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穷则思变!公募告别“明星时代”
北京商报· 2025-07-27 16:22
彼时,中庚基金在官方微信号中称,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阿尔法,共同管理低估值价值策略产品线。近一年,通过延续这一"打法",中 庚基金相关产品业绩表现较佳。截至7月25日,近一年丘栋荣原在管的5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收益率均超过24%,其中,由孙潇"接棒"管理的中庚 港股通价值股票近一年收益率达38.87%,刘晟"接棒"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也斩获36.4%的收益。 当丘栋荣、范妍、鲍无可等一批基金经理相继摘下明星光环,告别老东家,"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行业名言,也在遭遇着冲击。被视为"顶梁柱"的明 星"舵手"转身离开,不仅让其所在的基金公司面临规模波动与业绩考验,更令全行业开始深刻反思:依赖个人光环的模式难以持续,需要通过业绩绑定等形 式重新建立投资者对投研团队、平台的信任。在阵痛与变革之中,公募从"明星时代"向"平台时代"的转型已见雏形。 阵痛: "冲着谁来也跟着谁走" "顶梁柱"离任后动荡余波仍在延续。7月,距离丘栋荣离开中庚基金已有一年时间。回顾2024年7月,丘栋荣因个人原因卸任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这位参 与、见证、陪伴公司发展的元老级人物,终究卸下肩上担子,也告别了掌舵的百 ...
年内新发规模连破纪录!主动权益类基金认购升温
北京商报· 2025-07-17 21:01
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升温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成立,发行规模达24.6亿元,创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发规模新高 [1][4]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发行规模20.82亿元,此前刷新纪录 [1][4] - 年内多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规模近20亿元,如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19.91亿元)、富国均衡投资混合(19.64亿元) [4] - 广发同远回报混合2天募集期内吸金18.91亿元 [4] - 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合并发行规模569.64亿元,同比增长28.01%(2024年同期445.01亿元) [4] - 15只主动权益类新品发行规模超10亿元,2024年同期仅3只 [4] 基金募集数据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24.6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11774户 [2] - 认购资金在募集期间产生利息30.96万元 [2] 市场驱动因素 - 股票市场积极变化,沪指在3500点附近波动,AI等板块带动效应强劲 [5]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及费率改革赢得投资者信任 [5] - 7月新发基金提速,股市回暖推动权益基金发行热潮 [5] 权益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悉数收涨:上证综指(3516.83点,+4.92%)、深证成指(10873.62点,+4.41%)、创业板指(2269.33点,+5.96%) [6] - 上证综指7月9日突破3500点,7月11日创年内新高3555.22点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提升,混合型QDII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年内涨幅超10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A/C收益率达104.26%/103.69%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9.41%,87.7%基金业绩收正,16只基金收益率超80% [7] 后市展望 - 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有望恢复成长性,高股息资产仍稀缺 [7] - 增量政策预期增强,美联储政策变化或为中国留出更多政策空间,中长期资金入市措施效果渐显 [7] - 科技创新成果涌现,高新科技板块或成股市行情带动力量 [7] - 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有望快速扩容,形成耐心资本投资与投资者共享收益局面 [8]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翻倍基”出炉,发行却陷入平淡,如何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6-16 22:16
主动权益基金市场表现 - 年内首只"翻倍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C收益率突破100%,A/C份额分别达103.67%、104.05% [1][3] - 16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超7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C以87%收益率位列第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式A/C以79%排名第三 [3] - 全市场8000余只主动权益产品中超6000只实现正收益,但首尾业绩差达132.35个百分点,平均收益率仅2.87% [3] 港股结构性机会与基金配置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荣昌生物年内涨幅276.39%,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诺诚健华均涨超100% [4] - 基金经理认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带动创新药企业长期成长空间,资产配置灵活性为"翻倍基"关键因素 [3][4] 新发基金市场遇冷 -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仅299.16亿元,占公募总新发规模4559.93亿元的6.56% [5] - 89只新发产品中仅7只规模超10亿元,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以19.91亿元居首,32只产品规模不足1亿元 [5] -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募集失败,53家公募参与发行,富国、广发等5家各发行4只产品 [6] 行业破局方向 - 监管推动公募改革,要求基金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强化长周期考核与奖惩机制 [7] - 专家建议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优化产品设计及投资者教育,市场估值低位或为建仓机会 [7][8] - 部分公司转向存量产品管理,通过分散投资和持续营销重建投资者信心 [7]
新老基金齐发力 布局A股结构性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2:10
