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美胶原棒2.0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2367.HK):可复美品牌保持较快增长 医美审批进程加快
格隆汇· 2025-08-30 02:44
财务表现 - 1H2025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2.5% [1] - 1H202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0.2% [1] - 1H2025经调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7.4% [1] 产品结构 - 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24.2%,占比77.4% [1] - 医用敷料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比22.3% [1] - 保健食品及其他业务营收1000万元,同比增长16.3% [1] 品牌表现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2.7%,占比81.7% [1] - 可丽金品牌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26.9%,占比16.1% [1] 新品与产品策略 - 可复美胶原棒2.0位列天猫液体精华热销榜国货TOP1 [2] - 可丽金胶原大膜王3.0位列天猫涂抹面膜热卖榜TOP4及京东滋养面膜热卖榜TOP1 [2] - 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新增专研IV型热塑胶原,针对热损伤修复场景 [2] - 焦点面霜助力水乳等产品打开市场认知 [2] 渠道发展 - DTC线上直销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13.3% [2] - 电商平台线上直销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133.6% [2] - 线下直销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74.3% [2] - 经销渠道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12.1% [2] 渠道拓展 - 截至1H2025末在全国拥有24家品牌专卖店,覆盖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 [3] - 可复美作为首个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牌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进军东南亚市场 [3] - 京东自营渠道美妆类目扩张及健康类目优势巩固推动电商平台高增长 [3] 盈利能力与费用 - 1H2025毛利率81.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因医用敷料占比下滑 [3] - 销售费用率34.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因低费率京东渠道占比提升及广告投放节奏变化 [3] - 管理费用率2.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1.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未来增长驱动 - 可复美胶原棒、可丽金大膜王等明星单品持续升级迭代 [3] - 新品包括可复美焦点面霜、帧域密修系列、可丽金胶卷眼霜及面霜展现良好增长势头 [3] - 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及冻干纤维已进入CDE审评阶段,医美业务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3] 业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9亿元(下调10%) [4] - 下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4.5亿元(下调11%) [4] - 下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8亿元(下调9%) [4]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2.42元、3.22元、4.19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倍、16倍、12倍 [4]
巨子生物(2367.HK):业绩稳健增长 控费良好
