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过往终止率超72%!谁能成功闯关第二轮IPO现场检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9:48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和2024年,IPO现场检查企业分别只有 17 家、4 家。而今年已开展两轮现场检 查,中签企业合计14家。 "这主要因为上半年IPO申请获得受理的企业增多,年初监管层曾表态,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 查、现场督导覆盖面大幅要提高到不低于1/3。往年现场检查的抽查比例也在 25%以上。"泽浩资本合伙 人曹刚对记者表示。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了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名单,共有12家企业被抽中,包括申 报上交所IPO 企业8家(含 3 家上证主板、5 家科创板),申报深交所IPO 企业 4 家(含 3 家深证主板, 1家创业板)。 其中,惠科股份是本次唯一一家二次申报企业,其曾闯关创业板IPO,预计融资95亿元,于2022年6月 24日受理,2022年7月22日问询,但于2023年8月5日主动撤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2025年第二波IPO现场检查来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受理的IPO申请共有177单,其中沪深交易所共受 理了62单。 从基本面上看,中签的12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大,最近一年净利润平均值高达4.98亿元,拟募资 ...
IPO要闻汇 | 单日新增受理41家企业,年内最低价新股启动申购
财经网· 2025-07-07 18:40
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上周(6月30日-7月4日,下同)2家企业上会,新增41家IPO受理企业;2家提交IPO注册,1家IPO注册获通过;2家IPO终止;1 只新股上市。 与此同时,本周(7月7日-7月11日)2家公司上会迎考,1只新股安排申购。 一、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单日新增41家IPO受理企业,惠科股份拟募资85亿元 Wind数据显示,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1家IPO申请。按拟上市板块划分,有32家企业拟登陆北交所,2家企业拟登陆创业板,5家企业拟登 陆科创板,2家企业拟冲刺深证主板。另外,2家IPO从"中止"变更为"已受理"。 从行业来看,上述41家企业所属21个行业。其中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 业数量最多,分别有8家、5家和5家企业。 审2过2,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单IPO过会 上周,2家企业迎来IPO大考,禾元生物、锦华新材首发上会均获通过。 | | | | 部分新受理企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名称 拟上市板 | | ...
今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公布:涉及12个项目,9家券商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01
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 - 中证协随机抽取12家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包括长裕控股、易思维科技、恒运昌真空技术、芯密科技、埃泰克汽车电子、田园生化、振石新材料、康瑞新材料、未来氢能材料、电科蓝天、慧谷新材料、惠科股份 [1] - 12家公司中8家拟登陆上交所(3家主板+5家科创板),4家拟登陆深交所(3家主板+1家创业板) [2] - 保荐机构涉及9家券商,中信证券保荐3家居首,中金公司保荐2家,其余7家券商各保荐1家 [2] 审核状态与融资规模 - 10家公司处于已受理状态,易思维科技(科创板)和长裕集团(上证主板)处于已问询状态 [2] - 12个IPO项目融资额分布在6亿至85亿元区间,其中惠科股份85亿元(深证主板)、振石股份39.81亿元(上证主板)、未来氢能材料24.46亿元(科创板)位列前三 [3][4] - 融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8家,占比66.7%,6-10亿元区间4家 [3][4] 重点公司分析 - 惠科股份为唯一曾终止IPO的公司,2022年创业板IPO撤回后转战深证主板,募资额较前次减少10亿元至85亿元 [4] - 惠科股份2022-2024年营收从271.34亿元增长至403.1亿元,净利润从亏损14.28亿元转为盈利33.39亿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排名前三 [5] 历史检查情况 - 2025年首批抽检的力源海纳和强一股份均经历"中止审查"后恢复至已问询状态 [5] - 2024年三批抽检4家企业中2家撤回,2023年17家抽检企业12家撤回,撤回率70.6% [6]
诚志股份增加间接控股股东 推动海控集团内部战略整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9:26
公司股权变动 - 青岛海控集团将直接持有的青岛海控投控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全资子公司董家口集团 [1] - 董家口集团间接收购诚志科融持有的上市公司30 83%股份 [1] - 收购前董家口集团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诚志科融为控股股东持股3 75亿股(占总股本30 83%) [1][2] - 实际控制人仍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 [2] - 收购目的为推动海控集团内部战略整合 [1] 收购方背景 - 董家口集团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之一 [1] - 主要从事董家口经济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 [1] - 同时开展贸易和商品房销售业务 [1]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气体及基础化工原料综合运营 [2] - 半导体显示材料生产 [2] - 生命科技产品生产和销售 [2] - 工业大麻种植 研究 加工及产品销售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0 66亿元 [2] - 归属净利润2 31亿元 同比上升29 98% [2] 子公司发展 - 诚志永华为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管理平台 [2] - 2021年引入15家战略投资者 [2] - 2022年完成股份制改制和更名 [2] - 已启动分拆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2] - 持续开展IPO尽调规范工作 [2] 同业竞争情况 - 收购方及其关联方业务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 [3]
惠科股份IPO募85亿估值水平是否被高估 财报有无数据“水分”?
