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价值回报
搜索文档
“日光基”再现! 科技、资源类主题型基金业绩排名靠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1:10
权益类基金发行势头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于10月16日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募集上限为20亿元,最终净认购金额达19.7亿元 [1][2] - 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全市场共有30只公募基金开启认购,其中权益类基金为23只,占比达76.67% [3] - 今年三季度以来,已有超过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易方达价值回报和中欧核心智选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 [3] 基金经理与持仓配置 - 中欧价值领航拟任基金经理蓝小康为百亿元级基金经理,其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A份额任职回报达170.24%,年化回报率14.15% [2] - 蓝小康持仓重点布局在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以港股为主的传统产业龙头股 [2] - 基金经理蓝小康在二季报中指出市场仍会上行,传统产业龙头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 [2] 次新基金业绩表现 - 部分科技、资源类主题型次新基金近期业绩领先,泰康资源精选A类份额自8月12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3.28% [4] - 中金精选A类份额自6月30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5.2%,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A类份额在9月12日成立后一个多月内净值增长率达20.76% [4][5] -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中欧信息科技A年内收益率最高,达94.68%,而华富医疗创新C年内收益率为-13.39%,业绩首尾差异明显 [5] 行业投资前景与机构观点 - 随着三季报披露,基金经理对未来科技投资前景依然看好,同时关注顺周期品种及消费+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 [1][5] -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半导体、算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高景气度成长板块表现强劲,市场近期进入整固行情 [6] - 金鹰基金认为当前不会产生明显风格切换,市场风格更多是科技与价值风格的再平衡,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需聚焦有业绩的品种 [6]
“日光基”再现,次新基金业绩差异较大,有产品成立一个多月收益超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7:03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发行情况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于10月16日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募集上限为20亿元,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达19.7亿元 [1][2] - 该基金已于10月20日正式成立,由百亿基金经理蓝小康拟任管理,其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A份额任职回报达170.24%,年化回报14.15% [2] - 基金经理蓝小康持仓重点布局于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港股传统产业龙头股,并在二季报中指出传统产业龙头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 [2] 权益类基金整体发行势头 - 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全市场共有30只公募基金开启认购,平均认购天数为27.8天,其中权益基金为发行主力,共23只,占比76.67% [3] - 三季度以来已有超过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元,其中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并提前结募,建信医疗创新募集规模也超10亿元 [3] 次新基金业绩表现 - 部分成立仅一个多月的次新基金净值增长显著,泰康资源精选A类份额自8月12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3.28%,中金精选A类份额自6月30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5.2% [4] -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A类份额自9月12日成立以来区间净值增长率达20.76%,诺安成长C自8月27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0.61% [4] - 业绩居前的基金普遍聚焦科技、资源类个股,尤其是投资半导体、AI的主题基金,但业绩分化明显,偏股混合型基金中466只次新基金有110只年内业绩为负 [4][5] 机构对投资前景的看法 - 随着三季报披露,基金经理对科技投资前景依然看好,同时关注顺周期品种及消费与科技叠加的投资机会 [1][5] -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半导体、算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高景气成长板块今年表现强劲,市场近期进入整固行情,调整可能为货币宽松创造空间 [5] - 金鹰基金认为当前不会产生明显风格切换,市场风格更多是科技与价值风格的再平衡和间歇性轮动,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但短期需聚焦有业绩的品种 [5]
年内募集规模超10亿权益基金达127只!指数基金成主力军
券商中国· 2025-10-15 23:09
