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
搜索文档
泰国国王历史性首访,“中泰一家亲”走深向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23:19
(原标题:泰国国王历史性首访,"中泰一家亲"走深向实)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赖镇桃 据新华社报道,适逢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泰建交以来泰国国王首次访华,也是哇集拉隆功国王作为元首首次正式出访大国。将中国作为正式出访的首个大国,充分体现泰国对发展 中泰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泰两国有着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历史上,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香料、锡矿砂和方物土产,泰国从中国买回瓷器、丝绸、茶叶和铁器。 时光流转,中泰紧密的经贸往来延续至今,只是交易的商品变成了机械装备、新能源车、电子产品和热带水果等。 如今,随着泰国国王"历史性"访华,将为"中泰一家亲"打开新的篇章和推向新高度。 泰王出访前夕,据外交部网站,中国驻泰国大使张建卫11月11日在泰国媒体发表《为赓续中泰友好再谱历史新篇》一文,写道"此访不仅是一场外 交盛事,更是中泰关系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泰国国王为何选择此时首访中国?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成汉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泰国现在积极改善对华关 系,主要有三重考量,首先,美国政府今年对全球国家加征所谓"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进博会助力埃塞俄比亚咖啡扩大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57
进博会平台效应 - 埃塞俄比亚组织航空业、农业等领域的15家企业参加进博会国家展 [1]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期待通过进博会提升双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1] - 进博会被视为帮助埃塞俄比亚咖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渠道,参展商已获得实际回报 [7] 咖啡产业与对华出口 - 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其增长最快的市场 [7] - 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需求日益增长,为埃塞俄比亚带来巨大机遇 [7] - 埃塞俄比亚拥有上万种咖啡品种,进博会显著提升了其咖啡豆在中国的知名度 [9] - 在进博会展示后,埃塞俄比亚咖啡对华出口量显著增加,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已出口9000多吨 [11] - 中国对埃塞俄比亚施行商品零关税政策,促进了咖啡对华出口增长 [7] 农产品贸易与双边经贸关系 - 除咖啡外,芝麻、绿豆、芸豆等农产品已向中国出口,木薯对华出口协议在最终敲定中 [13] - 一系列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带动埃塞俄比亚对华出口额增长,今年前两个季度同比增速达46%以上 [13] - 中国的机械装备及电动汽车等产品在埃塞俄比亚备受青睐 [13] 投资与合作前景 - 中国新的五年规划为埃塞俄比亚提供了吸引更多中国投资的机会 [15] - 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为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自身生产力的机会 [15] - 埃塞俄比亚希望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继续拓宽双边合作领域,实现双向共赢 [13]
深化中瑞经贸关系
搜狐财经· 2025-11-05 06:43
中瑞经贸关系概况 - 瑞典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宾国,参会主题为“一起,创造可能”,旨在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深化升级[1] - 2024年双边贸易额为188.9亿美元,同比增长0.2%[1] - 瑞典是中国在欧盟中的第四大投资来源地,2024年对华投资4.1亿美元[1] - 中国是瑞典在欧盟国家中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地,2024年对瑞投资13.6亿美元,大幅增长70%[1] 瑞典对华出口商品结构 - 工业工程产品占瑞典对华出口的“半壁江山”[1] - 2024年机械、核反应堆、锅炉类产品出口额约为13.5亿美元[1] - 汽车和交通设备出口额约8.75亿美元[1] - 电器和电子设备出口额约7.13亿美元[1] - 医药、医疗产品占比接近两成[1] 中瑞产业合作潜力 - 瑞典在机械自动化、环保技术、医疗设备、可持续林业、清洁能源等领域具备优势[2] - 中国强调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健康中国等发展方向,与瑞典优势高度契合[2] - 智能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机械装备、机器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是合作重点[2] - 医疗健康领域的先进医疗设备、诊断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具有合作潜力[2] - 汽车与交通设备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物流升级是合作方向[2] -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领域的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等产品和方案是合作新动能[2] 中瑞合作的示范意义 - 两国贸易结构高度互补,瑞典长于高端制造、环保、医药医疗、可持续技术,中国拥有庞大市场、完善产业链、数字经济优势[3] - 为中小型开放经济体与大型经济体的互利共赢树立样本[3] - 为中欧合作提供可复制且可积累信任的案例,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供应链韧性、绿色转型等议题上[3] - 为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推动供应链向多元协同转变,并加快“绿色供应链”发展[3]
俄罗斯港口遭遇袭击,中国贸易货物受阻,进口能源再增风险
搜狐财经· 2025-10-20 06:58
