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

搜索文档
从“技术验证”转向“场景落地”自动驾驶赛道万亿级市场开启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46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正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2025年上半年被视为商业化关键拐点 [1] - 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L3级产品逐步落地,204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或达1.2万亿美元 [1] - 中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体现产业全球影响力 [1] 车企与供应链动态 - 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主流车企密集推进智驾战略,比亚迪智驾车型5月销量达23.1万辆,累计智驾车型销量超71万辆 [2] -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尚界汽车",首款车型拟2025年下半年上市 [2] - Momenta与智己汽车等六品牌深化合作,累计量产车型超130款 [2] - 禾赛科技规划2025年激光雷达年产能超200万辆 [2] 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 - L2级自动驾驶功能正从中高端车型下放至中低端市场,硬件供应链价格下降推动"全民智驾" [3] - 华为、小鹏、蔚来等推出端到端大模型,L3级自动驾驶有望2025年落地 [2][3] 资本市场与融资活动 - 2025年上半年超10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冲刺港股IPO,包括易控智驾、驭势科技等 [4] - 行业上半年公开近80起投融资,总额超135亿元,L4级场景企业获政策与资金双重关注 [4][5] 细分场景商业化进展 - 无人配送领域:菜鸟无人车覆盖全国200+城市500+区县,新石器无人车全球交付超6000台,年内订单超2万辆 [5] - 矿区无人驾驶:易控智驾2024年收入9.86亿元(同比+264%),服务24个头部企业矿区 [5] - Robotaxi扩张:百度萝卜快跑订单超1100万次,文远知行车队超1200辆,小马智行测试里程突破4500万公里 [6][7] 全球化布局 - 小马智行在迪拜推进Robotaxi商业化,拟2026年实现全无人运营 [7] - 文远知行计划5年内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覆盖欧洲、中东市场 [7] -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全球复制能力,产业链成熟度支撑商业化探索 [6][7] 商业化挑战 - Robotaxi需突破技术、法规、量产及运营能力瓶颈,形成"技术迭代—成本下降—规模扩张"正循环 [8] - 盈利依赖成本结构与服务密度平衡,需优化车辆调度算法提升运力效率 [8]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公司深度报告: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乘渗透率东风加速全域征程
信达证券· 2025-05-15 21: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国产OEM推出平价智驾方案推动AD渗透率提升,智驾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市场将快速发展,地平线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凸显 [11] - 智驾市场规模高增,AD有望接棒ADAS成主流,地平线市占率和客群规模领先,新产品或打开增长空间,且有望受益于国内OEM销量增长 [5] 各目录总结 领军国内智驾Tier2,各大OEM智驾方案“最大公约数” - 地平线是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领导者和世界级AI算法公司,产品覆盖智驾芯片平台、解决方案及配套工具链与生态,与英伟达、鸿蒙智行相比各有优劣 [14][21][24] - ADAS支持基础功能,AD自动化程度更高,国内智能汽车渗透率和AD占比持续提升,AD年复合增速有望达48.1%,智驾市场规模高增,软件市场规模短期内快速增长 [26][28][37][41] - 地平线在ADAS和ADAS+AD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领跑全阶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中国OEM ADAS和AD市场份额超40%和30%,且客户覆盖广 [49][57][69] - 中国OEM市场份额增加且收入高速增长,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和车型定点数提升,与多家车企合作,有望受益于国内OEM销量增长 [61][67][72] 