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辽宁日报· 2025-08-09 08:19
行业应用征集 -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行业应用、装备产品、支撑保障、其他专项"四大方向征集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范围包括已完成、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项目 [1] - 行业应用重点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 覆盖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 要求案例具备创新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示范带动作用 [1] - 装备产品方向要求开发或自研行业大模型、智能终端产品、智能高端装备、智能工业软件等 体现智能化发展趋势并具有推广价值 [1] 申报主体与要求 - 申报主体需为具备核心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 案例需具备高技术水平及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 [1] - 入选案例将纳入省级培育库 作为国家案例申报的优先推荐项目 并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及"人工智能+制造"人才推荐的参考依据 [1]
并行科技:公司自有GPU算力资源利用率在85%~90%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1:05
算力资源建设运营合作模式 - 公司采用外购模式和共建模式进行算力资源建设运营 [1] - 通过测试验证推广服务一体化平台接入多种类型国产芯片算力资源 [1] - 提供与国产算力资源相关的技术服务 [1] 算力资源利用情况 - 公司自有GPU算力资源利用率维持在85%~90%区间 [1] 战略合作内容 - 与阿里云共建国产算力中心 [1] - 与阿里云共营公共云专区 [1] - 与阿里云共推行业大模型 [1]
超千万元算力补贴,北京16条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新京报· 2025-07-18 22:19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北京市出台16条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重点解决多方面问题 包括"首用免费"支持政策和超千万元算力补贴 [1] 行业大模型基础能力提升 - 重点提升高质量行业数据供给能力 支持企业开展工业数据采集 汇聚 清洗 标注等工作 推动形成高质量工业数据集 [2] - 实施"首用免费"支持政策 鼓励工业数据参与模型训练 形成"供得出 流得动 用得好"的数据供给能力 [2] - 通过数据要素示范奖励政策 对工业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资金支持 [2] - 重点提升行业大模型基础能力 培育头部行业大模型和通用智能体 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算力补贴 [2] - 支持构建高性能通用智能体 对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的通用智能体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算力补贴 [2] 模型应用服务能力提升 - 支持企业搭建行业仿真验证平台 对市级产业创新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3] - 支持企业建设模型安全靶场 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智能产品产能提升 - 在单机装备层面 支持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装备研发设计水平 [3] - 在产线层面 支持企业搭建AI PC AI手机 AI眼镜 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中试平台和柔性生产线 [3] - 在工厂层面 支持企业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5G等技术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奖励 [3] 复合型人才培养 - 重点提升复合型人才供给 支持设立"AI+工业"阶梯式课程体系 [4]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实训基地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培训 [4]
国资委:推动国资加快向战新产业集中
中国证券报· 2025-07-12 04:50
国资央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 国有资本将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1][2] - 中央企业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1万亿元,占比接近30% [2] - 中央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2] 未来产业布局与机制创新 - 中央企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 [2] - 对承担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3] - 未来产业发展突出大工程带动、场景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财联社7月11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11 21:4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1]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 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 [2] - 国有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 增加五年周期指标 [3] 光伏行业 - 多晶硅期货三周飙涨近30% 现货价格大幅回升 硅片厂商纷纷提价 [4] - 光伏下游对涨价接受度有限 观望居多 实际成交有限 [4] 上市公司动态 - 北方稀土连续2个涨停板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5] - 中银证券连续2个涨停板 公司表示经营正常 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5] - 五粮液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31.69元 [5] - 大智慧澄清未开展"稳定币"、"虚拟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等相关业务 [5] - 国投中鲁连续5个涨停板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 但提示股票交易波动风险 [5] - 华媒控股连续4个涨停板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650万元-6000万元 同比转亏 [5]
工信部: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快讯· 2025-07-11 19: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 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 支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1] - 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 [1] - 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 [1] - 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支持工业智能技术研发 制订工业智能技术体系图谱 [1]
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
快讯· 2025-07-11 19:04
两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核心观点 - 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任务 以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向更广范围 更深程度 更高水平迈进 [2] - 推进数字化转型 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 培育场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应商 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1][7] - 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 强化领导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 拓展产业评估监测 [3][4] 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 - 强化两化融合领导机制 调整成立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 体系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等重点工作 [3] - 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 编制"十五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 推动发布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3] - 