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崂山白花蛇草水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浪潮,啤酒巨头纷纷涉足饮料市场,饮料大佬也反向加码酒饮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37
行业跨界现象 - 啤酒与饮料行业正经历双向跨界浪潮,传统边界逐渐模糊 [1] - 啤酒企业如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以低价策略抢占餐饮渠道 [1] - 饮料企业如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元气森林推出低度气泡酒"浪" [3] 市场潜力与增长 - 啤酒行业产量自2013年顶峰下降29.3%,2024年同比再降0.6% [7] - 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达18816.9万吨,同比增长7.5% [9] - 燕京啤酒茶饮料业务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48.43%,青岛啤酒旗下崂山产品销量增长74%和47% [11]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啤酒企业利用现有渠道和工厂产能实现低成本跨界,如重庆啤酒在强势市场的分销优势 [12][13] - 啤酒与饮料在餐饮、商超渠道高度重合,可共享供应链和物流资源 [16] 消费趋势驱动 - Z世代追求健康与个性化,推动饮料企业跨界低度酒,如元气森林"0糖0脂"气泡酒 [15] - 消费偏好倒逼企业创新,通过低度酒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18] 跨界挑战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与新品牌并存,夏季销量同比暴跌30%-80% [20][22] - 啤酒消费场景占餐饮、夜场渠道超60%,饮料企业需重构产品设计和渠道策略 [22][24] 战略布局关键 - 跨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捕捉场景变迁,而非简单延伸产品线 [24]
财经观察丨养生赛道不再是保温杯枸杞,新科技下新风口在哪里?
齐鲁晚报· 2025-06-25 11:49
中式养生水市场 - 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崂山草本轻饮系列产品 青岛饮料集团并入青岛啤酒后发力养生水市场 [1] - 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4 5亿元 2024年快速增至3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 [1] - 崂山白花蛇草水凭借独特定位在养生圈持续走红 反映中式养生水赛道热度 [1] Z世代养生消费趋势 - 养生方式多元化 包括八段锦 拍八虚 艾灸 中药泡脚等 "新中式养生"成社交符号 [1] - 小红书平台"跟着老祖宗学养生"话题火爆 三伏天晒背打卡等行为带动相关消费 [1][3] - 健康焦虑推动养生消费盛行 形成包括食疗打卡 早睡打卡等新型消费场景 [1] 新兴养生品牌发展 - 真不二品牌2020年创立 全网销售额超10亿元 是天猫抖音足浴剂类目TOP品牌 [2] - 拥有黔东南草本系列 大马士革玫瑰等明星单品 入驻屈臣氏 山姆等线下渠道 [2] - 川芎乌药蚕砂枕 广藿小茴香加热颈枕等产品反映"轻养生"理念流行 [2] 行业生态与平台布局 - 小红书 抖音等内容平台加速孵化中式养生品牌 形成内容驱动型新赛道 [2][3] - 小红书举办"中式养生节"行业峰会 八段锦教学 养生蹦迪等活动强化社区属性 [3]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 标准缺失等问题 需警惕市场乱象 [3] 企业战略合作 - 梦饷科技与真不二达成战略合作 涵盖新品推广 渠道赋能 全域营销等领域 [1] - 私域电商将轻养生视为新蓝海 加速布局Z世代消费市场 [2]
便利店冷柜变身“中药铺”,“中式养生水”为啥这么火?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5:26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 [8] -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便利店冷柜中平均陈列9种相关产品,涵盖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品类 [1][3] - 健康饮品赛道持续扩容,无糖茶等前序爆款已验证市场需求,"中式养生水"成为新晋黑马 [5] 产品特征 - 主打"药食同源"概念,采用慢煮工艺萃取红豆、薏米、枸杞等传统食材,定价5-6元/瓶 [3][5] - 产品改良口感(微甜、淡色)以提升接受度,区别于早期崂山白花蛇草水等失败案例 [5] - 部分品牌添加金银花、黄芪等药材强化功效宣称,但实际中药成分含量未标准化 [1][9] 