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开饭店,麦当劳哭了
36氪· 2025-07-24 17:37
特斯拉好莱坞餐厅开业 - 餐厅设计充满科幻感 形如飞碟 内部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 配备250个座位和露天汽车影院LED屏 [1] - 融合多项品牌元素 包括Optimus机器人送餐 Cybertruck造型包装盒 品牌周边商品销售 [1] - 开业当天6小时营业额达4.7万美元 创下餐饮业新纪录 [1] 跨界营销策略分析 - 儿童版Model S电动车2016年推出 售价500美元 迅速售罄 实现品牌下沉 [3] - 2020年限量版龙舌兰酒售价250美元 空瓶二手价达500-800美元 形成收藏效应 [3] - Cybertruck不锈钢口哨2021年上市 售价50美元秒罄 强化工业设计认知 [5] - 2025年Cybertruck发条赛车模型定价199元 将产品体验转化为触觉营销 [7] 餐厅战略价值 - 上海超级工厂预留3000平方米地块 计划2026年开设分店 显示长期投入决心 [8] - 创造"充电+餐饮+观影"复合场景 将平均28分钟充电时间延长至1小时以上 [9][10] - 截流传统快餐店消费 单用户10年周期可创造超5万美元附加价值 [12][18] - 高频餐饮消费带动低频汽车销售 每周100美元消费相当于多售1辆Model Y [18] 品牌生态构建 - 利用行业反差制造社交话题 开业当天顾客排队13小时形成病毒传播 [13][22] - 通过粉丝经济实现规模效应 跨界产品在私域流量池快速转化 [20][21] - 将工业产品延伸为生活方式 餐厅成为"未来生活体验中心"物理载体 [25][27] - 创始人IP与品牌形象深度绑定 科技+人文组合提升用户情感认同 [26] 行业模式创新 - 重新定义用户价值 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时间与数据 [27][28] - 充电网络升级为综合服务入口 未来可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场景 [29] - 传统车企聚焦交付环节 特斯拉将消费场景作为品牌订阅起点 [27][30]
果倍爽sunny粉丝见面会,燃爆零食音乐节
中国食品网· 2025-07-15 17:28
音乐节活动概况 - 全国首个"零食音乐节"于7月11-13日在长沙马栏山鸭嘴公园举办 由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联合打造 [2] - 活动融合音乐表演与零食体验 包含明星演出、零食游乐园、巡游表演和福利派发 提供"畅听、畅玩、畅吃"体验 [2] - 全球果汁品牌果倍爽作为A级合作伙伴参与 通过IP营销和互动活动强化品牌曝光 [2][5] 音乐表演与互动亮点 - 18组明星乐队轮番演出 热门歌曲引发全场大合唱 [4] - 果倍爽IP人偶Sunny成为现场焦点 通过舞蹈互动带动观众气氛 [4] - 举办Sunny粉丝见面会 吸引大量观众参与互动并赠送小礼物 [7] 品牌营销策略 - 果倍爽采用"巨物营销"策略 打造3D形象的巨型Sunny人偶 成为活动现场打卡热点 [5] - 设置趣味"转运BAR"游戏 激发用户在社交平台自发传播相关内容 [5] - 通过巡游活动与观众互动 派发零食形成"零食雨" 增强品牌亲和力 [9] 产品销售与品牌理念 - 果倍爽果汁饮品以超平价策略销售 现场出现抢购现象 [7] - 品牌主打"安全、健康、快乐"理念 通过活动传递积极生活方式 [11] - 作为全球果汁品牌 果倍爽产品行销119个国家 坚持无人工添加剂的全天然配方 [12] 中国市场布局 - 果倍爽目前由果倍爽饮品(上海)有限公司直营 显示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12] - 通过创新跨界营销活动 在长沙及全国范围内建立品牌新风尚 [11][12]
燕京啤酒“不务正业”卖汽水,拿什么跟北冰洋、大窑斗?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03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饮料赛道已成为快消品领域战略级战场 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卡位年轻消费群体心智 依托高频刚需属性构建万亿级消费网络 [3] - 2024年全球碳酸软饮料市场规模达2429.14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3507.76亿美元 国内碳酸饮料市场集中度下降 区域性品牌份额同比增长6.3% [6] - 国际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占据中国90%市场份额 剩余10%由大窑 北冰洋 元气森林等本土品牌激烈争夺 [14] 燕京啤酒跨界动机 - 公司推出"啤酒+饮料"组合策略 核心产品倍斯特汽水被视为进军饮料赛道重要落子 旨在绑定Z世代消费群体 [1] - 对标竞品大窑2024年营收突破50亿元(北冰洋3倍 冰峰10倍) 净利润率10-1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4] - 啤酒主业增长乏力 2022-2024年营收增速从10.38%下滑至3.2% 核心产品燕京U8销量增速从50%降至31.4% [8][10] 业务结构与运营策略 - 2024年啤酒业务贡献营收132.3亿元(占比90.21%) 茶饮料业务仅1.06亿元(占比0.72%) 矿泉水业务1452万元(占比0.1%) [11][12] - 采用啤酒产销一体模式 依赖线下经销商铺货 但线上渠道布局薄弱 新品倍斯特汽水尚未全面上线 [12][13] -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大涨40.03%至5.99亿元 但饮料业务对总营收贡献仍微弱 [14] 产品与竞争挑战 - 倍斯特汽水缺乏差异化创新 与竞品同质化严重 未解决年轻消费者核心痛点 [16][17] - 重庆啤酒推出融合云南文化的苍洱橙味汽水 通过文创元素实现差异化 验证区域特色化产品可行性 [17] - Z世代品牌忠诚度低 仅靠单一汽水产品难以长期维持用户粘性 需持续创新消费场景 [17][18] 战略转型时间窗口 - 公司2019年提出"二次创业"目标 计划2025年前完成蜕变 目前距期限仅剩半年 [20] - 需在分散的饮料市场中快速建立护城河 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实现向上兼容 [20]