权益基金发行概况 - 10月15日权益基金发行再现大规模产品,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和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募集规模均接近20亿元,成为10月以来发行规模第一和第二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2] - 截至10月15日,年内募集规模超10亿元的权益基金已达127只,其中超过70%为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中又以非ETF产品居多 [2] - 10月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指数权益基金为广发中证卫星产业ETF,募集规模达11.71亿元 [3] 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特点 - 募集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多成立于三季度,例如9月成立的招商均衡优选募集规模达49.55亿元,是年内募集规模最大的权益基金,获38355户有效认购 [4] - 三季度成立的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包括大成洞察优势、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等,合计有效认购户数接近6万户 [4] - 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呈现两大特点:部分产品由知名基金经理管理;部分产品为与管理业绩挂钩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4]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展 - 截至10月15日,成立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接近40只,总募集规模超过420亿元,总有效认购户数超过37万户 [5]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有16只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华商致远回报等基金募集规模则在20亿元以上 [5] 指数权益基金市场表现 - 在127只募集规模超10亿元的权益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比超过70%,共计90只,其中非ETF类型的指数基金有51只,占比超过55% [6] - 指数基金中有14只募集规模不低于20亿元,排名前四的均为ETF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等 [6] - 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基金和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均超过23亿元 [6] 中小公募产品及股票ETF表现 - 年内发行的大规模指数基金中出现了中小公募产品,如光大保德信基金9月底成立的光大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基金募集规模超过23亿元,有效认购户数逾2万户 [7] - 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 [7] - 股票ETF中年内募集规模最大的是9月成立的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规模为23.44亿元,有效认购户数超2万户 [7] - 平安中证A500ETF和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规模均不低于20亿元 [7]
新资金来了,近70只基金定档10月,谁能成大赢家?
证券时报· 2025-10-09 06:43
新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双节后新基金发行迎来高潮,10月9日当天有23只基金同日发售,定档10月份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70只 [2] - 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总数达到1148只,超过去年全年 [11] - 发行结构呈现股强债弱的新趋势,前三季度债券型新基金成立数量仅有214只,发行份额为3944.51亿份,均为近年来最低 [10][13]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亮点 - 10月份已有19只主动权益基金定档发行,由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挂帅,例如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今年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4]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强势,金梓才管理的科技主题基金近三个月累计涨幅接近翻倍 [4] - 价值主题基金业绩稳健,中欧基金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连续2年斩获20%以上正收益 [5]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股票型基金成立654只为历年之最,发行份额达到3366亿份,为2022年以来最高 [12] - 7月后出现多只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成立规模接近50亿元,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2][13] 指数与量化基金发行情况 - 定档10月份的指数基金产品数量超过30只,覆盖成长风格、红利风格和宽基等指数 [7] - 量化基金今年业绩表现普遍较好,大多数基金净值在历史最高点附近,多家基金公司加大布局力度 [7] 债券基金发行特点 - 10月发行的债券基金均为二级混合债基(固收+),无纯债基金 [7] - 债基审批新规迎来差异化调整,监管严格控制纯债基金在审产品数量,鼓励布局固收+、科创主题债券ETF等 [7][8] 基金发行市场驱动因素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升温与股票市场自7月开启的持续上行走势密不可分 [13] - 债券市场近期表现不佳,纯债基金业绩持续震荡,短期暂未出现反转迹象 [7]
节后新基金发售迎小高潮 A股市场增量资金在路上
证券时报· 2025-10-09 05:58
新基金发行概况 - 国庆中秋双节后新基金发行迎来高潮,10月9日当天有23只基金开启发售,定档10月份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70只 [2] - 四季度是基金管理人本年度最后的决战季,新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回暖 [1][2] - 新发基金类型以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和含权债基为主力,有望为权益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2]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特点 - 10月已有19只主动权益基金定档发行,由今年业绩突出的绩优基金经理挂帅 [3]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强势,前三季度表现突出,基金公司在四季度加大布局,例如广发信息产业、国泰半导体制造精选等 [3] - 价值主题基金业绩稳健增长,多位价值派基金经理产品收益创历史新高,带动相关新基金发行,如中欧价值领航、永赢价值回报等 [3][4]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出现单日募集超50亿元的盛况,前三季度股票型基金成立654只为历年之最,发行份额达3366亿份为2022年以来最高 [7]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接近50亿元,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大成洞察优势等基金发行规模在20亿至25亿元之间 [8] 指数与量化基金发行情况 - 