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5S Pro

搜索文档
理想高管曝光水军兼职群任务:恶意评论1.5元一条;刘作虎明确OPPO没有造车计划;淘宝App首页新增「飞猪」一级入口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8-07 08:43
理想汽车水军事件 - 理想汽车高管曝光网络水军兼职群任务:收集不规范行为证据(图片5元/张 视频8元/条)及恶意评论(1.5元/条 带图2元/条)[3] - 公司称遭遇"汽车史上最大抹黑事件" 但MEGA已成50万元以上纯电车销量冠军[4] OPPO战略动态 - OPPO明确不造车 因与现有业务逻辑不符 聚焦手机生态及周边产品[6] - Find X9系列取消居中大圆设计 采用左上角方形矩阵 搭载天玑9500芯片 配备2亿像素潜望长焦[22][23] 小米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欧洲市场份额达23%超越苹果 国内Q2激活量1141.76万台(同比+7.39%)[7] - 自研3nm芯片玄戒O1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 小米15S Pro销量达十几万台[18][19] 汽车行业合作与测试 - 零跑汽车或与华为HI模式合作 补足智驾短板 涉及两款旗舰车型[16][17] - 理想i8碰撞测试三方联合声明:强调非贬损性对比 测试时速60km/h对撞卡车[9] 电商与本地生活 - 淘宝首页新增飞猪一级入口 整合机票/酒店等资源 阿里电商事业群资源加码[10] - 美团骑手福利活动技术故障 原计划发放270万杯奶茶券及万张理疗券[11][12] 人工智能与硬件创新 - 亚马逊AWS首次接入OpenAI模型gpt-oss-120b 打破微软独家转售权[32][33] - 傅利叶发布陪伴机器人GR-3:55个自由度 3小时续航 支持3kg负载[27][28] 国际科技公司动向 - 微软拟要求员工每周至少3天到岗 此前允许50%时间远程办公[32][34] - 英伟达否认芯片存在后门 回应网信办约谈称无远程禁用功能[35] 自动驾驶与安全漏洞 - 特斯拉Robotaxi测试暴露安全隐患 股东起诉欺诈致市值蒸发680亿美元[37][38] - 戴尔数百万台电脑因博通芯片漏洞面临高危风险 CVSS评分超8.0[40][41]
湖南小米之家三店同开 小米YU7长沙试驾火爆
长沙晚报· 2025-06-28 17:57
门店开业情况 - 湖南三家小米汽车融合店同时开业 包括长沙大悦城店 邵阳步步高新天地店 湘潭高新万达店 [1][5] - 门店类型为3C数码 汽车 智能家居一体化融合门店 [5] - 长沙大悦城店开业首日客流火爆 YU7展车被围得水泄不通 [1][3] 产品销售表现 - YU7新车试驾需求旺盛 周末试驾已排满 工作日部分时段有空余 目前排队至下周 [3] - 门店销售产品包括SU7 YU7新能源汽车 手机 平板 笔记本 耳机等数码产品 以及电视 空调 洗衣机等家电 [5] - 新上市产品包括YU7汽车 MIX Flip 2手机 平板7S Pro等 均可在门店体验 [5] 渠道布局进展 - 小米汽车在湖南已布局10家店 包括8家融合店 1家交付中心 1家销售服务中心 [7] - 长沙已布局7家门店 邵阳 湘潭新店为当地首家小米汽车融合店 [7] - 长沙大悦城店填补了北辰片区空白 [7] 市场反应 - 长沙大悦城店开门即涌入大批市民 十余名销售顾问全程接待 [3] - 小米汽车App试驾预约量激增 反映市场热度高 [3]
拆解Switch 2,用了哪些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6 11:49
半导体行业技术发展 - 2025年高端智能手机主战场已全面转向3nm工艺,包括苹果、高通、联发科及中国小米发布的3nm自主研发芯片"XRING O1" [1] - GPU市场迎来新品密集发布,英特尔推出第二代B系列"Arc"GPU,AMD发布基于RDNA 4架构的Radeon RX 9000系列,NVIDIA推出Blackwell架构的RTX 5000系列 [1] Nintendo Switch 2硬件拆解分析 -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拆卸难度显著低于智能手机,仅需两种螺丝且无粘合剂固定,电池和显示屏可更换 [3] - 主板配备21个功能性半导体,供应链显示美国厂商占比最高(9个),其次为中国台湾(4个)和日本(3个),存储内存升级至256GB(前代64GB),DRAM容量达12GB LPDDR5X(前代4GB LPDDR4X) [6] - 处理器采用NVIDIA定制型号"GMLX30-A1",封装面积仅为NVIDIA Jetson AGX Orin处理器的三分之一,通过精简功能优化尺寸 [18] 处理器技术架构 - Switch 2处理器基于NVIDIA Orin架构精简版,采用8nm工艺,配备8核Cortex-A78AE CPU和1536个CUDA核心,性能介于Orin(12核/2048 CUDA)与Orin Nano(6核/1024 CUDA)之间 [23] - 芯片开发代号"T239-A01"与Orin系列同期设计(2021年),但未用于Orin Nano产品线,推测为保留方案 [22] 产品结构设计 - 设备结构更接近便携式PC(如华硕ROG Ally)而非智能手机,主板采用集中控制设计,集成多款PC常见芯片(如REALTEK USB接口芯片) [10][11] - 相比前代Switch OLED型号,主板尺寸和机身均扩大,性能提升显著但保持类似外观布局 [13]
