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

搜索文档
博士扎堆,多轮融资,主赛道是AI | 2025年35岁以下创业先锋榜单重磅发布
创业邦· 2025-07-18 12:21
青年创业者榜单核心观点 - 青年创业者榜单自2011年发起,14年间累计306位杰出青年创业者上榜,记录时代创新脉搏[2] - 榜单验证了青年创业者的商业价值,如影石刘靖康从新锐成长为年盈利10亿元的创业标杆,泡泡玛特王宁、哔哩哔哩徐逸等均从榜单出发成为行业领军者[3] - 2025年榜单评选历时3个月,经12位投资机构专家评审,最终评出30位35岁以下创业先锋[3] 青年创业者画像 - 30位上榜者平均年龄32.2岁,最年轻仅27岁,6位未满30岁[6] - 16位拥有博士学位,硕博合计占比83%,理工科背景占比超70%[9][85] - 平均创业年限5.1年,24位为首次创业,20%为连续创业者[9][88] - 创业者学术背景深厚,多来自清华、斯坦福、MIT等顶尖院校,并在国际顶刊发表大量论文[15][22][27][38] 创业企业特征 - 企业平均成立4年,1/3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地区集中在北上广、江浙[9] - 企业平均估值16亿元,总估值461亿元,50%已达独角兽或未来独角兽级别[9] - 平均融资总额近4亿元,平均融资4次,2025年15家完成最新轮融资[9] - 近三年成立的新锐公司达16家,其中3家AI企业成立仅1年即获红杉等顶级机构投资[90] 行业分布与趋势 - AI企业数量从8家增至10家,领跑创新领域,其中4家专注具身智能[90] - 智能制造企业数量从9家减少至3家,新增材料、硬件、信息通信和环保等新兴领域[90] - 硬科技创业成为主流,聚焦卡脖子技术、医疗资源、工业能耗等核心痛点[4] - 企业展现出高效的商业化落地能力,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4] 典型创业者案例 - 影石刘靖康:从24岁入选榜单到34岁公司上市,年盈利10亿元[3] - 泡泡玛特王宁:2014年上榜,2020年带领公司港交所上市并成为河南首富[3] - 松延动力姜哲源:27岁清华博士辍学创业,专注人形机器人研发[41] - 深度原理贾皓钧:MIT博士,通过AI颠覆传统化学材料发现模式[38] - 清越科技陈志华:主导全球首个电化学制过氧化氢模块工厂落地[27]
000070 “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0:11
公司摘帽及股票变更 - ST特信成功摘帽,证券简称由"ST特信"变更为"特发信息",股票代码仍为"000070" [2] - 公司股票于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2] 子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因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在2015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跨期调节成本等手段虚增收入及利润,导致公司2015-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4] - 2015-2018年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虚减2108.06万元 [4] - 2024年5月10日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5月14日起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4] 整改及摘帽条件满足 - 公司已对2015-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 [4] - 已就行政处罚事项追溯重述财报,并计提1007万元投资者索赔预计负债,符合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条件 [5] 股价表现 - 去年5月"戴帽"后股价一度低于4元/股,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6] - 截至今年7月7日股价收于8.03元/股,较一年前反弹超90% [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16%,归母净利润-1505.64万元 [9] - 公司总资产64.61亿元,净资产20.58亿元,年销售收入44.09亿元 [9] 业务板块 - 公司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形成线缆、智慧服务、融合和物业租赁四大业务板块 [9]
000070,“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0:01
公司摘帽及更名 - ST特信成功摘帽,证券简称由"ST特信"变更为"特发信息",股票代码仍为"000070"[2] - 公司股票于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2] 财务造假事件及处罚 - 因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跨期调节成本等手段虚增收入,导致2015-2018年度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度利润总额虚减2108.06万元[6] - 2024年5月10日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5月1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特信",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6] 整改措施及进展 - 公司已对2015-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专项审核报告[7] - 已就行政处罚决定所涉事项对相应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并针对投资者索赔计提1007万元预计负债[7] - 自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之日起已满12个月,符合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7] 股价表现 - 去年5月"戴帽"后股价曾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一度低于4元/股[9] - 截至今年7月7日股价收于8.03元/股,较一年前反弹超90%[9]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16%,归母净利润-1505.64万元[10]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64.61亿元,净资产20.58亿元[10] 业务构成 - 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发展形成线缆、智慧服务、融合和物业租赁四大业务板块[10]
荣科科技收盘下跌2.92%,最新市净率13.90,总市值110.6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2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10日收盘价17.29元,下跌2.92%,总市值110.61亿元,市净率13.9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03.97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9248.41万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公共医疗服务和智慧城市服务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 - 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医疗系统、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数字医共体解决平台和智慧城市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0.52% [1] - 净利润亏损2571.35万元,同比扩大84.90% [1] - 销售毛利率33.91% [1] 行业估值比较 - 行业平均PE(TTM)73.57,PE(静)74.21,市净率5.31,总市值117.90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78.91,PE(静)82.53,市净率4.12,总市值61.11亿元 [2] - 公司PE(TTM)-751.11,PE(静)-3788.64,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荣科科技收盘上涨1.19%,最新市净率14.37,总市值114.3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6 17:02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6月6日收盘价17.87元,上涨1.19%,市净率14.37,总市值114.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3038.59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4256.21万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公共医疗服务及智慧城市服务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 - 核心产品包括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数字医共体解决平台及智慧城市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微增0.52% [1] - 净利润亏损2571.35万元,同比扩大84.90%,销售毛利率33.91% [1] 行业估值对比 - 公司PE(TTM)为-776.30,静态PE为-3915.7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73.58)及中值PE(78.91) [2] - 市净率14.37高于行业平均5.33及中值4.06 [2] - 总市值114.32亿元接近行业平均118.59亿元,但远超行业中值61.45亿元 [2]
