克斯就内容续约谈判存在分歧 福克斯要求转播费用高于同类合作伙伴 [12] - 若未能在8月27日17:00前达成协议 福克斯频道可能从YouTube TV下架 [12] 人工智能领域诉讼 - 马斯克旗下xAI和X公司起诉苹果与OpenAI 指控其合谋维持智能手机和生成式AI市场垄断地位 [13][14] - 诉讼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 指控行为涉及打压竞争对手 [14]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现代汽车集团将在美国建设一个年产能为30000台的先进机器人工厂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27 11:24
医疗科技突破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实现中国在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零的突破[2] - 该产品属于国家"十四五"科技部"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的重大进展[2] 高端装备制造进展 - 中国自主研制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江苏启东下水 历时3年多研制 适用于港口清淤、航道挖掘及填海造陆作业[2] - 现代汽车集团将美国投资额从210亿美元提升至260亿美元 投资周期为2025年至2028年[2] -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美国建设年产能30000台的先进机器人工厂[2] 航天与半导体技术突破 - 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 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2] - SK海力士开始量产321层QLC NAND闪存产品 容量为2Tb 较现有方案提升一倍[2] - 该新型存储产品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增强公司在内存市场的竞争力[2]
上证早知道|事关人工智能,重要文件印发!暑期档观影人次,破3亿!八月游戏版号数量,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7:10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4] - 华为将于8月27日发布AI SSD新品,针对AI训练推理的大容量存储需求,同时智界新款车型将搭载ADS 4辅助驾驶系统并于9月交付,华为云调整架构聚焦AI发展[8][9] 文娱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突破3亿(含预售),超过2024年同期2.85亿人次[2][4] - 8月游戏版号审批173款(国产166款+进口7款),创年内新高,其中移动游戏107款,移动-休闲益智类39款[2][11] 能源与科技突破 - 国家能源局已认证236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含世界首台(套)项目[5] - 联影医疗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6] - 国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发布,标志中国操作系统进入新阶段[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苏利股份上半年营收13.03亿元(+25.04%),净利润7979.06万元(+1128.33%)[13] - 福斯达营收14.76亿元(+62.14%),净利润2.51亿元(+140.45%),因销售规模扩大和毛利率提升[13] - 志特新材净利润约7620万元(+906.32%),营收约12.93亿元(+14.02%)[15]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7.21%),净利润7.99亿元(+13.80%),拟每10股派现8元[13] - 伊之密营收27.46亿元(+15.89%),净利润3.45亿元(+15.15%)[13] - 龙版传媒营收6.24亿元(-24.01%),净利润1.20亿元(+13.28%)[14] 企业资本运作与合同 - 新华文轩签订12.64亿元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采购合同(预估价)[16] - 长盈精密拟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5元/股[17] - 溯联股份子公司拟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管路集成系统智能工厂[18] 产业投资与展会 -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设新质生产力展区,140余家企业确认参展[5] - 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面积3000平方米,覆盖美妆、腕表、电子等品类[5] 细分市场预测 - 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达947万台,同比增长3.3%[6]
联影医疗(688271.SH):自研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0:53
产品注册与商业化突破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该产品uCT Ultima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 [1]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1]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产品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项目的重大进展 [1] - 该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医疗科技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1] - 产品采用光子计数能谱技术代表CT领域前沿技术方向 [1]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关于取得光子计数能谱CT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标志着中国在医疗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1] 产品技术优势 - 光子计数能谱CT采用半导体探测器 相比传统CT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和直接多能谱成像优势 极大推进精准诊疗发展 [2] - 公司通过整机系统设计、算法创新和能谱应用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 实现该产品的自主研发 [2] 研发与合作 - 公司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项目 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临床及高校单位 充分发挥各方在整机研发、临床应用和检测方面的优势 [2] 全球市场布局 - 公司全球注册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累计获批上市数量超过140款 包括53项产品获得FDA 510(k)认证和57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许可 [3] - 公司已在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 针对境外差异化需求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并推进注册 拓展可销售产品类型 [3] 旗舰产品创新 - 全球首创uMR Ultra磁共振系统通过动态高清成像技术提升软组织诊断清晰度 [3] - uCT SiriuX双源CT系统采用双宽体架构 打破空间与时间分辨率传统权衡 实现全心覆盖与多模态融合 [3] - 国产首个且唯一获得中、美、欧三地准入认证的零噪声DSA系统uAngio AVIVA 在低剂量高清图像方向上刷新行业信噪比标准 [3] 产品战略意义 - 新注册证有助于丰富公司产品种类 满足多元化临床需求 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