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创新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基金业绩年末冲刺战况激烈,“流量阀”调控暗藏玄机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5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在4000点关口震荡盘整,上证指数收于4018.6点,年内涨幅扩大至19.9% [5] - 市场结构分化显著,呈现“高切低”特征,TMT板块波动较大,医药板块承压,价值板块如煤炭、化工、银行、保险表现占优 [6]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四季度以来累计下跌2.08%,年内回报率从前期高点44.65%缩至32.56% [6]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从三季度末的33.08%降至30.51% [6] - 基金业绩首尾差距超过220个百分点,领跑产品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收益率达205.35%,垫底产品华富医疗创新A年内回报为-19.41% [3][6][7] - 业绩前十强的“入围线”为122.13%,远超去年同期的52.4%,头部产品多重仓科技板块或聚焦北交所主题 [7] 基金申赎政策动态 - 部分绩优基金如易方达瑞享混合、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泓德优势领航等放开大额申购限制,主动补充“弹药” [9] - 同时有21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其中17只产品的单日申购限额不超过1万元,部分甚至限制在数百元 [9][10] - 限购额度差异显著,从100元至5亿元不等,旨在针对不同规模的投资者进行资金流入管理 [10] 行业板块与后市展望 - 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判断四季度大概率呈现震荡结构性慢牛行情,建议均衡配置,适度增配低位板块如稳健红利、反内卷资源品 [11] - 科技主线中期向上趋势不变,但需震荡消化筹码结构,可逢调整增配AI算力、互联网等 [11] - 创新药板块因BD逻辑驱动与产业实际推进节奏不匹配,叠加资金兑现压力,导致回调,预计后续波动率将收敛,走势更趋良性 [12][13]
基金业绩年末冲刺战况激烈,“流量阀”调控暗藏玄机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02
决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基金公司开启"流量阀"暗战 临近年底,A股在4000点关口的震荡盘整节奏中,主动权益基金正迎来年度业绩冲刺的关键节点。市场结构显著分化,"高切低"特征下,基金业绩首尾差 距已惊人地超过220个百分点,领跑者收益率突破200%,而垫底产品仍在负收益中挣扎。 在这个关键冲刺阶段,多家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流量阀"进行动态调控。一边是部分绩优基金果断放开大额申购,积极"补弹药";另一边,也有众多产品 反其道而行,将申购门槛严控至万元甚至百元级别。 这一收一放之间,既是基金公司对后市机遇的预判,也有主动管理规模、稳定业绩的考量。站在当前时点,多位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对后续权益市场表现 保持积极乐观,并建议以均衡风格应对市场的快速轮动,短期调整之际或也带来布局良机。 业绩冲刺阶段开启 11月以来,A股市场再次进入震荡盘整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整数关口附近反复游移。数据显示,11月10日,A股全天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盘中 一度翻红,截至收盘报4018.6点,年内涨幅进一步扩大至19.9%。 当前市场结构分化较为显著,呈现明显"高切低"特征。其中,TMT板块受全球AI泡沫叙事影响波动较大,医药板块 ...
红土创新基金旗下权益产品近一年平均收益超76%,最高132%!
新浪基金· 2025-11-05 08:47
业绩翻倍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红土创新基金将秉承发现并追求价值成长的理念,持续提升投资 者获得感! 风险提示:本材料提及的看法和思路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故不构 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提及的关于投资范围、投资方向、投资比例等内容不构成产品投资操作 的限制,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限制以产品合同约定为准。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 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 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 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 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 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红土创新基金专业投研能力的深度沉淀与产品策略的持续优化。公司依托产研投 一体化平台,构建了一支深度融合宏观研究、行业分析与个股挖掘的投研团队。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策 略,各产品精准捕捉市场机遇,在不同风格与周期 ...
