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

搜索文档
白露后天气转凉 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要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10:02
节气特点与健康影响 -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 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且寒意渐生 [1][2] - 节气后需特别关注腹部与足部保暖 避免肠胃不适和维持身体温热平衡 [2] -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需科学应对感染 [15] 保暖措施建议 - 夜间睡眠需盖好被褥避免受凉 采用分层穿搭便于根据体感调整衣物 [3] - 肩背腰腹等部位不宜暴露于凉风中 老人孩子及体弱者需加强保暖 [3] - 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以缩小室内外温差 保持身体状态稳定 [5] 作息与运动调理 - 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 帮助身体机能恢复并增强免疫力 [4] - 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可促进气血运行 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12][13] - 经期应减少运动量并注意保暖 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气血 [13] 饮食调理方案 -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梨苹果西兰花 含锌食物如瘦肉坚果 [7] - 适当摄入热粥汤类等温热食物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7][10] - 气血不足女性需多摄入铁蛋白质和维生素 动物肝脏红枣枸杞具补血作用 [8][9] 中医调理方法 - 可饮用当归黄芪等药膳汤水 需根据体质选择避免过量进补 [11] - 针灸可选足三里三阴交穴位 艾灸关元气海穴有助于温补气血 [14] - 按摩中府穴(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一肋间隙)可补气健脾 每日早晚按揉1-3次每次3分钟 [14] 呼吸道疾病应对指南 - 普通感冒不建议盲目使用抗菌药 可对症处理或服用中成药 [16] - 高危人群如患基础疾病老年人需密切观察症状 出现发热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16] - 感染后咳嗽(干咳或白色泡沫样痰)不建议长时间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 属自限性疾病若未缓解需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17]
龙虎榜 | 撤退信号?章盟主狂抛1.37亿!游资、深股通爆买光伏设备股
格隆汇· 2025-08-01 17:5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跌0.37%报3559点,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全市场超3300股上涨 [1] - 中药板块爆发,光伏设备、教育板块走高,船舶制造、航母概念、民爆概念走弱 [1] - 市场连板高度降至3板,胜通能源一字涨停晋级3连板,西藏+医药概念的奇正藏药3连板 [4] 个股表现 涨停个股 - *ST亚太涨幅45.04%,现价6.67,7天4板,重整+精细化工+ST板块 [2] - 亚太药业涨停9.96%,现价7.40,5天3板,中报预增+抗病毒药物 [2] - 大府文旅涨停10.00%,现价7.37,5天3板,体育产业+冰雪旅游 [2] - 宏和科技涨停9.98%,现价25.89,5天3板,高性能玻纤布+PCB概念 [2] - 奇正藏药涨停49.99%,现价34.69,3连板,半年度增长+创新药+藏药龙头 [2] 龙虎榜净买入前三 - 捷佳伟创净买入2.33亿元,涨幅20.00%,成交额31.69亿元 [3][5] - 深桑达A净买入1.93亿元,涨幅9.99%,成交额17.98亿元 [3][5] - 亚太药业净买入1.92亿元,涨幅9.96%,成交额22.01亿元 [3][5] 龙虎榜净卖出前三 - 易点天下净卖出3.09亿元,涨幅5.25%,成交额47.84亿元 [6] - 长城军工净卖出1.61亿元,涨幅1.79%,成交额58.79亿元 [6] - 北方长龙净卖出1.28亿元,跌幅7.09%,成交额14.05亿元 [6] 机构动向 机构净买入前三 - 天府文旅机构净买入1.52亿元,涨幅10.00%,成交额23.01亿元 [7] - 深桑达A机构净买入1.04亿元,涨幅9.99%,成交额17.98亿元 [7] - 亚太药业机构净买入1.02亿元,涨幅9.96%,成交额22.01亿元 [7] 机构净卖出前三 - 北方长龙机构净卖出1.08亿元,跌幅7.09%,成交额14.05亿元 [8] - 可川科技机构净卖出7288.38万元,涨幅9.99%,成交额5.15亿元 [8] - 保利联合机构净卖出5757.47万元,跌幅9.96%,成交额10.64亿元 [8] 重点个股分析 捷佳伟创 - 涨幅20.00%,现价66.19,成交额31.69亿元,换手率16.84% [5][9] - 业绩预增+光伏设备+半导体清洗,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亿元–19.6亿元,同比增长38.65%–59.85% [9][12] - 深股通净买入1.72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6080.69万元 [9][22] 亚太药业 - 涨停9.96%,现价7.40,成交额22.01亿元,换手率41.49% [13][14] - 中报预增+抗病毒药物,预计2025年中报净利润1.00亿元至1.10亿元,同比增长1726.42%至1909.06% [13][17] - 机构净买入1.02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8935.27万元 [13] 深桑达A - 涨停9.99%,现价24.77,成交额17.98亿元,换手率6.83% [18] - 机构净买入1.0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191.62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5771.22万元 [18][22] 游资动向 - 章盟主净卖出易点天下1.372亿元 [23] - T王净买入易点天下5954万元、长城军工5883万元、西藏旅游4350万元 [23] - 山东帮净买入双良节能5730万元 [23] - 思明南路净买入捷佳伟创5903万元 [23] - 天童南路净买入捷佳伟创6160万元、双良节能2983万元,净卖出天元智能3693万元 [23]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持续完善“8+8+4”产业体系,构建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7