小米申请“XRING O2”商标,玄戒O2芯片或在研发中
观察者网· 2025-06-25 10:41
小米自研芯片进展 - 公司于6月5日申请"XRING O2"商标,市场推测第二代旗舰芯片玄戒O2研发可能正在进行中 [1] - 首款3纳米旗舰SoC玄戒O1于5月发布,采用ARM公版方案:10核CPU(2颗Cortex-X925超大核+4颗A725性能大核+2颗低频A725能效大核+2颗A520小核)和16核Immortalis-G925 GPU [1] - 玄戒O1基带采用联发科方案,由台积电第二代3纳米工艺制造 [1] 芯片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旗舰芯片仅用于旗舰手机或旗舰产品,暂未计划拓展至其他产品线 [1] - 高层强调芯片自研能力是消费电子巨头的核心护城河,对标苹果、三星、特斯拉的长期差异化路径 [1] 市场反应与供应情况 - 搭载玄戒O1的小米15S Pro线下供货极少,上海青浦某店仅分到2台,店员反馈缺货主因需观察市场反应而非芯片成本 [2] 行业政策影响 - 5月29日美国商务部新规限制EDA厂商(如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对华销售服务,现有合约期内可继续更新但到期后需自主维护 [2]
公布剔除退款后成交额增速,天猫618打出“真增长”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1:42
电商行业变革 - 今年618大促呈现电商行业深刻变革,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生,天猫罕见公布剔除退款后的GMV增速达10%[1] - 电商大促规则从复杂营销套路回归商业本质,优惠方式从多层级满减凑单变为"无门槛立减",最高立减可达50%[3][8] - 规则简化使消费者决策回归"需求驱动"逻辑,降低因规则复杂导致的客诉风险,同时减少凑单退货现象[4][5] 平台策略调整 - 天猫取消复杂凑单规则,采用"立减叠券"透明机制,88VIP消费券调整为直接打9折[3][14] - 平台战略聚焦"品牌增长"和"扶持优质商家",推出"真实体验分"、升级店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13] - 资源向"好产品"倾斜,竞争点回归"用价值赢得市场",推动行业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16][18] 商家表现与成果 - 以色列护发品牌Gotukola预计618成交2700万,同比增速达268%[2] - 参加"国补"的家电家装、手机数码等品类成交额较去年双11激增116%,超9200个国补类目品牌翻倍增长[6] - 天猫618破亿品牌数达453个,同比增长24%,苹果、美的、海尔等行业龙头稳居"10亿俱乐部"[15] 新品孵化成效 - 天猫延长新品孵化周期至90天,计划2025年超级新品数量达8000个[18] - 618期间天猫首发新品整体成交增长153%,12款破亿、504款破千万、6970款破百万[18] - 再生医学科技护肤品牌绽媄娅的"球PDRN能量棒"销售额飙升200倍,GMV突破2000万,同比增长超30倍[19] 行业数据表现 - 易观数据显示天猫618成交额同比增长9.2%,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为三年来最高增幅[6][8] - 淘天集团季度收入达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13] - 618全程天猫购买用户数同比双位数增长,用户规模与活跃度创新高[5][15]
小米15S Pro全面评测:国产旗舰、亮点不止自研
36氪· 2025-06-18 21:17
