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波射频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九洲(000801):Q2业绩高增,持续看好公司发力低空领域,构建可落地商业闭环
华创证券· 2025-08-27 23:17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Q2业绩高增,持续看好公司发力低空领域,构建可落地商业闭环[1] - 公司软硬结合打造低空经济中的九洲样板,持续推荐[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54亿元,同比增长5.53%[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7.85%[6]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0.93%[6] - 分季度看,25Q1-Q2营收分别实现8.13、10.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16%、增长19.42%[6] - 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22、0.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11%、增长63.82%[6] - 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0.02、0.37亿元,Q2业绩高增长[6]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49、5,324、6,209百万元,同比增速11.3%、14.5%、16.6%[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75、333百万元,同比增速15.1%、22.7%、21.2%[2]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22、0.27、0.33元[2]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83、68、56倍[2] - 预测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5.8、5.6、5.3倍[2] 业务分析 - 2025H1智能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3.72%,毛利率11.46%,同比下降3.42pct[6] - 空管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0.07%,毛利率35.21%,同比提升3.71pct[6] - 微波射频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0.82%,毛利率42.76%,同比增长4.03pct[6] - 物业管理实现营业收入0.20亿元,同比增长0.17%[6] - 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20亿元,同比增长124.15%[6] - 收入看,智能终端、空管产品占比分别为63.8%、24.8%[6] - 毛利看,智能终端、空管产品占比分别为35.3%、42.2%[6] - 公司子公司四川九洲空管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46亿元[6] 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继续发力低空经济领域,与蜀道交通服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丰翼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6] - 积极参与深圳、东台、建德、绵阳等多地的低空管理、防控、协同监视、测试等示范建设,在手订单呈稳定增长态势[6] - 九洲空管参股成立绵阳科技城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空管技术和产品优势做好支撑,深度参与绵阳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及地面基础设施建设[6] - 切入低空飞行检测领域,可快速形成商业闭环,预计第三方低空检验检测或迎战略机遇期[6] - 四川九洲以低空试验测试及其他增值服务为抓手,补强公司低空产业链测试业务,打通公司在低空经济方向的产业链[6] - 25年3月中标江苏东台项目(约2000万元),可视为公司在低空测试领域的重要突破[6] - 围绕低空新基建,打造样板工程,公司具备空管产品优势[6] - 公司强化低空数字化建设软实力,低空空域管理系统服务低空通航、无人机飞行等低空空域活动的空地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6] - 2025年3月,九洲集团与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共筑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共同建设低空物流混合运行应用示范项目[6] - 2025年7月30日,珠海-广州,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正式开通,由九洲集团深度参与保障,九洲空管牵头的低空安全管理体系作为核心支撑[6]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2,280.66万股[3] - 已上市流通股102,280.66万股[3] - 总市值185.54亿元[3] - 流通市值185.54亿元[3] - 资产负债率53.57%[3] - 每股净资产2.94元[3]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21.43/8.06元[3]
四川九洲:微波及空管产品在军工国防领域广泛应用
快讯· 2025-07-03 15:09
公司业务领域 - 公司的微波及空管产品在军工国防领域有广泛应用 [1] - 空管产品覆盖空管监视、通信、导航、信息化等领域,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1] - 微波射频产品应用于军用领域的通讯、雷达、电子对抗、测控等方面 [1] 产品应用行业 - 空管产品拓展低空经济新赛道,包括低空测试业务、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安全运控整体方案及创新应用场景开发 [1] - 微波射频产品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行业 [1]
睿创微纳(688002):逐步突破多维感知领域;低空和工业需求持续旺盛
新浪财经· 2025-04-15 20:2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3 2亿元 YOY +21 3% 归母净利润5 7亿元 YOY +14 8% 扣非净利润5 1亿元 YOY +16 9%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 4Q24营收11 7亿元 YOY +30 1% 规模为单季度历史新高 但归母净利润0 9亿元 YOY -21 4% 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1 4% [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 2ppt至50 3% 净利率同比下滑1 6ppt至10 2% 盈利能力总体稳定 [1] 业务表现 - 红外热成像业务营收39 1亿元 YOY +30 0% 毛利率同比提升1 16ppt至53 7% 主要受益于国内低空经济、工业测温与视觉感知等领域的旺盛需求 [2] - 微波射频业务营收2 9亿元 YOY -29 1% 毛利率同比下滑10 85ppt至17 9% 主要受老客户需求下滑、新客户需求未释放及老产品降价等因素影响 [2] - 境内营收32 3亿元 YOY +56 7% 占总营收75% 毛利率同比提升4 33ppt至50 7% 境外营收10 3亿元 YOY -27 3% 占总营收24% 毛利率同比下滑2 34ppt至51 2% [2] 费用与资产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2 3ppt至35 0% 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 0ppt至5 0%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2 1ppt至8 9%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 7ppt至19 9% [3]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15 0亿元 较年初增加10 2% 2024年计提和核销1 1亿元坏账损失 [3] - 存货17 4亿元 较年初增加12 1% 其中原材料及自制半成品占比分别为30%和29%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70亿元 [3] 未来展望 - 公司已形成红外业务为主 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逐步突破的新格局 赋能工业制造、应急安全、智能汽车、户外消费、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领域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 33亿元、8 97亿元、10 92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x、28x、23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