定档10月发行的指数基金产品数量超过30只,覆盖成长风格、红利风格和宽基等指数,如上证180、创业板人工智能等 [5] - 量化基金今年业绩普遍较好,净值多在历史最高点附近,中小型基金公司加大布局力度,如中邮新锐量化选股、万家智胜量化选股等在10月发售 [5] 债券基金发行趋势 - 定档10月发行的债券基金均为二级混合债基(固收+),无一只纯债基金,含权债基发行提速 [5] - 债券基金新发市场显著萎缩,前三季度新成立数量仅有214只,发行份额为3944.51亿份,均为近年来最低 [8] - 此趋势背后原因包括债券市场表现不佳,纯债基金业绩震荡,以及监管新规鼓励加大含权中低波动产品创设,严格控制纯债基金上报数量 [6] 基金发行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48只,超过去年全年,发行份额超50亿份的基金共有23只 [7] - FOF新基金发行市场回暖,募集成立产品数量反超去年全年,发行份额是去年全年的3倍之多,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和富国盈和臻选发行规模分别为65.73亿份和60.01亿份 [7]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升温与7月后股票市场持续上行密切相关,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任裂痕呈现逐步弥合态势 [8]
新资金来了!近70只基金定档10月,谁能成大赢家?
券商中国· 2025-10-09 00:13
新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双节后新基金发行迎来高潮,10月9日当天有23只基金同日开启发售,定档10月份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70只 [2] - 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总数达到1148只,超过去年全年 [8] - 发行结构呈现股强债弱趋势,前三季度债券型新基金成立数量仅有214只,发行份额为3944.51亿份,均为近年来最低 [10]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 - 10月已有19只主动权益基金定档节后发行,由今年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挂帅 [3]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接近50亿元,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9]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升温与股票市场积极变化相关,7月后成立的多只基金发行规模在20亿至25亿元之间 [9][10] 绩优基金经理动态 - 鹏华基金闫思倩挂帅的新基金鹏华制造升级于10月9日发售,其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今年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3] - 财通基金金梓才时隔2年再度挂帅新基金财通品质甄选,其管理的科技主题基金近三个月累计涨幅接近翻倍 [3] - 中欧基金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连续2年斩获20%以上正收益,其领衔的中欧价值领航定档10月16日发售 [4] 指数与量化基金布局 - 定档10月份的指数基金产品数量超过30只,覆盖成长风格、红利风格和宽基等指数 [5] - 量化基金业绩表现普遍较好,多数基金净值在历史最高点附近,中邮新锐量化选股、万家智胜量化选股等产品将在10月发售 [5] - 前三季度股票型基金成立了654只,为历年之最,发行份额达到3366亿份,为2022年以来最高 [9] 债券基金发行变化 - 定档10月发行的债券基金均为二级混合债基(固收+),无纯债基金 [6] - 债基审批新规迎来差异化调整,监管将严格控制纯债基金在审产品数量,鼓励布局固收+、科创主题债券ETF等 [6] - FOF新基金发行市场回暖,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和富国盈和臻选发行规模分别为65.73亿份和60.01亿份,发行份额是去年全年的3倍 [9]
单只规模超10亿元!权益基金发行集体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9-14 20:13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9月以来成立规模超10亿元的权益基金已过10只 包括宽基指数基金 主题指数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 [1] - 截至9月12日 9月以来已有7只指数基金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 包括中证A500宽基产品和行业主题基金 [2] - 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募集23.93亿元 博道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基金募集19.11亿元 中欧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募集10.62亿元 [3] - 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募集近20亿元 嘉实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基金募集近14亿元 [3] - 7月以来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达19只 [4]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募集49.55亿元 平安港股通科技精选募集17.38亿元 国泰优质核心募集16.17亿元 [4] 指数基金产品动态 - 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ETF募集12.47亿元 南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募集17.24亿元获1.34万户认购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8月底募集近18亿元 银华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8月中旬募集超12亿元 [3] - 华夏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和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8月募集规模均超10亿元 [3] - 中证A500系列指数基金持续发行 但超10亿元产品罕见 此前仅有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10.16亿元)和人保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16.96亿元)等 [2] 基金公司策略调整 - 基金公司营销行为趋于理性 通过提前结束募集控制规模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设10亿元上限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设50亿元上限 [6] - 控制规模有助于基金经理争取建仓时间和空间 避免大规模基金降低投资策略灵活性 [6] - 基金公司加大指数基金布局 ETF因渠道认可度高和低费率更受投资者欢迎 自由现金流类指数基金备受资金青睐 [5] 行业前景与投资方向 - 科技成长有望成为长期经济与竞争力抓手 未来5-10年科技革命将聚焦"AI+"各行各业 [1] - AI产业周期全球共振 制造业正经历机器人AI革命 有望带来万亿市场空间机遇 [6] - 上市公司中报经营态势企稳 市场信心恢复流动性加强 AI算力板块业绩超预期但估值已包含高预期 [7] - 创新药关注度短期下降但不影响中长期发展趋势 [7]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