产品定位与核心创新 - 小米15S Pro作为15周年纪念机型,集中展示公司在国产供应链领域的成果,定位低于Ultra系列但起售价低于半年前的小米15 Pro [3] - 首发搭载自研旗舰处理器玄戒O1的3.9GHz满血版,成为当前性能定位最高的国产处理器手机 [5] - 采用"龙鳞纤维"后盖和金色电源键腰线等专属设计元素,凸显纪念款身份 [12][14][16] 硬件配置与性能表现 - 搭载台积电3nm工艺的玄戒O1处理器,采用2+6+2十核心架构和Immotalis-G925MC16光追GPU,超大核频率达3.9GHz远超ARM官方设计 [25][26] - 配备9600MT/s LPDDR5T内存和UFS4.1闪存,随机读写速度接近2000MB/s [27] - GeekBench 6.4测试显示单核2955分/多核9151分,常温与低温性能差异仅5%,稳定性行业领先 [28][34] - 安兔兔评测常温252万分/低温275万分,9%的温差性能波动优于多数竞品 [35] 显示与影音系统 - 采用华星光电M9基材2K屏幕,峰值亮度3200nit并支持三大HDR标准,行业首款出厂预装AR贴膜机型 [17][20] - 升级1115同轴双单元扬声器,影音回放效果超越更高端的小米15 Ultra [22] - 内置aptx/LHDC/MIHC等全系列蓝牙编码协议,解决自研芯片的第三方耳机兼容问题 [23] 游戏与续航表现 - 《王者荣耀》120.6帧/2812mW、《原神》60.2帧/3715mW,中低负载能效优异 [41][51] - 《崩坏·星穹铁道》最高画质下维持59.3帧/9535mW近半小时不降频,展现极限负载处理能力 [52] - 6100mAh金沙江电池配合90W快充,51分钟充满,混合续航测试达21小时46分钟 [57][65] 影像系统特点 - 沿用小米15 Pro的三摄模组但搭载第四代自研ISP,支持87亿像素吞吐量和三摄同开 [68][70] - 采用传统多帧合成算法而非AI重绘,30倍变焦内画质自然但超长焦锐度一般 [82][88] - 夜景算法注重光源表现而非暗部提亮,对比度处理风格激进 [114] 产品战略意义 - 作为首款自研旗舰处理器机型完成度极高,游戏/续航等日常体验达行业顶级水准 [118] - GPU和NPU性能仍有挖掘空间,影像算法偏保守,具备持续OTA升级潜力 [119] - 标志着公司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为后续产品迭代奠定基础 [121]
弘则科技-小米新品玄戒O1芯片和yu7汽车怎么看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小米发布自研芯片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协同发展** - 论据:自研芯片补全底层核心技术,能与苹果、三星、华为等竞争,实现与智能家居及汽车协同;可深度优化硬件性能,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打通人车家智能终端;未来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优化车家互联生态,拓展高端手机业务补全基带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核心观点2:近期重大事件影响小米市场表现后逐步修复** - 论据:3月底到6月底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致股价波动,后发布超预期财报修复市场信心,下周四将发布业绩预期或重磅产品,市场关注点回归基本面 [2] - **核心观点3:小米在高端产品和底层技术取得显著突破** - 论据:高端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推出30万元汽车,发布自研芯片;汽车一期工厂满产预计年销2.8 - 2.9万辆,三期满产总产能90 - 100万辆,2026年交付量预期80 - 100万辆;手机和家电在国内体现高端能力突破,未来海外市场空间大 [3] - **核心观点4:自研芯片提升小米产品竞争力** - 论据:在高端手机市场可深度优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释放硬件性能,今年小米15S Pro表现符合预期,还将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 [5] - **核心观点5:小米芯片投入虽有制裁风险但具战略意义** - 论据:不投入可能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积极研发有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业务升级,可借台积电代工提升竞争力,国家在先进制程制造有突破决心 [7][8] - **核心观点6:2025年小米重磅SUV新品有竞争力** - 论据:定位与苏7一脉相承,主打颜值、运动性能和交互科技感,吸引苹果、小米、BBA等用户,在25 - 30万纯电车市场有望抗衡甚至超越竞争对手 [9] - **核心观点7:小米传统产品海外市场潜力大,国内汽车市场机会多** - 论据:国内手机和家电行业增长有限竞争稳定,海外家电未大规模导入、高端手机销量有限;国内汽车市场早期竞争格局变数大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计划2025年发布的重磅SUV新品目标用户包括苹果用户、小米用户以及BBA用户 [1][9] - 从3月底到6月底小米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2] - 小米手机和家电等传统产品在国内市场体现高端能力突破,但整体行业增长有限且竞争格局稳定 [11]
