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油乘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11月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1.5万辆 较上月同期下降4%
智通财经· 2025-11-12 17:04
2025年11月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1.5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下降19%,较上月同期下降4% [1][4] - 11月1-9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8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下降22%,较上月同期增长48% [1][8]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67.1万辆,同比增长7%,累计批发2,424.2万辆,同比增长11% [1][8] 2025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11月1-9日新能源市场零售26.5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下降5%,较上月同期增长16% [1] - 11月1-9日厂商新能源批发30.6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下降3%,较上月同期增长59% [1] - 今年以来累计新能源零售1,041.5万辆,同比增长21%,累计新能源批发1,236.2万辆,同比增长29% [1] - 11月1-9日零售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64%,批发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65.4% [1] 市场走势与原因分析 - 11月开局车市零售走势不强,由于去年11月市场持续拉升火爆,今年零售增速偏低,但相对于2023年同期销量仍有7%增长 [4] - 部分地区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大幅收紧,10月零售出现环比负增长,燃油车零售下降10%,经销商观望心态较强 [4] - 市场促销力度保持温和,反内卷效果良好,月初零售进度不快 [4] - 11月第一周厂商批发销量相对缓慢,但相对2023年11月第一周增长11%,表现较好 [8] 汽车出口与海外市场 - 三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局面向好,部分海外市场增长良好,自主新能源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8] - 燃油车俄罗斯市场去库存压力减少,推动汽车出口全方位持续提升 [8] - 中国插混和普混车型出口力度加大,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冲击逐步明显,海外销量贡献度持续增长 [8] 二手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9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473万辆,同比增长3.6%,交易额9,462亿元,增长0.7% [8] - 2025年9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79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5.1%,交易金额1,105亿元,同比增长3.8% [8] - 二手车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和汽车报废更新蓬勃发展 [9] 市场价格竞争态势 - 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明显改善,1-10月新车降价156款规模相对温和 [10] - 当前价格竞争主要是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下限,10月无直接降价车型,新车增配降价是提升性价比的主要方式 [10]
广东省财政新增35亿元促消费 无人机跑步机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1:04
消费季活动核心安排 - 广东省政府决定从2025年11月起至2026年3月底在全省开展“粤享暖冬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 [1] - 省财政专项新增安排35亿元资金,采用激励性方式分配,与地市促消费增量绩效目标挂钩,首批资金已下达各市 [1] 财政资金与补贴措施 - 财政专项新增资金35亿元,通过发放餐饮、文旅和优品购三类消费券加大对消费的直接优惠 [1] - “广东优品购”消费券对汽车购新补贴每辆最高可达5000元 [1] 消费券覆盖品类 - “广东优品购”消费券补贴范围包括新能源乘用车、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8类家电产品、4类地市特色优品、5类电子产品和6类体育用品 [1] - 无人机以及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运动自行车、滑雪板、轮滑板等产品首次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1] 文旅消费促进 - 在“请到广东过大年”重点活动期间,省级层面将发放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 [2]
扩品类重品牌,促消费政策贵在打动消费者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9:13
活动概览 - 活动名称为“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时间从2025年11月持续至2026年3月底 [2] - 活动通过发放“食在广东”餐饮消费券、“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消费券、“广东优品购”消费券,为个人消费者提供立减抵扣 [2] 政策特点 - 政策品类进一步扩围,“广东优品购”消费券覆盖新能源乘用车、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8类家电产品、4类地市特色优品、5类电子产品和6类体育用品 [2] - 无人机以及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运动自行车、滑雪板、轮滑板等产品首次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2] - 政策注重品牌建设,推出“游在广东”、“食在广东”、“购在广东”、“乐赏广东”、“健身广东”五大品牌,旨在提供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康体于一体的高品质消费体验 [2] 政策意义与资金安排 - 政策扩围能保证公平性,避免消费者因心仪商品未纳入而推迟消费,并直接影响商家竞争力 [3] - 品牌建设对于建立消费者口碑和保证消费市场长远兴旺至关重要 [3] - 省财政专项新增安排35亿元资金,采用激励性方式分配,与地市促消费增量绩效目标挂钩,地市投入力度越大、效果越好,省级支持力度也越大 [4] - 首批资金已下达各市,通过省市联动形成合力,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4]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来了!将发新一轮消费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0:5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 [1] - 活动于2025年11月1日启动 延续至2026年3月底 [1] 补贴品类与范围 -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1] - 对购买电视机 冰箱 空调(含取暖器) 电脑(含显示器) 洗衣机 扫地机器人 家用灶具(含吸油烟机) 热水器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4类地市特色优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手机 平板(含学习机) 智能手表(手环) 智能耳机 无人机等5类电子产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跑步机 椭圆仪 划船机 运动自行车 滑雪板 轮滑板等6类体育用品给予补贴 [1] 活动形式与组织 - 活动期间将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 [1] - 活动形式包括线上线下大促销 线下设置体验点 [1] - 具体细则由省制定 各地市组织实施 [2] - 鼓励参与企业推出全运会证件 全运会门票等有效凭证叠加优惠 [2] - 各地市将发布本地区具体优惠措施 [2]
