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通环球(Antom)
icon
搜索文档
28亿,蚂蚁在香港出手了
投中网· 2025-10-21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正通过收购香港持牌券商耀才证券等一系列动作,在香港市场谋划重大战略布局,旨在获取金融全牌照、服务南向及国际资金,并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支撑其高估值 [5][7][8][17][20] 收购耀才证券的交易细节与战略意义 - 蚂蚁集团通过境外孙公司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要约收购耀才证券50.55%的股份,总价28.14亿港元,收购价较交易宣布前收盘价溢价约17.6% [10] - 此次收购使蚂蚁集团获得耀才证券所持有的香港证监会1、2、4、5、6、9号全业务牌照,覆盖证券交易、期货咨询、资产管理等核心金融领域 [11] - 收购被视为获取成熟运营架构和全牌照资质的快捷方式,相比自行申请牌照可节省数年时间 [11] - 耀才证券截至2024年末拥有57.9万名客户,客户资产规模接近605亿港元,户均资产约10.42万港元 [10] - 耀才证券在2025年3月的香港市场月成交额市占率为0.82%,排名第17位 [11] 蚂蚁集团的估值变化与海外业务拓展 - 根据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蚂蚁集团估值为6350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五,估值较上年增长510亿元 [6][13] - 蚂蚁集团估值较2020年IPO前夕的最高点2.1万亿元人民币已缩水超七成 [13] - 蚂蚁集团计划分拆其注册于新加坡的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并寻求在香港进行单独IPO [7][13] - 蚂蚁国际是蚂蚁集团海外业务的核心载体,拥有Alipay+、万里汇(WorldFirst)、安通环球(Antom)三大平台 [14] - Alipay+连接了支付宝的10亿以上用户与海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消费者,其在香港的AlipayHK用户数达到450多万人 [14] 香港市场的战略机遇与资金流向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蚂蚁集团向庞大内地南下资金(如港股通、跨境理财通客户)及全球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的战略要地 [14] - 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过1万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达358.76亿港元,创历史纪录 [15] - 港股市场强劲复苏,国际投资者活跃参与IPO及配售活动,为蚂蚁集团提供向大规模资金提供增值服务的有利条件 [14] 寻找新增长曲线:从互联网金融到稳定币创新 - 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稳健增长时代”及监管趋严,蚂蚁集团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支撑其高估值 [17][20] - 蚂蚁集团正积极布局稳定币业务,其旗下蚂蚁数科和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18][19] - 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后尽快提交牌照申请,目标是将稳定币创新应用于跨境支付、企业财资管理等大规模场景 [19][20] - 蚂蚁数科将香港设为全球总部,并依托“蚂蚁链”技术,将稳定币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桥梁,已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的RWA项目 [20]
28亿,蚂蚁在香港出手了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33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蚂蚁集团通过境外孙公司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对耀才证券金融发起要约收购,总价28.14亿港元 [1][3] - 收购价格较交易宣布前的收盘价溢价约17.6% [3] - 该交易已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仅剩国家发改委最终审批环节 [1] - 交易完成后,蚂蚁集团将获得耀才证券50.55%的股份,并已支付10%定金 [3] 收购战略意图与标的价值 - 耀才证券拥有香港证监会1、2、4、5、6、9号全业务牌照,覆盖证券交易、期货咨询、资产管理、外汇交易等核心金融领域 [4] - 收购持牌主体相较于自行申请牌照更为快捷,可规避香港证监会复杂、耗时数年的申请流程 [4] - 截至2024年末,耀才证券拥有57.9万名客户,客户资产规模接近605亿港元,户均资产约10.42万港元 [3] - 蚂蚁集团看重的并非现有客户资产,而是全牌照资质的“即时可得性”和成熟的运营架构 [4] 公司估值与业务动态 - 根据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蚂蚁集团估值为6350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五,估值较上年增长510亿元 [1][6] - 2020年IPO前夕公司估值最高冲至2.1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回购时估值缩水至5671亿元,较2020年高点缩水超七成 [6] - 2024年6月,公司宣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三地布局稳定币业务 [1] - 2024年5月,市场传出公司计划拆分注册在新加坡的国际板块业务“蚂蚁国际”,并拟单独在香港进行IPO [1][6] 国际业务布局与市场机遇 - 蚂蚁国际是海外业务核心载体,拥有Alipay+、万里汇(WorldFirst)、安通环球(Antom)三大平台 [6][7] - Alipay+技术解决方案连接了支付宝超10亿用户与海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消费者,在香港的AlipayHK用户数达450多万人 [7] - 收购耀才证券可为内地南下资金(如港股通、跨境理财通)及国际投资者提供证券、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 [7] - 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1万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8月15日单日净流入达358.76亿港元创纪录 [7] 行业背景与战略转向 - 互联网金融领域面临更严格监管,行业从“高收益时代”进入“稳健增长时代” [8][10] - 公司积极布局稳定币等新领域,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申请牌照,目标应用于跨境支付、企业财资管理等大规模场景 [10] - 蚂蚁数科将香港设为全球总部,视稳定币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桥梁,并依托“蚂蚁链”技术于2024年8月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项目 [10]
蚂蚁国际拟赴港上市,能否复刻蚂蚁集团4600亿美元估值神话?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08
蚂蚁国际拟分拆上市 - 蚂蚁集团拟分拆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中国香港上市 目前正在和监管部门沟通可能性 [2] - 蚂蚁国际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显示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亮眼成绩 具备推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 也从侧面说明蚂蚁集团走出了监管阴霾 [2] 蚂蚁集团历史发展 - 2020年10月 蚂蚁集团在科创板过会 估值约2500亿美元 [3] - 2020年上半年 蚂蚁集团营收725.28亿元 净利润219.2亿元 超上年全年净利润 [5] - IPO前半个月 投行提高蚂蚁集团估值预期至3800-4600亿美元 [5] - 2020年11月 监管机构约谈蚂蚁集团高管 指出存在"监管套利""排除竞争"等问题 随后上市被紧急叫停 [5] - 2023年7月 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处以71.23亿元罚款 标志着整改阶段结束 [6] - 2023年初 蚂蚁集团调整股东表决机制 马云不再直接或间接控制超过50%的表决权 不再是实际控制人 [6] 蚂蚁国际业务发展 - 蚂蚁国际重点打造Alipay+、安通环球(Antom)以及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 提供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11] - 截至2024年底 万里汇服务全球超100万中小外贸企业 累计处理交易金额突破3000亿美元 [13] - 2025年五一期间 Alipay+带动中国香港线下商户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近200% [13] - 2024年 蚂蚁国际营收270亿元 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20% 净利润约22亿元 [13] 蚂蚁国际估值与挑战 - 目前蚂蚁国际估值只有2020年蚂蚁集团估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14] - 蚂蚁国际面临多法域监管协调博弈 需满足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其他海外国家或市场的监管要求 [14][16] -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要求企业必须对数据跨境传输、存储、用途承担高度责任 蚂蚁国际需持续向新加坡监管层证明其数据不受"境外控制"影响 [16]
蚂蚁IPO风云又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0:22
蚂蚁国际分拆上市计划 - 蚂蚁集团计划将海外业务板块"蚂蚁国际"分拆并赴港上市 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 初步信息显示"无政策障碍" [2] - 这是继2020年IPO暂停后 公司通过业务分拆寻求资本运作的新动作 去年已拆分出OceanBase并透露上市计划 [3][10] - 蚂蚁国际作为跨境支付核心 包含Alipay+、安通环球和万里汇三大产品 覆盖C端和B端跨境支付服务 [5] 业务优势与市场表现 - Alipay+已连接35个国家本地钱包 包括韩国KakaoPay、菲律宾GCash等 形成全球支付网络 [7] - 万里汇服务全球100万中小外贸企业 2024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 退税服务提升企业利润率5个百分点 [7] - 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结算实时到账 AI风控模型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技术输出能力显著 [8] - 2024年蚂蚁国际营收270亿元 净利润22亿 占集团总收入20% 连续两年实现经调整后盈利 [8] 集团战略转型背景 - 2020年IPO暂停后 公司经历深度调整 包括人事变动(井贤栋接任CEO)、业务重塑和股权结构调整 [9] - 2023年拆分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 实行董事会CEO负责制 为独立融资上市扫清治理障碍 [10] - 通过创新业务布局减少对传统金融依赖 增强科技属性 适应监管要求 三大战略为"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 [11][12] 行业机遇与挑战 - 中企出海潮带动跨境支付需求 蚂蚁国际已渗透海外消费场景(如支付宝扫码)和中小企业服务(低手续费收单) [4][6] - 上市将助力拓展跨境支付布局 带动跨境电商、物流、金融科技等产业链 提升公司估值 [8] - 需应对全球支付市场竞争和监管审查 业务独立估值将决定能否再造"蚂蚁"级企业 [14][15]