华为Pura80系列首销:搭载12核处理器,不再严重缺货
观察者网· 2025-06-14 22:29
华为Pura 80系列首销情况 - Pura 80 Pro和Pro+两款机型率先开售,华为终端BG CEO何刚亲自为首批用户交付新机 [1] - 相比上一代,Pura 80系列供货明显改善,华为商城显示多数机型可直接购买,仅个别颜色缺货 [1] - 上海线下门店反馈Pro/Pro+多数机型有现货,单店单日销量达50-60台 [3] 产品配置与价格 - Pura 80 Pro搭载5000万像素一英寸主摄+4000万像素超广角+红枫原色摄像头,Pro+版本升级为高动态一英寸主摄 [3] - Pro版采用12核处理器(与上代相同),全系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1且不支持回退 [3] - 起售价与上代持平:Pro版6499元,Pro+版7999元 [5] - 华为商城显示Pro版预计7月2日前发货,Pro+版预计6月21日前发货 [5] 市场竞争对比 - 小米店员承认Pura 80系列釉面质感优于小米15系列,但后者因采用高通最新处理器在性能上有优势 [5] - 小米15S Pro搭载自研3纳米玄戒O1芯片,但货量极少(单店仅2台),外挂联发科基带导致户外续航稍弱 [6] - 小米店员透露自研芯片可能不会延续至小米16系列,因需维护与高通关系 [8] 市场格局与政策影响 - 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小米以18.6%份额登顶,华为和苹果在高端市场(>600美元)分别占38%和43% [8][9] - "国补"政策显著拉动小米销量,因其线上线下定价一致且多数机型符合补贴条件,而华为/苹果高端机型大多无法享受补贴 [9]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5月1日-6月7日销量同比增长8.2%至3020万台,受益于"国补"和618促销 [11] 行业趋势与华为表现 - IDC将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增速预测从2.3%下调至0.6%,主因关税波动和换机周期延长 [11] - 华为Pura 70系列销量据传突破1300万台,超越P20系列(1270万台)成为历史第二畅销机型 [12] - 分析认为华为Q2高端市场份额难超苹果,但Q3有望实现反超 [9]
它叫O1、也是Ophone,从一款国产手机讲起
36氪· 2025-06-05 19:00
小米新品发布会 - 小米在15周年新品发布会上推出自研玄戒O1、玄戒T1芯片,并发布至少三款基于自研芯片的量产产品 [1] - 小米15S Pro作为15周年纪念款搭载满血版玄戒O1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制程、最新ARM架构及小米自研功能组件 [3] 联想O1历史背景 - 联想O1是联想首款"OPhone"产品,名称源自中国移动2009年发布的OMS(Open Mobile System)操作系统 [10] - OMS是中国首个基于Android的开放操作系统,由移动联合多家国内企业研发 [8] - 联想O1正式名称为联想MIRO O1,MIRO是专为该产品创立的子品牌,仅使用一代 [13] 联想O1产品特性 - 2009年发布时配置领先:3.5英寸480*320电容屏,624MHz Marvell PXA主控,性能优于同期高通、德仪、海思方案 [15] - 采用独特对称流线型设计,上下双扬声器,隐藏式传感器和按键,获红点奖 [17] - 起售价近6000元(2009年价格),定位国产旗舰 [55] OPhone系统技术特点 - OMS 1.0基于Android 1.0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利池 [26] - 系统深度定制,UI与原生Android差异显著,集成飞信、139邮箱、CMMB移动电视等服务 [27][29] - 2009年已支持基于网页的小程序功能,具有前瞻性设计 [31] OPhone系统发展历程 - 2009年8月发布1.0(Android 1.0)和1.5(Android 1.5)版本 [38] - 2010年2月发布2.0(Android 2.1),2011年春季推出2.5(Android 2.2) [38] - 初期版本因信号不稳、应用兼容性差、死机等问题遭诟病 [50] OPhone衰落原因 - 系统更新滞后:Android 2.2发布后用户需等待近一年才能获得相同内核版本更新 [40] - 后续版本创新不足,界面趋向原生Android,厂商需自行适配UI [49] - 运营商主导导致功能规划偏离市场需求,如规划裸眼3D和防盗版机制 [52] - 初期质量问题消耗团队精力,错过Android性能跃升关键期 [57]
