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冰淇淋

搜索文档
蒙牛「出海」记:从一个冰淇淋说起
中金在线· 2025-09-04 16:07
出海战略体系 - 公司搭建了从产品到品牌再到文化的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体系化出海战略 [2][4] - 国际化拓展是动态灵活的 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微调以实现资源最佳利用效率 [4] - 通过出售新西兰奶粉工厂实现资源集中 投向更有潜力的市场 [4] 产品出海与本地化 - 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年营收突破20亿元 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在菲律宾和越南市场占有率均升至第二 [3] - 东南亚冰淇淋人均消费量从2015年不到1斤增长至2024年1.8斤 且仍有增长态势 [5] - 针对印尼市场推出榴莲、椰浆咖啡等地域特色口味 斋月期间粽子造型雪糕首月销量突破1200万支 [7] - 采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模式 在东南亚拥有4个生产基地 87%印尼消费者认为艾雪是本土品牌 [7] - 贝拉米奶粉针对越南市场强化DHA和ARA含量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20% [3][7][10] - 香港鲜奶业务以"每日鲜语"为主打 实现牧场到工厂最快30分钟新鲜直达 [10] - 蒂兰圣雪0添加牛乳系列通过香港食环署严格审核 成为大陆首个进入港澳市场的高端冰淇淋品牌 [12][13] 品牌全球化建设 - 通过体育营销成为2018年、2022年和2026年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 以及多届奥运会官方乳品 [15][17] - 与梅西、姆巴佩合作推出"我不是天生强大"广告语 品牌认知度在海外市场提升超过200% [15][18] - 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IP深度合作 小黄人雪糕经过20多轮打样实现神还原 [19] - 在东南亚、北美等核心海外市场的品牌好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文化出海实践 - 与电影《哪吒2》开展全球合作 在北美版本增加美食互动和功夫熊猫元素 中东版本改用阿拉伯飞毯 [23] - 瑞哺恩哪吒联名罐在东南亚电商平台搜索量增长300% 带动销量并掀起国潮热 [23] - 巴黎奥运会期间在塞纳河左岸搭建50米T台 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采 [25] - 在印尼实施冰柜投放计划 累计投放近60万台冰柜 覆盖约40万家零售终端 [26] 国际化业务表现 - 艾雪冰淇淋业务从东南亚扩展至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3] - 贝拉米奶粉加快拓展东南亚市场 越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3] - 澳洲Burra Foods达到双位数增长 [3] - 公司通过产品品牌文化三位一体构建立体出海体系 [27]
行业调整中的观察:蒙牛出售新西兰工厂 折射全球乳业新动向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4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澳新地区婴儿配方粉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主要由于中国出生率持续走低及本土奶粉品牌崛起导致进口需求放缓[1] - 中国市场结构转变使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多家婴配粉工厂出现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 多家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 - 行业出现"去杠杆"调整趋势 A2 Milk出售Mataura Valley Milk营养品工厂 恒天然对营养品加工板块展开战略评估[1] 蒙牛战略调整举措 - 公司出售雅士利新西兰工厂获得约2.82亿新西兰元现金回笼 有效剥离持续拖累业绩的资产[2] - 交易后仍全面掌控雅士利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主体 包括中国及东南亚市场[2] - 通过出售实现资产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资源更加集中使业务展现更强增长潜力[2] 业务表现与市场拓展 - 公司奶粉业务逐步走出调整期 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重回强劲增长轨道[2] - 瑞哺恩上半年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 贝拉米销售增长超过20%[2] - 高端产品线贝拉米白金有机A2增速翻倍 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 - 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 年营收突破20亿元[2]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企业处置非核心资产并重新聚焦优势业务成为检验战略定力的重要标准[3] - 行业整合持续深入 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类似交易[3] - 公司此次出售被视为战略性"调仓" 在合适窗口期完成资产优化[3] - 公司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 在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市场持续布局[3]