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浪潮,啤酒巨头纷纷涉足饮料市场,饮料大佬也反向加码酒饮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37
行业跨界现象 - 啤酒与饮料行业正经历双向跨界浪潮,传统边界逐渐模糊 [1] - 啤酒企业如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以低价策略抢占餐饮渠道 [1] - 饮料企业如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元气森林推出低度气泡酒"浪" [3] 市场潜力与增长 - 啤酒行业产量自2013年顶峰下降29.3%,2024年同比再降0.6% [7] - 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达18816.9万吨,同比增长7.5% [9] - 燕京啤酒茶饮料业务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48.43%,青岛啤酒旗下崂山产品销量增长74%和47% [11]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啤酒企业利用现有渠道和工厂产能实现低成本跨界,如重庆啤酒在强势市场的分销优势 [12][13] - 啤酒与饮料在餐饮、商超渠道高度重合,可共享供应链和物流资源 [16] 消费趋势驱动 - Z世代追求健康与个性化,推动饮料企业跨界低度酒,如元气森林"0糖0脂"气泡酒 [15] - 消费偏好倒逼企业创新,通过低度酒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18] 跨界挑战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与新品牌并存,夏季销量同比暴跌30%-80% [20][22] - 啤酒消费场景占餐饮、夜场渠道超60%,饮料企业需重构产品设计和渠道策略 [22][24] 战略布局关键 - 跨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捕捉场景变迁,而非简单延伸产品线 [24]
达势股份-达美乐中国(1405.HK)中西部百店里程碑达成 区域战略成效显著
格隆汇· 2025-06-10 09:41
市场拓展 - 达美乐中国在武汉经开万达店开业后,华西市场门店规模突破100家,标志着全国"走深、走广"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1] - 公司自2022年12月进入华西市场后,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完成百家门店布局,严格遵循品牌标准提升中西部市场渗透力[1] - 2025年新年假期进驻六个新市场,"五一"期间开拓镇江、汕头,六月布局廊坊,实现品牌版图战略性扩张[2] 产品创新 - 2025年推出中西融合创意产品,包括招财进宝"鲍"富福"鳗"比萨与英式惠灵顿菲力牛排比萨,强化节庆用餐体验[3] - 最新推出"可可熔岩芝士流心卷边",融合马来西亚可可粉与法国奶酪酱,体现国际化与本地化并重的产品理念[3] 营销策略 - 春节期间与网易游戏《蛋仔派对》联名合作,实现线上游戏互动与线下消费场景融合[5] - 六一儿童节推出"芽趣萌生"套餐,结合美食体验与种植盲盒,强化与年轻消费者情感联结[5] 战略规划 - 通过产品创新与营销升级双轮驱动提升品牌竞争力,未来将深耕本土化战略满足多元化餐饮需求[10] - 以灵活市场策略和创意产品服务巩固在中国西式快餐市场的领先地位[10]
华润啤酒销售回升,白酒将缩减销售规模;“汾酒星际号”卫星发射成功丨酒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08:37
华润啤酒销售与白酒策略 - 华润啤酒4月销量从3月放缓恢复增长势头 喜力品牌成为关键驱动力实现20%增长并成功打入头部Livehouse渠道 [1] - Super X啤酒因重新包装导致销量下滑后增速逐步恢复 公司维持2025年销量和均价低个位数增长目标 预计实现两位数利润增长 [1] - 白酒行业面临挑战 华润啤酒采取缩减销售规模防御策略 通过规范渠道投资控制运营支出 [1] - 啤酒高端化进入"产品—场景—文化"立体竞争阶段 喜力20%增速体现品牌年轻化战略成果 需警惕竞品竞争 [1] 香港烈酒税调整影响 - 香港调低高端烈酒税率后六个月内烈酒进口数量上升逾15% 价值大幅上升近60% 双层税制有效鼓励高价烈酒贸易 [2] - 香港酒类展销活动中烈酒售卖比例明显上升 政策有利于高端白酒通过香港扩大国际市场销售 [2] - 茅台在香港降价后与国际烈酒价格差距缩小 吸引更多国际采购商和消费者 [2] 汾酒品牌营销升级 - 汾酒冠名"汾酒星际号"卫星发射成功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是跨界融合宣传的重要尝试 [3] - 汾酒通过航天合作赋予品牌科技属性 打破传统营销局限 助力高端化和国际化战略布局 [3] 迎驾贡酒股价回应 - 迎驾贡酒回应股价下跌称将聚焦主业 推进产品优化、品牌提升和营销深化 未提及回购或增持计划 [4]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股价创3年新低 回应被视作防御性公关 难提振投资者信心 [4]