东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东莞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形成立体化产业生态[1][14] -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等,2024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1%[7][9] -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7][14]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瞻布局培育新动能[1][14] 东莞市经济运行 - 2024年东莞市GDP达12282.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增长6.6%[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7]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 智能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5%、46.8%,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7] 企业创新与资本市场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20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9] - 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六[9] - 代表企业包括生益科技、拓斯达、易事特等,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24][2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东莞出台《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11][12] - 目标到2027年培育7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超42%[17]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30]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主两副六片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强化行政文化功能,松山湖和滨海湾聚焦科技创新[19][21] - 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21][22] - 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21][27] 发展趋势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29] - 加速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耦合,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30]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建设零碳园区[31] - 深化与广深产业协同,打造"湾区制造+全球市场"开放型经济[32]
关税战下的医药政策:全球最大的创新药市场正在剧变
新财富· 2025-04-28 15:31
美国对进口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 -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覆盖成品仿制药、原研药及关键药用成分,属于特朗普政府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进行的关税调查的一部分 [3] - 调查预计270天内公布结果,可能赋予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药品和原料药征收关税的权力,对中国等主要药品出口国影响显著,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及成本上升 [3] - 分析师预计,若对中国API征收10%关税,仿制药企业利润将下跌2%-3%,创新药利润下跌更严重 [4] 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 特朗普政府核心目标是强化美国医药产业独立性,减少外部供应链依赖,推动产业链本土化 [6] - 4月8日起对进口药品实施对等关税,虽大部分药品被纳入豁免名单,但生物医药中概股4月9日集体下跌,再鼎医药、百济神州跌幅超9%,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跌幅达7.6% [7] - 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药品约60亿美元,主要为抗生素、抗病毒及心血管药物等基础药物,关税扩大将推高成本并冲击本土生产商 [7] 美国药企的本土化投资 - 诺华宣布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230亿美元,新建7家工厂并扩建3家既有工厂,覆盖原料药、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产能 [7] - 阿斯利康计划投资35亿美元,默沙东未来四年累计投资80亿美元,强生承诺新增投资550亿美元,礼来宣布至少投资270亿美元,推动制造回流 [7] - 特朗普政府推出研发税收优惠,鼓励药企加大本土研发投入,但限制特定国家使用关键基因数据库(如dbGaP和AnVIL)给中国创新药企带来研发障碍 [7] 特朗普两届任期的医疗政策对比 - 第一任期(2017-2021年)以削弱联邦干预为核心,取消《平价医疗法案》个人强制保险罚款条款,削减Medicaid资金,推出"最惠国定价"模式和药品再进口政策 [9] - 第二任期(2025年至今)深化市场驱动,收缩医保覆盖范围,取消拜登时期医保补贴政策,重启"最惠国定价"模式,简化FDA审批程序 [10] - 两届政策均强调降低政府干预和鼓励市场竞争,但伴随医保覆盖减少和低收入群体保障下降等负面效应 [10] 特朗普与拜登医疗政策差异 - 特朗普政府强调市场自由化,弱化《平价医疗法案》,拜登政府则强化ACA,扩大医保补贴和Medicaid覆盖面 [12] - 特朗普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如最惠国定价)降低药价,拜登政府通过《降低通胀法案》授权联邦政府直接谈判药价 [15] - 特朗普政府简化药械审批流程,拜登政府强化监管职能,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和少数族裔医疗公平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