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法S5
icon
搜索文档
北汽蓝谷2025上半年亏损23.08亿元
财经网· 2025-08-27 17: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1][2] - 净亏损23.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5.71亿元有所收窄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22.49亿元(上年同期为-20.57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41.86%至32.04亿元 [2] - 总资产减少15.24%至351.10亿元 [2] - 2020年至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其中2020-2024年分别亏损64.82亿/52.44亿/54.65亿/54.00亿/69.48亿元 [1][4] 运营数据 - 上半年销量6.72万台,同比增长139.73% [7] - 极狐品牌销量53,183台,同比增幅达198.06% [7] - 研发费用10.70亿元,同比增长62.94% [4] - 销售费用8.56亿元 [4] - 享界门店超700家,极狐品牌一级门店达370家 [4] 战略布局 - 旗下三大品牌定位分层:享界(高端联合华为)、极狐(中高端智能电动)、BEIJING(经济智能) [5] - 新产品享界S9及极狐T1被视作业绩增量来源 [9] - 通过产品研发投入与渠道扩张应对行业竞争 [2] - 公司预期下半年毛利率将随新品投放和降本增效改善 [3] 行业环境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2] - 极狐品牌面临比亚迪、吉利、零跑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 [7] - 行业竞争促使开源证券小幅下调公司全年业绩预期 [9]
北汽蓝谷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 迎高增长拐点
新华网· 2025-08-22 09:31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销量达6.72万台 同比增幅139.73% [1] - 营业收入95.17亿元 同比增长154.38% 其中整车收入86.34亿元 同比大增206.66% [1] - 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2.63亿元 [1] 双品牌战略成果 - 极狐品牌上半年销量55,503台 同比暴涨211.06% [3] - 享界S9月交付量达4154台 稳居30万级豪华纯电轿车细分市场榜首 [3] - 极狐通过密集产品更新强化竞争力 包括阿尔法S5/S6/T6/T5等2025款车型 [3] 技术研发突破 - 达尔文2.0技术平台涵盖七大技术维度 包括极盾安全/极净健康/灵智智能等 [6] - 将800V+5C超充技术门槛降至14万级 搭配宁德时代5C神行电池实现"1秒1公里"补能效率 [6] - 纯电中型车价格下探至11万 续航超500公里车型价格压至10万内 [6] - 入选工信部L3上路通行试点准入名单 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已量产下线并开展L4级道路测试 [8] 服务生态建设 - 极狐全国服务中心增至325家 覆盖30省188城 [4] - 建成140座极狐充电站 接入超100万根公共充电桩 覆盖330余城市 [4] - 为85,000名用户安装家用充电桩 [4] - 享界依托鸿蒙智行充电网络 覆盖超140万充电桩 服务340余城市 [4] 新产品规划 - 享界S9T开启预订24小时收获2万台订单 提供纯电/增程双版本 [10] - 极狐T1于8月4日量产下线 定位A0级大众市场 [12] - 享界S9与S9T形成"三厢+旅行"产品组合 极狐T1完善从A0到C级产品矩阵 [10][12]
上半年营收大涨154.38%,北汽新能源巧解“量利齐飞”方程式
中国青年报· 2025-08-19 15:06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累计销量达6.72万台 同比激增139.73% [2] - 营业收入95.17亿元 同比增长154.38% 其中整车收入增幅高达206.66% [2] - 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2.63亿元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双品牌战略成效 - 极狐品牌覆盖10万-30万级主流市场 上半年销量达5.55万台 同比上涨211.06% [5] - 极狐6月单月交付突破1.03万台 实现月销破万常态化 [5] - 享界品牌定位高端市场 首款车型享界S9 6月交付达4154台 环比增长94.7% [5] - 营收增速154.38%显著高于销量增速139.73% 高端智能品牌占比持续上升 [2][6] 技术配置与产品优势 - 极狐将800V+5C超充技术门槛拉低至14万级 实现约1秒1公里补能效率 [5] - 极狐把续航超500公里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内 [5] - 享界S9T搭载HUAWEI 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配备32颗传感器包含4颗192线激光雷达 [8] - 享界S9T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345km 综合续航达1305km 纯电版CLTC续航约801km 支持800V快充 [11] - 享界S9T车长近5.2米 轴距达3050mm 在旅行车阵营中具有空间优势 [11] 新产品布局 - 享界S9T瞄准豪华旅行车蓝海市场 以30万级+华为智驾+新能源组合切入市场 [8] - 极狐T1瞄准A0级市场 定位年轻家庭与首购用户群体 [14] - 新车矩阵形成高低搭配、全域覆盖产品攻势 剑指月销3万目标 [14]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普惠式增长转向结构性分化 30万以上高端市场与10万-20万主流市场成为核心战场 [3] - 旅行车领域存在较大市场空白 尤其是高端新能源旅行车细分市场 [8] - 极狐通过技术普惠实现规模化突破 享界通过技术溢价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5]
