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家电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消费 引擎升级促增长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释放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的信号 [1] - 政策包含6个方面19项重点举措,旨在构建金融支持消费的长效机制 [1]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强 [1] 消费领域与金融支持方向 - 政策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三大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工具支持 [2] - 服务消费领域(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获创新融资模式、延长贷款期限等支持 [2] - 耐用消费品融资、绿色家电替换消费、以旧换新信贷工具被重点提及,培育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新增长极 [2]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落地执行 - 需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对新兴消费产业链的金融理解力,建立专门风控机制 [3] - 推动"数据信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融合模式,依托金融科技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 [3] - 信用消费体系建设需普惠发展个人信用贷款、消费分期等,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消费 [3] 政策协同与保障机制 - 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部门间职责划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3] - 探索分类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 [3] - 政策落地后消费有望从"恢复型"转向"持续性",成为稳增长支柱 [4]
“数”说绿色低碳风劲吹 多领域逐“绿”向“新”释放经济发展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6-25 12:06
央视网消息:随着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节能产品、交易闲置物品等方式来践行节能环保理念。特别是在家电领 域,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叠加绿色理念,让许多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节能环保的绿色家电。同时,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也带动了生产端的 绿色制造和回收端的循环利用,形成了一条更加绿色的生产消费链条。 在南京江北新区一家电器卖场,贴有一级能效标签的产品占据最显眼的位置,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 卖场负责人介绍,以往千元价位多为三级能效产品。而现在得益于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一级能效产品价格门槛持续降低,"一级能效优先"已 成为当下家电消费新趋势。 能效标签不仅是消费指南,更是产品更新升级的"指挥棒"。在电器生产端,多家头部生产企业从源头减排,品牌设计以"轻量化+低能耗"并 重,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在这家企业,洗衣机排水泵盖的装配环节已启用免喷涂工艺,相对传统工艺更具环保性。 以冰箱为例,从塑料件到金属结构件,70%—80%采用可循环材料,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从注塑到装配的每个环节。当换新下来的旧家电流向专 业回收企业,一台废旧冰箱是如何变身再生材料的?记者在南京江宁区一家回收工厂找到了答案,一台废旧冰箱刚被 ...
400场绿色盛宴!2025节能宣传周打造“绿动申城”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9:50
上海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 - 活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助力、市区协同、全民参与"联动模式 [1] - 组织涵盖绿色家电、家装、家居、3C数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绿色主题活动约400场 [1] - 申能集团、上汽集团、上海银行、冯氏集团、立邦、万物新生等企业获颁"绿色低碳合作伙伴"称号 [3] 企业参与及优惠措施 - 上海苏宁易购推出"高空排雷""燃气安检""节能补贴"等服务,叠加多重补贴后综合优惠力度最低5折 [4] - 饿了么设立3C数码以旧换新专区,市民下单数码产品最高可享2000元补贴 [4] - 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推广节能燃气具设备,提供线上专属折扣 [4] - 上海国际汽车城EV-AI智行港采用"公园绿地+新能源汽车"融合模式,提供一站式购车服务 [4] 绿色消费与公益活动 - 飞蚂蚁、爱回收、光明乳业等企业聚焦旧物回收、创意改造、包装回收等绿色实践 [7] - 欧莱雅在社交平台发起线上征集活动,参与者有机会赢取品牌好礼 [7] - 绿色低碳嗨购汇活动集结知名企业,发放千万级绿色消费券,覆盖零碳纸巾、健康素食等领域 [7] 区域特色活动 - 浦东新区推出张江科创巴士"移动课堂+数字展厅"双矩阵,巡游路线覆盖张江科学城主要地标 [8] - 虹口区以木偶戏剧为载体招募70组家庭,结合非遗文化传播节能理念 [8] - 松江区在上海九科绿洲公园设置打卡点位,开展"上海之根,碳寻云间"主题活动 [8]
