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行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哪些平台可以方便地投诉企业?这一篇给你讲清楚
新浪财经· 2025-11-17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者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可通过多种正规渠道进行投诉,选对平台是维权的关键 [1][15] - 不同投诉平台各有优势,如APP内客服效率高、12315平台权威性强、黑猫投诉反馈快、行业热线对口明确 [16][17] - 建议消费者遵循从APP内客服到平台售后,再到行业热线、12315、黑猫投诉,最后至消协或法律途径的递进式投诉顺序 [15] 主要投诉渠道及特点 - **APP内客服或平台售后入口**:处理速度最快、最直接的渠道,适用于应用会员扣费异常、退款处理慢、网购发货问题等平台内部纠纷 [3] - **全国12315平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最权威官方投诉渠道,适用于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拒绝退换货、价格欺诈等情况 [5][6] - **行业监管热线**:因对口处理而效率更高,例如12300处理通信问题、12328处理交通出行纠纷、12305处理快递问题、12365用于产品质量监督 [7][8] - **黑猫投诉平台**:具有公开透明、进度可见、企业响应快的特点,适合处理售后推诿、退款拖延、霸王条款、平台客服不回复等问题 [9][10] - **消费者协会**:以温和的调解方式处理服务态度争议、小额退款、线下生活服务纠纷等事宜 [12][13] - **法律途径**:作为最后选择,针对企业恶意欺诈、拒绝履约、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问题,最具强制力 [14]
人民财评:两大物价指数改善 宏观经济“体温”回升
人民网· 2025-11-10 15:21
价格数据总体表现 -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 [1] - 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1%,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1] - CPI和PPI的同步向好显示宏观经济体温正在回升 [1] 消费价格指数驱动因素 - 10月恰逢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假日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1] - 出行、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迎来集中释放,服务价格由降转涨 [1] - 核心CPI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显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2] - 居民在医疗服务、家政服务、文娱消费等领域需求稳步提升 [2] - 悦己型、健康型需求增长,带动工艺美术、运动球类、营养食品等细分工业品价格稳步抬升 [2]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信号 - PPI环比由平转涨,彰显工业生产端需求正在逐步回暖 [2] - 价格改善通过产业链传导至消费端,为CPI稳定提供支撑 [2] - 价格提升会增强企业生产意愿和盈利能力,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 [2] 政策与结构因素 - 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是CPI同比由降转涨、PPI环比转正的重要背景 [1] - 部分行业供需关系出现积极变化 [1] - 物价回暖是政策、结构与预期三重力量合奏的结果 [1]
冬季旅游避坑指南:消费前如何提前识别风险与投诉渠道
新浪财经· 2025-11-06 11:25
消费前风险识别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大众点评、携程等平台查看商家的用户评价,尤其是中差评,以了解服务流程和售后响应的真实情况 [6] - 可通过专业投诉平台查询企业是否曾被集中投诉,例如部分旅游公司在捆绑销售、退款拖延等方面存在多次被投诉记录 [6] - 需关注行业典型纠纷类型,例如冬季旅游中滑雪场的安全保障、温泉酒店的卫生条件、包车服务的合同履约等高频投诉点 [6] 消费纠纷投诉渠道 - 官方行政投诉渠道包括全国12315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具有权威性,适合处理合同欺诈、安全隐患等严重纠纷 [3] - 行业自律组织与协会如中国旅行社协会、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对其会员单位有约束力,在特定细分领域处理效率较高 [3] - 第三方网络投诉平台如黑猫投诉,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适合希望快速与企业建立沟通的消费者 [3] 黑猫投诉平台特点 - 平台支持网站、APP、小程序全终端覆盖,方便用户随时提交投诉 [4] - 设有企业回复榜、完成率榜等模块,激励入驻企业主动处理用户问题 [5] - 投诉进程透明,用户可实时查看已分配、处理中、已回复、已完成等状态 [7] - 投诉可按行业、品牌分类提交,系统自动匹配对应企业客服,提升沟通效率 [7] - 对于电商、在线教育、出行服务、通讯服务等互联网化程度高的行业,能较快获得企业客服响应,例如有用户滑雪票退款问题在投诉后三天内解决 [7] 分行业投诉渠道选择 - 旅游、酒店类问题可优先尝试黑猫投诉、12301,企业响应意愿较强 [7] - 通讯服务、网络套餐问题除12315外,也可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处理 [7] - 金融消费、保险纠纷问题优先选择银保监会12378热线 [7] - 本地生活、团购类问题可同步使用黑猫投诉与12315,形成双重推动 [7] 消费与维权策略总结 - 建议消费者在付款前善用各类评价与投诉平台的历史数据做背景调查,判断商家信誉 [8] - 发生纠纷后应根据问题类型选择渠道,官方渠道解决严重侵权,第三方平台如黑猫投诉适合快速推动企业售后响应 [8]
