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

搜索文档
华尔街将迎“丰收季”?财报季来袭,大摩上调多家银行目标价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1 11:59
摩根士丹利银行股二季度财报展望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多家银行目标价 包括高盛 摩根大通 花旗等7家银行 最看好高盛与摩根大通[1] - 资本市场重新活跃 预计股票交易活跃 投行业务收入超管理层预期[1] - 压力测试后资本要求降低 预计银行将公布股票回购计划及管理缓冲措施[1] 高盛财报预期 - 预计二季度每股收益10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9.62美元 投行业务收入 资产管理收入及股票市场收入增长是主因[2] - 投行业务费用同比增长20% 高于市场预期的4% 并购业务同比增长60%推动市场份额提升[2] - 股票市场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6% 高于市场预期的13% 同行平均增长为10%[2] - 季度股息从3美元提高至4美元 增幅33% 反映管理层对投行业务前景乐观[2] 摩根大通财报预期 - 预计二季度每股收益4.85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4.46美元 因手续费收入增加 拨备减少及费用降低[3] - 投行业务费用同比下降5% 好于预期的下降14%-16% 市场模型原预计下降9%[3] - 市场反弹支撑资产与财富管理 股票交易及资产服务的手续费收入[3] 资本市场动态 - 全球并购交易量二季度同比增长30% 扭转4月初同比下降22%的趋势[3] - 北美股票资本市场交易量二季度增长49% 4月24日时为同比下降33%[3] - 场外交易量4月增83% 5月增45% 6月增80% 支持股票市场收入强劲增长10%的预期[4] 资本管理计划 - 大型银行过剩资本增加26% 从1560亿美元增至1970亿美元 因压力缓冲资本中位数下降约60个基点[5] - 预计银行将通过贷款增长和股东资本返还优化过剩资本[5] - 财报电话会议将聚焦资本优先事项 回报速度及管理缓冲水平[6] - 增强型补充杠杆率(eSLR)修订可能使高盛等银行减少优先股运营[6]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细则近期有望公布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6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进展 - 香港证监会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1] - 港交所2023年6月19日启动"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首批24家蓝筹股增设人民币柜台 包括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等 [1] - 首批24只双柜台证券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达501 16亿元(2023年6月19日至2025年7月10日) [1] 降低跨境投资门槛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 内地投资者可直接用人民币交易港股 无需港币中间兑换 [2] - 截至7月10日 港股通标的有550只 累计总市值66 36万亿港元 2025年新上市的宁德时代 赤峰黄金等8只股票已被纳入 [2] - 现行港股通交易以港币计价人民币结算 涉及0 2%至0 3%换汇损耗 人民币柜台可规避汇率波动损失 [2][3] 南向资金与投资者便利性 -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 46万亿港元(截至7月10日) 2025年净流入7644 77亿港元 达2024年全年的九成 [3]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三大优势 汇率成本归零 操作无缝衔接 风险对冲简化(未来配套人民币国债期货工具) [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明确表态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2025年5月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及"稳步推进" 6月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4] - 该举措将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作用 实现计价场景扩容 AH股价差有望收窄 增强全球定价一致性 [4] - 需配套系统对接 印花税制度改革 流动性优化(如引入做市商机制)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持续发挥试验场作用 [4]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16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政策 -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是居民个人的法定义务 按照现行税法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居住满183天的个人需就境内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体现了国家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 [2] - 该政策自1980年确立 与美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的国际通行规范一致 旨在加强跨境税收监管和防范跨国逃避税行为 [2] 境外所得申报范围与流程 - 申报范围包括境外劳务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以及转让境外股票等财产所得 需在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并申报 [3] - 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复杂事项可至办税服务厅办理 [3] - 境外股票交易按纳税年度盈亏相抵计税 不允许跨年互抵 与多数国家按年计税的惯例一致 [3] 税务部门监管措施与合规要求 - 税务部门采用"五步工作法"处理涉税问题线索 包括提示提醒 督促整改 约谈警示等 纳税人需积极响应并提供佐证材料 [4] - 中国已加入CRS 与100多个国家实现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 可精准识别少报境外收入行为 [5] - 2023年3月底 湖北 山东等地税务部门已查处多起境外收入未申报案例 显示监管力度加强 [5] 违法后果与风险提示 - 未申报或虚假申报境外所得将面临补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 甚至立案稽查和税务处罚 [5] - 纳税人应警惕不法中介的"避税秘笈" 直接通过税务部门咨询合规申报方式 [5] - 即使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期结束 发现少报漏报仍需及时补正申报 [6]