格隆汇· 2025-08-30 02: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调整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毛利率81.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护肤品占比提升 [1] - 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3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毛销差同比优化 [1] 渠道与品牌表现 - DTC线上直销渠道营收18.16亿元,同比增长13%;电商平台线上直销渠道营收3.91亿元,同比增长134%;线下直销渠道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74%;经销渠道营收7.87亿元,同比增长12% [2] - 可复美品牌营收25.42亿元,同比增长23%;可丽金品牌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他护肤品牌营收0.58亿元,同比下降10%;保健食品营收0.1亿元,同比增长16% [2] - 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24%;医用敷料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17% [2] 产品与研发动态 - 可复美推出升级款胶原棒2.0产品,首次添加专有重组IV型胶原蛋白,专注基底膜屏障修复,618大促期间位列天猫液态精华榜国货TOP1 [3] - 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首次添加专研IV型热塑胶原,满足医美人群项目前中后期需求 [3] - 焦点面霜持续实现人群破圈和声量提升;可丽金品牌聚焦抗老心智,明星单品大膜王3.0表现亮眼 [3]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33元(下调0.14元)、2.87元(下调0.17元)、3.54元(下调0.21元) [1] - 基于同业估值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下调至75.85港币(下调15.43港币) [1]
巨子生物20250828
2025-08-28 23:1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率维持在38%高位[2][4] * 毛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21.5%,毛利率81.7%,同比略有下降[5] * 功效护肤品业务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提升至77%[5][6] * 医用敷料业务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1.7%[5] * 保健食品和其他业务收入1000万元,同比增长16%[6] 核心品牌表现 * 可复美品牌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2%[2][7] * 可丽金品牌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7%[2][7] * 线上直销收入同比增长24.7%[4] * 直销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7%,经销商渠道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2%[7] 产品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4100万元,占营收比例1%[2][8] * 新增19项专利,累计达186项专利[2][8] * 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库分子数量超50种[2][8] * 获得重组人10型胶原蛋白及其应用、一型胶原蛋白等重要专利授权[8] * 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重组胶原蛋白敷料[8] 新产品市场表现 * 可复美胶原棒2代在华西医院临床试验显示优异舒缓、修复、保湿功效,过敏率指标约1/10000级别[2][9][21] * 胶原棒2代位列天猫液态精华热卖榜国货第一名,敏感肌液态精华热销、好评及回购榜单第一名[2][9][24] * 可丽金胶原大魔王3.0版本在京东滋养面膜热卖榜排名第一[2][10] * 焦点面霜上半年收入超过2亿,新客占比超过60%[30] 渠道建设进展 * 产品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超13万家连锁药房及6000多家化妆品连锁店和超市门店[2][13] * 入驻天猫、抖音、京东、小红书及快手等线上电商平台[13] * 开设24家购物中心零售店[13] * 进驻全国多家丝芙兰门店,拓展免税渠道包括三亚海棠湾免税区与韩国首尔新罗免税店[13] 国际市场拓展 * 加速布局港澳及东南亚市场,进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和新加坡等核心市场[2][31][32] * 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2][32] * 搭建Instagram、Facebook、Tiktok等海外社交平台官方账号矩阵[33] * 联合东南亚区达人进行溯源和直播活动[33] 营销与品牌建设 * 上半年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下降1%[18][34] * 预计全年销售费用率呈中低个位数增长趋势[3][35] * 开展可复美校园行活动、可丽金悦己体验沙龙等消费者互动活动[12] * 参与中华医学会第30次皮肤病学术年会等权威会议[11] * 发起小红书重组胶原正抗老科普计划[10] 临床研究与学术背书 * 