最牛,大赚超20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23:3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10月A股市场显著回暖,沪指在10月底一度触及4025.70点的10年新高 [1] -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创业50指数和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59.93%和52.51% [1] - 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27.48% [3]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更优,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93%和32.33% [5] - 超过98%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34只基金成为“翻倍基”,收益率超过100% [5][7]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净值增长率高达200.63% [7][9] 指数型基金业绩 - 指数型基金前10月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29% [4] - 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表现最佳,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以98.87%的涨幅领先 [12] - 创新药、有色金属、人工智能等相关ETF产品也表现强劲,多只基金涨幅超过80% [12] 领先基金及投资方向 - 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多聚焦于AI、云计算、数字经济、北交所等方向 [9] - 永赢科技智选A主要投资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9] - 中欧数字经济A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五大核心方向 [9]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有基金经理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和AI算力投资仍具潜力,光通信、PCB等行业新技术有望在2027年进入落地期 [14] - 有观点指出AI板块估值已不低,投资需关注业绩兑现风险,建议通过分散配置平滑波动 [14] - 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端侧等板块被看好,认为其景气度可持续 [15]
“翻倍基”基金经理集体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证券日报· 2025-10-29 01:17
本报记者 昌校宇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一批业绩表现亮眼的"翻倍基"最新持仓和投资策略开始浮出水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 至10月28日,全市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0%的基金产品已达60只,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223.81%的净值增长率暂居榜 首,中欧数字经济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产品净值增长率也超过140%。 从已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这些绩优基金多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方向上保持了较高 的配置集中度。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他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中长 期投资机会。 作为今年以来表现最为突出的产品,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对光通信(CPO)、印刷电路板(PCB)等云 计算产业链的高仓位布局。该产品基金经理任桀分析称:"最近几个月,AI(人工智能)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 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而Token(令牌)数量保持100%的 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这意味着AI模型的价值模型明显优化。" 具体来看,永赢科 ...
34只权益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基金经理三季报已提示“AI太贵”
新京报· 2025-10-28 14:10
相应地,今年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翻倍"的权益类基金。截至10月24日收盘,永赢科技智选A、易方达 战略新兴产业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多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均超100%。 有基金经理提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上涨,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 间,部分热门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 近期,上证指数持续冲高。10月27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冲至3999.07点,续创十年新高,距4000点大 关仅一步之遥。 截至10月27日收盘,今年以来A股三大指数齐涨,其中,上证指数涨19.25%,深证成指涨29.52%,创业 板指涨51.03%。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涨31.77%,恒生科技指数涨38.11%。 从绩优基金(仅看A份额)来看,永赢科技智选A表现不错,截至10月24日收盘,年内回报达 206.10%。此外,还有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等总计34只基金年内回报超100%,实现了不足 一年业绩"翻倍"。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押注高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等赛道成为了基金业绩表现较好的原因。 以永赢科技智选A为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深南 ...
十月震荡“洗”掉半数翻倍基金,调整是虚惊还是见顶?
第一财经· 2025-10-22 22:01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截至10月21日,年内累计涨幅超100%的基金数量仅剩25只,较9月底的53只减少逾五成以上,出现“腰斩”[1][2]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在10月内下跌3.25%,同期上证指数月内累计涨幅仅0.8%[2] - 创新药指数(980086)和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10月以来分别下跌9.17%和11.59%,较年内高点回撤幅度均超13%[2] - 10月21日科技板块回暖,人工智能指数和信息技术指数单日分别上涨4.38%和3.18,推动“翻倍基”数量一天新增14只[3][4] 行业与板块动态 - 本轮调整的“主阵地”是年内表现亮眼的创新药与科技板块,前期累积较大涨幅的科技股率先回调[1] - 从消失的“翻倍基”名单看,医药主题或重仓医药赛道的产品数量在一半以上,如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等17只产品年内涨幅多数回落至80%至97%的区间[3] - 尽管板块回调,市场资金对医药等核心赛道的配置热情并未消退,华宝中证医疗ETF和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自月初以来分别净流入8.46亿元和6.05亿元[3] - 