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APP

搜索文档
和孔子通话之后我服了:通义App把「通用AI」变成「你的AI」
硬AI· 2025-08-26 22:30
产品更新 - 通义APP开放AI助手DIY权限 允许用户自定义形象 声音和人设 支持上传真人 动漫或梗图作为头像 声音可克隆用户本人或从官方预设中选择 性格和说话方式也可自定义 并配备AI帮写功能辅助人设创建 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完成[4] - 新增声音克隆和语音通话功能 用户可设置AI分身进行电话交流 应用场景包括与虚拟名人讨论投资或哲学 以及打造虚拟朋友或伴侣 超越纯文字聊天体验[4]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瞄准AI陪伴类应用市场 该市场全球下载量已突破2.2亿次 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8% 移动AI细分领域年收入预计超过1.2亿美元 人格化AI满足情感需求成为明确风口[4] - 产品定位为复合体 结合大模型专业知识与高度个性化情感陪伴 形成差异化策略 与马斯克的Grok产品理念相似[4] 合规优势 - 公司凭借巨头身份构建完善内容安全体系 形成内容安全护城河 降低政策风险并增强持续运营能力 在中国市场具备关键合规优势[7]
通义APP上线知识库功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6:12
产品功能更新 - 通义APP正式上线知识库功能 提供教育 法律 金融等五大垂直领域官方知识库 [1] - 首次同时支持官方知识库与个人自定义知识库两种模式 [1] 行业技术方案 - 基础模型与结构化 权威性专业知识库对接已被验证为应对大模型信息源混乱及质量参差不齐问题的有效方案 [1]
当阿里戴上AI眼镜,AI to C的路能更清晰吗?
36氪· 2025-08-02 15:04
阿里巴巴AI战略布局 - 公司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已完成研发,预计年内发布,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及支付宝、高德等阿里生态应用[1] - 该产品采用双芯片双电池系统,主打全天候佩戴和语音交互,定位为"AI超级助手",计划联合全球眼镜品牌提升用户体验[19][20] - 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智能眼镜赛道,2024年上半年灵伴科技、小米、雷鸟等厂商已密集发布新品[1] AI to C业务转型 - 公司从2024年底开始战略调整,将AI to C与to B并行发展,重组团队并挖来顶尖AI科学家许主洪负责C端业务[6] - 形成智能信息事业群(夸克、UC、通义APP)和智能互联事业群(天猫精灵、AIoT)两大业务板块[6] - 通义APP在2025年初改版接入QwQ-32B模型并新增人格化智能体,直接对标字节跳动豆包[9] 产品矩阵表现 - 夸克累计下载量达3.7亿居行业第一,00后用户占比超50%,但AI功能使用率存疑,月活波动大(高考季2亿vs日常1亿)[12][18] - 通义APP下载量约2000万,在AI应用榜单排名第18,远低于豆包(2亿)、Kimi等竞品[3][4][5] - 七麦数据显示字节跳动豆包、百度文小言等竞品在C端市场认知度显著领先[4][5] 生态协同战略 - 通过"大模型+应用+硬件"闭环:通义大模型赋能应用创新,应用需求拉动硬件增长,硬件数据反哺模型优化[8] - 夸克转型为"AI超级框"成为核心入口,地位超过通义APP,依托现有3.7亿用户基础实现AI场景落地[11][12] - 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超级入口,公司同时向Rokid等硬件厂商输出AI能力,布局B端和C端市场[19][20] 市场竞争态势 - 行业呈现"百镜大战2.0"格局,手机厂商和初创企业加速推出AI硬件产品[1] - C端AI应用面临用户留存挑战,QuestMobile数据显示多数AI应用月活呈下滑趋势[12] - 竞品如豆包、Kimi凭借明确的AI原生定位形成更强用户粘性,与夸克"大而全"模式形成差异[16]
冲上热搜!中国科技“敢”!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7:5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亮点 - 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汇聚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位图灵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参与[1] - 800余家企业参展,包括华为、腾讯、阿里、百度、宇树科技、科大讯飞等AI龙头企业[1] - 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含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1] 技术前沿突破 - 大模型向垂直领域与低成本方向演进,40余款新型大模型亮相[5] - 具身智能取得突破,60余款智能机器人展示高精度操作能力,智元机器人量产超千台,年底产能或达万台[5] - 算力与终端协同创新,新华三发布支持万卡级异构算力集群的UniPoD超节点产品[5] 企业创新成果 - 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展示昇腾软硬件能力及11大行业解决方案[6] - MiniMax推出首款全栈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能完成长程复杂任务[6] - 科大讯飞展示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和讯飞星火X1深度推理大模型[6] - 阿里发布首款自研旗舰AI眼镜及三大AItoC核心产品[3][9] - 沐曦首次实物展出覆盖芯片到超节点的全链路技术方案[10] AI芯片与算力发展 - 华为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高性能计算架构,通过通信与软件创新满足AI算力需求[8] - 中国半导体产业将保持中长期高增速,突破制裁后有望重塑全球科技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8] - 拥有充足算力后,AI应用将在中国庞大消费与制造场景中爆发[9] AI大模型与机器人 - 全球大模型预训练加速迭代,OpenAI等公司建设数十万卡集群将推动能力阶跃式突破[14] - 人形机器人从主题投资过渡到景气投资阶段,具身智能产业链布局价值凸显[14] - 云深处科技全球首发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展示行业巡检方案[12] AI医疗应用 - 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带来"具身智能康复港"首秀及GR-3新品[15] - AI将推动医疗优质服务下沉、高端设备更新与国产替代,改变未来医疗生态[17] - 手术机器人分为操作型和定位型两类,面临商业化落地挑战但应用前景广阔[17] 行业投资机遇 - AI算力基建包括存算一体芯片、先进封装、HBM存储等[19] - 具身智能涵盖人形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等领域[19] - 生成式AI垂直深化在医疗、工业等场景具有发展潜力[19] - AI Agent生态将从单任务工具向自主完成任务智能体演进[19] - AI智能终端如手机、眼镜等可穿戴产品市场空间广阔[19]