销量暴涨140%,仍亏超22亿!“华为”带不动北汽蓝谷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2:5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0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5.71亿元小幅收窄 [8] - 毛利率为-5.47%,其中一季度-7.51%、二季度-4.14% [8] - 近五年半累计亏损近320亿元(2020-2024年净亏损64.82亿/52.44亿/54.65亿/54亿/69.48亿元) [9] 销量表现 - 总销量6.7万辆,同比增长139.73% [4] - 极狐品牌销量5.6万辆,同比增长211.06% [4] - 享界品牌6月交付4154辆,上半年累计销量9703辆(第三方数据) [4] - 单车售价从去年上半年9.5万元提升至14.2万元 [5] 品牌与产品策略 - 极狐品牌覆盖9-30万元价格区间,含阿尔法T5/T6/S5/S6及考拉系列 [4] - 享界S9起售价40万元,增程版降价至30.98万元后销量显著爬升 [4][5] - BEIJING品牌专注网约车市场,主推EU5及EU5 PLUS车型 [5] - 下半年计划推出享界S9T及多款极狐新车型 [5] 研发与渠道投入 - 研发费用10.7亿元,同比增长62.94%,近五年从9.73亿增至17.6亿元 [8] - 推出自研极光电池、800V高压/5C超充等技术 [8] - 销售费用8.56亿元,同比增长10.51% [8] - 极狐运营门店320家,享界门店567家,2025年极狐计划净增80家门店 [8] 合作与战略 - 与华为合作推出高端品牌享界,定位豪华轿车市场 [4][5] - 通过价格策略优化推动网约车客户采购计划前置 [5] - 公司预计新产品投放及降本增效将改善下半年毛利率 [8]
北汽蓝谷半年亏了23亿,四年亏损超230亿
新浪财经· 2025-08-15 19:2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3.08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22.49亿元,上年同期为-20.57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41.86%至32.04亿元 [2] 销量与品牌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67,152台,同比增长139.73% [3] - 极狐品牌销量53,183台,同比增长198.06% [3] - 享界品牌6月交付量突破4,000辆,但此前多个月份销量未超1,500辆 [5] - 极狐品牌约20%销量来自企业端客户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享界品牌与华为联合开发高端车型,新增享界S9增程版 [3][4] - 极狐品牌在售车型包括阿尔法T5、S5、T6等中高端纯电车型 [3] - 掌握极光电池、800V高压/5C超充技术,但混动与智能化技术未形成独特标签 [5] 成本与投入结构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9.73亿元攀升至17.6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83亿元,同比增长53.06% [4] - 极狐品牌2024年运营门店320家,享界品牌门店567家 [4] - 极狐品牌2025年计划净增80家门店 [4] 盈利挑战因素 - 采取"以价换量"策略,享界S9增程版较纯电版降价超8万元 [4] - 销量增长尚未达到充分分摊成本的规模 [4] - 四年累计亏损超230亿元 [1][4] 未来经营展望 - 下半年毛利率有望通过新产品投放与降本增效改善 [6] - 将持续推进营销创新、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 [6]
北汽蓝谷上半年营收达95.17亿元,亏损23.0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15 18:2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5.71亿元有所收窄 [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23.36亿元,上年同期为25.82亿元 [2][4] - 总资产351.10亿元,同比下降15.24%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04亿元,同比下降41.86% [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数,达22.49亿元,上年同期为-20.57亿元 [4]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上年同期为-0.46元/股 [5] 业务运营 - 公司聚焦享界、极狐和BEIJING三大品牌矩阵 [6] - 