出海速递 | 贝森特:对中国祭出的145%关税无法长期维持/马斯克:未来很难看到手动驾驶的汽车,就像现在很难看到一匹马一样
36氪· 2025-05-06 19:05
贸易与关税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期美中贸易谈判未来几周内将出现进展 并指出特朗普对中国祭出的145%关税无法长期维持 [2] - 三花智控2024年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20% 其中中国生产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占比不到5% 且大部分订单采用FOB模式由客户承担关税 [6] 电动汽车与电池 - 特斯拉Model 3和焕新Model Y超过95%的零件产自中国 [2] - 宁德时代正寻求约10亿美元贷款用于投资印尼项目 资金将支持在西爪哇省卡拉旺建设电池工厂 [2]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几个月内推出无人监督的FSD技术 并首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应用 [2] 自动驾驶 - 文远知行与Uber扩大战略合作 计划未来五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 [3][4] - 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 合作将于今年在中东市场率先启动 [4] 金融与上市 - 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 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 蚂蚁国际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 [4] - DoorDash将以29亿英镑(约38.5亿美元)收购英国外卖公司Deliveroo [6] 人工智能 - OpenAI将继续由其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 同时推进营利性部门结构调整计划 [5] - OpenAI达成以30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Windsurf的协议 [5] - 苹果AI有望在iOS 18.6系统中首次在中国大陆启用部分功能 百度文心一言将作为核心云端智能引擎 阿里负责提供审查机制 [7] 其他行业动态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访问卡塔尔及科威特 带领50多名商贸人士参加 [5] - 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退休 推荐格雷格·阿贝尔接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 [7] - 福建中伟半导完成天使轮融资 未来将引入国外技术团队并拓展国际市场 [8]
蚂蚁国际赴港IPO:全球化布局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蚂蚁国际正加速推进香港独立上市进程 目前已与监管部门展开沟通 市场预计此举将重塑全球跨境支付格局 [1] - 此次分拆上市是蚂蚁集团自2020年IPO暂停后的战略突围 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1] - 2024年3月蚂蚁集团宣布将蚂蚁国际 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拆分独立运营 以"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为核心 [1] - 蚂蚁国际凭借三大核心产品构建了覆盖C端支付 B端收单及B2B金融服务的全链条生态 [1] - Alipay+已连接57个国家和地区的8800万商户 支持用户通过25种电子钱包实现无缝支付 [1] - 安通环球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提供统一数字支付解决方案 覆盖200多个市场 100多种货币 [1] - 万里汇专注于中小企业跨境贸易 服务超100万家"微型跨国企业" 2024年交易额预计突破3000亿美元 [1] 财务表现与治理结构 - 蚂蚁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137.5亿元 同比增长超55倍 [2] - 蚂蚁国际贡献集团20%收入 其独立上市将释放估值潜力 或成近年港股最大IPO之一 [2] - 蚂蚁集团通过治理改革为上市铺路 管理层与阿里巴巴彻底"切割" 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超50% [2] 区域战略与市场布局 - 蚂蚁国际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布局 2024年4月启用广州"双中心" [2] - 通过地方政府合作升级Alipay+在大湾区的电子钱包互联功能 并赋能中小企业出海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此次上市若成功将标志着蚂蚁集团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取得突破 [2] - 蚂蚁国际CEO表示未来将以技术为引擎重构跨境支付生态 [2]
消息人士: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注册在新加坡的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
快讯· 2025-05-03 16:56
文章核心观点 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且无政策障碍 [1] 分组1 - 蚂蚁国际注册在新加坡 [1] - 蚂蚁国际凭借Alipay+、安通环球和万里汇三大核心产品,覆盖跨境支付服务 [1] - 蚂蚁国际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