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7系列

搜索文档
代工宿命还是科技跃迁?赛力斯在华为生态中的身份迷思
36氪· 2025-06-15 15:4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 [3] - 问界M9累计交付超15万辆,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级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冠 [1] - 问界新M7系列2024全年交付量近20万辆,荣获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1] 商业模式与战略合作 - 公司与华为深度绑定,采用"智选模式",获得华为在工业设计、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品牌营销与渠道的全方位赋能 [4] - 公司承担高昂的制造与供应链成本,但难以分享产业链高附加值部分的利润 [3] - 公司强调将深化智选模式,加速技术自研,拓展多元产品布局 [3] 核心竞争力与优势 - 公司拥有成熟的制造体系,包括两江智慧工厂的先进产能和与核心供应商的稳定关系 [4] - 深度绑定华为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使公司在资本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溢价,股价自2022年低点至2024年初高点涨幅超10倍,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元 [4][5] 挑战与隐忧 - 公司面临外部竞争加剧、政策补贴退坡、资本市场对"华为概念"热情能否持续的挑战 [8] - 深度依赖华为的模式可能抑制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独立品牌建设、自有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内生动力 [8] - 快速扩张带来的组织膨胀、文化融合、质量管控等管理挑战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将华为的技术外溢转化为内生创新能力,建立核心三电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 [9] - 构建深度理解华为平台的软件工程团队,掌握底层代码优化与快速OTA能力 [9] - 探索智能驾驶感知与规控算法的差异化突破点 [9] - 深化与华为全屋智能的协同,实现车控家、家控车无缝体验,探索车网互动(V2G)技术 [10] - 将"鸿蒙智行"从出行工具扩展为智慧生活入口,生态收入应成为未来利润的核心支柱 [10]
财报解读丨营收、利润剪刀差初现,理想单车均价为何一路跌?
美股研究社· 2025-03-17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和营收高增,但净利润同比减少,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盈利指标分化、品牌溢价收缩等困境,未来需通过生态化竞争、智驾布局、产品转型等破局,将“用户生态”转化为“盈利生态” [1][10][16] 营收再破千亿新高,理想怎样坚守新势力销量C位 - 2024年公司营收连续第二年破千亿,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第四季度营收443亿元创历史新高,车辆销售收入占比超95% [3] - 全年交付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规模效应显著 [3] - 2024年汽车赛道加速分化,中高端领域新秀和传统势力表现突出,公司基于“家庭用户”定位和爆款战略稳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5][7] - 产品端推出新车并升级现有车型,覆盖20 - 60万元价格区间,理想L6和L7成爆款,验证细分市场把控能力 [7] - 服务收入占比不足4%,全年服务收入59.22亿,同比增长66.5%,公司构建营销售后运营服务体系,新增充电站、充电桩、售后中心和零售中心 [7] - 零售店覆盖150座城市,502家门店构成渠道网络,新车型理想I8预计7月上市 [8] 单车均价一路降,理想价值“缩水”了 - 盈利指标分化,全年净利润80亿元,同比下滑31.9%,第四季度净利润35亿元,同比锐减38.6%,毛利率从23.5%降至20.3%,单车销售毛利率从22.7%降至19.7% [10] - 营收增长与利润剪刀差主因包括车型降价促销、成本上涨、研发与基建投入扩大,全年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9.1%,研发费用111亿元,占总营收7.7% [10] - 新能源渗透率加速,品牌溢价收缩,产品均价整体下滑,2024年全年不含税单车均价27.68万元,第四季度26.87万元 [11] - 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至15% - 20%,公司“以价换量”巩固市场份额,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占率15.3%,盈利平衡难度加剧 [11] 新能源增速放缓,理想如何破局 -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预计回落至20% - 25%,行业未来方向包括生态化竞争、智驾布局、产品端向纯电转型 [13] - 生态化竞争方面,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升级竞争维度,公司计划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国家级高速干线 [13] - 智驾领域,公司自研双系统智驾方案实现全场景覆盖,下一代VLA大模型计划与I8同步发布,目标实现L3级自动驾驶落地 [14] - 产品端,公司计划推出纯电车型I8提升纯电比例,若I8月销稳定在8000辆以上,全年纯电目标达成率超80% [16] - 公司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计划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供应链优化及生产效率提升,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占比5% [16]
造车新势力2月:小鹏连续登顶,小米逼近鸿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10:38
1月及2月车市概况 - 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滑12.1%,环比下滑31.9%,表现不及往年 [3] - 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25万辆,同比增长13.6%,环比下滑30.3%,新能源零售预计6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48% [3] 造车新势力2月销量表现 - 小鹏汽车交付30453辆,同比增长570%,连续4个月突破3万辆,2025年前两月累计交付60803辆,同比增长375% [4][5] - 理想汽车交付26263辆,同比增长29.7%,历史累计交付达1190062辆 [4][11] - 零跑汽车交付25287辆,同比增长285% [4] - 鸿蒙智行交付21517辆,环比下滑38.5% [4][15] - 蔚来交付13192辆,同比增长62.2%,其中蔚来品牌9143辆,乐道品牌4049辆 [4] 小鹏汽车市场策略与产品 - MONA M03(11.98万-15.58万元)2月交付超1.5万辆,连续6个月破万,覆盖10万-20万元市场 [6] - P7+(18.68万-21.88万元)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辆,标配图灵AI高阶智驾和全域800V平台 [6] - 2025款G6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AI鹰眼方案,支持无图化高阶辅助驾驶,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 [8] - 小鹏坚持"硬件标配+软件免费"的智驾商业化路径,目标2025年销量达100万辆 [10] 理想汽车纯电战略 - 首款纯电SUV i8采用宁德时代102.7kWh麒麟电池,CLTC续航710km,支持12分钟充电500km [14] - i8配备激光雷达和Orin-X芯片,支持城市NOA功能,定位家庭用户需求 [14] - 理想2025年目标占据20%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头部企业 [14] 鸿蒙智行车型表现 - 问界M9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冠 [16] - 问界新M7系列交付5204辆,稳居30万级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16] - 智界R7交付8748辆,2025年累计交付20168辆,增程版持续热销 [16] - 享界S9连续7个月成为40万以上豪华纯电轿车销冠 [16] 小米SU7 Ultra市场反响 -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直降28.5万元,配备三电机系统,0-100km/h加速1.98秒 [20][22] - 上市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2小时突破1万台,2月28日达1.5万台 [22] - 引发友商互动,包括东风日产、极氪、腾势、保时捷等品牌的祝贺与认可 [24] 蔚来汽车安全与产品规划 - 蔚来ET9通过时速80km弯道双轮、150km直线双轮、120km雨天双轮爆胎测试 [28] - 蔚来自动紧急避让功能一周内帮助用户化险为夷107次 [26] - 2025年计划交付ET9、乐道品牌两款SUV及萤火虫首款车型,销量目标44万辆 [26][30] - 上海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蔚来市占率达49.6% [30] 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探至7.88万元海鸥车型 [4] - 特斯拉FSD向中国市场分批次推送,智驾竞争升级 [4]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基于飞凡RC7改造,引入华为智驾解决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