华尔街将迎“丰收季”?财报季来袭,大摩上调多家银行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7:23
大摩预计高盛二季度每股收益为 10美元,比市场预期的 9.62 美元高出 4%,这是因为投资银行业务收 入、资产与财富管理收入以及股票市场收入有所增加。Dealogic表明,高盛 2025 年第二季度的投资银 行业务费用同比增长 20%,得益于并购业务同比增长 60%,这意味着高盛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大摩将 高盛的投行费用同比增长 20%(高于市场预期的仅增长 4%)纳入考量。考虑到高盛对融资收入增长的关 注,对于股票市场,大摩预计高盛收入同比增长 16%(而市场预期为 13%),大摩预计同行的收入增长为 10%。大摩还将高盛最近将季度股息预期从 3.00 美元提高到 4.00 美元,33%的季度增幅解读为管理层 对投资银行业务前景的积极信号。 大摩预计摩根大通二季度每股收益为 4.85 美元,比市场预期的 4.46 美元高出 9%,这是因为手续费收 入增加、拨备减少以及费用降低等。Dealogic表明,摩根大通第二季度的投资银行业务费用仅同比下降 5%,好于预期的下降14%至16%。大摩的模型将摩根大通的投行费用同比下降 9%纳入考量。市场反弹 也应会支持资产与财富管理、股票交易和资产服务的手续费收入。 智通 ...
非银行业点评:“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非银机构投资经纪或迎机遇
民生证券· 2025-07-09 09: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推进,“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持续优化,非银机构参与“南向通”交易,投资标的范围与弹性有望提升 [2][3]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有望提升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规模,相关机构交易经纪收入和做市业务收入或同步提升 [4] - 2025 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规模持续提升,交投热度维持高位,建议关注非银相关投资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债券通周年论坛 2025 公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包括完善“南向通”运行机制、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同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提及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1] 债券市场双向开放与“南向通”发展 - 2017 年“北向通”开通,2021 年“南向通”开通,此前内地投资者主要为 41 家银行类金融机构等,今年 1 月提出优化“南向通”运行机制,后续将扩大投资者范围等 [2] 非银机构参与“南向通”交易 - 本次措施将境内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 4 类非银机构,可通过“南向通”购买香港债券市场多币种债券,投资标的范围拓宽,有助于提升投资弹性和自营投资收益率 [3]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 5 月 7 日证监会表示推进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香港交易所 2023 年推出“港币 - 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截至 2025/7/7 多家内地券商在港机构担任做市商,南下资金入市有助于降低换汇成本等,相关机构收入有望提升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九方智投控股等互联网金融标的,以及香港交易所等优质金融机构标的 [5] 相关政策梳理 - 香港金管局扩展离岸人民币回购协议业务,“南向通”投资者范围扩大至非银机构,30 年期 IRS 合约下线,未来将推出以 LPR 为参考的合约,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国债频率与规模;香港证监会推动多项工作,包括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提升二级市场债券流动性、研究建立优化配套基础设施等 [8]
债券通迎多项对外开放优化举措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49
债券通优化措施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境内券商、基金、保险、理财4类非银机构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1]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交易币种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并简化业务流程 [2]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调整每日交易净限额 [2] - 人民银行正研究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并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2][5]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证监会将重点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推动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中长期国债 [2][3]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进展顺利,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3] - 开发利率、外汇和信贷衍生品以提升二级债券市场流动性,推进国债期货推出 [3] - 研究建立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如交易及结算系统 [3][4] 市场数据与投资者行为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显示对人民币资产的持续看好 [1] - 债券通作为连接中国债券市场与世界的重要平台,香港金管局将提升流动性和风险管理 [5] 政策与监管合作 - 人民银行将推动一站式开户平台和境外投资者免税安排,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 [5] - 香港与内地监管机构合作紧密,债券市场开放创新举措多在香港先行先试 [5]
A、H股今日联袂大涨!原因揭晓→