公募基金布局A股市场 - 公募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升至84% 显示新老基金协同加速布局A股 [1] - 3月10日至6月10日成立的权益类新基金建仓速度较快 部分次新基金如景顺长城新兴产业混合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10.4% 泓德智选启诚混合涨幅近6.4% [1] - 指数型次新基金建仓更快 如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成立3天权益仓位达35.56% 万家创业板50ETF同期仓位升至20% [2] 增量资金与市场动态 - 近期权益类新基金首募规模显著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等产品首募超10亿元 [2] - 6月9日至15日全市场新发基金达34只 连续第三周保持在30只以上 且以权益类为主 [2] - 老基金仓位同步提升 截至6月6日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84.02% 较5月30日上升0.26个百分点 [2] 市场展望与投资主线 - 中长期A股估值修复空间或进一步打开 受政策红利、经济韧性和增量资金驱动 但短期需关注存量资金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1][2] - 后市四大投资主线:黄金军工等对冲海外扰动资产 AI应用卡位的科技环节 新消费与创新药等高确定性品种 化工汽车等涨价预期周期类行业 [3]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15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内新投资混合 [1] - 基金代码为02418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1] - 基金合同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4日 [1] - 基金管理人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许可,批准文号为正监许可【2024】877号 [1] 基金募集情况 - 募集期为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30日 [1] - 验资机构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 - 募集资金净额为1,962,908,351.82元人民币,有效认购户数为8,924户 [1] - 认购资金利息为915,700.63元人民币,合计募集份额为1,963,824,052.35份 [1] -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认购本基金,认购费用为1,000.00元,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1.0191% [1] 高级管理人员及基金经理认购情况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认购本基金的份额数量区间为100万份以上 [2]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认购本基金的份额数量区间为100万份以上 [2] 基金运作安排 - 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基金管理人开始正式管理本基金 [3] - 投资者可通过销售机构网点、公司官网或客服电话查询交易确认情况 [3] - 申购、赎回的确认以登记机构结果为准,投资者需及时查询确认情况 [3] - 基金管理人将依法决定开始办理申购的具体日期,赎回业务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内开始办理 [3] - 申购、赎回开始时间将在规定媒介上公告 [3]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证券时报· 2025-05-29 07:58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密集发布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 [1][2] - 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显示对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的信心 [2] - 自购已成为重要托底工具,特别是在新发基金或市场环境复杂的背景下 [2] 具体自购案例 - 博时基金将运用固有资金各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 [3] - 嘉实基金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3] - 东方红资管将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3] - 新华基金于5月14日出资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A类份额,4月已出资1051.94万元 [3] - 安信基金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及投资部门负责人合计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型基金 [4] - 富国基金及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基金 [4] 新发产品支持情况 - 自购动作中博时卓睿成长、博时卓越优选、东方红核心价值等均为尚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 [5] - 新发基金在公募自购中占比显著,指数类新发基金成为资金重点关注方向 [5] - 自购新发产品既是对产品投资价值的信心投票,也是传递市场信号、引导投资者预期的重要举措 [5] 行业数据与意义 - 中欧基金共有6只基金进行自购,净申购总金额达到6000万元 [7] - 永赢、富国、鹏华各有4只基金进行自购,净申购总金额约在4000万元左右 [7] - 自购行为展示对投研能力、风控体系及未来业绩表现的信心 [7] - 能够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绑定,改善产品资金流动性 [7] - 在市场情绪波动阶段起到托底作用,传递"看好市场前景"的积极信号 [7]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券商中国· 2025-05-28 21:39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密集发布自购公告,资金主要投向新发产品,彰显对市场和自身投研能力的信心[1] - 博时基金5月28日宣布将各投入1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2] - 嘉实基金5月27日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显示对国企数字经济龙头的看好[2] - 东方红资管同日宣布将投入1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2] 自购案例详情 - 安信基金5月7日公告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及团队追加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3] - 富国基金5月6日公告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个人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同样承诺锁定1年[3] - 新华基金5月16日披露已投入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A类份额,4月还曾申购1051.94万元[2] 新发产品支持策略 - 近期自购资金集中流向博时卓睿成长、博时卓越优选、东方红核心价值等尚在发行期的新基金[4] - 新发基金成为公募自购重点方向,尤其指数类新发基金受资金青睐[4] - 自购新发产品既为初期提供资金支持加速运作,也通过利益绑定传递市场信心[4] 行业数据与长期理念 - 中欧基金一季度自购6只基金总金额达6000万元,永赢、富国、鹏华各自购4只基金总金额约4000万元[5] - 自购行为体现公司综合实力,通过固有资金认购强化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同时提升产品流动性[5] - 在市场波动期,自购具有托底作用,可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并稳定情绪[5]
