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化可的松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月报:2025年7月原料药相关价格情况更新-20250812
财通证券· 2025-08-12 16:32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医药生物行业"看好"评级 显示行业近12个月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涨幅达32% [1][2] - 激素类原料药价格整体平稳 但地塞米松磷酸钠同比暴跌84.22% 显示部分品种面临严重价格压力 [3][6] - 抗生素中间体价格普遍下行 其中6-APA和青霉素工业盐同比降幅达45%和41.67% 反映产能过剩局面 [3][10][12]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分化 头孢克肟价格同比逆势增长6.12% 而阿莫西林价格同比暴跌35% [15][17] - 心血管类原料药价格最为稳定 仅缬沙坦同比微降1.54% 其余品种价格同比持平 [19][20] 激素类价格分析 - 2025年7月黄体酮、醋酸甲地孕酮等激素类原料药价格环比持平 但同比呈现分化 [6] - 地塞米松磷酸钠价格同比降幅高达84.22% 氢化可的松系列产品同比降幅在12-14%区间 [6] - 价格走势图显示激素类原料药自2019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地塞米松磷酸钠跌幅最为显著 [8][9] 抗生素类价格分析 - 抗生素中间体普遍降价:6-APA环比降8.33% 青霉素工业盐环比降7.89% [10] - 同比数据显示6-APA和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腰斩 降幅分别达45%和41.67% [11][12] - 价格走势图显示抗生素中间体价格自2021年起进入下行通道 目前仍未见底 [13][14] β-内酰胺类价格分析 - 头孢类抗生素价格分化:头孢克肟同比上涨6.12% 而头孢克洛同比下跌12.2% [15][17] - 阿莫西林价格异动:环比骤降11.36% 同比暴跌35% 显示市场竞争激烈 [15][17] - 价格走势图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价格自2023年起加速下行 [18][19] 心血管类价格分析 - 心血管原料药价格最为稳定:所有品种环比持平 仅缬沙坦同比微降1.54% [19][20] - 价格走势图显示心血管类原料药自2022年以来维持窄幅波动 波动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类 [22] - 阿托伐他汀钙等品种价格连续三年保持稳定 显示其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20][22]
【科技日报】人工构建本草细胞高效合成甾体激素
科技日报· 2025-06-25 09:03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现高效合成黄体酮的生物合成途径,成功构建人工本草细胞 [1] - 该技术使我国在第三代甾体激素合成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果发表于《代谢工程》期刊 [1] - 新发现的"植物路线"直接在内质网合成甾体激素,跳过传统"动物路线"繁琐的线粒体转运步骤 [1] 生产工艺 - 传统甾体激素生产工艺依赖植物资源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1] - "动物路线"合成效率低,1升原料仅能生产1粒药片 [1] - 人工本草细胞可利用葡萄糖、乙醇等廉价碳源发酵生产,产量突破克级每升 [1] - 新工艺产量较"动物路线"提升10倍以上 [1] 市场前景 - 黄体酮、氢化可的松等甾体激素是全球第二大化学药物,年销售额超千亿美元 [1] 研究意义 - 该成果为探索生命演化提供新视角 [2] - 为高效环保生产甾体激素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2]
美国“害怕”了?特朗普当场破防,白宫着急喊中国坐下来当面谈谈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59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2025年2月1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分别加征25%、25%和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小额免税待遇,推出"对等关税"叠加至125% [1] - 关税导致美国家庭年均负担增加3800美元,汽车和电子产品价格涨幅显著,沃尔玛因成本上涨计划裁员约1500人 [3] - 美国制造业上个月削减8000个工作岗位,汽车涨价25%-30%引发中产阶级示威,小企业主称利润腰斩 [3] 国际反应 - 中国2月4日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4月9日以84%对等关税反击,并联合墨西哥等37国诉诸WTO机制 [4] - 加拿大加速转向亚太市场,2025年1-4月对华出口增长21%,墨西哥以边境禁毒合作换取关税暂缓 [4] - 欧盟推进反制措施准备工作,日本和韩国表示不急于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澳大利亚不寻求关税减免 [4] 稀土与芯片博弈 - 中美可能达成"稀土换芯片"共识,中国凭借稀土实现对美反制,双方攻守态势发生变化 [6] - 美国在高端芯片、飞机发动机等方面有优势,但中国稀土反制促使双方谈判 [6] 药品行业影响 - 美国药品市场规模超7000亿美元,8家本土药企跻身全球Top20 [7] -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制药产业,进口的氢化可的松、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大部分来自中国 [7] - 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引发供应链混乱,推高药品价格,若不豁免中国药企关税可能危及美国民众生命 [7] 市场反应 - 摩根大通预计通胀加剧和滞胀可能性增大,股市可能下跌约10%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华尔街股市波动,被英媒称为"胆怯交易" [10]