大科技板块的成交金额占全部A股的比例在上周下降至32%,低于9月底的38%,处于过去两年均值[7] 领先基金与产品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94.96%的年内收益率稳居首位,重仓医药板块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8.56%紧随其后[3] - 中欧数字经济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科技方向的产品同期收益率亦突破120%[3] 市场观点与驱动因素 - 短期市场调整主要与行业景气阶段性修正、季报窗口期市场情绪回落、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有关[5][6] - 有观点认为短期调整带来风险释放,为后续布局创造更好机会,A股中期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1][5] - 科技板块表现强势除了产业趋势影响,本身盈利周期的回升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从当前三季报预告看,科技主线业绩仍有支撑[8] - 创新药被视为中长期产业趋势,对外出海与国内收入放量双重周期交织,长期向上趋势势不可挡[6][7] 未来展望与投资主线 - 行情的核心特征有望从情绪驱动的修复向基本面驱动的增长转变,市场将更严苛地审视公司的临床数据、销售财报和BD交易质量[7] - 科技成长板块的核心地位稳固,或是进攻性配置的重点,A股处于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全球流动性宽松的“三重驱动期”[8] - 产品已经成药、有业绩,或临床阶段靠后BD确定性强的中大型市值创新药企业可能重新获得市场关注[6]
最高近190%!前三季度37只基金收益翻倍!AI主题表现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5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三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走高并迭创阶段新高[1] - 截至9月26日共有37只权益类基金和QDII基金收益率翻倍[2] 主动权益类基金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30.32% 超过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4] - 3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100% 单只基金最高收益率接近190%[4]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89.58%的收益率领跑 近半年收益率超过164%[4] - 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交银优择回报A收益率分别为135.06%、125.94%、120.00%、119.50%[6] - 领先基金主要配置电子和通信板块 对AI概念股持有占比较高[4][6] - 6只基金亏损超过10% 广发价值优势收益率-15.50%[6] 被动指数型基金 - 指数型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7.53% 近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7] - 跟踪创新药、通信、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基金收益率居前[7]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分别为103.96%和100.59%[7] - 下跌基金主要跟踪能源、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 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收益率为-5.59%[7] QDII基金 - 4只QDII基金收益率超100% 投向港股市场尤其是创新药资产的基金表现居前[3][8]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人民币A、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收益率分别为152.25%、102.88%、102.56%、100.31%[8] - 领先QDII基金主要重仓港股医药生物板块 部分基金已暂停申购[8] - 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A人民币等基金亏损超过4%[8]
多家中小公募,业绩突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4:31
中小公募业绩表现 - 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40.77%,245只基金净值翻倍 [2] - 133只“翻倍基”来自中小型公募,占比达54.3% [2] - 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前15位的基金中,中小公募产品占8席,其中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40.22%的增长率位居榜首 [2][3] 业绩突出原因分析 - 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景气成长主线回归,中小公募产品规模较小,调仓换股更为灵活 [6] - 中小基金公司的小规模产品可灵活调整持仓集中度,重仓配置近一年涨幅较大的中小市值公司 [6] - 部分中小公司依托股东资源或精简决策链条,在特定赛道形成差异化投研能力 [6] 产品布局与策略特征 - 中小公募产品布局趋向赛道化、高锐度,风格标签鲜明的主动权益基金能提升工具化属性 [8] - 基金产品风格定位清晰稳定,对投资者而言更易预期波动、归因业绩,可避免同质化或风格漂移 [8] - 头部公募通过“全赛道覆盖+核心标的深耕”构建竞争力,在产业趋势明确的赛道中通过深度研究实现超额收益 [8] 行业竞争格局与展望 - 近一年中小公募的业绩“逆袭”是市场风格与行业竞争格局共振的结果 [1][6] - 若宏观经济维持弱复苏、流动性相对充裕,股市大概率仍以科技类成长风格为主线 [9] - 赛道化布局可作为短期“弯道超车”手段,但立足长期价值创造、夯实投研能力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9]
多家中小公募,业绩突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4:26
市场表现与业绩综述 - 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40.77% [4] - 近一年净值翻倍的基金(“翻倍基”)数量为245只,其中133只来自中小型公募,占比达54.3% [4] - 在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前15位的基金中,中小公募产品占据8席,其中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40.22%的区间单位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 [4] 中小公募业绩突出的原因 - 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景气成长主线回归,中小公募产品规模较小,调仓换股更为灵活,能快速捕捉市场机会 [6] - 中小基金公司的小规模产品相对较多,可灵活调整持仓集中度、重仓配置近一年涨幅较大的中小市值公司标的 [6] - 部分中小公司依托股东资源或精简的决策链条,在特定赛道形成差异化投研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业绩优势 [6] 中小公募的产品布局策略 - 中小公募的产品布局趋向赛道化、高锐度特征,风格标签鲜明的主动权益基金能提升工具化属性,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阿尔法收益 [8] - 基金产品风格定位清晰稳定,对投资者而言更易预期波动、归因业绩,可避免同质化或风格漂移 [8]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 头部公募受规模掣肘,调仓成本高,且多侧重大盘蓝筹与均衡配置,在近一年的市场环境中超额收益空间被压缩 [6] - 头部公司凭借深厚的投研积淀,通过“全赛道覆盖 + 核心标的深耕”构建长期竞争力 [9] - 展望后市,若宏观经济维持弱复苏、流动性相对充裕,股市大概率仍以科技类成长风格为主线;若传统领域复苏超预期,则规模较大的权益基金或迎来表现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