从ADAS到城市NOA全域覆盖,BPU架构迭代带动计算效能倍数提高 - HorizonMono是量产ADAS解决方案,HorizonPilot标志在AD市场发力,HorizonSuperDrive迈向高端市场,国内ADAS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增长斜率或放缓,地平线有望提升市占率 [74][78][81] - 算力并非决定芯片实际表现的唯一因素,每秒准确识别帧率MAPS更能体现性能,征程5的MAPS跑分高 [89] - 地平线自研BPU计算架构,支持Transformer算法,从伯努利到纳什架构计算性能提升,J6P+端到端成就高阶智驾新标杆 [93][99][105] 端到端和世界模型,软硬件耦合成就高阶智驾新标杆 - 地平线是端到端技术先行者,提出相关理念和算法,打造纳什BPU实现软硬协同,具备打造“面向单一任务的计算系统”的底层逻辑 [110] - 端到端算法有“跷跷板效应”,世界模型可生成视频数据和输出驾驶决策,实现ScaleUp和ScaleOut [116][121][126] - 世界模型为端到端路线减负加速,实现全场景覆盖等,HSD图形化界面有拟真效果 [129] 从天神之眼到千里浩瀚,国产OEM智驾需求显著提升 - 征程6P回片,地平线HSD将量产,多家主机厂采纳其方案,随着信任度加深,合作或增多 [131] - 特斯拉FSD入华将加剧智驾竞争,普及全域智驾功能,但与地平线客群竞争交集小 [152] - J6M在中阶算力芯片和解决方案领域有性价比、软件能力、定制化及响应能力优势,推动辅助驾驶向大众市场渗透 [156]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高速增长,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解决方案+授权服务收入为主要来源,授权服务业务收费方式多样,商业模式有持续性 [162][169][17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评级 - 预测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50%/55%/45%,毛利率分别为47.0%、47.4%、50.0% [183] - 预测汽车解决方案 - 授权及服务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53.0%/60.0%/40.0%,毛利率分别为92.1%/92.3%/92.4% [183] - 预测非车解决方案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30%/30%/40%,毛利率保持18%水平 [183]
展现潮流化新出行方案 方程豹品牌亮相2025上海车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8 21:20
品牌与产品亮相 - 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在2025上海车展以"583家族"亮相,展示对未来出行与个性化生活的探索 [1] - "583家族"包括三款车型:豹5智驾版、豹8无人机版和钛3,分别搭载不同创新技术 [3] - 豹5智驾版配备比亚迪"天神之眼"与华为"乾崑智驾"双智驾系统 [3] - 豹8无人机版集成大疆车载无人机系统,具备"一键跟拍"功能,融合智能越野、全域电驱等四大科技 [3] - 钛3作为A级SUV,以"钛潮流""钛安全""钛智能"为卖点,采用星战美学设计 [3] 技术创新与功能 - 豹8无人机版演示"陆空一体"出行体验,通过无人机实现跟随、环绕、全景拍摄等功能 [5] - 无人机系统提供4K画质实时回传和AI智能剪辑功能 [5] - 豹8采用非承载式硬派车身设计,结合无人机协同技术 [3] 设计与改装套件 - 方程豹推出三大官方潮改套件全球首秀 [5] - 豹8维鲸泰坦套件强化旗舰SUV体量感,配备星空呼吸灯带和全地形越野套件 [5] - 钛3 SUPER 3潮改版采用磁吸式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支持多主题风格切换 [5] - 豹5维鲸城市矩阵套件以参数化几何纹理重塑车身,搭配22英寸星芒轮毂 [5]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AI应用之智能驾驶——AI赋能助飞跃,高阶智驾迎奇点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27 17:47
核心观点 - Transformer架构为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注入革命性动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追随者向行业规则制定者转变 [2][5] - 高阶智驾加速渗透受政策支持、需求增长和供给优化三方面驱动,2024年城市NOA渗透率预计突破15% [2][3][25] - AI通过算法、算力和数据三方面赋能高阶智驾持续升级,形成深度共生关系 [2][44] - 高阶智驾将重塑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引发新一轮淘汰赛,同时为第三方供应商创造发展空间 [83][90] 技术演进 - 整车核心技术从"马力"到"电力"再到"算力"变革,AI赋能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智能车时代核心技术 [5] - 智能驾驶发展历经实验室探索、商用化探索、商用化加速和AI大模型四个阶段,Transformer架构取代CNN成为主流 [16] - "BEV+Transformer"融合多模态感知构建厘米级精度动态语义空间,端到端模型缩短响应延迟80% [3][46] - 特斯拉经历四次技术革新:2D直视图+CNN→BEV+Transformer→引入占位网络→端到端大模型上车 [53][56] 市场驱动因素 政策端 - 首批9家企业获L3级别上路通行试点资格,政策支持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 [25][26] -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为自动驾驶合法运行提供法律框架 [26][27] 需求端 - 智能驾驶减少81.5%的人为因素事故,特斯拉Autopilot事故率比美国平均水平低90% [27][28] - 65%以上用户每周使用高阶智驾超2次,76.8%高速NOA用户每周使用超2次 [31][34] 供给端 - 特斯拉FSD V13.2实现停车场无缝切换,国内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 [35] - 硬件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L2及以上渗透率在16-24万和8-15万价格带分别达74%和33% [39][40] AI赋能路径 算法 - 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成为趋势,相比模块化架构误差降低50% [50][52] -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与动作模态,推理时长从1秒提升至几十秒 [57][58] 算力 - 车端算力持续升级,特斯拉HW4.0算力达720TOPS,较HW3.0提升5倍 [63][64] - 云端算力军备竞赛展开,特斯拉拥有超6万张H100,小鹏训练速度提升170倍 [74][75] 数据 - L5级自动驾驶需超2EB数据量,数据研发成本占比超80% [77][78] - 数据闭环效率是特斯拉与国内车企最大差距之一,领先1-2年 [79] 行业影响 车企竞争 - 智能驾驶引发淘汰赛,中高端市场影响显著,自主品牌份额有望提升 [90][92] - 自主品牌在高阶智驾领先,纯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并行 [95][96] - 比亚迪"天神之眼"推动智驾平权,实现20万元以下车型全覆盖 [99] 供应商机会 - 第三方供应商市占率分化,Momenta在城市NOA领域占60.1% [104][105] - 合资车企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加速,打开智驾出海新局面 [107]
比亚迪们为了这事儿杀红了眼
虎嗅APP· 2025-03-23 11:43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智驾平权"风潮,自主品牌纷纷加入战局,超50%自主汽车销量将被卷入"智驾"竞争 [1] - 智能化窗口期收窄促使车企急促入场进行战略卡位,即使后续补票也要先上车 [2] - "智驾普及"浪潮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引发价格战升温并颠覆原有智驾价值体系 [3][7] 价格战影响 - 2025年1-2月新能源车新上市车型平均降价3万元,降幅达13%,纯电动车型平均直降3.9万元,降幅高达17% [4] - 比亚迪采用"智驾版+非智驾版"并线销售策略,对非智驾车型实施10%左右优惠,如宋Pro老款降价1万元 [5] - 极狐S5综合优惠近6万元,实际落地价低于12万元;五菱星光和吉利银河L6分别降价4万和1.4万 [6] 智驾价值体系变革 - 比亚迪"智驾平权"策略将解构原有智驾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重新确立产品定位、设立淘汰门槛和挤压智驾核心品牌 [8] - 新智驾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如比亚迪"天神之眼"分DiPilot 100/300/600,吉利"千里浩瀚"分H1-H9五个等级 [9][10] - 2024年初新能源车线控制动装配率超80%,全市场仅38%,合资燃油车因架构老旧难以快速部署智驾能力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智驾最低售价不断刷新:比亚迪海鸥智驾版7.88万元,奇瑞小蚂蚁降至6.59万元 [13] - 智驾功能与硬件参数逐渐脱离,如卓驭展示7V+30TOPS的城市NOA方案,比亚迪"天神之眼C"强调OTA升级潜力 [13] - 部分合资品牌转向"为中国打造定制产品",如广汽丰田铂智3X疑似广汽AION V换壳产品 [12] 技术发展挑战 - 传统车企面临构建技术正循环的挑战,需平衡初期功能可用性与持续迭代能力 [14] - 可采用整合供应商模式,如比亚迪基础层自研+高阶算法外包,奇瑞联合博世等构建"猎鹰智驾"生态 [15] - 关键挑战在于将海量行驶数据转化为算法进化燃料,需突破数据闭环建设并解决组织转型问题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