能源合作 -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船“Arctic Mulan”于10月17日抵达中国广西北海港,卸下来自受制裁的“Arctic LNG 2”项目的货物[3] - 自8月底以来,广西北海港已接收第九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尽管英国在10月对该港口实施了制裁[3] - 中国采取“集中入口”策略,指定北海港作为俄罗斯“Arctic LNG 2”项目的唯一接收站,以控制制裁影响[5] - 中国武船集团为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承建了六个核心工艺模块,总重约1.2万吨,最后2个模块于8月16日从青岛启运[7] - 规划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输气管道年输气量达500亿立方米,将进一步助力能源贸易发展[14] 物流网络 - 10月1日,全国首列经同江口岸出境的“三并二”集并运输中欧班列从沈阳启程,将三列班列的124个40英尺集装箱重新编组为两列发往莫斯科,全程运输效率提升25%以上[9] - 中俄开通集装箱班轮北极航线,已成功实施20个往返航次,“北极快线1号”通过北极航道运输超过2万集装箱[12] - 俄罗斯正全力推进跨北极运输走廊的24小时全天候运营,涉及陆上基础设施、通信系统、导航设备等的全面升级[11][12] 贸易与投资拓展 - 中俄经贸合作分委会同意取消俄罗斯冬小麦和大麦的供应限制,并向中国市场开放俄罗斯环保燃料颗粒[14] - 去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增长13%,新的联合投资项目在化工、冶金、基础设施、汽车工业、农业、物流、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启动[16]
广大特材:累计回购约159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7:35
公司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约1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685% [1] - 本次回购进展较上次披露数增加0.1261% [1] - 回购成交最高价为26.06元/股,最低价为24.34元/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3999万元 [1]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新能源风电,占比54.86% [1] - 能源装备收入占比19.8%,机械装备收入占比9.32% [1] - 模具制造和海洋石化装备收入占比分别为5.46%和3.38% [1] 公司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83亿元 [1]
五张“王牌”,枢纽武汉竞逐全球
长江日报· 2025-09-11 12:25
武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 武汉在"十四五"期间集齐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五类国家物流枢纽 成为全国唯一集齐五型枢纽的省会城市[1] - 武汉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区位优势 与郑州、长沙等非沿江枢纽城市形成核心差异点[1] - 武汉于2020年率先获批港口型枢纽 2021-2025年陆续获批其他四型枢纽 成为继重庆后全国第二个集齐五型枢纽的城市[2] 各类型枢纽功能与建设 - 港口型枢纽以阳逻港为核心 作为长江中上游出海口 承担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货物江海联运功能[2] - 陆港型枢纽通过中欧班列辐射欧亚40国120城 拥有58条稳定跨境线路 运输产品从低附加值纺织品升级为笔记本电脑、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商品[2][6] - 空港型枢纽依托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 花湖机场累计开通104条货运航线 实现"一日达全国、两日达周边、三日达全球"的航空货运体系[3][6] - 商贸服务型枢纽以汉口北为载体 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实现货物快速低成本出海[5] - 生产服务型枢纽聚焦汽车、光电子、高端制造等产业 服务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5] 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硬件设施包括汉欧国际物流园、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光谷城市货站等 实现国际货物"落地即入仓"和企业门口"值机安检"[5] - 水上通道扩大开放至3个港区7个泊位 开通日韩俄越印尼近洋直航和上海港航线联盟[6] - 天河机场运营超210条客运航线 形成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的客运网络[6] - 通过空铁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 实现新西兰龙虾快速直达国内餐桌、湖北新能源汽车直发秘鲁等全球供应链协同[7] 智慧物流与效率提升 - 打通港口、铁路、机场数据孤岛 实现集装箱全程数据可视和无缝衔接[7] - 某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周转率提高20% 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7] - 2024年武汉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物流运行效率全国领先[7] 产业协同与枢纽经济 - 岚图汽车通过中欧班列直发欧洲 带动中部地区数百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8] - 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通过花山港国际近洋直航以更低成本融入全球产业链[9] - 武汉经开区纯电动重卡、氢燃料商用车等高端产品占比升至45% 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9] - 青锋作业区建设2个千吨级泊位 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形成商流集聚效应[9] 城市定位与战略发展 - 《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性质[9] - 武汉从地理位置的"九省通衢"向功能性的"九州通衢"升级 致力于成为链接全球资源、配置全球要素、服务全球市场的世界级枢纽[7][9]
中欧班列“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成功首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0:37
中欧班列运营进展 - 沈阳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成功首发 满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电器 机械装备和日用品 [1] - 班列全程运输距离8000余公里 运输时间仅10天 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境直抵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 [1] - 实现境内外"枢纽对枢纽"高效直达运输模式 [1] 班列运营规模数据 - 中欧班列(沈阳)累计开行数量突破3870列 年均增速超过30% [1] - 进出口商品货值约90亿美元 通达20个国家50余座境外城市 [1] - 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 成为东北地区开行规模最大 运输时效最快 线路辐射最广 成本效益最优的中欧班列 [1] 精品班列竞争优势 - 全程运输时间压缩30% 通过运力优先保障 口岸优先换装 境外优先接车实现高效流转 [2] - 创新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和"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2] - 实现货物全程运输可视化追踪 提高物流透明度和可控性 [2] 区域经济影响 - 为机械装备 汽车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 强时效性产品提供优质便捷的国际物流服务 [2] - 扩大辽宁及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贸合作 创造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新机遇 [2] - 提升国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影响力 推动班列向更高质量 更好效益 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2]
