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
搜索文档
在全球最大滚装码头,看汽车出口“汽”势如虹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6:55
公司运营概况 -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24小时全天候作业,平均每天出口4000辆国产汽车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十四五”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该码头累计出口国产汽车超532万辆,出口量年均增速达10.6% [1] - 码头出口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显著提升,从34%提高至59% [1] 效率提升与基础设施 - 2023年底建成国内首座全封闭自动化立体车库,最高可容纳6160辆商品车,单车平均占地面积仅2.37平方米,所需堆存面积不足传统平面场地的六分之一 [2] - 海关集成智能化设备与远程监管等技术,实现车辆“进、出、转、存、验”全流程可视化精准监管,大大缩短通关时间 [2] 物流模式创新 - 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江海联运”模式,内贸驳船装载量大且能保证按时运抵,相较于一车装8辆的平板拖车陆运,显著降低了出口车辆的质损率 [3] - 江海联运模式已拓展至长江上游港口,据企业测算,新模式下每台车可节约综合成本约1500元 [3] 自主运输能力建设 - 汽车出口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汽车企业为降低物流成本选择造船买船打造远洋船队 [4] - 以上海汽车集团为例,其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自营整车物流船队,共计39艘滚装船舶,其中一艘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以9500个车位刷新全球最大装载量纪录 [4]
“十四五”以来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国产汽车出口量年均增速10.6%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8:22
出口规模与增长 - “十四五”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外港海通码头累计出口国产汽车超532万辆,出口量年均增速达10.6% [1] -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进出口码头,平均每天有4000辆国产汽车从此地出发,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出口结构变化 - 新能源汽车在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从“十四五”初期的34%显著提升至目前的59% [1] 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2023年底建成国内首座全封闭自动化立体车库,最高可容纳6160辆商品车,单车平均占地面积仅2.37平方米,所需堆存面积不足传统平面场地的六分之一 [3] - 海关集成智能化设备和远程监管技术,实现车辆“进、出、转、存、验”全流程可视化精准监管,大大缩短通关时间 [3] 物流模式创新与成本优化 - 江海联运模式替代传统板车陆路运输,内贸驳船装载量大且能保证按时运抵,显著降低了出口车辆的质损率 [4] - 江海联运中转模式已拓展至长江上游港口,据企业测算,该新模式可使每台车节约综合成本约1500元 [4][5] - 汽车企业通过“国轮国造、国车自运”模式应对运力不足,2024年初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滚装轮“上汽安吉申诚”号在此首航 [5]
中欧班列中线通道开行12年 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8:13
中欧班列中线通道开行12年 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 (记者 李爱平)据呼和浩特海关15日消息,2013年经二连浩特口岸开行的中 欧班列中线通道,截至2025年10月14日,进出境中欧班列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2057.2万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二连浩特口岸位于中国正北方,是中欧班列中线通道唯一出入境口岸,是中国国内货物出口蒙古国等国 家的重要通道。目前,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74条,辐射范围延伸至亚洲、欧洲的10多个国 家和140多个城市或站点。 二连海关副关长张健伟介绍,中欧班列中线通道是指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经过蒙古国进入其他国家 的通道。目前,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出口货物的品类不断升级,国产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 附加值货物占比增加至40%以上,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重要平台。 呼和浩特海 ...
中欧班列中通道进出境班列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
新华网· 2025-10-15 14:52
二连海关副关长张健伟介绍,目前,二连浩特口岸回程中欧班列的重箱率达到100%。中欧班列出口货 物的品类不断升级,国产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增加至40%以上,中欧班列成 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重要平台。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夯实监管服务,常态化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做到"审核严格、放行高 效",保障中欧班列安全通关;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提高中欧班列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目 前,二连海关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日均达12列。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15日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截至10月14日,自2013年开 行以来,由呼和浩特海关监管、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已达2057.2 万吨,开行列数近2.1万列。 二连浩特口岸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口 岸,目前运行线路已达74条,辐射范围包括10多个国家和140多个国内外城市或站点。 ...