博士茶馆哲宁老师:酒庄互联网营销的颠覆者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29
酒庄互联网营销痛点与机遇 - 传统营销依赖线下渠道如经销商、品鉴会、酒展,成本高且覆盖范围有限,难以触达年轻消费者[3] - 互联网营销提供精准营销机会,通过大数据锁定高端酒类消费者[4] - 品牌故事化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增强用户粘性[5] - 私域流量运营通过会员体系提高复购率[6] 哲宁老师的酒庄互联网营销策略 - **品牌IP化**: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直播传递酒庄历史、工艺和文化,例如拍摄酿酒工艺、葡萄园风光、庄主访谈[7] - **KOL/KOC合作**:邀请品酒达人、生活方式博主体验产品以扩大影响力[8] - **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布局小程序商城(拼团、限时折扣)、高端酒类爱好者社群、会员体系(积分、储值)[9][10][11] - **直播带货**:采用场景化直播(葡萄园、酒窖)、专家背书(酿酒师讲解)、限时优惠(双11、618)[12][13][14] - **跨界营销**:与高端酒店、餐厅联名推出葡萄酒,与艺术/时尚品牌合作举办品鉴会,提供企业定制服务(专属酒标、私人酒窖)[15][16][17] 成功案例 - 某法国酒庄通过抖音短视频+私域社群实现3个月销量增长300%[18] - 国内精品酒庄利用直播带货+会员体系使复购率提升50%[19] - 新兴品牌通过KOL种草+跨界营销快速打开高端市场[20] 未来趋势 - **智能化与个性化**:AI精准推荐酒款、元宇宙营销(虚拟酒庄、NFT酒标)、可持续发展(有机种植、环保包装)[27][28][29] - 技术驱动创新,如持续优化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互动及线上线下活动(新品发布会、体验会)[23][26] - 品牌需保持一致性(视觉识别、核心价值)并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活动)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24][25]
虎邦以创新铸就调味品品牌里程碑
中国食品网· 2025-05-19 18:17
公司概况 - 青岛辣工坊食品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并创立"虎邦"品牌,专注于辣酱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1.2万㎡现代化厂房和自动化罐装生产线,是《炒制辣椒酱》国标起草单位之一[1] - 公司以新鲜辣椒为原材料,拥有自有辣椒种植采摘园,坚持熬制工艺,研究出原材料与辣椒的黄金配比,形成标志性口感和风味[1] - 公司愿景是打破行业一家独大格局,打造与众不同的经营范式,将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重点[3] 产品与研发 - 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研发理念,深挖消费场景需求,解决佐餐/简餐口味寡淡痛点,持续优化创新产品规格和口味[3] - 已形成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6大品牌线的产品矩阵,品牌资产估值突破15亿元[11] - 与旺旺集团联合研发"虎辣浪味仙薯卷",首月GMV突破百万,开创调味品与休闲零食融合新范本[22] 渠道与市场 - 首创小规格包装辣酱产品,切入外卖佐餐场景,链接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与70+连锁品牌和30000+商家合作[7] - 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办事处,2019年销量突破1亿罐,2021年双十一期间电商全平台GMV辣椒酱类目第一[13] - 市场占有率19.8%,稳居辣酱品类前三,连续五年蝉联"中国顾客最满意品牌"[30] 品牌建设 - 构建"三位一体"品牌战略体系,实现商标价值从注册到运营全程赋能,品牌资产估值15亿元[11] - 获得"山东知名商标""金物奖""2020年度创新产品"等奖项,获央视等众多知名媒体报道[15] - 通过跨界营销实现用户心智渗透,合作超30+影视综艺,赞助电竞联赛,触达18-25岁核心人群[22] 产业链与质量 - 坚持原料种植与自主研发结合,投资亿元建设辣椒产业园,推动农业价值链重塑[17][18] - 生产基地通过HACCP与FSSC 22000双重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构建全链条国际化食品安全管控体系[20] - 与鸡泽县开展辣椒产业合作,赋能地方辣椒产业发展[17] 国际化与未来 - 深化北美、东亚、东南亚及澳洲等国际市场,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9][25] - 锚定"百年品牌、百亿价值"目标,深化品类创新、全渠道渗透和生态化运营发展模式[30] - 与美团、盒马、永辉超市等12家头部渠道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打造品效协同新标杆[30]
去班味、滚着拍、狂道歉,4月品牌营销新花样?