广东: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
新浪财经· 2025-11-03 08:59
活动概览 - 活动名称为"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总体方案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启动,延续至2026年3月底 [1] 补贴品类与措施 -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1] - 对购买电视机、冰箱、空调(含取暖器)、电脑(含显示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家用灶具(含吸油烟机)、热水器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4类地市特色优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手机、平板(含学习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耳机、无人机等5类电子产品给予补贴 [1] - 对购买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运动自行车、滑雪板、轮滑板等6类体育用品给予补贴 [1] - 活动期间将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并开展线上线下大促销、线下设置体验点 [1] 实施与协同 - 活动具体细则由省制定,各地市负责组织实施 [1] - 鼓励参与企业推出全运会证件、全运会门票等有效凭证叠加优惠 [1] - 各地市将发布本地区具体优惠措施 [1]
李迅雷专栏 |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3 19:32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1][5] - 中央和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以上 [5]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1.5万元 [4] - 家电:1级能效产品补贴20%,2级能效补贴15%,每件不超过2000元 [4]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销售价格15%补贴,每件不超过500元 [4] - 家装:按产品价格15%-30%补贴,上海对适老化产品补贴30% [4] - 电动自行车:换购新车补贴500-600元/辆 [4] 各品类销售表现 - 汽车:2024年补贴680万辆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补贴412万份带动6689亿元 [6] - 家电:2024年补贴6200多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 - 电动自行车:2024年补贴138万辆带动40亿元,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 [6] - 家装:2024年补贴6000万件带动1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 [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补贴超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 [6] 补贴比例与乘数效应 - 汽车补贴比例10%-20%,家电15%-20%,数码产品8%-15% [13][1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旧换新贡献约0.74%-0.96% [11] - 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单价较低商品补贴拉动作用更明显 [18] 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 [23] - 建议将补贴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 [23] - 以旧换新对整体消费有间接拉动作用,如购车后带动车内装潢等 [24]
李迅雷: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37
政策资金规模与支持范围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1] - 2024年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相关销售额超1.6万亿元[1][2] - 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2025年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超1800亿元[2][3]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报废更新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1.5万元/辆;置换更新新能源车最高1.5万元/辆,燃油车1.3万元/辆[2] - 家电: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二级能效补贴15%,新增微波炉等4类产品单件补贴不超2000元[2]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售价15%补贴,单件不超500元[2] - 家装:装修材料按15%-30%补贴,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30%[2] - 电动自行车:报废换新补贴500-600元/辆,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2] 补贴带动销售额结构 - 汽车占比最高:2024年680万辆补贴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412万份申请带动6689亿元[3][6] - 家电:2024年6200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3][6] - 电动自行车: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销售额为2024年同期的6.6倍[3][15] - 家装: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3][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3][6] 补贴乘数效应与消费贡献 - 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长5%,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等品类零售额同比增30.7%、24.1%[7][9]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二季度较一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9] - 补贴对社零总额的贡献率约0.74%-0.96%,低于整体1.3%的增速[10] - 家电、数码等低价商品补贴拉动效应更显著:家电补贴714-926亿元带动零售额净增1240-1380亿元[15][16] 补贴商品单价与比例 - 汽车估算单价10.89-13.53万元,补贴比例10%-20%[14] - 家电估算单价4355-7685元,补贴比例15%-20%[14] - 电动自行车估算单价2899-2991元,补贴比例17%-20%[14] - 手机估算单价2546元,补贴比例8%-15%[14] 政策优化方向 - 扩大补贴规模以应对资金缺口,部分地区已调整补贴标准(如贵州降低汽车补贴比例)[18] - 建议将补贴范围扩展至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受益面[18] - 补贴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购车后装潢、购机后配件),形成循环经济效应[19]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广西恢复开展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