中欧班列“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首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22:40
中欧班列运营进展 - 沈阳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成功首发 满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电器 机械装备 日用品 [1] - 全程运输距离8000余公里 运输时间10天 实现境内外枢纽对枢纽高效直达 [1] - 全程运输时间压缩30% 通过运力优先保障 口岸优先换装 境外优先接车实现高效流转 [1] 班列运营数据 - 沈阳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数量突破3870列 年均增速超过30% [1] - 进出口商品货值约90亿美元 通达20个国家 50余座境外城市 [1] - 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 自2017年9月开行至今持续运营 [1] 通关与监管创新 - 创新实施铁路快速通关 先查验后装运等监管模式 实现高效通关 [1] - 货物全程运输可视化追踪 提高物流透明度和可控性 [1] 区域经济影响 - 为东北地区机械装备 汽车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优质国际物流服务 [2] - 扩大辽宁及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贸合作 创造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新机遇 [2]
终于来了,中美定下谈判地点,中国出口绕道全球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26 09:00
中美贸易博弈现状 - 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将于7月2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释放延长关税休战期信号 [1] - 美国原计划8月12日恢复对华145%高额关税 苹果 特斯拉 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因成本压力强烈反对 [4] - 美联储报告指出美国通胀警报拉响 关税冲击将在下半年数据中全面显现 [4] 美国企业困境与策略调整 - 高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成本压力激增 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前访华暴露行业焦虑 [4] - 美国试图通过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来施压 否则将征收100%二级关税 并拉拢欧洲联合行动 [6] - 美国此举旨在打压石油人民币 中俄石油贸易85%已使用人民币结算 同时消化美国页岩油过剩产能 [8] 中国应对策略与市场调整 - 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1.6% 对东盟增长13% 对欧盟增长6.6% 完全抵消对美出口下滑 [4] - 中国加速处理对美稀土订单 6月出口量飙升至353吨 环比激增660% 同时升级技术封锁 新增电池材料出口限制 [8] - 中国商务部强调进口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是主权行为 拒绝接受长臂管辖 [9] 谈判前景与双方立场 - 双方面临选择:延长90天休战期(美国产品10%关税 中国产品30%)或8月12日重回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145%关税 中国对美国商品125%关税) [9] - 特朗普在瑞典会谈前放风可能访华 分析认为此举意在复制中东万亿订单模式 拉拢30名美国企业CEO来华签单 [10] - 中国企业明确表态:要谈奉陪 要打不怕 [11]
长江大宗2025年6月金股推荐
长江证券· 2025-06-02 19:45
金属板块 - 紫金矿业2024年矿产铜107万吨同比+6%、矿产金73吨同比+7%,预计2025年矿产铜115万吨同增7%、矿产金85吨同增16%[16][17] 建材板块 - 中材科技因AI需求爆发,Low - dK、Low CTE纤维布供不应求,预计2026年底单月产能约600万米,2024 - 2026年特种玻纤布贡献利润分别为0.2、3.0、7.2亿元[20][25] - 科达制造总收入从2017年57亿元增至2024年126亿元,海外收入从20亿元增至80亿元,占比从36%提升到64%,预计2025 - 2026年业绩为17.2、19.0亿元[31] - 三棵树14 - 24年收入复合增速约25%、19 - 24年收入复合增速约15%,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加回减值后)创新高,零售收入逆势增长[45] 交运板块 - 吉祥航空运营效率行业领先,时刻资源优越,预计24 - 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5、20.0、25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7.2、14.3、11.4倍[70] 化工板块 - 亚钾国际在老挝拥有氯化钾矿区面积263.3平方公里,储量超10亿吨,现有一个百万吨产能,目标产量180 - 200万吨/年,第二个百万吨产能复产中[75] - 芭田股份具备磷矿石年产能200万吨(在建90万吨)、复合肥191万吨,充沛产能带来丰厚利润回报[79] - 瑞丰新材截至2024年底,无碳纸显色剂年产1.0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年产31.5万吨,在建年产能43.5万吨,海外营收占比从2016年29.9%提升到2024年70.5%[84][87] 其他板块 - 中国核电2025年漳州核电1号机组全年运行、2号机组即将投产,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53元、0.56元和0.63元[105] - 中煤能源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13元、1.15元和1.18元,24年分红率32.9%,实施特别分红有望提升股息率[130][131][128] - 兖矿能源预计2025年产量同比增长10% + ,西北矿业注入后煤炭产量同比 + 34%,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90元、0.93元和0.96元[133][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