36氪· 2025-05-14 16:05
春日营销 - 美的联合天猫推出《去日喀则找春天》活动,通过捐赠全屋家电和邀请"抱羊女孩"茨姆参与,将品牌与灾后重建结合,传递生命力量与希望 [3] - 美团发布"踏青上美团,玩点特别的"TVC,通过夸张场景展现打工人踏青需求,并巧妙关联平台业务转化消费契机 [4] - 滴滴出行推出"接你会会春天"活动,用"去班味"文案将职场痛点与春日场景结合,强化品牌人性化形象 [5][7] 文旅营销 - 邯郸文旅采用"自黑式"幽默短视频,通过局长道歉形式反向展示城市美食文化地标,成功激活话题热度 [9] - 成都文旅与瑞幸咖啡合作,以熊猫IP串联城市地标,推出联名产品满足消费者收藏和情绪治愈需求 [10] - 绍兴文旅邀请网红"绍兴甜妹"推广,并推出VR研学课堂和AI伴游等科技体验,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11] 跨界营销 - 海底捞联合时尚芭莎举办"春风无忧时装周",将火锅食材与高定时装结合,打破餐饮与时尚边界 [13][15] - 蜜雪冰城让品牌IP"雪王"担任婚礼司仪,通过喜庆形象突破茶饮场景限制,创造话题爆点 [16][18] - 麦当劳与《我的世界》联动推出联名套餐和像素风格周边玩具,构建跨次元美食宇宙 [19][22] 抽象营销 - 洽洽瓜子举办"嗑瓜子但不准吃"奇葩比赛,通过场景创新塑造年轻化品牌形象 [24][26] - 躺岛家居邀请贾冰拍摄滚动广告,用夸张表演突出产品凉爽特性,引发情感共鸣 [27][30] - 谷粒多联合博主打造"花财"概念短片,以抽象演绎职场状态抓住年轻人求好运心理 [31][33]
多地被曝关店,这个顶流跌落神坛
盐财经· 2025-03-01 18:27
茅台冰淇淋业务发展历程 - 茅台冰淇淋于2022年5月联合蒙牛推出,初期作为"社交货币"引发抢购热潮,创下7小时售罄5000杯的纪录,单价66元/盒[1] - 2023年业务扩张至全国31省区市,销量超1000万杯,冰淇淋事业部营收达4.3亿元(+58.24% YoY)[10] - 2024年出现大规模收缩:广州团队解散、北上广深门店批量关闭、抖音旗舰店下架、"i茅台"APP移除相关业务[2][4]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馈 - 战略定位为培育年轻消费者对茅台酱香口感的接受度,但实际复购率长期低于20%[17] - 消费者普遍质疑产品价值:66元定价远高于主流冰淇淋3-20元价格带(仅1.8%消费者接受20元以上单品)[15][16] - 口味评价负面:酸奶味被描述为"醉酒后奶味嗝",抹茶味缺乏风味辨识度,存在碎冰碴等品控问题[8][9] 渠道策略与价格体系崩溃 - 初期采用全渠道强制铺货模式:茅台酒经销商/直营店均需配置冰柜,2024年4月新管理层取消强制进货政策[13] - 经销商拿货价超50元/盒,因保质期压力导致清仓甩卖,终端价从66元暴跌至10元/盒(跌幅85%)[13] - 与钟薛高等高价雪糕同期遇冷,反映消费回归理性趋势[16][17] 跨界联名业务表现 - 2023年推出酱香拿铁(首日销售542万杯/1亿元)和酒心巧克力(20元/颗),但前者一年后从400+瑞幸门店下架[18][19] - 联名产品存在定位矛盾:酱香拿铁酒精含量0.5%却警示酒驾,酒心巧克力高端定价却下沉渠道铺货[18][19] - 行业认为跨界暴露战略错位:将Z世代打卡需求误判为复购需求,用奢侈品逻辑操作快消品[20][21] 行业数据与市场空间 - 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2023年达574.78亿元,预计2028年超700亿元[9] - 茅台冰淇淋含2%茅台酒成分,但未能有效转化白酒消费者与冰淇淋客群[14][20] - 快消品行业规律显示:高价策略在雪糕品类难持续,3-5元价格带接受度达37%(vs 20元以上仅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