可复美胶原棒2.0在华西医院临床研究中显示皮肤红度、角质层水分含量等功效指标显著提升,总体满意度超过95%[22][23] * 计划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针对中重度皮损人群的临床研究,预计2025年11月结题[23]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开展空瓶回收计划,将回收空管制成再生品[15][27] * 携手中国医师协会开展公益义诊宣讲活动[14] * 计划发起"好素发声"公益项目,通过回收再生助学实现环保闭环[27]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索[16] * 推出可复美大单品礼遇限定款,预计2026年上半年推出新产品[30] * 做细做扎实渠道运营,沉淀可持续、高质量能量与组织[16] * 通过透明溯源计划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品专业信任[25][26]
风波中的可复美:渠道商的囤货卖不出去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6:43
核心观点 - 可复美胶原棒2 0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质疑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导致销量大幅下滑60%-70% [2][3][5] - 公司首次承认现有质量标准存在局限性 但否认虚假宣传 [6] - 风波导致618大促表现不佳 抖音销售额占比从去年85 7%降至29 2% [8][9] - 控股股东启动5350万港元增持计划 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四成 [13] 产品与销售 - 可复美胶原棒2 0京东官方售价379元 盒 经销商拿货价约150-160元 盒 [2][11] - 液体敷料价格从115元 盒跌至80元 盒 最低触及74元 盒 [6] - 618期间抖音销售额2 16亿元 其中风波后仅贡献0 62亿元 [8] - 天猫排名从第12降至第16 抖音热卖榜跌出前10至第13位 [9] 渠道影响 - 带货达人数量减少32% 头部主播贾乃亮5月23日后停带 [7] - 电商直销渠道2024年增长112 5% 但当前动销停滞 [12] - 批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周销量从200盒 天降至几盒 周 [5] 公司动态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45 4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82% [2]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2 8% 净利润复合增长43 5% [10] - 管理层称618损失可控 维持2025年目标不变 [4][10]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3-6个月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 [13] 市场反应 - 小红书博主暂停商单 部分内容被要求删评 [7][9] - 下游经销商转向其他品牌 部分尝试拓展抖音新客 [13] - 股价从历史高点87 1港元跌至54 7港元 市值蒸发314亿港元 [10][13]
重组胶原蛋白之争未休:巨子生物承认局限性,华熙生物送检润百颜
新京报· 2025-07-02 09:19
行业检测标准争议 - 华熙生物联合国家级权威机构采用HPLC-HRMS技术和"特征肽段-基质匹配标线法"检测润百颜产品中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含量为0.60mg/g(0.06%),并验证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复杂基质干扰、精准识别重组胶原蛋白且过程准确[2][3] - 华熙生物对六款市场热销产品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质量参差不齐,但未公布未达标品牌名称,计划进一步测试为制定统一检测标准提供参考[1][3]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和方法存在局限性,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方法,逐步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 企业技术路线差异 - 华熙生物强调即便在复杂基质中微量添加也可精确定量,认为"没有标准不代表无法验证",批评以无标准为由逃避检验的行为[1][6] - 巨子生物参考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和团体标准T/ZGKSL 004-2023检测显示其可复美胶原棒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4][5] 行业规范进程 - 华熙生物主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其检测方法可为监管部门制定标准提供参考[1][3] - 巨子生物表示将加速推进检测方法优化验证,持续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以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5]