消费驱动 - Z世代偏好便携即食的"轻营养"产品,替代传统保温杯泡枸杞等复杂养生方式 [3][5] - 社交媒体养生知识普及+网红效应加速认知,满足年轻人"脆皮打工人"便捷养生需求 [4][5] - 促销策略密集(如"第二件1元")推动冲动消费,盒马、山姆等渠道加速铺货 [6][8] 竞争格局 - 元气森林、好望水等新锐品牌与同仁堂(知嘛健康)等药企共同布局 [6] - 零售渠道深度参与,盒马推出自有品牌中药饮品,便利店成为核心终端 [3][6] - 产品同质化初现,各品牌均围绕祛湿/补血等功效宣传,差异化有限 [1][3] 产品功效 - 中医专家认可其轻微祛湿健脾作用,但强调治疗价值有限且添加剂存隐患 [9] - 现泡茶饮(如菊花茶)效果优于预包装产品,过量饮用可能增加心肾负担 [10] - 行业面临功效宣称规范化挑战,需避免消费者将其等同于中药方剂 [9][10]
入境游激发青岛文旅市场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1
入境旅游政策升级 -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升级 对54个国家过境人员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1] - 青岛成为韩国 日本等东亚境外游客周末短途游优先目的地 [1]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青岛银鱼巷网红街区吸引大量年轻外国游客 特色店铺推出"青岛老豆腐"等本地化产品 [1] - 餐饮零售业积极适应客流变化 Fufuland等店铺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以提升服务能力 [1] - 青岛海天大酒店日韩游客入住率同比增长超2倍 通过国际平台推出"周末连住"促销活动 [2] 支付及配套服务优化 - 中山路街区200余家商户实现全渠道支付受理 支持VISA 万事达 支付宝等7种支付方式 [2] - 金融机构配套服务完善 500米内银行网点开通货币兑换绿色通道 ATM支持外卡取现 [2] - 酒店与茑屋书店 云上海天等商家开展联合促销 住客可享受跨业态消费折扣 [2] 政府与行业联动 - 市南区文旅局计划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发特色产品满足境外游客多样化需求 [2] - 支付服务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 小微商户统一配备聚合码牌和零钱箱 [2]
野蛮生长的中式养生水:遍地是黑马,没有赢家
36氪· 2025-05-23 16:31
行业概述 - 中式养生水是以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具有中医文化背书的即饮植物饮料,代表产品包括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 [3] - 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4.5亿元(+350%),2024年快速扩张至30亿元(+566%),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 [4] - 产品分为轻养生(日常食材)和食养(中药药材)两类,前者侧重口感后者强调功效 [11] 市场驱动因素 - 健康化无糖化趋势推动,从无糖茶饮赛道分化出新品类 [4] - 年轻消费者"朋克养生"需求旺盛,带动便利店单店日销达20-30瓶 [4][12] - 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验证商业可行性,成为品牌第三个10亿级单品 [5] 竞争格局 - 2024年前5个月行业新品达166个,入局企业数量超过去六年总和 [5] - 传统品牌(康师傅/统一/三得利)、新消费品牌(元气森林/好望水)、老字号(同仁堂/童涵春堂)三类玩家混战 [5][7] - 红豆薏米水占半壁江山,元气森林以58.6%市占率领先 [17] 渠道战况 - 终端争夺白热化:业务员通过返利(单瓶返0.5元)、陈列费(300-500元/店)抢占便利店货架 [12][13] - 渠道布局失衡:67.3%销售依赖线下但主要集中一线城市便利店,二三线渗透不足 [18] - 元气森林终端网点120万个,仅为农夫山泉(243万个)的一半 [18] 发展瓶颈 - 同质化严重:80%产品使用红豆/薏米/枸杞等重复原料 [17] - 价格战加剧:促销后单价降至3-5.5元(降幅超40%),出现渠道窜货乱象 [16] - 动销困难:部分终端临期商品积压率达30%,经销商进货意愿下降 [16][18]
