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与安徽交控集团、皖江金租达成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10-17 21:00
合作事件概述 - 美的集团与安徽交控 皖江金租于10月17日在美的集团总部进行会谈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合作领域 - 双方合作将聚焦新能源 工业机器人 医疗装备制造等核心领域 [1]
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
经济日报· 2025-10-02 06:21
税收收入表现 - 今年前8个月税务部门税收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七八月份收入增幅明显回升 [1] - 前8个月全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30% [1] 制造业综合实力与增长 - 今年上半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和3.1个百分点 [2]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了50% [2] 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 -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2] - "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2] - 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政策支持方向 - 相关政策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3] - 政策目标包括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以及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3] - 各地实施举措如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重点产业链首席服务官制度等 [3] 未来发展路径 - 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支持企业在工程化瓶颈阶段持续创新攻关 [4] -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完善产业生态 [4] -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智能体 [5] - 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推动从高碳高耗向低碳高效转型 [5]
工信部等六部门:《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发展智能农机、服务和特种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机器人圈· 2025-09-30 17:36
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202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3.5%左右,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1][5][25] - 方案提出3方面14项重点任务,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并配套3项保障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1][26][27]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4][31] - 主要目标包括行业运行平稳向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5%左右,2026年突破10万亿元,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5][25][32]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 深挖存量市场潜力,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实施铁路设备更新、农机补贴优机优补、医疗设备更新等,推动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在重点领域规模化应用 [6][33][35]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扩大服务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等应用,推广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场景,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 [7][36][37] -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国家十四五、十五五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惠民工程,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制造业投资 [8][38] -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9][38] - 深化开放合作,利用RCEP、一带一路等机制拓展国际市场,实施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 [10][39] 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机械行业和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工业母机、机器人等攻关,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 [11][40][41]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发展高可靠性基础零部件,提升基础制造工艺水平 [12][41] -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突破工业母机、智能检测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智能民生装备和高端装备 [13][42][43][44][46] -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完善工业母机、机器人等行业标准体系,优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国际合作 [14][47][48][49][50][52] -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和可靠性筑基、倍增工程,提升基础零部件和整机装备可靠性,开展高端品质认证 [15][51] 激发行业增长活力 -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利用产融合作平台等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等领域培育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6][53]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装备大省大市挑大梁,引导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17][54][55][56] - 加大助企惠企力度,实施一起益企服务行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18][57][58][59] -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整治非理性竞争,优化外资投资环境,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 [18][61] 保障措施 - 加强统筹协调,压实部门责任,强化政策解读和评估,鼓励地方出台配套政策 [19][27] - 加大政策支持,利用现有渠道支持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落实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9][27] - 强化运行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地区监测,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0][27]
工信部等六部门:在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仪器信息网· 2025-09-30 14:36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等措施,推动机械行业稳定增长,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7][8][10] 总体要求与目标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9] - 2025—2026年机械行业营业收入目标年均增速3.5%,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10]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 深挖存量市场潜力,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推动工业母机、机器人、仪器仪表等应用推广目录编制[11]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等应用,推广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和智慧农业场景[12] -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持续拉动农机装备、工程机械等创新发展[13] -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分级建设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14] - 深化开放合作,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施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合作[15] 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机械行业和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工业母机、机器人等攻关验证,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16]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高可靠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制造工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17] -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突破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18] -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完善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链协同标准和绿色制造标准建设[19] -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和整机装备可靠性“倍增”工程,提升高端产品可靠性水平[20] 激发行业增长活力 -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装备大省大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22] - 加大助企惠企力度,实施“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搭建供需对接平台[23] -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领域[23] 保障措施 - 加强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强化协同配合,定期评估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成效[25] - 加大政策支持,利用现有政策渠道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25] - 强化运行监测,建立机械行业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和典型经验推广[26]
机械行业闯关10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2:00
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目标为3.5%左右,总规模目标突破10万亿元,较2023-2024年3%以上增速和8.1万亿元规模目标有所提升,体现对增长质量和技术自主可控的更高要求 [1] - 《方案》围绕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三方面提出14项重点任务,旨在兼顾短期平稳增长与长期结构优化,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 机械行业70%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各行业设备投资,是稳出口主战场 [4] - 深挖国内存量市场潜力: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换代,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政策,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和“机器人+”应用行动 [4]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扩大服务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等应用 [6] -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落实数字中国规划,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场景,扩大工业母机、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应用需求 [6] - 深化开放合作,增强行业稳增长牵引力 [4] 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机械行业和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工业母机、机器人等攻关验证 [9]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高可靠性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制造工艺,降低外部技术依赖 [9][10] -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与装备融合 [10] - 面向民生需求发展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面向未来产业突破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 [10] 激发行业增长活力 -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1] - 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依托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实施“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开展政策惠企、创新强企等服务 [11] -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整治非理性竞争,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 [11]
集体大涨!刚刚,六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9 18:29
机械行业稳增长政策方案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为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2] - 方案重点推进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发展,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1][2] - 具体举措包括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开展产需对接活动、编制应用推广目录,并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电子信息等多领域规模化应用[2][3] 细分领域发展重点 - 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4] -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等新经济新业态应用[3]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装备发展[3][4] 企业培育与产业生态建设 - 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 鼓励装备企业提升产品智慧服务功能,打造装备互联生态,并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4] - 支持行业组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并持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5] 二级市场反应 - 政策发布后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1][5]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引发板块集体大涨,整体涨幅超过3.7%,多只个股涨停[1] 机构观点 - 券商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性行情,认为行业处于量产前夕,明年可能出现国内外产业共振[6] - 政策、新品、订单等多方面催化不断,推荐关注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等产业链环节[6]