行业调整中的观察:蒙牛出售新西兰工厂,折射全球乳业新动向
中金在线· 2025-09-03 14:1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澳新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主要由于中国出生率持续走低及本土奶粉品牌崛起导致进口需求放缓[2] - 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多家婴配粉工厂出现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 多家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 - 区域乳业显现"去杠杆"调整趋势 新莱特将Pokeno工厂转向植物基产品生产 A2 Milk出售Mataura Valley Milk营养品工厂 恒天然对营养品加工板块展开战略评估[2] 蒙牛战略调整与交易细节 - 蒙牛乳业将旗下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出售予新西兰A2牛奶公司 交易金额约2.82亿新西兰元[1][3] - 该工厂受产量下降影响近年持续出现较大额度亏损 出售使蒙牛有效剥离拖累业绩的资产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3] - 交易后蒙牛仍全面掌控雅士利在亚洲地区业务主体 包括中国及东南亚市场 业务因资源集中展现更强增长潜力[3] 蒙牛业务表现与增长态势 - 公司奶粉业务逐步走出调整期 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重回强劲增长轨道[3] - 中国市场瑞哺恩上半年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3] - 海外市场贝拉米销售增长超过20% 高端线"贝拉米白金有机A2"增速翻倍 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成效显著[3] - 旗下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 年营收突破20亿元[3] 行业战略展望与发展方向 - 乳企处置非核心资产并重新聚焦优势业务成为检验战略定力的试金石 行业整合持续深入预计将出现更多类似交易[4] - 蒙牛出售行为被视为战略性"调仓" 在合适窗口期完成资产优化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回报更高潜力更大的市场[4] - 蒙牛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 在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市场持续布局以提升国际资源配置效率[4]
蒙牛出售新西兰雅士利工厂:一场战略性的断腕求生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26
交易核心 - 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以约12亿元人民币收购蒙牛旗下雅士利国际位于新西兰Pokeno的奶粉工厂 [1] - 交易是蒙牛在业绩承压、资产减值、战略收缩三重压力下的主动调整 标志着其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聚焦的转折 [1] 资产出售背景 - 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因产能利用率不足、运营成本高企 成为蒙牛海外资产中的低效资产 [2] - 蒙牛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 归母净利润大幅缩水 创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2] - 蒙牛对高溢价收购的贝拉米计提大额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 联营企业亏损进一步拖累利润表现 [2] - 出售工厂回笼资金将用于增资东南亚核心业务及强化市场布局 [2] 战略调整 - 蒙牛2024年新任管理层推进低效业务优化 行政与销售费用显著下降 雇员规模缩减 [3] - 资源集中于两个核心战场:东南亚冰淇淋市场和有机奶粉业务 [3] - 旗下冰淇淋品牌艾雪在印尼等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年营收规模突破20亿元 并向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渗透 [3] - 2025年上半年艾雪再获大额增资 冷链网络从区域核心市场向更广阔新兴区域延伸 [3] - 贝拉米有机奶粉在越南等东南亚高端母婴市场快速增长 与艾雪形成品类协同 [3] - 资本支出规模收缩 更倾向于通过内生增长实现扩张 [3] 行业影响 - a2牛奶公司收购获得雅士利工厂持有的中文标签婴配粉资质 填补其依赖外部代工的产能不确定性缺口 [4] - 中国婴配粉配方注册制对工厂产能与资质有严格限制 一个工厂最多可生产的配方数量有限且需定期重新申请 [4] - a2计划通过新增配方注册覆盖低线城市及线上渠道 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4] - a2在华收入持续增长 全家营养等新品类拓展初见成效 [4] 未来挑战 - 蒙牛国内核心品类增长乏力 海外新兴市场扩张依赖高资本投入 [5] - 公司整体负债率仍处高位 现金流压力不容忽视 [5] - 2024年毛利率提升主要依赖成本控制而非产品溢价 [5] - 竞品通过技术差异化和渠道精细化运营实现份额提升 [5] 战略意义 - 交易标志蒙牛国际化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从全球工厂向区域品牌的价值重构 [7] - 未来重点在东南亚终端争夺战中持续领跑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认知 [7]