美国断药危机?中方掌握80%原料供应,医药王牌比稀土更狠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47
稀土行业 - 中国控制全球92%精炼稀土产能,美国70%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6] - 美国缺乏重稀土分离能力,国防部投入4.39亿美元建设的加工设施最早2027年量产,产能远低于中国 [7] - 中国对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导致美国国防供应链中断,影响F-3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生产 [10] 药品产业链 - 美国80%阿莫西林原材料依赖中国,仅一家本土制造商 [13] - 美国90%以上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原料来自中国,印度仿制药产业也依赖中国关键起始材料 [15] - 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关税和简化审批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但预计需5-10年且面临成本和技术障碍 [26][28] 电池材料 - 中国占据全球锂电池产量70%以上,电池零部件市场份额超80% [17] - 中国企业控制刚果14大钴矿中的8家,占全球钴产量50%以上,掌握77%全球钴精炼产能 [19] - 美国70%钴化合物进口依赖中国,中国对关键矿产的控制可能使全球新能源产业停摆 [19] 光伏产业 - 中国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占全球80%以上,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444GW中中国产品市占率超80% [21] - 美国难以摆脱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清洁能源发展受制于中国供应 [21] 技术壁垒与产业困境 - 通用电气在墨西哥建稀土加工厂遭遇工人技术差距和环保合规难题,技术代差需长期弥补 [34] - 美国药品供应链本土化面临供应短缺风险和成本效益失衡,劳工成本上涨可能抵消安全收益 [30][32] -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但美国将经贸议题工具化导致僵局,全球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压力 [39][41]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央视新闻· 2025-05-26 05:50
湿疹的临床表现 - 急性期特征为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 [2] - 亚急性期表现为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 [2] - 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革样,色素沉着明显 [2] - 婴幼儿湿疹好发于面颊、额部、头皮等暴露部位,学龄期儿童常见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老年人多发生在小腿胫前、手背等区域 [2] 湿疹与其他皮肤病的区别 - 接触性皮炎疹子分布边界清晰,荨麻疹是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的风团 [2] - 皮肤镜下可见角质层破损、真皮乳头水肿等特征,斑贴试验可发现具体过敏原因 [2] 婴幼儿湿疹管理策略 - 新生儿推荐无香精润肤膏如凡士林,6月龄后可用含神经酰胺的修护霜 [3] - 每天使用润肤剂至少3次、每次30克可使中重度湿疹发作频率降低67% [3] - 面部敏感部位可选用1%吡美莫司乳膏、0.03%他克莫司软膏,躯干部位急性发作可短期使用中弱效激素 [3] 老年人湿疹管理要点 - 优先选用含尿素(5%~10%)、乳酸等成分的润肤乳 [6] - 避免长期使用强效激素,建议每周2次间断冲击疗法 [6] - 合并静脉曲张者可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需定期检查下肢血液循环 [6] 特殊人群湿疹防治 - 哺乳期女性患乳头湿疹后应立即涂抹羊毛脂乳头修护霜 [6] - 建筑工人接触刺激性物质前应涂抹硅油防护膏,佩戴双层手套(内棉外橡胶) [6] 湿疹治疗误区与科学防治 - 过度发汗如艾灸、汗蒸会破坏皮肤屏障,湿疹患者经表皮水分丢失量比正常人多2~3倍 [7] - 规范使用中弱效激素(面部≤2周、躯干≤4周)皮肤萎缩发生率仅0.3% [8] - 除非明确食物过敏,一般无需盲目忌口,孕期饮食多样化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 [10] - 民间偏方如花椒水泡脚可能导致继发感染,植物提取物含致敏原 [11]