上海“AI+消费”嘉年华启幕,绿色家电促消费活动同步推进
国际金融报· 2025-06-17 18:43
AI+消费创新 - 上海市举办"AI+消费"嘉年华暨人工智能消费品体验周,推动AI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创新[2][3] - 发布首批20个商务领域"AI+"应用优秀案例,覆盖"AI+消费"和"AI+商务"领域[5] - 杨浦区依托"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优势,打造"人工智能+消费"示范商圈[5] 线上与线下AI消费生态 - 淘天集团线上专区汇集200余款AI爆款产品,涵盖智能终端、家居、可穿戴设备三大品类[6] - 苏宁易购APP设立上海国补专区,覆盖六大AI产品品类[6] - 线下体验周展示外骨骼机器人、AI美发、VR互动等前沿产品,参与品牌包括欧莱雅、华为、科大讯飞等[12] 政策与行业合作 - 上海市电商中心与商联会签署"AI+消费"企业转型赋能方案,推动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6] - 成立网购商会商业AI促进中心,整合资源打造商业AI生态标杆[6] - 上海市商务委计划推动AI终端进千家万户、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优化供给并拓展服务场景[12] 绿色家电消费 - 上海启动2025绿色家电推广季,构建新品首发、绿色首选等多维场景[13][14]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订单量突破1100万笔,销售额超260亿元,618期间订单环比激增100%[17] - 1、2级能效家电占比90%(1级占75%),智能家居和绿色科技产品成为主力[17] 消费市场趋势 - 上海消费市场呈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结构性转变[17] - 以旧换新政策实现需求端、供给端、环境端三重突破,兼具短期刺激与长期升级效应[17] - 上海家电行业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18]
2025首发上海绿色家电新品推广季启动 打造首发经济风向标
新华财经· 2025-06-14 21:16
目前,在产品结构上,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绿色科技产品成为主力。一、二级能效家电占比90%以上, 清洁类、净水类产品增速较快,智能化、绿色化成显著趋势,折射出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 升"的结构性转变。 《2025首发上海绿色家电新品推荐产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当天也正式发布。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 业协会联合上海质检院家电所、上海家电网等专业机构,携手海尔、海信、格力、美的、博西、方太等 家电品牌,共同甄选出一批兼具科技创新力、环保表现力与生活美学力的2025首发新品。所有入选产品 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认证。 上海市质检院家电所主任陈巍表示,该名录不仅是一份推荐清单,更是一份品质承诺与行业宣言,其核 心成效在于实现"三转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动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将环保意识转化 为行为习惯,为全国绿色消费变革提供"上海样本"。 据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葛森介绍,上海家电行业将以本次绿色家电推广季为起点,强 化"首发经济"标杆作用,持续挖掘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也将持续发挥 桥梁纽带作用,联动制造企业、零售平台、社区网点等多元主体,推动实现以旧换新政策"可持续" ...
低碳打卡趣行!上海“绿”会开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6-07 09:39
用塑料垃圾再生的家具没一个螺丝,还能随意组合;一款洗发露换个泵头设计,减排效果惊人……在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绿色低碳技术已深 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金融报》记者现场探馆看到,参展方靠研发设计的巧思,让消费者和绿色生活更紧密。 绿色智造,从纤维到成衣的环保之旅 来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参观者可在序厅与可爱的碳娃合影,通过"技术图谱"互动,了解双碳领域政策与成果。 今年展会,民营企业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绿色新势力"。 在N2馆的东方国际集团展位,有DIY手工蒲扇活动,可用天然竹子支架、编织毛线等材料包编制独一无二的手工蒲扇,体验手工制作乐趣的同时,传递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记者看到,展台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衣物面料产品,全面展示了从废纺、天然麻纤维、再生尼龙等再生纤维,到汽车内饰与时尚成衣的端到端绿色智造 解决方案。 以汽车内饰板块为例,这里既有利用废棉再生制造的声学零部件,也有采用麻纤维制成的侧饰板。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 用,能够固定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经测算,用1吨麻纤维吸声材料替代1吨玻璃棉材料,可减排约4.2吨二氧化碳。 在成衣展区,东方国际集团带来了多种低碳 ...
