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配套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南湖(688552):华创交运低空 60 系列研究(二十):防空预警雷达或受益于新质战斗力与军贸东风起,关注低空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7-10 17: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9][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受益于三重逻辑,军用雷达业务受益于打造新质战斗力,我国军贸市场发展使公司受益,公司低空领域布局有潜力 [7] - 预计20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1.3、1.7、2.4亿,26 - 27年同比分别增长38.5%、38.9%,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00、72、52倍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防空预警雷达龙头企业,航天科工集团是实际控制人 -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员工持股平台和地方国资也持有股份,“中央企业 + 地方国资 + 员工持股”架构利于释放经营活力 [13][14][19] - 公司是我国防空预警雷达主要研制生产单位之一,产品覆盖多个军种,包括防空预警雷达、雷达配套装备和雷达零部件,还有低空探测产品体系 [20][22][23] - 2020 - 23年雷达及配套装备业务收入占比超80%,24年因特殊情况下降;2020 - 23年雷达及配套装备业务毛利占比达80%以上,24年降至14%;2020 - 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3、1.3、1.6及1亿元,24年亏损0.8亿,25Q1实现0.6亿净利;2020 - 24年无短长期借款,25Q1资产负债率为17.9% [28][29][32] - 24年雷达相关业务收入国睿科技>四创电子>纳睿雷达>航天南湖;25Q1收入国睿科技>航天南湖>四创电子>纳睿雷达;25Q1归母净利国睿科技>航天南湖>纳睿雷达>四创电子 [37][38] 核心看点1:军用雷达业务或受益于加快打造新质战斗力 - 军用雷达是现代作战关键角色,是新质战斗力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在扩张 [42][44][45] - 我国军事通信市场规模扩大,装备费占比呈提升趋势,预计信息化装备需求增长 [47][48] - 俄乌、中东等局部冲突使新式威胁涌现,对新型防空预警雷达提出新需求 [53] 核心看点2:我国军贸市场东风起,公司或持续受益 - 我国军贸市场或迎来发展机遇,前期印巴冲突提升中国军贸产品关注度,2024年珠海航展签约订单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利好合规雷达出口 [58][59][60] - 公司军贸业务始于2022年,22 - 23年占收入比重约3%和15%,预计占比可持续提升 [61][62][63] 核心看点3:安全优先、关注公司低空领域布局 - 低空监视/反无雷达主动探测识别有优势,需求方多元,“监视雷达 + 光电 + 反制装备”可组网保障低空安全 [65][66] - 公司重视低空领域拓展,具备低空目标探测技术储备,有低空雷达产品并开拓市场,部分产品获批量订单 [69][70][7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7年收入分别为10.8、13.5、16.2亿,26 - 27年同比分别增长25%、20%,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1.3、1.7、2.4亿,26 - 27年同比分别增长38.5%、38.9%,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00、72、52倍 [73] - 考虑公司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0][74]
中天火箭: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40
公司债券概况 - 天箭转债(债券代码:127071 SZ)发行规模为4 95亿元,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 20%至第六年2 00%),起息日为2022年8月22日,采用按年付息、到期还本方式 [2] - 债券由控股股东航天四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范围涵盖100%本金及利息等费用,发行时主体评级AA、债项评级AA+,2024年跟踪评级维持不变 [2] - 2024年报告期付息日为8月22日,未发生违约情形,偿债资金通过专项账户管理 [2][11]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 25亿元(同比-21 64%),净利润1956 62万元(同比-79 62%),主要因炭/炭热场材料业务收入下滑45 70%且毛利率减少12 76个百分点至-10 86% [8] - 军用小型固体火箭业务表现亮眼,收入2 41亿元(同比+50 43%),毛利率提升1 44个百分点至37 40% [8] - 期末总资产31 11亿元(同比+1 75%),资产负债率47 76%(同比+0 60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63 50万元(同比+7 77%),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至24 20亿元(同比-101 77%) [8] 可转债条款执行 - 2024年公司两次调整转股价:因2023年度分红(每10股派0 62元),转股价由53 02元/股下调至52 96元/股;因2024年半年度分红(每10股派0 20元),进一步下调至52 94元/股 [4][5][6] - 公司曾触发转股价下修条款(股价连续15/30交易日低于转股价80%),但董事会决定暂不下修,并设定6个月观察期(至2024年11月7日) [4] 募集资金使用 - 4 95亿元募集资金按约定投向三大项目:2 63亿元用于热场材料产能提升(二期)、1 29亿元用于军品产能补充、0 9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专项账户运作合规 [9] 偿债保障机制 - 公司建立专项偿债资金管理、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及受托管理人监督三重保障体系,2024年未发生影响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变化 [11][12]
奥图股份IPO:62岁董事长和瑞林持股42.44%,儿子和朴轩任副总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44
