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汇通
icon
搜索文档
深港科研资金跨境流动金额超10亿
搜狐财经· 2025-10-22 07:16
南都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获悉,10月16日,"跨境金融服务走进河套"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据了 解,该活动由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河套发展署、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 险防控中心共同主办,以"便利深港科研资金跨境流动"为核心主题,聚焦河套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跨境金 融需求。 通过"政银企面对面"座谈形式,该活动推动金融服务现场办公模式落地,助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提升跨境资金流动与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枢 纽。 就科创企业赴港上市 外商投资企业账户开设等提建议 自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以 来,河套合作区积极探索构建与香港及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制度,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技创新环 境,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合作区已汇聚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447家科技企业,正加速成为粤 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河套规划》部署,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深圳市分局积极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平台深度融合。本次活动中,中国银行深 ...
跨境金融服务走进河套,深港科研资金跨境流动再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19: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河套规划》部署,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深圳市分局积极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平台深度融合。本次活动中,中国银行深圳河套皇岗分 行、工商银行深港科创支行、深圳天使母基金等机构共计20人参会,围绕探索符合河套发展定位与特 色、有市场实需的跨境金融支持政策进行讨论。与会银行及企业代表就QFLP基金、科创企业赴港上 市、外商投资企业账户开设等提出诉求、建议。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获悉,10月16日,"跨境金融服务走进河套"活动在深圳成功举 办。据了解,该活动由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河套发展署、福田区金融 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共同主办,以"便利深港科研资金跨境流动"为核心主题,聚焦河套科研机构与企业 的跨境金融需求。 通过"政银企面对面"座谈形式,该活动推动金融服务现场办公模式落地,助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提升跨境资金流动与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枢 纽。 政策赋能,河套科创生态初具规模 自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 ...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32
跨境投资与融资创新 - 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以开拓境内外融资资源 [3] - 首创“前海港企贷”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从境外银行获取人民币贷款 [3] - 首创“跨境征信通”通过深港征信机构市场化合作为商业银行提供港企跨境征信报告 [3] - 探索“科汇通”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3] - 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投资模式,2024年2月改革后业务总量达到改革前的6倍 [3] - 持续深化QFLP、QDIE投资试点并落地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试点 [3] 跨境结算与支付便利化 -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人民币连续五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1] - 2024年境外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1.46亿笔、19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8% [1] - 首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跨境电商收结汇业务模式,实现资金“T+0”到账和便捷退税 [4] - 全国首批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4] - 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允许前海企业将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后支付 [4] - 鼓励银行与重大交易平台对接为大宗商品等进出口贸易提供便捷跨境结算服务 [5] - 落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发布实施细则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 [5] 支付环境与服务优化 - 首批开展港人代理见证开户业务,累计开户及交易金额占大湾区九成 [5] - 创新商圈“应急兜底”支付机制,打造10个“便利支付商圈”和5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 [5] - 推动支付机构上线“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来华零钱包”,构建便捷扫码支付体系覆盖各类消费场景 [5] - 打造多层次现钞服务网络,全市共36家兑换特许机构、超9成银行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 [5] - 构建“数币硬钱包”一卡通行模式,实现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及APP“碰一碰”收款 [5]
从单车运钞到秒级跨境:中国银行跨境金融深圳跃迁记
金融时报· 2025-08-26 09:32
公司发展历程 - 1978年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分设 从存贷汇业务起步支持深圳早期经济建设[2] - 1981年开出深圳第一张信用证 为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打通进出口资金通道[2] - 1986年突破政策限制开办人民币储蓄存款业务 打破外汇银行不得经营人民币的铁律[2] - 开办个人外币存款业务 将居民外币集中投向特区建设[3] - 2025年完成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单 实现秒级零手续费跨境转账[1] 跨境金融创新突破 - 2009年办理深圳首笔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 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4] - 2010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元 2024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4] - 2018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019年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超30万港人[4] - 2024年"跨境理财通2.0"个人额度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降低南向通门槛并扩大北向通产品范围[5] - 截至2025年7月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达3.7万户 资金汇划超170亿元[5] 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 - 在河套深港合作区首创"科汇通"试点 为科研机构提供跨境资金调拨一站式服务[6] - 科汇通已推广至全国16个地区 成为科研国际化重要工具[6] - 构建"一点接入全球响应"跨境金融生态 支持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6] - 为赛维时代搭建线上收结汇通道 单笔耗时从2天压缩至2分钟 资金到账效率提升50%[7]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市场第一领先优势[4] - 服务跨境客户数突破5万家[7] - 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业务量方面稳居深圳市场首位[7] - 连续四年作为牵头联席全球协调人 助力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7] 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 创新背后是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8] - 深圳外贸出口额连续32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企业走出去范围从东南亚延伸至拉美非洲[8] - 金融创新从"要不要开放"转变为"如何更好开放"的必答题[8] - 首单落地多项"金融支持前海30条"创新业务 促进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