新浪证券· 2025-07-03 18:07
核心观点 - 惠科股份IPO计划募资85亿元 估值区间560亿至850亿元 但按面板行业1.2倍PB估值 合理估值应为400亿元左右 存在显著高估可能 [1] - 公司314亿元净资产中包含超百亿少数股权 可能存在明股实债问题 净资产质量存疑 [11][13] -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但跌价计提比例显著低于同行 2024年计提比例仅4.09% 远低于行业平均12%及京东方18.96%水平 报表或有水分 [14][16] IPO募资与估值 - 募资用途:25亿元投建长沙OLED项目 30亿元投建长沙Oxide项目 20亿元投建绵阳Mini-LED项目 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2] - 估值变化:2021年京东方增资时估值303亿元 2024年底最新估值达660亿元 三年增幅超100% [3][4] - 估值对比:按1.28倍行业PB均值计算 314亿元净资产对应估值应为400亿元 当前IPO估值溢价40%-112% [5][6][8] 财务质量分析 - 少数股东权益:2024年末达129.27亿元 占净资产30%以上 部分具有赎回特征 若确认为负债将推高资产负债率 [11][13] - 存货问题:存货规模从2019年18.5亿元增至2024年63.69亿元 周转天数从48天升至73天 但跌价计提比例从21.32%降至4.09% [14][16] - 产能利用率:半导体显示面板产能利用率79.47% 智能显示终端仅61.62% 存在闲置产能 [10] 行业与经营状况 - 行业地位: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第三 显示器面板第四 智能手机面板第三 与京东方 TCL并称三大巨头 [8] - 业绩波动:2022年毛利率-0.61% 2024年回升至18.58% 净利润从2022年-21亿元增至2024年37亿元 但周期属性显著 [20][21] - 客户结构:三星销售额从2021年72.86亿元(占比20.4%)骤降至2024年26亿元(6.5%) 大客户稳定性存疑 [28][29] 行业动态 - 面板价格:2025年Q2 TV面板价格环比下降 43/55/65寸分别降1美元 呈现旺季不旺特征 [24][26] - 出货量:2025年4月全球TV面板出货同比降14% 监视器降5% NB降10% 需求阶段性回落 [27] - 估值参考:京东方收购彩虹光电PB仅1倍 评估增值率3.46% 显示行业并购估值趋于保守 [8][9]
TCL科技:完成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收购
巨潮资讯· 2025-07-02 10:46
一、交易背景与目的 7月1日,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100,以下简称"TCL科技")宣布,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项 目中的标的资产过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这标志着TCL科技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5年7月1日,深圳华星半导体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登记通知书》,标的资产已正式变更登记至TCL科技名下。这一关键步骤的完成,为 后续交易流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后续事项安排 尽管标的资产过户已经完成,但本次交易仍有若干后续事项需要处理。首先,TCL科技需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以支付交易对价,并办理新增股份的登记及上 市手续。其次,公司需在证监会注册批复的有效期内完成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并办理相关登记及上市手续。此外,公司还需修改公司章程,办理注册资 本变更登记,并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交易相关方也将继续履行协议及承诺,确保交易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TCL科技此次交易旨在收购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 的 ...