公司IPO进展 - 奥图股份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律所为北京德恒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及配套装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工业安全防护围栏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 -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汽车冲压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满足汽车行业车身制造及轻量化的需求 [2]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4.00亿元及3.98亿元 [3] - 同期实现净利润2139.03万元、5034.74万元和7022.84万元,2024年增利不增收 [3]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7414.67万元,同比增长9.27%;净利润1446.98万元,同比增长7.48% [4] - 2024年毛利率为33.88%,较2023年的28.40%有所提升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8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31.19% [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资产总计4.67亿元,股东权益合计2.27亿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5.54%,较2023年的72.32%有所下降 [3] 股权结构 - 和瑞林直接持有公司42.44%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6] - 和瑞林自公司设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能够对公司经营管理发挥决定作用 [6]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和瑞林与董事和朴轩系父子关系 [7][9] - 和瑞林1963年出生,本科学历,拥有丰富的机械行业从业经验 [10] - 和朴轩1988年出生,硕士学历,曾任职于甲骨文等多家科技公司 [11]
北交所IPO审核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6-23 04:53
北交所IPO受理提速 - 6月1日-6月20日北交所受理17家企业IPO申请,较5月明显提速,其中6月19日单日集中受理5家[1] - 6月20日奥图股份IPO获受理,能之光和巴兰仕IPO近日相继通过审核[1][3] - 受理企业包括龙鑫智能、新富科技、莱恩精工、嘉晨智能、同富股份等[1] 细分领域企业概况 奥图股份 - 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及配套装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工业安全防护围栏的研发设计制造[1]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0.13万元、1769.64万元和1854.86万元[4] 龙鑫智能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新能源等行业提供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6亿元、5.82亿元和6.04亿元[2] - 拟募资4.58亿元用于智能微纳米材料生产设备扩建等项目[2] 新富科技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研发生产,产品包括电池液冷管、液冷板[2] - 拟募资4.63亿元用于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扩产[2] 莱恩精工 - 主营精密铝合金制品,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03亿元、8.49亿元、11.59亿元[3] - 研发费用分别为3788.93万元、3847.71万元及3798.24万元,占营收比3.78%、4.53%及3.28%[5][6] - 拟募资3.59亿元用于铝型材及深加工产品项目等[3] 巴兰仕 - 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研发生产,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等[3]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347.79万元、2844.81万元和3582.70万元[6] - 拟募资3亿元用于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等项目[3] 能之光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4] - 拥有57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自主研发51项[6]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LG、巴斯夫等知名企业[4] 行业技术特点 - 受理企业普遍注重研发创新,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强度[4][5][6] - 企业核心技术包括汽车冲压自动化、微纳米材料制备、高分子接枝改性等[1][2][6] - 多家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支持技术创新[6]
北方长龙上市两年股价破发近三成 抛1.02亿元筹划跨界并购河南众晟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3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46.09%,扣非净利润亏损711万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降至1.08亿元,同比下降20.13%,归母净利润亏损1089万元,同比下降194.3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595.17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56.9万元,同比下降16.86%,归母净利润亏损507.04万元,同比暴跌244.16%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发行价50元/股跌至停牌前的36.72元/股,跌幅近三成 [3] - 复牌当日股价以39.06元开盘,冲高41.72元后回落,收于38元/股 [1] 跨界并购方案 - 公司拟以现金1.02亿元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方式取得河南众晟51%股权,并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河南众晟9.00%股权 [4] - 交易完成后河南众晟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5] 标的公司河南众晟概况 - 河南众晟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玻璃钢拉挤设备、拉挤模具、复合材料制品及技术开发 [5] - 拥有26条玻璃钢生产线,年产各种玻璃钢制品20000余吨,产品应用于风力发电、光伏供电配套项目、电力行业、新能源等领域 [5] - 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头部企业,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 [5] 公司上市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军事装备领域,核心业务是军用车辆配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2023年4月18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50元/股,号称"军用车辆内饰第一股" [1]
北方长龙上市首年即亏损去年差点被*ST 营收与应收账款增速严重背离 溢价511%收购袖珍标的可规避退市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6-11 17:38
北方长龙高溢价收购河南众晟 - 公司拟以1.4亿元整体估值收购河南众晟51%股权,收购溢价高达511%,对应2024年净利润的市盈率为31.68倍[1][14]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4788.55万元,净利润441.96万元,2023年营收2876.19万元,净利润185.36万元[12][13] - 收购目的包括拓展民用复合材料业务、完善产业链布局及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可避免公司营收低于1亿元的强制退市风险[14][15] 公司财务状况与退市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1.08亿元(接近1亿元退市红线),扣非净利润亏损0.16亿元,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0.07亿元[4][11]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三年下降(2.5亿→1.35亿→1.08亿),但应收账款从2.36亿增至3.55亿,应收账款/营收比值从94.4%升至328.7%[8][10][11] -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原因为重大合同验收延迟、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及政府补助减少[5] IPO前后业绩对比与异常 - IPO报告期(2019-2021年)营收从1.57亿增至2.87亿,扣非净利润从0.58亿增至1.05亿,但上市后2023年即转亏[7][4] -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2019-2024年从0.57亿增至3.55亿,增速维持在23%-33%,与营收变动严重背离[7][8][10] - 因业绩预告差异较大(从预告盈利1600-2000万修正为亏损650-800万),公司及保荐机构广发证券被监管警示[4] 收购策略与资金安排 - 采用"现金收购51%+发行股份收购9%"的组合方式,现金部分可快速并表避免退市风险,股份部分对价1260万元[15][16]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650万元,若达标可改善公司盈利状况[16] -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3.66亿元(含1.24亿理财),资产负债率仅7.41%,但仍计划申请1亿元并购贷款[17] IPO募投项目进展 - 主要募投项目"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两次延期,从原计划2023年底延至2026年4月,延期超两年[17][18] - 2023年IPO募资8.5亿元(超募0.94亿元),但募投项目进度缓慢且资金使用效率受质疑[4][17]
中天火箭(003009) - 003009中天火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1
2025-06-11 17: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3009,证券简称中天火箭;债券代码 127071,债券简称天箭转债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0 日 14:0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党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宁星华、证券事务部部长许青山 [2] 小型制导火箭业务 - 2024 年订单增长明显,原因是系列化研制使产品满足新老客户需求,主要销售方式为军贸出口,主要市场为海外 [2] - 订单数量和国际形势相关,未来有信心做好系列化、多平台化发展 [2] - 主导军品销售收入增长,2024 年毛利率为 37.4% [3][4] 其他业务情况 耐烧蚀组件业务 - 业务发展稳定,预计未来保持稳定态势 [4] 飞机碳陶刹车盘业务 - 公司是国内首批获飞机炭刹车盘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的单位之一,有生产、维修能力,目前业务体量占比较小 [5] 汽车碳陶刹车盘业务 - 正在积极推进相关试验,已完成多个车型的台架试验及客户试用验证 [6] 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业务 - 是公司基本盘之一,发展稳定,国家重视,财政资金拨付优先级高,客户需求稳定,产品成熟度高、可靠性强、作业效果好,预计未来保持稳定发展 [6] 人影装备出口业务 - 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焰条、烟炉等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口 [7]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 - 2024 年行业供过于求状况未改善,该板块业务首次亏损,长远看光伏行业有希望迎来新发展 [8] 人影业务 - 2024 年营业收入下滑因客户开展库房安全改造,采购量暂时调整,2024 年底已完成相关工作,不影响未来业务 [8] 参与调研机构 - 国君资管赵已程、大摩基金李子扬、鹏华基金萧嘉倩、万家基金苏谋东、国都证券王义、大摩基金贾昌浩、华商基金张晓、兴业证券石康、兴业证券董昕瑞 [9]