荣科科技收盘上涨3.31%,最新市净率14.54,总市值115.6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35
公司表现 - 5月26日收盘价18.08元,单日涨幅3.31%,市净率14.54,总市值115.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4573.56万元,但近5日累计净流出10966.13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微增0.52%,净利润亏损2571.35万元,同比扩大84.90%,销售毛利率33.91%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大领域,提供公共医疗及智慧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 [1] - 核心产品包括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数字医共体解决平台等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净率14.5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18及中值3.86 [2] - 总市值115.66亿元接近行业平均116.61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59.94亿元 [2] - PE(TTM)为-785.43,PE(静)为-3961.75,均大幅偏离行业均值(PE(TTM)72.26,PE(静)74.89) [2]
蔡跃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人民网· 2025-05-20 13:40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中流砥柱,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其核心目标 [1] - 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坚守医疗质量与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1] 智慧医院建设 -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是政策要求 [1] - 医疗机构需完善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医院建设政策框架,科学统筹资金投入与分配 [1] - 建立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智慧医院建设协调小组 [1] - 提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实现临床诊疗全流程智能化 [1] - 建立统一医疗数据平台,实现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1] - 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应用范围,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和使用效率 [1] 智慧服务创新 - 智慧服务是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的重要抓手 [2] - 公司将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作为重点任务,开展高精尖技术攻关,推动重大疾病核心技术研发 [2] - 规划建设高端查体中心、国际门诊、月子中心,满足不同人群诊疗需求 [2] - 启用智能导诊系统,通过症状和病史分析为患者精准推荐科室和医生 [2] - 推进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放疗等模式,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2] 患者关怀与医疗质量 - 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加强护理人文关怀 [3] - 推进安宁疗护项目,构建"医院—社区—居家"健康守护网络 [3] - 探索疾病全程管理模式,按病种做好患者回访工作 [3] - 开展关爱老年和幼儿患者健康行动,提升"一老一小"就医体验 [3] - 链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危急重大疾病和特殊病种患者专项救助 [3] - 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推进专科能力建设与质控中心标准化建设 [3] - 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强化重点医疗指标与综合目标管理 [3] -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医疗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考核 [3]
砥砺十载,扬帆新程 | 先导智能举办上市十周年庆典活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9:29
公司发展历程 - 先导智能于2015年5月18日登陆创业板,十年间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赛道,业务从锂电设备拓展至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智能产线、氢能等领域,提供"核心装备+整线集成+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 [4] - 公司2024年以订单价值计算蝉联全球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榜首,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3.3个百分点,产品覆盖全球24个国家,设立18家海外分子公司 [4] - 2025年5月19日举办上市10周年庆典,宣布启动港股IPO进程,迈出全球化战略关键一步 [1][6]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公司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总额超10%,拥有超过2800项授权专利,推动行业标准革新 [8] - 作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标杆企业,打破国外垄断,树立"技术引领"典范 [8] - 国际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龙头优势 [4] 财务与公司治理 - 2020年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均超30% [4] - 连续六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级,位列标普全球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前15%,荣膺"上市公司金牛奖"等荣誉 [4] ESG实践 - 连续五年发布ESG报告,是国内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首家发布碳中和目标的企业 [5] - 2024年CDP气候及水安全专题评级升至B级,标普全球ESG评分41分,CSA评分39分,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 [5] 未来战略 - 通过港股IPO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力,计划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6][8] - 秉持"智造向善、科技报国"理念,巩固全球智能装备领军者地位 [9]
荣科科技收盘下跌1.67%,最新市净率12.78,总市值101.6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9 17:41
公司财务表现 - 4月29日收盘价15.89元,下跌1.67%,市净率12.78,总市值101.65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微增0.52%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57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4.90% [1] - 销售毛利率33.91%,保持较高水平 [1]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3家机构持仓,合计持股1.40亿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达23.90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数字医共体解决平台、智慧城市服务等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净率12.7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02和行业中值3.69 [2] - 总市值101.6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13.66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56.08亿元 [2] - PE(TTM)为-690.29,PE(静)为-3481.87,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同业公司对比 - 实达集团市净率22.40最高,东方国信1.84最低 [2] - 岩山科技总市值284.08亿元为同业最高,ST浩丰15.52亿元最低 [2] - 宏景科技市净率7.37,恒为科技5.76,均低于公司12.78的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