工信部等6部门发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29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等举措,推动机械行业稳定增长,力争2025-202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4]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机械行业稳定增长,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4] - 2025-2026年机械行业目标为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不含汽车、电工电器、内燃机、石化通用行业) [4] - 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 深挖存量市场潜力,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实施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扩大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需求 [5] - 发挥农机购置补贴作用,推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落实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方案,支持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升级 [5] - 组织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和“机器人+”应用行动,编制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应用推广目录,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6] - 培育壮大新需求,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等应用,加快智慧物流枢纽建设,推广无人车、无人仓等智能物流装备 [7] -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国家“十四五”和“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拉动农机装备、工程机械等创新发展,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8] 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 -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工业母机、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攻关验证和集成创新,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 [12][13]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高可靠性基础零部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 [14] -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突破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新能源工程机械等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 [15] -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完善工业母机、农机装备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应用,推进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认证 [17] -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和整机装备可靠性“倍增”工程,提升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产品可靠性水平 [17][18] 激发行业增长活力 -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在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9]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装备大省大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 [20] - 加大助企惠企力度,实施“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20][21] -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领域 [22]
集体大涨!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9 17:44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1][3] - 目标到2025—2026年 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 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3] - 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企业竞争力增强 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3] 具体工作举措 - 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 落实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以及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3] - 实施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 扩大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和智能检测装备等需求[3]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作用 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 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3] - 组织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机器人+"应用行动 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1][3] - 编制工业母机、机器人、仪器仪表等应用推广目录 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农业、建筑、采掘等领域规模化应用[1][4]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 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冰雪装备、文旅装备、教育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4] - 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加快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建设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 推广无人车、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智能物流装备[4] - 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行动 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装备融合应用 打造医学影像辅助判读、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场景 推动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和康养装备应用[5] - 围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带动绿色降碳技术装备发展[5]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扩大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检测装备等应用需求[5]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 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材料、北斗导航等新兴技术与装备融合创新[6]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 突破一批工业母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6]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发展一批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食品机械、安全应急装备、冰雪装备、养老适老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6]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1][6] - 引导装备企业提升装备产品数据获取、互联互通、人机交互、辅助决策、自主执行等智慧服务功能[6] - 鼓励装备企业联合产业互联服务商打造装备互联生态 分类分级促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培育发展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6] - 完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机制 推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 提高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专业化、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6] 企业培育与支持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产业发展基金等现有政策渠道资源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7] - 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7] -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机器人、医疗装备、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发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7] - 发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作用 支持行业组织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促进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供需对接[7] - 着力整治非理性竞争 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7] - 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7] - 持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 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 鼓励外资投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领域[7]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 截至收盘 领益智造、万向钱潮、日盈电子、景兴纸业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2][7] - 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涨幅超过3.7% 兴业银锡、钒钛股份、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 铜陵有色、赣锋锂业、中国铝业、洛阳钼业等纷纷大涨[2] - 中信建投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性行情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商务沟通量乐观 国产人形机器人出货积极 行业来自于政策、新品、订单、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催化不断[8] - 东方证券表示 海外龙头与国内龙头企业都提出了量产的展望 行业内多次出现亿元级别的大订单 人形机器人板块正在进入量产前夕 明年的量产阶段或将出现国内和海外的产业共振 为零部件环节带来投资机会[8]
工信部等六部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23
政策推动方向 - 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1]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1] - 扩大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检测装备等应用需求 [1] 具体实施措施 - 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 [1] - 推进老旧设备更新和"哑"设备改造 [1] -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实施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投入少、见效快的数字化"微改造" [1] 智能工厂建设 - 持续优化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和要素参考指引 [1]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分级建设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1] - 支持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全环节闭环优化 [1]
辽宁省省长王新伟出席2025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辽宁省担任本届论坛主宾省
辽宁日报· 2025-09-21 17:06
论坛概况 - 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0日下午在上海开幕 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1] - 辽宁省受邀担任本届论坛主宾省 省委副书记 省长王新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 - 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于2008年 是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高层次国际创新论坛 已走过18年光辉历程 [2][3] 辽宁省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态势 - 辽宁省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 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 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2] - 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向新向上向好态势 全面振兴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2] - 辽宁省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坚定走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2] 辽宁省的科技创新重点方向 - 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聚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 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力深化科技开放合作 [2] - 辽宁省展馆集中展示海空装备 新材料 工业母机 能源装备 IC装备 医疗装备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 [3] 合作与活动安排 - 辽宁省将充分学习借鉴上海城市精神 持续深化辽沪合作 [2] - 2025浦江创新论坛辽宁分论坛暨东北亚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定于9月25日至28日在沈阳举办 与主论坛形成呼应联动 [2][3] - 省长王新伟参观主宾国白俄罗斯展馆 辽宁省展馆等 并出席2024—2025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及相关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