冲上热搜!中国科技“敢”!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7:4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亮点 - 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 汇聚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2位图灵奖得主 80余位中外院士 800余家企业参展 规模创历届之最 [1][3] - 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 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3] - 华为 腾讯 阿里 百度 宇树科技 科大讯飞等全球知名企业集中展示技术突破成果 [1][3] 技术前沿突破 - **大模型深化**:40余款新型大模型聚焦垂直领域与低成本方向 重点突破行业专用场景 [9] - **具身智能**:60余款机器人展示高精度操作能力 智元机器人量产超千台 年底产能或达万台 [9] - **算力协同创新**:新华三发布UniPoD超节点支持万卡级异构算力集群 破解大模型训练瓶颈 [9] 企业重磅产品发布 - **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展示11大行业解决方案实践 [7][12] - **阿里巴巴**:推出首款自研旗舰AI眼镜及三大AItoC核心产品(天猫精灵|哇哦 夸克 通义APP) [5][21] - **MiniMax**:发布全栈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 可完成长程复杂任务 [14] - **科大讯飞**:展示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及X1深度推理大模型 [16] - **沐曦**:首次实物展出全链路GPU技术方案 覆盖芯片至超节点完整产品线 [25] AI芯片与算力进展 - 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架构通过通信与软件创新满足海量算力需求 标志中国芯片"deepseek时刻" [18] - 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井喷式爆发 华为创新型计算架构有望突破海外算力限制 [18][19] - 未来数十年中国半导体或保持高速增长 重塑全球科技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 [18][19] 机器人领域突破 - **云深处科技**:全球首秀轮足机器人山猫M20 展示行业巡检解决方案 [27] - **傅利叶智能**:推出GR-3人形机器人 创新硬件设计与交互功能 [31] - 人形机器人从"0到1"主题投资转向"1到N"景气投资 成为物理世界交互关键载体 [29] AI医疗应用 - 傅利叶"具身智能康复港"首秀 GR-3机器人实现专业康复操人机互动 [31] - 手术机器人加速国产替代 操作型与定位型产品同步发展 远程手术技术兴起 [31] - AI+医疗将推动服务下沉与设备更新 生物医药或成新经济增长引擎 [31] 投资机遇展望 - **AI算力基建**:存算一体芯片 先进封装 HBM存储 CPO光模块等 [36]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仓储物流机器人 家庭服务机器人等 [36] - **生成式AI垂直深化**:医疗生物制药 工业3D设计生成 工程文档自动化等 [36] - **AI Agent生态**:企业级与消费级智能体应用爆发 [36] - **AI智能终端**:AI手机 眼镜等可穿戴产品创新 [36]
砸钱投流抢用户 巨头激战AI应用“超级入口”丨人工智能AI瞭望台
证券时报· 2025-04-02 12:13
AI超级入口竞争格局 - AI应用"超级入口"成为互联网巨头争夺焦点,被视为AI时代的重要船票[1] - 阿里巴巴升级夸克为AI to C旗舰产品,目标成为覆盖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能助手"[2] - 字节豆包、腾讯元宝、阿里夸克三大巨头加大投入,同时DeepSeek、Kimi、智谱等创业公司参与竞争[2]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用户留存度及黏性不足的困境[2] 主要玩家战略布局 - 阿里通义APP周下载36.4万、周活跃158.8万,夸克周下载106.6万、周活跃842.3万[4] - 字节豆包2024年广告投放金额达207万元、1.57亿元、2.14亿元与1.01亿元[4] - 腾讯元宝2024年一季度广告投放14.26亿元,是豆包1.38亿元的10倍[5] - 腾讯元宝3月周下载用户数增长至321.4万,DeepSeek725.9万,豆包706.1万[5] 商业模式分析 - 争夺下一代流量控制权是核心商业考量,AI可能重构用户需求入口[6] - "超级入口"具有重构商业模式可能性,探索"订阅服务+生态分成"新盈利模式[6] - 传统广告模式面临AI颠覆风险,需要创造新的收入来源[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阿里夸克基于搜索基因集成AI工具,强调生产力工具属性[8][9] - 字节豆包强化娱乐属性,融合多模态生成与交互,背靠抖音内容池[9] - 腾讯元宝采用"混元+DeepSeek"策略,嵌入微信生态抓取公众号内容[10] - DeepSeek、百度文小言、360纳米搜索等玩家各有技术或搜索优势[10] 行业挑战 - AI应用周留存率平均仅25%,远低于传统移动互联网产品[12] - 工具类产品活跃率20%以下,月均使用天数3-5天,3日留存率不到40%[12] - 产品同质化严重,基础功能拉不开差距,用户缺少黏性[13] - 大模型实用性不足导致用户放弃使用,形成投流恶性循环[1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深度场景融合能力,实现跨场景无缝服务体验[13] - 提升模型性能、优化产品设计、构建丰富应用生态是关键[14] - AI超级入口之争是技术、产品、生态的全方位较量[14] - 腾讯计划通过产品有机联动提升用户体验而非单纯依赖投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