利好来了!刚刚,“国家队”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5-27 17:40
国家队认购ETF - 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获诚通金控认购,金额合计达6亿元,各2亿元并列为第一大持有人 [1][2] - 诚通金控为中国诚通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是国资委资本运营重要平台,曾多次在市场震荡时增持A股及ETF [2] - 中国诚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明确将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及科技创新类股票,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 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特点 - 跟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聚焦电子、半导体、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上游基建领域的50只央国企股票 [3]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近50%,前五大重仓股为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中微公司,权重均超5% [3] - 诚通金控2023年已布局多只国企主题ETF,包括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富国中证国企一带一路ETF等 [4] 公募机构自购动态 - 嘉实基金自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超5000万元 [1][5] - 东方红资管拟以1000万元自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5] - 新华基金5月14日出资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基金,4月已投入1051.94万元 [6] - 安信基金联合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 [6]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 [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16家基金公司于5月27日启动发行 [6]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等旗下产品销量已超亿元,预计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6]
公募抄底自家产品!自购数据曝光“买基高手”
证券时报· 2025-05-19 19:15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在市场低位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合计金额近5亿元,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并捕捉市场底部机会 [1][2][4] - 自购行为与市场阶段性底部呈现显著相关性,历史数据显示自购潮后市场往往迎来转折 [5] - 尽管权益类自购受关注,但年内公募自购仍以货币基金为主(占比96%,规模1036亿元),反映风险规避倾向 [7][8] 权益基金自购动态 - 建信基金两阶段自购合计不低于3.53亿元(1.8亿元+1.73亿元),认为沪指已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4] - 新华基金4-5月连续自购新华积极价值超2000万元,该基金规模仅2800万元且面临清盘风险 [4][9]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出资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 [5] 自购行为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每年以约定比例自购权益类基金 [4] - 逆向布局: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在市场底部获取潜在收益,如前海开源多策略自购1.26亿元后净值涨幅近30% [10] - 产品保壳:迷你基金通过自购避免清盘,如新华积极价值 [9] 固收类自购主导 - 货币基金净申购规模达1036亿元,占自购总量96%,主因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货币基金仍能维持稳定收益 [8] - 市场波动加剧促使基金公司通过低风险资产平衡敞口,符合政策合规与风险规避需求 [8] 自购策略效果 - 历史案例显示自购资金在反弹行情中获利显著,如大成内需增长自购758万份后于高位减持 [10] - 自购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投资风格更侧重长线布局 [5]
超20亿元!真金白银自购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13:48
基金管理人自购情况 - 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超过20亿元 [1] - 5月16日新华基金出资1000万元申购旗下基金 4月已出资1051.94万元 [3] - 招商证券资管将认申购旗下权益类基金不低于2500万元 累计投资将逾8000万元 [3] - 安信基金及高管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旗下基金 承诺持有1年以上 [3] - 富国基金及高管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旗下基金 承诺持有1年以上 [4] - 4月以来摩根基金、国金基金、鹏扬基金等多家管理人宣布自购权益类基金 [4] 自购行为影响 - 截至5月18日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达20.38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 [6] - 自购行为释放积极信号 实现与投资者利益捆绑 稳定市场情绪 [6] - 有基金经理自购的产品三年期年化回报率均值超越同类平均水平 [6] - 自购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发展和风险控制 提升业绩稳定性 [6] 政策导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提升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5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