广西日报· 2025-07-31 09:49
广西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 广西将于2025年7月31日至12月31日恢复开展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旨在激活汽车消费市场[1] -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8万元及以下补贴0.8万元/辆,8-20万元补贴1.3万元/辆,20万元以上补贴1.5万元/辆[1] - 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8万元及以下补贴0.7万元/辆,8-20万元补贴1.1万元/辆,20万元以上补贴1.3万元/辆[1] - 商务厅将联动各级部门、行业协会和销售企业推出地方补贴、厂家优惠、金融保险减免等多重促销措施[1] 政策实施效果 - 2025年政策实施以来,广西已有582.5万名消费者享受49.2亿元补贴资金,带动商品销售343.7亿元[2] - 补贴采用"先买后补,每日限数量"的创新模式,设定每日资金额度,消费者需通过云闪付App申请[2] 其他消费补贴计划 - 8月上旬将陆续恢复家电以旧换新、3C数码购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补贴活动[2] - 在国家第三、第四批中央资金支持下,确保政策实施平稳有序,资金均衡使用到年底[2]
西藏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亿元补贴激活市场新动能
商务部网站· 2025-07-14 22:23
政策概述 - 西藏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与"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形成组合拳,覆盖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累计下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4.4亿元,使用2.6亿元,实现32万笔交易,零售额15.9亿元 [1] - "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举办202场次,使用补贴资金3.8亿元,直接拉动消费32亿元,参与市场主体4215家,超51%个体工商户受益 [1] 汽车消费补贴 - 国家补贴政策针对汽车以旧换新:报废2012年前汽油车或2014年前柴油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可获2万元补贴,购买燃油车补贴1.5万元 [2] - 转让名下乘用车并购买燃油车按裸车价分档补贴(5万以下5000元至20万以上13000元),新能源车每档额外增加2000元 [2] - "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对无车消费者购新车分档补贴(5万以下2000元至20万以上11000元),新能源车10万以下额外补500元,10万以上补1000元 [3] 家电与数码补贴 - 国家补贴涵盖12类家电(含酥油茶打茶机),2级能效产品补15%,1级补20%,无能效产品补不超15%,每类限1件(空调限3件),单件最高补2000元 [4] - 3C数码产品(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按售价补15%,单件最高补500元,每类限1件 [4] 电动自行车与家装补贴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30%,最高1000元,每人限享一次 [5] - 家装厨卫23类产品按售价补20%(单件最高2000元),特殊群体(低保户等)补25%(单件最高3000元) [5] 政策协同效应 - 国家补贴侧重绿色低碳产品更新换代,"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覆盖普惠消费,形成精准滴灌与全面普惠互补 [6] - 消费券单笔优惠最高达20%,联动商家、金融机构、支付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活力 [6]
乘用车整车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促需,高端加速,智能升维
民生证券· 2025-06-17 14:2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回顾2025H1乘用车市场,认为政策拉动需求,新能源渗透率超预期,出口和高端化支撑盈利;展望2025H2,政策促进内需向好,自主向上、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趋势明显;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1][2][5]。 各部分总结 引言 - 报告为《2025年半年度策略报告之整车篇》,展望2025年下半年乘用车行业总量、结构及竞争格局,与市场不同之处在于站在民生整车研究框架基础上,分析自主份额、高端化、出海和智能化趋势[11][12]。 回顾2025H1 政策端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补贴老旧车报废置换新车,新能源单车补2万元,燃油车单车补1.5万元,促进需求平稳过渡,为2025年需求托底[19]。 结构端 - 新能源渗透率保持稳定,2025M1 - 4批发渗透率46.8%,上险渗透率49.3%,后续政策刺激和优质供给有望驱动份额向上[44]。 - 尾部合资加速出清,自主占比持续提升,2025M1 - 4自主批发份额68.6%,部分合资如美系、日系份额下降[50]。 - 自主发力高端,30万元以上发力空间大,2025M1 - 4自主在多个价格带份额提升,高端市场格局有望改变[56]。 - 新能源和产品力提升驱动自主加速出海,2025M1 - 4乘用车出口155.1万辆,新能源出口58.9万辆,占比38.0% [59]。 - 消费电子公司入局,华为和小米创新商业模式,华为技术赋能汽车,小米打造“人车家全生态”闭环[63][65][66]。 盈利端 - 2025Q1毛利率表现分化,七家样本车企毛利率15.8%,同比+0.1pct,环比 - 1.7pct,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是核心影响因素[68][69]。 - 2025Q1车企整体盈利尚佳,七家样本企业归母净利165.9亿元,同比+21.1%,环比 - 24.3%,规模效应和汇兑贡献正收益[69]。 小结 - 2025H1补贴延续驱动需求,新能源渗透率稳定,规模效应和高端化驱动盈利[74]。 展望2025H2 需求预测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预计2025年上险销量2440万辆,同比+7.0%,批发销量2930万辆,同比+6.4%,新能源上险销量1470万辆,同比+35.7%,批发销量1650万辆,同比+34.6% [2][77][78]。 竞争格局 - 2025H1 A级市场格局出清,合资份额加速退坡,自主份额提升,预计2025年自主车企份额有望超过65% [81]。 - 2025Q1新能源渗透率略有下滑,展望2025H2将再度提升,未来纯电将占据更主流市场[83][84]。 - 20万元以下新能源市场一超多强,高端市场初步突破,各价格带竞争格局较为清晰[88]。 智能化 - 2025H1智驾推进加速,展望2025H2将呈现智驾价格下探、VLA大模型加速上车、硬件算力提升和Door2Door智能驾驶加速普及四大趋势,看好智驾领先车企强化竞争力[4][14]。 出海 - 2025H1出口受俄罗斯市场下滑影响表现一般,下半年自主车企将加大出口和出海力度,预计2025年乘用车出海销量达570万辆,同比+17.0%,出海空间广阔[4]。 小结 - 2025H2政策促进内需向好,自主向上、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趋势加速[77]。 投资建议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赛力斯,建议关注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