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疗装备出口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快讯· 2025-07-12 20:40
记者12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医学装备国际合作大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应用市场和生产基地。(新华社) ...
新旧动能接续塑造发展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7
经济新动能发展现状 - 6月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稳定扩张态势 对经济形成重要支撑 [1] - 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6.7% 连续27个月保持在30%以上 [2] - 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2] 行业表现数据 - 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超10% [2] - 6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4%和50.9% 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截至2025年5月底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246万家 其中今年新设7.1万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超60% [2] 发展驱动因素 - 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 [3]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促进产业升级 [3] - 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 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等交叉领域催生新业态 [3] 区域发展案例 -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13% 增速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 [3] - 安徽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从2021年38%提升至2024年47% [3] 行业协同效应 - 6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4%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5] - 6月份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8% 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3个月下行 [5] - 新能源汽车发展依赖传统汽车供应链 工业互联网依托制造业数字化改造 [5]
以广深为核心,广东加速核医疗技术创新
深圳商报· 2025-06-18 02:21
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广东省提出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到2030年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1] - 2030年目标包括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供应,放射性药物和高端核医疗装备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 [1] - 2030年三级综合医院基本实现核医学科全覆盖,培育3-5家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核医疗龙头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1] 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 - 发挥广州、深圳核心引擎作用,推动珠三角相关地市开展核医疗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1] - 布局一批行业亟须的新型高端核医疗产业园区或基地 [1] 国际合作与研发投入 - 积极推动与世界主要医用同位素生产国建立合作机制 [1] - 鼓励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人员开展放射性药物研发联合攻关 [1] - 推动优质核医疗技术和装备"引进来"和"走出去" [1] - 支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新靶点、新机制、新类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投入 [1]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支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优化学科设置 [2] - 推进省内高水平院校建设核医学专业 [2] - 将放射医学、核医学、放射化学、辐射防护等紧缺专业纳入学校学科建设规划 [2]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关于拟为部分客户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2:11
证券代码: 688271 证券简称: 联影医疗 公告编号: 2025-0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拟为部分客户提供担保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及子公司拟为部分信誉良好但需融资支付货 款的客户向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贷款提供部分担保,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5 亿元。 上述客户应为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审核符合融资条件且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的客户。若上述客户不能按照相关协议的约定向第三方金融机构偿还借款,公司 及子公司将根据担保协议的约定承担担保责任;公司及子公司将要求客户或客户 指定的第三方就公司承担的担保责任提供必要的反担保措施;对于逾期客户,公 司及子公司将通过催收、法律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大部分客户通过催收不 会形成最终风险。 上述担保额度有效期自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在此期 限内担保额度可循环滚动使用,担保期限与相关业务贷款年限一致。董事会提请 股东会授权公司管理层代表公司全权办理上述担保相关事宜。 二、被担保 ...
湖北大健康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 生物医药制造业年营收1235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09
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 - 2024年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历史性突破万亿级,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重要一极 [1] - 生物医药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1235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排名第8 [2] - 医疗器械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化学原料利润率同比增长33.2% [4] 产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 湖北提出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目标:营业收入2500亿元(较2024年倍增),培育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3-5家 [2] - 武汉计划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引进跨国药企6家以上,培育全国性龙头企业10家以上 [8] - 湖北将打造武汉千亿级国家生物医药集群,建设蕲艾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8] 企业生态与创新成果 - 湖北现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644家,利润总额148.4亿元,上市企业24家(全国第7) [3] - 2024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占比达5.4%(全省工业平均2倍),获批药品注册文号114个(+56.1%),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9个(+47.5%) [4] - 累计获批国家1类创新药13个,220个创新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5] 产业集群与平台建设 - 武汉已形成光谷生物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城一园三区"产业聚集区,2024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5546亿元(+15.3%) [7] - 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累计吸引7000+海内外企业参展,签约项目312个(投资额5578.35亿元) [6] - 湖北建成覆盖全链条的创新支撑体系,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4家、省级257家 [3][4] 技术突破与转型 - 湖北在AI医疗、生命科学新领域布局,开发医工交叉新产品 [4] - 2022年以来投入近7亿元支持医药企业数字化技改,12家企业获批国家绿色工厂 [5] - 在抗病毒、激素类、儿童药等细分领域国内领先,拥有6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3]
观点丨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房建成
科技创新战略 - 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是锻造大国重器的必由之路 [5] - 关键领域的技术短板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命门",如碳纤维垄断和光刻机禁令曾阻碍中国科技发展 [6] - 原始创新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必须加快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7] 大国重器定义与特征 - 大国重器是指拥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装备或重大工程 [8] - 具有"战略必需性、技术引领性、系统复杂性"等特征,能破解国家发展瓶颈并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形成独特坐标 [8] - 既是科技创新的结晶,也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载体 [9] 中国科技成就 - 神舟家族从1998年到2025年已有26名中国航天员飞上太空 [10] - 北斗导航工程30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为全球服务贡献中国智慧 [10] - 大飞机产业从C909、C919到正在研制的C929宽体客机,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10] - 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大型邮轮是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中国已具备三种船型的设计建造能力 [11] - 港珠澳大桥因超大建筑规模、空前施工难度和顶尖建造技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1] - 白鹤滩水电站多个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1] 高校科技创新 - 高校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问题 [12] - 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13] - 应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校企科研合作 [13] - 高标准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14] 零磁医疗装备发展 - 基于极弱磁测量技术的零磁医疗装备是全自主创新的高端医疗装备,有助于打破高端医疗装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15] - 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国10省市26家医院41台设备采集近10万例临床数据 [16] - 2025年2月启动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计划在全国20省市数百家医疗机构部署超千台设备 [16] - 浙江省已在杭州滨江和湖州德清打造产业链,未来将推动零磁医疗装备"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 [16] - 零磁医学将构建健康管理与康复评估大数据,形成重大疾病诊治的"中国标准""中国方案"和"中国装备" [17]