曹操出行(02643.HK):城市版图扩大助力份额扩张 报表端减亏初显成效
格隆汇· 2025-09-01 09:5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业收入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1] - 毛利率8.4%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 - 期内亏损4.7亿元 同比减亏3.1亿元 [1] - 经调整净亏损3.3亿元 同比减亏1.7亿元 [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25亿元 同比大增164.6% [1] 收入结构 - 出行服务收入86.0亿元 同比增长49.8% [2] - 车辆销售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137.3% [2] - 车辆租赁收入1.0亿元 同比增长25.7% [2] - 其他业务0.08亿元 同比下降62.2% [2] 运营指标 - 出行服务GTV109.5亿元 同比增长53.6% [2] - 平台日均订单量210.8万 同比增长50.6% [3] - 平均订单价值28.9元 同比增长3.2% [3] - 平均月活司机55.4万 同比增长53.5% [2] 业务拓展 - 通过向运力合作方销售定制车进入27个新城市 总运营城市达163个 [2] - 定制车队规模自持超3.7万辆 贡献GMV25亿元 同比增长34.7% [2] - 销售车辆7993辆 同比增长182.8% [2] - 支付给聚合平台佣金增长70.0%至7.4亿元 [2] - 聚合平台带动订单量增长49.0%和活跃用户增长57.4% [2] 单位经济(UE)分析 - 平台Take Rate为78.5% 同比下降2.0% [3] - 司机成本及补贴约63.4%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3] - 运力合作伙伴佣金1.8% 同比持平 [3] - 车辆折旧及维修成本6.2% 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3] - 聚合平台佣金/GTV为6.7%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3] - 出行服务与资产租赁EBIT比率为-2.4% 同比改善2个百分点 [3] 战略发展 - 2025年6月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募集17亿港元 [3] - 引入产业链龙头作为基石投资人 [3] - 曹操智行平台2025年2月28日上线 累计测试里程1.5万公里 [3] - 拟于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2027年规模化运营 [3] - 作为吉利集团唯一出行服务平台 扮演制造-技术-运营闭环关键窗口 [3]
曹操出行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3.3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7 16: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1] - 经调整净亏损3.3亿元 同比收窄34% [1] 收入结构 - 出行服务业务贡献营收86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约91% [1] - 车辆销售业务营收7.44亿元 [1] - 车辆租赁业务营收1.04亿元 [1] - 其他业务营收843.4万元 [1]
如祺出行上半年多项指标大幅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5: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涨61.7% [1] - 出行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51.13%至7330万单 贡献交易额同比上升56.83%至20.32亿元 [1] - 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07% [1] - 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 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 同比提升215.4% 毛利率录得2.2% [1] - 单笔订单交易额从去年同期26.7元/单提升至27.7元/单 增幅3.75% [2] 成本控制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43.4% [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与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幅均超过20% [2] 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 上市一年来累计投入超过1.37亿港元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 [1][2] - 平台运营Robotaxi超300台 [1] - 上半年Robotaxi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 [1] - 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上升超70% [1] - 计划2026年及后再投入2.56亿港元 [2] 运营优化 - 毛利率改善主要受益于用户流量增加带动订单量上升 客户激励措施及司机成本结构优化 司机对平台信任加强 [1]