2025年第25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26 14:45
行业环境 - 经济数据显示消费领域承压,CPI、PPI同比下滑,美妆行业增长放缓,居民消费趋于谨慎 [1] - 部分美妆品牌通过结合功能与情感价值实现破局,如方里传递女性自信、HARNN提供情绪疗愈、薇诺娜强调成分价值与新品开发 [1] - 市场进入"新常态",消费者更注重质价比、心价比和情价比,企业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差异化优势 [1] 抖音美妆竞争格局 - 国际美妆大牌在抖音平台借力头部主播实现销量猛增,赫莲娜、海蓝之谜等通过达人直播抢占高净值用户市场 [2] - 5月抖音美妆TOP10中国际品牌占据7席,国货仅剩3席,毛戈平、花西子等通过差异化策略坚守细分赛道 [2] - 头部达人带货效应显著,单场销售额破亿,品牌合作模式从带货升级为全链路价值共创 [2] 价格战与品牌价值 - 轻奢与奢侈品牌因频繁参与折扣季,线上线下价格战激烈,冲击品牌高端定位与价格体系 [4] - 大幅打折削弱品牌价值与信任,养成"非打折不消费"习惯,影响日常销售 [4] - 过度促销引发对质量与设计的更高要求,负面评价增多,Skims、Alexander Wang等品牌高端形象受损 [4] 618大促表现 - 淘天美妆成交额占比达45.1%,领先抖音和京东 [5] - 开售10分钟内珀莱雅销售额破亿,兰蔻、欧莱雅等品牌紧随其后 [5] - 可复美胶原棒2.0、SK-II神仙水等超级单品快速过亿,57款新品成交额过千万 [5] 草本护肤趋势 - 中草药成分因"纯净美妆"和"精准护肤"潮流成为热点,相关护肤品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6] - 76%消费者偏好天然草本产品,2025年新备案原料中植物原料占一半 [6] - 国货品牌如片仔癀、佰草集等结合传统草本与现代科技推出新品 [6] 头部品牌动态 - 孩子王以16.5亿元收购丝域实业100%股权,进军头部养发服务领域 [8] - 丝域实业拥有2503家门店,会员超200万,2024年Q1营收1.44亿元 [8] - 杜嘉班纳获1.5亿欧元融资,目标2027财年美妆销售额达10亿欧元 [9] 新兴品牌与市场 - 骆驼户外美妆专注户外场景护肤,明星产品防晒喷雾等成爆款,目标1.5亿GMV [10] - AMOUAGE在上海开设亚太首家旗舰店,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 [11] - AMOUAGE单瓶售价高达2350至4500元,已在中国开设8家门店及专柜 [11]
巨子生物深夜再回应可复美配方事件:现有检测方法存局限性
新浪财经· 2025-06-24 09:14
公司技术积累与行业标准 - 公司于2001年申请国内首个类人胶原蛋白发明专利《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并注册"类人"商标,该物质现归类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1] - 公司推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落地,拥有20余年技术积累[1] - 行业已发布多项重组胶原蛋白标准:2021年命名指导原则、2022年YY/T 1849-2022、2023年YY/T 1888-2023和T/ZGKSL 004-2023,2025年将实施YY/T 1947-2025标准[1] 产品质量控制与争议回应 - 公司产品研发严格参照行业标准制定企业标准,原料和产品质量控制符合化妆品备案技术要求[2] - 针对可复美成分争议,公司完成全面自查并验证不同检测方法,承认现有标准存在局限性需持续优化[2] - 公司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逐步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2] 可复美成分争议事件 - 5月24日美妆博主质疑可复美精华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且缺失甘氨酸成分,公司回应检测显示含量超0.1%[3] - 争议焦点在于检测方法差异,目前行业缺乏国家标准仅有行业标准[3] - 6月1日公司称检测机构否认授权博主使用报告,6月4日公布两款产品检测结果否认下架传闻[3][4]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华熙生物6月23日声明支持涉事博主,因其所属公司为华熙生态成员[4] - 公司市值从5月20日高位下跌近40%至548.30亿港元(截至6月23日)[4]
天猫“反内卷”、美妆超预期?首个618三方共赢实验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0 17:31