践行市值管理与价值投资 北上协专题调研座谈活动顺利举办
证券日报· 2025-05-28 16:38
央国企市值管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央国企市值管理已从政策倡导阶段迈入全面实施新时期 各企业陆续出台系统化市值管理制度和专项提升方案 向资本市场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1]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举办"市值管理与价值投资"调研座谈活动 组织200余名代表走进中国中铁 金隅集团 中国化学等上市公司交流市值管理经验 [1] -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事关公司影响力 投资者关系维护及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需关注投资价值 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1] 企业市值管理核心路径 - 市值管理核心在于夯实企业内在价值根基 需聚焦主业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 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 [2] - 中国中铁在京蔚高速建设中发挥全产业链技术优势 应用智能化 信息化 数字化环保新技术 实现"线上模型+线下实体"同步操作 [2] - 金隅集团打造金隅智荟中心和智造工场园区 形成智慧型科技产业综合体 成为北京科技创新新地标 [3] - 中国化学科研总院围绕高端聚烯烃 高性能树脂等四大技术领域 推动技术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 [3]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案例 - 中国中铁围绕制度革新 务实规划等"四核引擎"构建市值管理长效机制 制定七项落实措施包括完善公司治理 开展增持回购等 [4][5] - 金隅集团以制度革新和务实规划为两大抓手 通过六项措施实施市值管理 包括提升经营质效 用好资本工具等 [5] - 中国化学以"135"发展战略引领市值管理 实施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 健全资本运作和股权激励制度 [6] - 中国建筑构建"366"战略市值管理模式 以三个价值为目标 六个环节为路径 六个要素为体系系统化推进市值管理 [6] 行业交流与未来展望 - 调研活动为上市公司提供交流平台 促进对市值管理与价值投资的理解 推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7]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将持续推广先进市值管理经验 推动上市公司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7]
郭元强盛阅春会见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家代表
长江日报· 2025-05-27 20:38
武汉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 武汉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正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武汉具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 包括科教人才 医疗资源等优势 将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3][4] - 政府将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 企业投资布局 - 企业家表示将加大在汉投资布局力度 聚焦高端医疗装备 生物制药 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 [4] - 企业家认为武汉创新资源富集 产业基础坚实 交通区位优越 具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条件 [6] - 企业家承诺持续深耕武汉 抢占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为武汉建设国际医疗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6]
辽宁消费品工业“重”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5-14 09:21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 - 辽阳市小北河镇将城市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符号转化为可穿戴的文创产品,火爆出圈 [1] - 小北河镇作为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在多个国际展会成功签单并推广产品 [1] - 兴城泳衣、佟二堡皮草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区域品牌 [1] - 大连海参制品上榜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辽宁三沟、大连晓芹上榜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1] - 2024年辽宁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 辽宁消费品工业基础优势 - 兴城泳装、西柳棉服、小北河袜业、佟二堡皮装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2]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成为生物医药、食品工业集聚区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大连市等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 - 辽宁柞蚕茧年产量占全国七成、全球六成 [2] - 全球每4件泳装中就有一件来自辽宁 [2] - 辽宁省羊绒大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2] - 装饰流苏产品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占国际市场的35% [2] - 禾丰食品单体白羽肉鸡年屠宰量达9亿羽居全国第一 [2] - 十月稻田是辽宁省首个独角兽企业 [2] - 大连辉瑞、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 - 全省累计培育消费品创新型中小企业15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 [2]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 - 将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3] - 巩固粮油、畜禽、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 [3] - 推动一批高端化、精深化、智能化消费品工业项目 [3] -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提高附加值 [3] - 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向后延伸,发展化学原料药、化纤、医疗装备等领域 [3] - 差异化布局健康食品、老年用品、柞蚕丝绢、生物药品等新赛道 [3] - 强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新营销赋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体现辽宁元素的"潮品"品牌 [3]
济南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8:29
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 - 山东省首次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建设工作 共有9家平台入选 其中济南市入选4家 位居全省首位 [1] - 制造业中试平台由企业 专业机构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 为新产品试制阶段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 [1] 济南市中试平台详情 - 济南市入选的4家中试平台包括:齐鲁制药的山东省生物药中试平台 博科控股的山东省医疗装备中试平台 山东圣泉新材料的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 济南晶谷研究院的集成电路中试平台 [4] - 济南市中试平台重点方向覆盖生物医药 医疗装备 先进材料和集成电路等领域 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提供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4] 各平台具体信息 - 山东省生物药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消费品工业 重点方向为药品 由齐鲁制药自主建设 [2] - 山东省医疗装备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装备制造 重点方向为医疗装备 由博科控股自主建设 [2] - 山东省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原材料工业 重点方向为石化化工 由山东圣泉新材料建设并适度开放 [2] - 山东省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信息技术 重点方向为集成电路 由济南晶谷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等多元主体共建 [2] 其他地市中试平台 - 青岛市入选2家平台:青岛双星轮胎的高性能橡胶轮胎技术验证及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中试平台 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的高端智能家电中试平台 [2] -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各入选1家平台:山东华亿钢机的桥梁装备制造中试平台 山东京卫制药的高端制剂及原料药中试平台 威海临港新材料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 [2] 济南市后续规划 - 济南市工信局将加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服务 构建体系化 生态化的中试服务网络 推进中试服务体系可持续化发展 [4] - 通过中试平台推动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