继续降本增效!如祺出行发半年财报:毛利率首次转正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3: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1.7% [1][2] - 出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6.1%至16.36亿元 技术服务收入同比激增207.0% [1][4] - 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 同比增长215.4%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1%提升至2.2% 实现首次转正 [4] 业务运营数据 - 订单量达7330万单 同比增长51.1% 推动交易额增长至20.32亿元 [6] - 单笔订单交易额从26.7元/单提升至27.7元/单 增幅3.8% [6] - Robotaxi车队超300辆 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 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上升超70% [9]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43.4% 一般及行政开支与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幅均超20% [8] - 通过"涟漪模式"扩张战略覆盖全国94个城市 实现较低获客成本的高效增长 [8] - 运营效率优化体现为司机成本结构优化和平台信任度加强 [4] 战略规划与资本配置 - 自动驾驶及Robotaxi研发已投入超1.37亿港元 计划2026年后追加投入2.56亿港元 [9] - 启动"Robotaxi+"开放平台战略 计划5年内覆盖100个核心城市并组建超万辆规模车队 [9] - 推动10亿级投资计划 构建支持每年10万辆Robotaxi运维的三级网络体系 [9]
如祺出行2025年上半年收入16.76亿元 毛利率首次转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0:5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整体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61.7% [1] - 出行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51.13%至7330万单,交易额同比上升56.83%至20.32亿元 [1] - 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07%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1%提升至当期2.2%,首次实现正值 [1] - 毛利总额3743.8万元,同比增长215.4% [1] 技术投入与业务拓展 - 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累计投入超过1.37亿港元 [1] - 平台运营Robotaxi超300辆,服务覆盖大湾区核心区域 [1]
如祺出行上半年总收入增逾六成 毛利大增215.4%实现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7% [1][2] - 出行服务收入1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技术服务收入增幅达207% [1][2] - 毛利总额3743.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4%;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1%提升至2.2%,实现首次转正 [1][2]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43.4%,一般及行政开支和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幅均超过20% [3] 运营数据 - 出行服务订单量7330万单,同比增长51.13%;交易额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6.83% [1][3] - 单笔订单交易额从26.7元/单提升至27.7元/单,增幅3.75% [3] - 服务覆盖全国94个城市,采用"涟漪模式"进行地域扩张 [4] Robotaxi业务进展 - 平台运营Robotaxi超300辆,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上升超70% [1][6] - 上市以来在自动驾驶及Robotaxi研发投入超过1.37亿港元,计划2026年后再投入2.56亿港元 [6] - 启动"Robotaxi+"战略,计划5年内覆盖100个核心城市,构建超万辆规模Robotaxi车队 [6] - "Robotaxi+"战略发布后一个月内公司市值提升近25% [7] 市场战略 - 通过优化司机成本结构和客户激励措施实现毛利率改善 [2] - 采用"涟漪模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后向邻近地区扩散,降低获客成本 [4] - "Robotaxi+"模式通过开放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形成人机混合服务能力 [6][7]
如祺中期业绩发布:收入增长61.7%,毛利首次转正且大幅提升215.4%,Robotaxi或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26 2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1.7% [1] - 出行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51.13%至7330万单 贡献交易额同比上升56.83%至20.32亿元 [1] - 出行服务收入同比大增86% 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07% [1] - 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 比去年同期提升215.4%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1%改善至当期2.2% 大幅提升170.97%且首次转正 [1] 业务发展 - 出行服务包括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 [1] - 技术服务涵盖AI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 [1] - 基于"Robotaxi+"战略 未来5年将Robotaxi运营覆盖至100个核心城市 [1] - 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