观酒|主业增长乏力布局饮料等外业,啤酒公司能做好副业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7:23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增长承压,跨界成为提振业绩的重要选项,国内啤酒巨头如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等均布局跨界业务 [1][2] - 啤酒跨界既是多元化经营趋势,也是搭建企业增长护城河和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但跨界业务对业绩产生影响至少需要5年左右时间 [1][6] - 啤酒行业销量普遍回落,2024年华润啤酒下滑2.5%、青岛啤酒下滑5.86%、重庆啤酒下滑0.75%、百威亚太中国区下滑11.8%,仅燕京啤酒增长1.6% [4][5] 公司跨界策略 - 重庆啤酒涉足饮料赛道,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橙味汽水,利用现有分销渠道在新疆、重庆等强势市场推广 [2][3] - 青岛啤酒全资并购即墨黄酒厂跨界黄酒品类,并整合青岛饮料集团获得崂山白花蛇草水、葡萄酒及威士忌等业务 [2][6] - 燕京啤酒推出独立汽水品牌倍斯特,计划按照燕京U8的路径实现全国化推广,优先打入餐饮终端打造"啤酒+汽水"消费组合 [2][3] - 华润啤酒拓展白酒业务,通过并购品牌后依托啤酒经销商和渠道实现"啤白双赋能" [3][5] 跨界业务表现 - 华润啤酒控股的白酒企业业绩不佳,金种子酒2024年营收下跌超三成,归母净亏损2.58亿元,金沙酒业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长4%,远低于40%增长目标,占华润啤酒总营收约5.56% [5] - 燕京啤酒2024年茶饮料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8.4%,仅占营业总收入的0.7% [5] - 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2023年收入167.45亿元首次高于饮用水业务,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达246.83亿元,均为布局超过10年的结果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啤酒行业面临"天花板"问题,跨界寻找"第二曲线"是必然之举,但需长期投入品牌和渠道建设 [5][6] - 国际啤酒巨头发展模式分为全球化(如百威、嘉士伯)和业务多元化(如日本朝日、麒麟),国内啤酒巨头多元化框架初现雏形 [6] - 2024年一季度部分啤酒上市公司业绩好转,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均录得增收又增利 [7]
青岛啤酒主业进入瓶颈期,黄酒和饮料能拉动它的业绩吗?
新浪财经· 2025-05-08 21:24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 - 公司拟以6.65亿元及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的对价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首次进入黄酒赛道 [1] - 即墨黄酒注册资本5500万元,2024年末总资产9.08亿元,净资产2.03亿元 [1] - 2024年即墨黄酒营收1.66亿元(+13.5%),净利润3047万元(+38%),交易市盈率约20倍 [3] 多元化战略背景 - 啤酒行业销量逐年递减,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30%,净利润同比仅增1.81% [1] - 青岛饮料集团整体划归公司管理,旗下崂山白花蛇草水2024年销量增长74%,崂山可乐增长47% [2] - 公司第四季度亏损6.45亿元,啤酒淡季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 [2][3] - 烈酒生产牌照为布局威士忌等高端品类预留入口,计划形成"啤酒+黄酒+葡萄酒+烈酒+饮品"多品类布局 [2]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公司拥有11622家经销商网络,可帮助即墨黄酒等区域品牌拓展全国市场 [3] - 即墨黄酒与啤酒同属发酵酒类,可在品牌宣传、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协同 [3] - 黄酒与啤酒消费群体互补,有望缓解淡旺季业绩波动 [3] 行业竞争格局 - 黄酒市场规模210亿元(2023年),远小于啤酒市场1850亿元 [6] - 即墨黄酒作为北派代表,2024年营收仅为古越龙山(19.36亿元)的8.6% [2] - 黄酒龙头古越龙山连续四年未达业绩目标,2024年净利润接近腰斩 [6] - 饮料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包装饮用水产量占比跌破50% [7] 管理层与战略延续性 - 2024年12月姜宗祥接任董事长,预计将延续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战略 [8] - 公司需通过收购整合寻找新增长点,但多元业务协同效果需长期观察 [8] 市场质疑与挑战 - 即墨黄酒体量较小,难以弥补啤酒淡季缺口 [4] - 黄酒面临产品边缘化、市场区域性过强等瓶颈 [6] - 酒类大公司跨界多流于表面业务组合,难真正进入新客群场景 [5] - 饮料行业同质化严重,矿泉水产品面临农夫山泉等巨头竞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