第一财经· 2025-09-07 20:34
基金市场热度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2][4]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5]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2][5] 新基金发行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确认比例56.67%[5]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5]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6]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6]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7]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6]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6] - 多只翻倍收益基金实施限购 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等[7]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2][9]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2][9]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市场新增主力资金[10] 市场情绪分析 - 投资者兴趣度显著提升 但情绪尚未达到过热水平[9] - 个人投资者未创造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9]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微观结构风险有所积累[10]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构成绝对主线 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表现突出[12]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12]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12]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体系的基础[10] - 建议维持低估高质的结构切换 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0] - 三季度向上拐点可能引发风格向顺周期资产倾斜[10] - 回调释放交易过度拥挤压力 利于后续市场行稳致远[11]
从新发“日光基”到绩优“限购令”,市场现在“热不热”?
第一财经· 2025-09-07 19:32
新基金发行热度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成为年内首只"一日售罄"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产品[2] - 三季度新发基金达404只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3]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 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 多只产品年内回报翻倍[4] - 中欧数字经济A和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单日限购5万元[4][5] 投资者情绪与资金流向 - 投资者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数量显著增加[1][6] - 瑞银证券调研显示各类机构投资者对A股兴趣度提升[6] - 市场情绪改善源于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6]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达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6] 市场结构与板块表现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强势板块涨幅显著[7] - AI+板块(海外算力、国产算力)构成近两个月绝对主线[8]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8]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新增主力资金 市场估值体系保持合理[7]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 个人投资者未大规模入场[6] - 另有观点提示需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7] - 部分资金存在收益兑现预期 对监管导向存在担忧[7] - 稳定性资金力量表现不活跃 助长市场担忧情绪[7]
8月新基金发行超千亿
深圳商报· 2025-09-05 07:18
新基金发行整体情况 - 8月新成立基金140只 合计发行份额1020.22亿份 环比增长6.62% [1] - 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7.29亿份 环比增长2.8% [1] - 9月首周新基开启募集42只 较前一周环比大增44.83% [2] 权益类基金发行表现 - 8月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占比逾六成 其中股票型基金85只发行471.90亿份占比46.25% 混合型基金24只发行143.57亿份占比14.07% [1] - 股票型基金发行持续回暖 6月224.5亿份 7月355.45亿份 8月471.9亿份 [1] - 9月首周权益基金达32只 包括26只股票型基金和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占总量的76.19% [2] 重点产品发行情况 - 8月债券基金募集规模居前 华安上海清算所0-5年政金债A发行59.9亿份位居首位 [1] - 8月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前三:易方达价值回报23.43亿元 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18.99亿元 易方达国证成长100ETF17.72亿元 [2] 市场资金配置趋势 - 居民配置需求提升 更倾向将财富配置于股市与公募基金 借基入市意愿增强 [2] - 权益类基金良好表现吸引机构等长线资金入场 助推公募产品发行 [2] 市场结构特征 - AI等热门板块出现局部过热迹象 但A股整体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