瞄准中国奶粉市场份额,a2牛奶公司收购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贝壳财经· 2025-08-18 23:00
收购交易核心 - a2牛奶公司以2.82亿新西兰元收购蒙牛子公司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Pokeno工厂100%股权,旨在获取2个新国标中文标签配方奶粉注册机会,扩大中国市场准入 [1] - 交易基于"无债务、无现金"基础完成,收购后a2计划追加1亿新西兰元投资提升产能,新增超100名员工 [2] - 公司同时计划剥离持有的马陶拉乳业股权,完成交易后将派发3亿新西兰元特别股息并考虑额外股东回报 [3] a2公司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是公司供应链优化的重要里程碑,旨在强化对中文标签婴配粉生产的控制权,突破对新莱特乳业的单一依赖 [8] - Pokeno工厂已取得2个中文标签注册名额,预计2028-2029财年投资回报率将超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9] - 公司2025财年营收增长13.5%至19.02亿新西兰元,中国市场份额从7.1%提升至8%,中文标签奶粉营收达6.325亿新西兰元 [10] 蒙牛资产优化 - 出售新西兰工厂是蒙牛近两年主动管控资本支出、评估低效资产系列动作的一部分,国际化业务现聚焦冰淇淋品牌"艾雪"和奶粉品牌"贝拉米" [1] - 蒙牛奶粉业务2024年收入33.205亿元占总收入3.7%,贝拉米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艾雪在东南亚年营收突破20亿元 [11][13] - 公司对贝拉米相关资产计提近40亿元减值拨备,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影响 [12] 行业背景与竞争 - 中国2016年实施婴配粉配方注册制,规定单个工厂最多生产3个系列9个配方,5年需重新注册 [5] - a2公司中文标签奶粉营收从2017财年占比8%提升至2021财年3.899亿新西兰元,同期英文标签奶粉下滑51.8%至3.57亿新西兰元 [5] - 新莱特乳业作为a2长期合作伙伴,持有其19.8%股权,曾两次帮助a2获得中国婴配粉注册资质 [6][7] 市场前景 - a2公司计划2026财年实现高个位数收入增长,重点挖掘中国市场潜力并拓展新兴市场 [10] - 行业专家认为收购帮助a2突破注册限制完善供应链,同时使蒙牛实现产能去化和结构调整 [13] - 跨境购奶粉优势减弱,中文标签产品成为市场主流,a2计划通过产品组合扩展支持长期增长 [9]
蒙牛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 艾雪和贝拉米新兴市场渗透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4:1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以"一体两翼"战略框架为指导,通过本土化运营与全球化资源协同,重点布局高增长潜力市场并优化全球资源配置[1] - 艾雪冰淇淋品牌已成为中国食品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自2015年开拓印尼市场以来实现业务规模快速扩张[1] - 2025年初公司及艾雪战略股东增资超1亿美元,支持艾雪在东南亚和其他新市场的快速扩张[1] 艾雪冰淇淋业务表现 - 艾雪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位居市场首位,菲律宾市场排名第二,越南市场市占率突破至行业第二[2] - 艾雪年营收突破20亿元,进入印尼市场三年后年销售额从2000万元增长至12亿元[2] - 艾雪在东南亚地区已建成4个生产基地,并加速全球化布局拓展非洲和拉美市场[2] 本土化运营策略 - 艾雪根据印尼消费者口味偏好开发甜点系列冰淇淋产品[2] - 实施"冰柜投放计划"累计向乡村地区投放近60万台冰柜,覆盖约40万家零售终端[2] - 建立完整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包括合资建设冷链基础设施和在印尼自建三家生产基地[2] 新兴市场拓展 - 艾雪已完成非洲和拉美两大区域市场的业务架构搭建[2] - 在非洲市场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并开发适合当地口味和消费水平的产品系列[3] - 在拉美市场选择巴西作为切入点,已完成当地团队组建并开始产品销售[3] 贝拉米业务发展 - 贝拉米作为公司国际化战略重要支柱,在东南亚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3] - 贝拉米高端产品线"贝拉米白金有机A2"保持高速增长[3] - 贝拉米2025年上半年完成产品线升级,经典蓝罐系列和有机蓝盾系列新品登陆澳洲和越南市场[4] - 贝拉米在越南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获得越南国家电视台专题报道和政府代表团考察[4]
“中国产”添彩全球“生活场”(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6:35