6月IPO受理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北交所独揽六成份额,还有这些看点
券商中国· 2025-07-01 22:44
IPO上半年受理正式"收官"。 在年报财务数据有效期最后一日,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 在今年6月这轮申报潮中,三地交易所单月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不过受理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该数据在2023年6月同期受 理家数中占比60%。可以看出,市场在谨慎复苏中寻找新平衡。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6月IPO受理高峰结束。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今年6月共有150家IPO获得受理,较去年同期(30家)实现数倍增长。 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IPO受理情况有所恢复,但与往年相比仍然偏冷。根据记者统计,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得受 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在当前"严把上市关"的基调下,沪深市场IPO受理"盛宴"难以回到过往。 | | 2025年6月 | 2024年6月 | 2023年6月 -2022年6月 | | | --- | --- | --- | --- | --- | | 深交所 | 28 | | 114 | 144 | | 上交所 | 5 | | 72 | 88 | | 北交所 | 97 | 28 ...
年营收超400亿!惠科IPO获受理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1 16:22
6月30日,据深交所最新披露显示,惠科股份IPO申请已正式获受理。 根据当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惠科此次拟募集85亿元,投资建设"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 目"(总投资30亿)、"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0亿)以及"绵阳Mini-LED智能制 造项目"(总投资25亿)。 | )ま | 项目名称 | 项目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集 | 备案情况 | 环评情况 | | --- | --- | --- | --- | --- | --- | | 官 | | | 资金金额 | | | | 1 | 长沙新型 OLED | 303.113.26 | 250.000.00 | LJK20250101 | 浏环商 | | | 研发升级项目 | | | | (2025) 19号 | | 2 | 长沙 Oxide 研发 及产业化项目 | 300.007.36 | 300,000.00 | LJK2025098 | 长环评(浏经 开) (2025) | | | | | | | 10 号 | | 3 | 绵阳 Mini-LED | 254.455.17 | 200.000.00 | 川投资备【2501-510703- ...
京东方A: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5
二〇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www.lhratings.com 联合〔2025〕4433 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主体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京 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 AAA,维持"25 京 东方集 MTN001(科创票据)"和"25 京东方集 MTN002(科创债)" 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九、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均视为已经充分阅读、理解并同意本声 明条款。 声 明 一、本报告是联合资信基于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得出的截至发表之日的 独立意见陈述,未受任何机构或个人影响。评级结论及相关分析为联合资信 基于相关信息和资料对评级对象所发表的前瞻性观点,而非对评级对象的事 实陈述或鉴证意见。联合资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 实、客观、公正的原则。鉴于信用评级工作特性及受客观条件影响,本报告 在资料信息获取、评级方法与模型、未来事项预测评估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二、本报告系联合资信接受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该公司")委托所出具 ...
李东生:希望在海外建立五个TCL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02:15
李东生透露,在过去的十年,TCL海外业务利润率是高于国内的,这是和 20 年前不一样的,20 年前是要靠国内的利润补贴海外业务;另外,海外业务的增 长也超过了国内业务的增长,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结果。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刘宝丹 百年未有的全球大变局下,全球化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作为中国品牌出海的老大哥,TCL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举行。在此期间,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分享了自己对当前全球变局下企业 发展的看法。 李东生提到,希望在海外建立五个TCL。"TCL在海外均建立经营实体,实际就成为当地企业。该企业的成长可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可对当地经济发展做 出贡献,包括就业、税收。这样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模式才能够得到更多国家的欢迎。" 自1999年出海,TCL始终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推动海外本土化经营,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实现共赢共享。近几年,TCL在本 土化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将海外业务进一步划分为北美、拉美、欧洲、亚太、中东非等区域经营中心。 "每个区域经营中心将逐步做实,未来均成为承担经营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