中欧班列中通道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
央视新闻· 2025-10-14 12:09
中欧班列总体运营规模 - 自2013年开行以来,呼和浩特海关监管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货运量已达2054.6万吨,开行列数近2.1万列 [2] - 2025年前三季度,二连浩特中欧班列进出境标箱约33.1万节,货重约330万吨 [2] 中欧班列增长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二连浩特中欧班列进出境标箱数量同比增长约10.7% [2] - 2025年前三季度,二连浩特中欧班列货重同比增长约17.9% [2] 出口货物结构变化 - 中欧班列出口货物中,国产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增加至40%以上 [2] 线路网络与覆盖范围 - 二连浩特口岸目前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74条 [2] - 班列辐射范围延伸至亚洲、欧洲10多个国家和140多个国内外城市或站点 [2]
新疆:敞开怀抱向世界
人民网· 2025-09-29 15:52
政策与开放环境 - 中俄免签政策正式生效,首批167名俄罗斯游客搭乘南方航空航班从莫斯科飞抵乌鲁木齐,航程仅4.5小时 [1] - 新疆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面启动,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开放高地 [6] - 现有19个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口岸,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6] 外贸与投资增长 - 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 [7] - 今年前七个月,新疆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3396家,同比增加25.4% [2] - 全球贸易通集团自去年8月落地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以来,贸易额已突破68.7亿元 [1] -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65个,总金额达4179.24亿元 [6] 物流与成本优势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被定位为亚欧黄金通道上的关键枢纽,有企业认为该区域能降低向西陆路运输最后15%的物流成本 [2] - “摆渡人”自驾出口汽车的新模式相较于传统笼车运输,在2024年为企业节约成本1.5亿元,同时为“摆渡人”群体创造总收入9000余万元 [4] - 外企艾尔布勒斯运输(新疆)有限公司时隔15年再次重启在国内的重资产投资,看好新疆发展前景 [2] 产业与市场拓展 - 新疆外贸“朋友圈”已扩大至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 [2] - 新疆组织6家葡萄酒企业携21款产品亮相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推动产业走向世界 [6] - 在喀什综合保税区,建材、电力设备、电器等商品在中亚地区畅销 [1] - 全球贸易通集团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下3亿元出口订单 [1] 新兴业态与就业 - “摆渡人”等新就业形态兴起,为当地和疆外省市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有从业者每月通过往返出境自驾运送车辆可获得近两万元收入 [3][4][5] - 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国外主播跨境直播带货“中国制造”逐渐走热 [5] - 跨国上班成为潮流,往来中哈两国从事跨境贸易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5]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23 08:38
对外开放与口岸经济 - 霍尔果斯口岸1-8月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2] - 新疆拥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口岸,打造亚欧黄金通道 [2] - 全疆货物进出口额在2022、2023、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2024年达4341.6亿元 [2] - 乌恰县依托两个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需用工数千人次 [2] 能源与资源产业发展 -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当量将达2000万吨,基本形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 [3] - 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示范项目 [3] -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形成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煤炭深加工、能源物流和服务于一体 [3] 区域经济发展与成就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7.0% [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33495元增至2024年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3] - 新疆从“口袋底”变为“桥头堡”,成为发展的“支点”、“基地”和“屏障” [3] 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4] - 新疆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68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9917万亩 [5] - 粮食亩产从不足百公斤增长到2024年的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 [5] - 滴灌技术比以往节水20%左右,农户用水成本降低 [5]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 新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建成农村供水管道16.95万公里 [5] - 克拉玛依市1-8月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2828.6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6] - 新疆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实现了显著的农业产出 [5]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16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核心枢纽,拥有19个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口岸,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桥头堡 [2] - 霍尔果斯口岸汽车出口表现强劲,今年1-8月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2] - 全疆货物进出口总额快速跃升,2024年达4341.6亿元,连续三年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 [2] - 口岸经济带动当地就业,例如乌恰县依托两个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需用工数千人次 [2] 能源与资源产业 -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当量将达2000万吨,并基本形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 [3] - 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并加速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国家科技专项 [3] -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形成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煤炭深加工、能源物流和配套服务于一体 [3] - 戈壁荒漠地区风机和光伏项目快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1] 农业与水资源管理 - 新疆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681万亩增长至2024年的9917万亩,粮食亩产达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 [5]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普及,例如滴灌技术比以往节水20%左右 [5] - 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完善,建成农村供水管道16.95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 [5] - 克拉玛依市积极利用再生水,今年1-8月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6]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 -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最大坝高247米创世界纪录,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 [4] - 该水利项目将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助力当地丰产增收 [4]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7.0% [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3495元增至2024年的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3]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车轮上的“摆渡人”:让国产汽车驶向中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6:03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1] - 近年来汽车出口量不断增长,催生了负责将中国商品车运往中亚的特殊新“驼队”[1] - 温江是“驼队”的首批成员,该工作带来更多收入并承载中国制造出海的成就感[1]
天津为全球市场提供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8-29 06:11
天津港枢纽作用与贸易增长 - 天津港作为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前7月与上合国家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 [2] - 天津港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与京津冀地区形成"港口—腹地"联动发展格局,覆盖成员国主要节点城市的物流网络 [1][2] - 天津口岸前7月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进口享惠货值达13.6亿元,获得关税减让6600万元,海产品、水果、粮食等货物受益显著 [1] 电动自行车产业出口表现 - 天津市上半年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及对话伙伴出口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27.6万辆,同比增长77.3% [1] - 其中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22.1万辆,同比增长89% [1] - 企业通过技术适配打开新兴市场,如针对中亚地区研发的"丝路驼铃"系列产品强化爬坡性能和低温续航能力 [1] 区域贸易与经济联动 - 上半年天津与上合组织其他相关国家进出口466.4亿元,同比增长6.6%,占天津市进出口总值的11.7% [2] - 天津港通过滚装码头和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向巴基斯坦、印度等地输送货物,包括汽车和集装箱货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