2025年5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20250511
西南证券· 2025-05-11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有涨有跌,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跑输恒生指数,美股XBI指数下跌 [2][16][17][20][23] - 5月国内外部分地区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全球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4.15亿美元 [3][4][5] - GLP - 1RA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有不同研发进展,仿制药也在推进 [10][11][12] 各目录总结 1 GLP - 1RA药物研发进展和销售情况 - 全球糖尿病适应症GLP - 1靶点相关创新药11项获批上市、3款处于NDA阶段、9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肥胖适应症3项获批上市、1款处于NDA阶段、6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0][11][12] - 国内利拉鲁肽有三家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4款处于NDA阶段、9款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2] - 替尔泊肽2023年销售额51.63亿美元(+970.1%),度拉糖肽2023年营收约71.33亿美元 [15] 2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走势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39个股上涨、67个股下跌,涨幅前三为海创药业 - U、长春高新、众生药业,跌幅前三为复宏汉霖、康诺亚 - B、博安生物 [2][16] - A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上涨2.33%,跑赢沪深300指数0.33pp,近6个月累计上涨5.43%,跑赢沪深300指数9.13pp [2][17] - 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下跌2.14%,跑输恒生指数3.75pp,近6个月累计上涨22.08%,跑赢恒生指数4.47pp [2][20] - 美股XBI指数本周下跌8.59%,近6个月累计下跌22.72% [23] 3 5月上市创新药一览 - 5月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首次公示临床试验数量共23个 [26][31] - 5月美国无NDA、BLA获批上市,本周也无;欧洲和日本5月及本周均无创新药获批上市 [4][31][36] 4 本周国内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 国内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获孤儿药资格,信诺维XNW5004入选学术会议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2][43][44] - 海外赛诺菲卡普赛珠单抗申报上市,强生特诺雅获批新适应症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6][48][49] 5 本周国内公司和全球TOP药企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 本周全球共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Alchemab Therapeutics与Eli Lilly的4.15亿美元协议 [5][50]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防范指南请查收→
央视新闻· 2025-05-09 17:49
隐翅虫特性 - 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体液含有毒隐翅虫素酸性化合物,接触皮肤会导致线状红斑、脓疱甚至糜烂 [2] - 隐翅虫被称为"飞行硫酸",皮炎发病具有季节性,6月出现,8-9月为高峰期 [2] - 隐翅虫外形类似蚂蚁但会飞,主要栖息于农林田间及城市草丛、树林,夜间喜光易被灯光吸引 [10] 接触处理方式 - 发现隐翅虫时切勿拍打,拍打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5倍,应轻掸或吹走虫体 [1][4][6] - 虫体破裂后需立即用胶带粘除残留毒液,并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冷敷20分钟 [6] - 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牙膏或生姜汁处理伤口,防止刺激加重 [6] 医疗处置建议 - 出现红斑肿胀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 [8] - 局部瘙痒可涂抹氢化可的松或糠酸莫米松等激素药膏,继发感染需加用外用抗生素 [8] 预防措施 - 夏季需关好纱窗,减少灯光吸引隐翅虫进入室内 [9][14] - 避免在闷热潮湿环境、雨后、夜间灯光下或农作物密集区域活动 [12] - 居住环境植被茂密者应加强防护,减少开窗频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