我国新增19个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证券时报· 2025-06-09 02:38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包括广州 杭州 盐田等地区 [1] - 19个基地在健全冷链物流网络 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引领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1] - 基地数量将达到105个 实现全国31个省(区 市)全覆盖 优化空间布局 支撑"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 [1] 冷链物流网络发展 - 基地将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 畅通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 服务高品质生鲜消费品进城 支撑城乡消费 [1] - 基地积极推动存量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升级 应用自动立体货架 智能分拣 物流机器人 温度监控等设备 [2] - 鼓励使用绿色 安全 节能 环保冷藏车及配套装备设施 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2] 数字化与绿色化创新 - 杭州基地基于"智慧交易市场"建设 共建共享智能仓储 数字月台等数字化平台 提升智能化水平 [2] - 杭州基地推动建设2 9万平方米屋顶光伏 形成光伏发电 储能与充电一体的"光储充"充电站 [2] - 基地构建服务国内产销 国际贸易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2] 政策目标与未来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发布5批基地建设名单 共105个 完成《"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2025年布局目标 [2] - 下一步将指导各地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 提升冷链物流体系规模化 集约化 组织化 网络化运行水平 [3] - 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提升冷链产品价值链 支撑城乡居民消费提档升级 [3]
中天火箭(003009) - 003009中天火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7:5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参与对象为投资者网上提问,时间为2025年6月5日周四下午14:30 - 17:30,地点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党委书记程皓、独立董事邵芳贤、党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宁星华、财务总监张晓东 [2] 2024年业务板块情况及应对措施 - 增雨防雹火箭及其配套装备业务整体稳定但同比小幅下滑,原因是客户因安全因素调整火箭弹库房致采购量调整,年底库房调整完成,不影响未来业务 [2][3] - 军用小型固体火箭业务同比增长超50%,得益于系列化制导火箭推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转化,产品获客户好评 [3] -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受光伏行业波动影响亏损,公司采取调整市场策略向头部企业倾斜、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等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3]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举措 - 坚守合规底线,将合规经营嵌入公司治理全链条,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深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推行诚信文化 [4][5] - 强化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聚焦核心技术领域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加快孵化创新项目 [5] - 深化管理改革,以“市场引领、价值创造”为目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用人、分配机制和流程 [5] - 加强市值管理,建立市值管理体系,构建投资者沟通机制,利用资本市场政策维护市值稳定 [6] 商业航天业务布局和发展规划 - 耐烧蚀组件产品部分客户为国内商业航天公司,业务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7] - 民用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聚焦核心技术领域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7]
业绩不振,并购前夕,北方长龙被多家外资机构买入!
IPO日报· 2025-05-27 17:04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引发上市公司并购热潮 [1] - 北方长龙拟通过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河南众晟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1] 标的公司(河南众晟)概况 - 河南众晟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营玻璃钢/聚氨酯拉挤模具及模压模具的研发生产 [2] - 公司位于河南新乡,占地1.8万平方米,员工150余人(含25名工程师),拥有3台龙门加工中心、10台数控铣等设备 [2] - 交易对方索近善持有河南众晟92%股权,具体交易金额未披露 [3] 收购方(北方长龙)背景 - 北方长龙2023年深交所上市,专注军用车辆非金属复合材料配套装备研发,产品应用于装甲战斗/保障车辆 [3] - 此次收购标的业务与公司现有业务不重合,可能为拓展新领域 [4] 财务表现与外资动向 - 北方长龙营收持续下滑:2020-2024年营收从2.6亿元降至1.08亿元,净利润从9316万元转为亏损1089万元 [6] - 2025年Q1营收2056.9万元(同比降16.86%),净亏损507.04万元(同比扩大244.16%) [7] - 外资机构逆势增持:JPMorgan持股14.64万股(0.15%)、摩根士丹利持股11.55万股(0.12%),巴克莱银行、UBS AG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8] 收购动机与市场疑问 - 收购可能旨在改善经营困境,但外资集体增持引发是否提前获知并购消息的猜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