小米集团-W:玄戒O1推动国产自研芯片发展,YU7配置亮眼-20250605
国泰海通· 2025-06-05 15: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小米集团“增持”评级 [1][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营收利润再创新高,净利润超百亿元;自研3nm手机SoC芯片玄戒O1发布,未来持续投入研发;YU7标配长续航电池与激光雷达,IoT业务增长迅速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小米集团FY2025E - FY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4835/6023/7159亿人民币(前值4813/5895/6896亿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422/552/686亿人民币(前值424/441/605亿人民币) [3][9] - 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小米目标价67.8港币,维持“增持”评级 [7][9] 财务摘要 |指标|2021A|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328309|280044|270971|365906|483472|602327|715852| |同比增长(%)|33.5%|-14.7%|-3.2%|35.0%|32.1%|24.6%|18.8%| |毛利润(百万人民币)|58261|47577|57477|76560|112657|134463|158922| |同比增长(%)|58.5%|-18.3%|20.8%|33.2%|47.1%|19.4%|18.2%|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人民币)|22040|8518|19273|27235|42247|55215|68582| |同比增长(%)|69.5%|-61.4%|126.3%|41.3%|55.1%|30.7%|24.2%| |经调整PE|54.9|141.0|62.4|44.4|28.7|21.9|17.7| [5] 各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业务 - FY25Q1收入5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在中国内地市占率反超华为重返第一,达18.8%,同比增速40%;旗舰型手机小米15 Ultra首月出货量同比增长90% [7] 汽车业务 - FY25Q1收入186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1.5%;25Q1交付7.6万台新车,SU7累计交付量达25.8万台;首款SUV电动汽车YU7发布,标配激光雷达、长续航电池,搭载创新天际屏全景显示技术 [7] IoT业务 - FY25Q1收入3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7%;新零售推进,新增超1000家小米之家及235家汽车销售门店;大家电业务受益“国补”翻倍增长,空调全栈自研;平板出货量首次跻身全球前三 [7]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收入、毛利等指标呈增长趋势,费用也相应增加,研发开支逐年上升 [12]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总权益等有不同变化 [12]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波动 [12] 可比公司估值表 - 列出小米及各行业可比公司的PE、PS估值情况,包括智能手机、IoT、互联网、汽车等行业均值 [13] SOTP估值表 - 手机、IoT、互联网业务目标市值1342406百万人民币,占比84%;汽车业务目标市值247570百万人民币,占比16%;总价值对应人民币62.4元,港币67.8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