食 - 中国餐饮及食品品牌正以强劲势头融入全球市场,成为海外消费者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 [2] - 蒙牛旗下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菲律宾排名第二 [3] - 蜜雪冰城已成为全球最大快餐连锁品牌之一,霸王茶姬计划2027年底在海外开设至少1300家门店 [3] - 过去5年东南亚主要市场涌现大量中国特色超市和食品店,中餐在当地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关注度攀升 [3] - 中国生姜、大蒜、柚子等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中国出口商向欧洲农户传授种植标准 [3] 住 - 中国家居与家电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成为海外消费者打造生活空间的重要选择 [4] - 英国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家居用品趋势上升,如马来西亚留学生购买的中国破壁机因一键自动清洗功能获青睐 [4] - 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中国企业在日本扫地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科沃斯已有半数中国市场产品进入日本 [4] - 追觅科技的仿生机械足机器人可跨越台阶,小米推出全系列智能互联家电 [4] - 中国家居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广受欢迎,家居产品贸易增长与当地消费升级需求相契合 [4] 行 - 中国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崛起,技术实力与市场渗透力获国际广泛关注 [5] - 尼泊尔2023至2024财年进口的电动汽车中76%来自中国 [5] - 江淮汽车在俄皮卡销量达2424辆,占当地24%市场份额,长城汽车以1662辆位居第二 [5] - 奇瑞进入英国市场半年售出超1万辆SUV,40%消费者愿考虑中国品牌 [5] - 东南亚80%的电动汽车为中国品牌,比亚迪、奇瑞等成为市场主力 [5] - 福特首席执行官认为中国汽车拥有超前的技术、更低的成本和出色的质量 [6] - 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凭借车型设计、技术、质量媲美顶级品牌且更具性价比,成为全球畅销品牌 [6] 用 - 文创、数码、美妆、服务机器人等以创新设计、文化元素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 [7] - 泡泡玛特的"拉布布"玩偶引发全球热潮,中国黄金珠宝品牌单店年销售额超3亿元,比外国竞争对手高50%以上 [8] - 高端美妆品牌因用料和设计质量优于多数外国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 [8] - 海外消费者掀起"中国网购热潮",敦煌网、淘宝国际站等占据美国购物应用下载榜前列 [8] - 中国服务机器人凭借供应链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日本成为上海擎朗智能最大海外市场 [8] - 橘朵、花西子等美妆品牌借助小红书、TikTok等社交平台走红,在海外设柜引排队 [8]
狂撒530亿的印尼,成了中国小老板的新“天堂”
芯世相· 2025-05-12 12:49
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成功 - 中国全景相机和泡泡玛特LABUBU新品在欧美引发抢购热潮,排队现象堪比苹果新品发布[4][6] - 印尼市场对中国品牌接受度极高,部分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在印尼年收入达数亿元[8] - 印尼电商平台Shopee上70%的3C卖家来自华强北,60%标榜"本土制造"的产品实际采用中国供应链[11] 手机与汽车行业表现 - 2024年Q3印尼手机市场增长11.3%,中国品牌市占率超70%,OPPO、vivo门店数量超过便利店[15][17] - 充电宝品牌Anker常年霸榜印尼电商,UGREEN数据线年销超200万条,过时机顶盒成为抢手货[20][21] - 比亚迪2023年11月以2842辆销量创历史新高(市占3.8%),奇瑞销量同比暴涨310%[26] - 五菱3款电动车稳居印尼最畅销电车,比亚迪、广汽埃安计划2026年前在当地建厂[26][27] 快消与电商领域突破 - 美的耐湿热空调占32%市场份额,海信防雷击电视打开市场缺口[32] - 蒙牛旗下艾雪冰淇淋成为印尼国民品牌,覆盖超市冰柜[34] - 2023年印尼电商交易额达538亿美元,11年增长90倍[40] - 美妆品牌Skintific通过本土化包装(印尼国旗、古兰经片段)实现快速增长,总部位于广东[41] 电商平台与物流竞争 - Shopee采用"砍一刀"策略实现4800万日活,Lazada设立3000个自提点[46] - TikTok通过收购Tokopedia突破电商禁令,卖家交易量平均增长30倍[48] - 极兔在印尼实现7*24小时服务,两年内从新晋品牌做到市占率第一[45] 印尼市场特性与政策转变 - 印尼人口2.7亿,34岁以下占比56.9%,多岛结构形成差异化需求[53] - 废除TKDN政策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享10年免税,部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40%[57] - 印尼工业部长公开支持中国车企,提供税收优惠[29] 供应链与本地化策略 - 中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试水后逐步本地化,如宁德时代布局电池原材料加工[57] - 斋月期间88%印尼人计划消费宗教补贴,中国品牌推出头巾彩妆等定制产品[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