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检测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深天马为OLED产线采购新设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22 17:32
京东方IT 8代OLED产线B16项目进展 - 京东方正考虑在2026年第四季度引进IT用第8代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的首台蒸镀设备[3] - 一期产线所需的两台蒸镀设备均由韩国Sunic System制造 首台设备已于今年5月运抵工厂 第二台设备预计近期搬入[3] - B16产线整体规划月产能为3.2万片玻璃基板 一期已落实月产能1.6万片[3] - 公司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下达二期设备订单 若第四季度下单 则明年第四季度可实现设备引入[5] - 公司已利用B16一期首条生产线制作OLED样品并完成可靠性测试 结果表现良好 样品采用分段工艺方式[5] - 业内预计二期产线设备构成将与一期类似 因公司其他6代OLED产线各期设备构成均相同[5] - B16一期产线设计可同时生产IT OLED与智能手机OLED 以应对需求波动 若生产智能手机OLED 目标市场可能主要为中低价位机型[6] - 公司可凭借该产线向本土整机厂及白牌厂商供货以维持稼动率 即使未获得苹果等大客户订单[6] 深天马第6代OLED产线TM18设备采购 - 深天马参股公司厦门天马显示科技采购韩国HB Technology的光学检测设备 包括2台EL掩模AOI设备和1台TFE掩模AOI设备[7][8] - 设备总价值预估在40亿至50亿韩元 将应用于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TM18 该产线总投资约480亿元[7][8] - EL掩模AOI设备用于检测精细金属掩模FMM上的缺陷 要求检测精度达3μm级别 FMM用于有机发光材料沉积[8][9] - TFE掩模AOI设备用于检测薄膜封装工艺中的掩模缺陷 要求检测精度达1μm级别 TFE工艺通过堆叠无机层与有机层完成[9] - 此次交易并非HB Technology与天马的首次合作 双方在2022年便有过交易记录 该公司客户还包括三星电子、京东方等企业[9] - 天马正对TM18生产线的一期设备进行更新与升级以解决设施老化问题 该产线分两期建设 第一期已于2022年投产[9]
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危”与“机”
半导体芯闻· 2025-09-23 18:38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概况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达到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2%,2026年预计增长至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1] - 市场呈现矛盾态势,整体扩张的同时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1] 市场需求与政策转向 -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其需求节奏发生变化,从密集采购进入良率爬坡与产能利用率提升的新周期,追加设备边际回报短期下降 [2] - TechInsights预计2025年中国设备购买额同比下降6%,SEMI一版预估下降高达24%,显示需求节奏放慢、份额回落 [2] - 美国在2024年底进一步强化对华出口限制,新增实体清单,日本自2023年起将23类先进制程设备纳入许可管理,形成多边约束框架,导致审批和合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2] - 政策与需求的双向掣肘直接导致供应商在华订单节奏与可见度下降,审批成为出货与收入确认的关键风险 [3] 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表现 - 应用材料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73.2亿美元,同比增长8%,但预计第四季度营收降至67±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主因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 [4] - 应用材料第三季度中国为其最大单一地区,占比35%,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5%到20%,大量待批出口许可证是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4] - 东京电子预计2026财年前端设备市场增长率为-5%,主因中国新兴厂商减少成熟工艺投资及领先客户调整资本支出 [5] - ASML 2025年上半年表现强劲,但部分北美大客户因出口限制及关税问题推迟订单,公司警示2026年可能零增长 [5][6] - ASML一季度/二季度中国销售约占27%,EUV光刻设备需求仍然强劲,尤其在先进节点扩张和高端封装应用 [6] - KLA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31.75亿美元,超出预期,截至6月当季中国为其最大单一市场,占比约30%,其过程控制和检测设备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展现更强韧性 [6] - Lam Research受AI/HBM拉动的非中国技术性支出强劲,非中国市场增长预计将抵消对华放缓 [7]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整体稳健复苏,科创板13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营收超201亿元,同比增长中位数约31% [9] - 更广义的163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达244.27亿元,同比增长33.38%,其中87家实现利润增长 [9] - 国内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营收普遍实现20%至50%的高速增长,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两大头部企业贡献超210亿元营收 [9] - 北方华创2025上半年营收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9] - 中微半导体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刻蚀设备销售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 [9] - 盛美上海上半年营收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净利率升至21.3% [10] - 长川科技上半年营收21.67亿元,同比增长41.80%,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98.73% [12] - 拓荆科技上半年营收19.54亿元,同比增长54.25%,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26.96%,主因新品验证成本高企和研发投入增加 [12] - 中科飞测上半年营收7.02亿元,同比增长51.39%,归母净利润亏损0.1835亿元,但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73% [13] 新兴技术需求驱动 - AI训练/推理继续拉动EUV/高端DUV、刻蚀/薄膜沉积、计量检测设备需求 [11] - HBM堆叠与先进封装(如CoWoS/混合键合)抬升设备强度 [11] - NAND以技术迁移为主的投资,对刻蚀、薄膜、低温工艺与计量产生"以质补量"的需求外溢 [11] 行业展会与平台 - 第二届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2025)将于10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成为行业重要观察窗口 [14][15] - 晶圆制造展区吸引ASML、AMAT、Lam Research、北方华创等国内外顶尖企业,展示技术创新与成果 [15] - 展会期间将举办"边缘AI赋能硬件未来创新论坛"等议题,讨论中国市场复苏、AI应用设备需求等焦点 [16][17] 行业长期展望 - 半导体市场长期增长趋势稳固,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攀升至约1万亿美元 [19] - 行业参与者正优先调整供需平衡与盈利策略,通过提升生产力和良率优化成本结构,为下一轮爆发积蓄力量 [19]
精智达20250922
2025-09-23 10:34
行业与公司 - 精智达专注于半导体测试设备、面板及OLED检测设备、XR光学检测设备等领域[2] - 公司是国内唯一提供系统化存储测试设备解决方案的供应商[3] - 在AI时代围绕存力、算力及人机交互需求构建完整产品线[5] 核心业务进展 半导体测试设备 - 高速FT测试机实现历史性突破 首次获得客户订单 在合肥公司3.2亿元半导体设备订单中占比超10%[3] - 老化测试机及低速FT测试机持续放量 合计占比超70%[2][3] - 耗材和部件类产品占比近20%[2][3] - CP测试机通过关键节点验证 结合客户技术方案迭代升级[3] - DRAM测试实现9G以上速率 SOC测试对标Helium最高级别产品[3][14] - 自2020年战略储备SoC测试机 2023年推出首台样机 与国内AI算力芯片企业战略合作[2][3] - 预计年底及明年上半年推出算力芯片测试原型及工程样机[2][3] 探针卡业务 - 成为国内唯一MEMS工艺碳蒸卡量产供应商[2][4] - 业务供不应求 预计在新订单中占据主要地位[2][10] - 完全对标国际厂商 产品包括碳针卡及其他治具类、消耗品类[7] - 已达到独立运营状态 将迎来快速发展[10] 面板及OLED业务 - 响应下游厂商扩产需求 上半年获京东方、维信诺和华星光电等大客户订单[2][4] - 国内厂商8.6代线投资计划每家300亿至500亿元不等[15] - OLED EAC段和模组段、中后道设备市场占有率国内最高之一[2][15] - 已开始布局前道设备 今年将进一步拓展业务[15] XR业务 - 自2024年起与Meta合作 为AR眼镜提供光学检测设备[2][4] - 全球核心供应商 已获千万级别订单[2][4] - 在核心光学和光机领域有独特优势[8] 财务表现 - 显示业务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预计未来三五年维持理想状态[3][16][17] 发展战略 - 全面对标国际厂商爱德万的产品布局 国内唯一实现all in one策略的企业[5] - 围绕中国市场和下游客户需求进行拓展[5] - 作为AI时代基础设施 逐步布局关键领域参与国际竞争[9] 其他重要信息 - 存储测试领域面临老化、高速测试需求迫切[12] - 部分产品线出现缺货状态[9] - 高速FT设备进展超预期 预计明年订单量更大[11] - NAND测试产品已做好技术储备[12]
中旗新材(001212) - 2025年8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5 14:22
星空科技业务情况 - 星空科技成立于2021年,核心团队在半导体装备研发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 [2] - 产品覆盖芯片键合、硅片键合、纳米压印、光学检测等高端设备系列 [2] - 产品主要围绕3D封装、先进封装及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的关键需求 [2] 股东减持与控制权安排 - 股东减持旨在落实公司控股权稳定安排,履行《表决权放弃及控制权稳定相关事项之协议》 [2] - 周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在董事会换届后12个月内减持股份,使持股比例低于星空科技 [2] - 36个月内确保星空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持续高于周军方,且差距不低于8% [2] 协议转让进展 - 2025年7月22日星空科技一致行动人与海南羽明华签署股份转让《补充协议》 [3] - 对原协议中的股份转让数量及价格进行了调整 [3] - 尚需深交所审核确认,通过后将办理过户手续 [3] 公司发展规划 - 专注主业同时拓展半导体领域新材料需求 [3] - 推动星空科技高端装备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 [3] - 稳步推进以高端装备为主、材料为辅的转型升级 [3] 石英矿资源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中旗矿业与河池市自然资源局签署《采矿权出让合同》 [3] - 脉石英矿资源总量增至825.7万吨(原748.6万吨+新增77.1万吨) [3] - 采矿生产规模由20万吨/年提升至40万吨/年 [3] - 设计利用资源量为633.23万吨 [3]
中旗新材(001212) - 202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6:36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旗新材与星空科技合作旨在推动材料高端化转型,探索半导体领域新增长点 [4] - 星空科技在半导体装备研发领域拥有20年经验,产品聚焦AI芯片制造关键设备 [4] - 合作将助力中旗新材从传统建材向高端装备制造拓展,实现产业升级 [4] 星空科技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线包括:光刻机系列(含I线/G线/H线)、芯片键合机、硅片键合机、光学检测设备、纳米压印设备 [5][8] - 光刻机精度达微米级,2025年下半年将提升至0.7-0.8微米(亚微米水平) [9] - 产品定位先进封装(2.5D/3D封装)及AI芯片制造,技术路线与主流光刻机厂商差异化 [12] - 60%员工为研发人员,未来将保持50%左右研发人力占比 [11] 市场进展与竞争格局 - 光刻机已交付客户,部分进入工艺实验或量产阶段 [9] - 供应链国产化率较高,但关键环节仍保留国际供应商 [12] -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专用设备供应商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分阶段整合:先提升半导体材料技术,再融合高端装备业务 [6] - 转型节奏考虑业务稳定性、管理成本控制及协同效应最大化 [6] - 证券化将助力自主研发与战略并购,丰富产品线及供应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