618大促生态变化 - 今年618大促生态发生"质"的转变,电商平台开始反思对GMV的极致追逐,简化规则、提质提效成为主旋律[4] - 天猫等平台取消凑单满减、改为直降,提升消费者体验并降低退货率,数据显示简化玩法后成交额仍取得有力增长[20] - 大促氛围"变淡"的关键原因在于更宽松的机制让商家与消费者更加从容,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新路径初见成效[17] 美妆行业表现 - 1-5月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达1889亿元同比增长4.1%,5月单月435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较前两年明显放缓[2][3] - 618期间美容护肤全网销售额432亿元同比增长65.52%,香水彩妆143亿元同比增长57.14%,两品类合计增长63.35%[5] - 国际美妆品牌在天猫迎来强势增长,华伦天奴同比增长超100%,YSL、Hourglass等品牌同比增长超60%[9] - 国货品牌表现亮眼:珀莱雅稳居天猫美妆榜一,双妹增长超300%,毛戈平增长超70%,馥郁满铺增长近300%[10] 平台策略与品牌赋能 - 天猫618机制优化:消费者享受"官方立减15%起"的简化优惠,商家实现两波段联报和智能推荐商品名单[14][16] - 平台推出"售罄加购"功能,商家可延长补货时间,消费者能及时收到补货提醒,改善库存运营效率[17] - 淘天在快消行业投入不低于200亿资源,通过新品流量激励、站外投放补贴等措施解决商家缺复购、缺流量难题[26] - 天猫启动"千星计划"和"宝藏新品牌"计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品牌提供1V1服务、数据工具等差异化支持[2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消费者品牌偏好上升,47%中国消费者固定选择熟悉品牌,较2024年提升14个百分点,美妆行业品牌化竞争趋势明显[22] - 市场步入以品牌价值、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新周期,增长质量比销售规模更关键,流量不再成为品牌发展唯一解药[22][31] - 新锐品牌凭借科研创新突围:绽媄娅同比增长超900%,达肤妍增长超150%,听研增长近80%,新品成为增长重要引擎[10][12]
海蓝之谜们10倍增长?深度解析 618美妆首轮战报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45
电商平台618首轮战报 - 天猫美妆618抢先购全周期排行榜TOP20中国货与国际品牌席位比为5:15 珀莱雅稳居第一 可复美、薇诺娜、毛戈平、彩棠四个国货品牌入榜 [2] - 京东美妆618国货品牌和国际大牌双轮驱动 开门红1小时内国货美妆增长超150% 珀莱雅、谷雨、可丽金等增长超10倍 海蓝之谜、娇兰、YSL等国际品牌增长10倍 [5][6] - 抖音美妆高光品牌榜TOP10中仅韩束、珀莱雅、毛戈平三个国货品牌 赫莲娜、SK-II等国际品牌占据主导 赫莲娜愈颜焕睫套组进入热销商品榜单前三 [9] - 快手电商618开门红美妆护肤品类GMV位居支付用户TOP3类目第三 韩束、蜜丝婷进入GMV TOP品牌榜单前十 [11] 美妆品类表现 - 天猫618首批GMV破亿品牌包括珀莱雅、兰蔻、欧莱雅、修丽可、雅诗兰黛、CPB 32个单品开卖前30分钟成交额超千万 [1] - 京东520当天香水彩妆套装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00% 口红、唇釉、精华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开门红1小时美妆护肤品类成交额翻倍 面部精华、隔离霜等增长超5倍 [5] - 抖音平台原本充斥白牌的榜单已不见白牌踪影 高奢美妆品牌取得爆发式增长 [9] - 各平台618第一周期美妆成交额均实现增长 拼多多增速最快 淘宝天猫、京东也有较快增速 [11] 平台策略变化 - 各平台大促时间普遍拉长至35-40天 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均为39天 抖音、快手为37天 [13][14] - 平台取消或压缩预售时长 京东实现美妆最快9分钟送达 与消费者"即时满足"需求契合 [14] - 大促机制简化 天猫采用立减85折叠加大额消费券 京东推出立减15%加品类补贴券 抖音以立减15%加消费券为主 [16] - 平台开始重视品牌商家利益 淘宝天猫投入不低于200亿扶持快消行业 京东推出0扣点、返佣至高100%等新商扶持措施 抖音降低商家运费险成本5%-15% [18][19][20] 行业趋势 - 国际美妆品牌在618头部竞争中取得新优势 赫莲娜、SK-II等国际大牌在抖音平台实现爆发式增长 [22] - 电商平台从"价格绞杀"转向"生态共建" 抖音整治"恶意营销号" 上线"健康分"机制 美妆白牌玩法终结 [22] - 平台策略转向扶持高质量品牌 利于国际品牌和头部国货品牌 中腰部国货品牌面临新挑战 [23] - 天猫定义"优质品牌"为有原创性、好产品引领消费需求、用户粘性复购双高的品牌 京东美妆全线商品支持百亿补贴并推出"美妆加赠"玩法 [23]
郝宇再质疑:巨子生物的报告无检测机构名字和盖章,双缩脲法测试没测空白对照
财经网· 2025-06-05 08:07
检测方法争议 - 质疑巨子生物在A公司使用高精度质谱法后转而采用准确度较差的双缩脲法定量[1] - 指出质谱法结果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序列与人胶原蛋白同源性达100%但根据专利数据BLAST比对应为86%怀疑检测结果被人为提高[1] - 双缩脲法测试中未测空白对照导致配方中聚丙烯酸酯和精氨酸组合可能干扰重组胶原蛋白含量测定[1] 检测报告合规性 - 质疑四份检测报告未公开署名和盖章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披露要求[1] - 检测机构SGS因舆论压力退回检测请求被谴责缺乏社会责任[2] 产品下架与采样争议 - 巨子生物声明可复美胶原棒1 0因售罄下架否认"悄悄下架"传闻[2] - 建议公证处和律师事务所收集可复美1 0和2 0样品为消费者维权做准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