郑”在复苏 “食”力归来 河南郑州提振消费政策下的“舌尖微观察
政策布局 - 郑州市通过发放覆盖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多领域的消费券提振消费,2025年一季度已实施[2] - 政策重点扶持首店经济,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开设绿色通道[2] - 大型展会和主题活动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国际车展、食品博览会等,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并提升消费者参与度[2] 市场表现 - 早餐经济显著复苏,老字号早餐店如顺河路方中山胡辣汤总店、虢国羊肉汤馆等客流量大幅增加[3] - 老字号与新国潮融合,合记烩面等传统品牌通过文创专区和直播带货吸引年轻消费者[3] - 智能餐饮新业态兴起,郑东新区写字楼下的智能取餐柜提供高效无接触服务[4] 消费场景 - 社区超市中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蔬果和日用品,降低生活成本并提升消费意愿[5] - 新能源汽车展厅因叠加国家和市级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降低[5] - 健康路夜市因政府免收部分摊位费和组织特色活动,摊主生意明显好转[5][6] 行业趋势 - 消费券政策产生乘数效应,既刺激消费又增强消费者信心[5] - 传统行业通过创新营销和数字化转型重获市场活力[3][4] - 夜间经济复苏,夜市人流和经营状况显著改善[6]
端午假期广西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广西日报· 2025-06-03 09:58
消费市场活力提升 - 端午假期期间全区消费市场活力提升、供需两旺 [1] - 自治区商务厅开展"购在广西——精品购物月"活动,推出近500场次各类主题活动 [1] - 发放商超百货、住宿、餐饮消费券超20万份,直接带动销售额近2000万元 [1] - 全区30个重点监测商业街区客流量、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0.8%、17.1% [1] 以旧换新扩围升级 - 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近10万辆、家电销售近228万台、3C数码销售超125万台 [1] - 电动自行车销售近16万辆、家装厨卫换新近18万份 [1] - 重点企业汽车、绿色家电、通信器材、家具等以旧换新重点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0.6%、42.6%、11.3%、50% [1] 商文旅体健深度融合 - 广西多地开展龙舟竞渡等民俗活动,推出免门票、特价购票等优惠政策 [2] - 全区吃、住、游、娱等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3.3% [2] -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27%、住宿类消费增长47.6%、旅游景点类消费增长126.5% [2] 新型消费增长较快 - 全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7%,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6.3%,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1.4% [2] - 全区小时达、次日达等即时零售板块发展迅速,泰国榴莲、山竹、广西荔枝成为爆款,累计实现销售额超5000万元 [2]
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火热进行中!绿色消费促进类等你来申报
新浪财经· 2025-05-27 10:27
金融机构助力消费升级 - 金融机构通过消费信贷、支付结算、场景金融、数字化服务等多元化手段支持居民消费升级、中小微企业纾困及乡村振兴 [1] - 行业正围绕区域发展均衡性、服务场景覆盖广度、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性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 [1] - 新浪财经发起"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以挖掘优秀实践案例并推广可复制模式 [1] 征集范围与类别 - 征集对象包括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等 [1] - **消费场景创新类**:涵盖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如智慧菜场、商圈数字化)、信用卡分期场景(如家电、汽车分期)、文旅消费生态圈等 [1] - **支付便利化类**:包括App支付优化、跨境支付服务、数字人民币应用等 [1] - **消费信贷创新类**:涉及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如新市民安居贷/绿色家电贷)、保险金融融合产品、信用卡权益活动等 [1] - **政银企联动类**:联合政府、企业开展消费券发放、惠民促销活动等 [2] - **绿色消费促进类**:聚焦绿色金融支持低碳消费、循环经济项目等 [2] - **其他类别**:涵盖未列明的其他助力消费典型案例 [2] 评选标准 - **创新性**:模式需突破传统并引入新技术/新场景 [2] - **综合成效性**:需形成可感知的消费促进效果(如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行业口碑传播) [2] - **可持续性**:评估模式可复制性及长期社会效益 [2] - **风险控制**:关注金融服务的合规性及风控机制完善度 [3] 活动流程 - 案例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5月30日 [3] - 提交要求包括案例背景、创新点、实施成效及社会影响力分析(字数1000-3000字),可附加图文/视频素材 [3] - 专家评审权重:创新性(30%)、综合成效性(30%)、可复制性(20%)、社会影响力(20%) [3] - 获奖案例将通过新浪财经、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传播,优先报名者可获提前展播机会 [3]
苏州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振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7 05:51
今年以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扎实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 细落实,持续扩内需、优结构、提信心。 一季度,苏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5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全市服务业经济呈现开 局向好、稳中有进态势,重点企业拉动显著,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景气指数回升向好 规上服务业营收持续提升。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31.8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 去年全年提高3个百分点。主导行业支撑有力,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1.3%的租赁和商务服务营业收 入增长16.8%,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增势较好,居民服务、修理和 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4.8%,比去年全年提高9.8个百分 点。 苏州服务业经济的稳健开局,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近年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 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决策部 署,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 发布《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