持续拓展产业评估监测 完善两化融合发展监测分析机制 研究提出表征两化融合程度的总体指标 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4] 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 - 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保障 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 推动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 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 [5] - 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 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 [5]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 推动数据资源化 资产化和要素化 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探索建立工业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 [6] 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 - 推进数字化转型 落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编制场景化参考指引 推动工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7] - 促进网络化协同 推动5G 工业光网等技术融合组网 实施标识"贯通"行动 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8] - 提升智能化水平 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8] 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 - 推动两化融合标准协同配套 构建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等标准体系间的协同配套机制 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10] - 加快成熟标准应用推广 编制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聚焦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供应链等领域推动标准制修订 [10] - 健全融合发展服务载体 完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 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 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 诊断评估等服务 [11] 其他重点措施 -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产业基金支持两化融合领域技术产品 推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深化实践探索 [11] - 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 开展两化融合领域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举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 [11] - 推动举办高端交流活动 组织两化融合培训班及赛会活动 深化企业 产品 标准等的国际交流 [12]
工信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快讯· 2025-07-11 19:03
工信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 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包含五方面17项内容 重点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1] - 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1] -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 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1] 智能制造工程推进 -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1] - 研究制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培育流程 [1] - 依托智能工厂建设 带动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和迭代升级 [1]
多措并举 广东发布工作方案促经济稳预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27
广东省经济促进方案核心观点 - 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服务国内大循环 [1] - 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包括精准帮扶企业 稳定就业 提振消费 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等 [1] - 重点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优化发行管理流程 [2] 资本市场发展 - 实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重点支持深交所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2] - 开展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试点 [2] - 依托区域股权市场深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实施"广东强芯" 核心软件攻关 "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3] -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新型储能与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科技专项 [3] - 提高创业投资类基金政府出资比例 风险容忍度 让利比例 延长存续期限 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新兴产业发展 - 2025年9月底前制定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行动规划 [4] - 出台支持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核医疗等政策措施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4] - 加速培育"硬件+软件"自主产业生态 发展通用及行业大模型 推动AI多领域应用 [3] 数据要素与基础设施 - 开展数据产权登记试点 提升广深数据交易所能级 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2] - 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支持韶关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2] 消费提振措施 - 鼓励各地发放购房补贴 消费券 支持首次置业 多子女家庭等群体购房 [5] - 落实异地公积金贷款政策 提高贷款额度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 [6] - 推动汽车 家电 家装等以旧换新 优化回收流程 加快资金清算 [6]
北京AI企业数量占全国一半,未来扶持力度更大 | 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6-17 12:55
政策支持 - 北京将对符合条件的通用智能体运营服务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1] - 支持举措包括按调用算力成本进行补贴 [2] - 目标是通过政策支持加快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1] 技术创新方向 - 重点支持智源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在具身智能、AI+生命健康、AI for Science等前沿交叉领域的创新 [1] - 加快培育光计算芯片、类脑智能等颠覆性技术 [1] - 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 [1][2] 产业发展规划 - 北京已发布《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 [1] - 计划开发部署具有引领作用的行业大模型 [1] - 构建高性能通用智能体 [1] 产业生态建设 - 推进数据和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深度赋能 [2] -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直投力度 [2] - 依托国家级人工智能学院培养青年人才 [2] 国际影响力 - 持续打造全球"开源之都" [1][2] - 加强国际人工智能安全对话及科研合作 [2] - 推动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2] 产业规模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 [2] -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2] - 企业数量和核心产业规模均占全国一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