第一财经· 2025-07-08 21:52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细则即将落地 -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2][3] - 该政策有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 内地投资者可直接通过现有渠道买卖人民币计价股票 [10] - 预计腾讯、阿里等双柜台龙头股将率先受益 中长期看港股市场人民币资产占比将提升 [10] 市场反应 - A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 创业板指大涨2.39%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47万亿元 [2][8]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一度飙升近2%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涨0.42% [7][8] - 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 7月7日净买入港股120.67亿港元 近一个月净流入超786亿元 [11][12] 双柜台模式现状 - 自2023年6月推出双柜台模式以来 24只个股入选双柜台上市公司 [10] - 截至6月18日 24只股票港币柜台累计成交额22.52万亿港元 人民币柜台仅491.8亿元 占比不足2% [10] - 美团、腾讯等双柜台概念股获资金抢筹 南向资金近期大手笔买入 [2][11] 其他政策动向 - 香港证监会支持开发更多元化衍生品 包括利率、外汇和信贷衍生类产品 [5] - 市场期待国债期货尽快推出 香港证监会正积极推进准备工作 [5]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将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改善相关行业ROE水平 [12]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力争近期向市场公布实施细则
证券日报网· 2025-07-08 20:15
香港证监会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的策略 核心观点 - 香港证监会将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作为今年工作重点 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1] - 香港证监会从三个策略方向推进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发展 包括一级市场发行 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 以及配套基础设施优化 [1][2] 一级市场发展 - 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 丰富人民币产品供给 [1]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技术准备进展顺利 近期将公布实施细则 [1] - 预期南下资金将带动人民币计价港股交易规模增长 [1] 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 - 积极推进国债期货推出 与内地监管部门合作完成最后阶段准备 [1] - 计划建立商业化离岸国债回购市场 增强离岸国债融资功能并促进二级市场交易 [1] 配套基础设施优化 - 研究建立及优化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 包括前台交易系统和中后台配套系统 [2] - 目标是为投资者及金融机构提供高效透明的离岸人民币资产交易及融资平台 [2]
梁凤仪: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43
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2]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提升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1][2]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30亿元人民币在岸国债作为抵押品,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 202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4] - 国家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国债频率与规模,尤其增加中长期国债比重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 [4] - 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处于低位,多家国际及内地大型公司公布"点心债"发行计划 [4] 人民币股票交易与衍生品市场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5]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日均交易量达11.3万张,为2023年的三倍 [7] - 积极推进国债期货准备工作,并探索建立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以提升流动性 [7] 金融基础设施优化 - 研究建立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前台交易系统及中后台配套系统 [8] - 港交所与Omniclear合作探索扩大国债作为合资格抵押品的使用范围 [8] - 增强金融市场基建连接,提供高效透明的离岸人民币资产交易及融资平台 [8]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战略方向 - 三策并举: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增强流动性、建立稳健基础设施 [8] - 香港作为全球首要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分散美元资产风险 [3][8]
港交所今起实施新的股票交收费结构
快讯· 2025-06-30 08:30
港交所新股票交收费结构 - 港交所自6月30日起实施新的股票交收费结构 取消原有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港元的收费限制 [1] - 调整与香港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政策相关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1] - 举例说明 1000港元交易的原收费比例为0.2%(2港元) 新收费比例降至0.0042%(0.042港元) [1] - 取消最低和最高收费限额有助于机构投资者更准确计算交易成本 优化交易策略 [1] - 新规仍维持买卖双边收取的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