享界品牌为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首款车型为享界S9,报告期内新增增程版 [6] - 极狐品牌定位中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在售车型包括阿尔法T5、阿尔法S5、阿尔法T6、阿尔法S6及考拉系列 [6] - BEIJING品牌主打经济型智能新能源车,主力车型为EU5及EU5 PLUS [6] - 享界超级工厂实现订单式生产,6月交付量突破4000台,成为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 [6] - 工厂支持500余项选装配置的个性化定制生产 [6] - 蓝谷麦格纳工厂完成产能提升计划及技术改造,阿尔法S5 2025款按期投产 [6]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L3级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华为ADS3.0及小鹏XNGP系统覆盖超100座城市 [5] - 城市NOA功能渗透率突破30% [5] - 4D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成本下降50%,推动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20万元级车型 [5]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
虎嗅APP· 2025-07-24 08:1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 73%至6 7万辆 但预亏22~24 5亿元 反映销量增长未改善经营业绩 [1][4] - 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 9万辆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 69~15 19亿元 车均亏损3 43万元与第一季度持平 [4] - 2024年研发投入31 91亿元 同比激增48 22% 研发占比达21 99%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速53 06%远超营收 [4] - 2024年销售费用支出18 21亿元 经销商数量翻倍至226家 营销动作包括CBA冠名 电影合作等 [4]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 7万辆 同比增长6% 其中商用车北汽福田增长9% 北汽重卡增长61 69% [10] - 乘用车销量48 56万辆 同比增3 8% 北京现代上险量下滑40 4% 北京奔驰下滑13 8% [10] - 新能源品牌极狐上险量同比增长145 4%至4 86万辆 享界S9上险量环比增26 7%至9644台 [10] - 2024年集团归母净利润下降68 6%至9 56亿元 依赖合资利润支撑新能源业务亏损 [4] 经营战略与财务风险 - 2024年战略频繁调整 7月宣称"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 8月转向"All in享界S9" 2025年双品牌并行降价 [13] - 产品策略矛盾 极狐保留"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 享界则高度依赖华为技术 [13] - 2025年一季度现金余额骤降55 4%至36 7亿元 应收款项达102亿元 存货21亿元 [13] - 上市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 2025年启动60亿元定增 控股股东认购半数资金 [1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烈度达极致 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需重新制定精准战略并快速执行 [11] - 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粗放增长后的转型困境 北汽蓝谷反映行业性挑战 [11]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丨车圈脉动 Vol.6
虎嗅· 2025-07-23 09:37
行业竞争现状 - 中国车市竞争激烈,车企面临"抢"下去的生存压力,包括自主传统车企、新势力和合资车企 [2] - 部分车企出现销量增长但亏损持续的现象,如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73%(6.7万辆)但预亏22~24.5亿元 [3] - 行业竞争烈度已达极致,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核心原因是销量未带来经营好转,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9万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69亿至15.19亿元,车均亏损3.43万元与一季度持平 [5] - 2024年研发投入31.91亿元同比激增48.22%,占比高达21.99%,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53.06% [5] - 渠道扩张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经销商数量翻倍,服务中心增至226家,全年销售费用18.21亿元 [5] - 规模效应不足,6月销量仅1万+,远低于单个品牌3~4万辆的盈亏平衡线 [5]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7万辆同比增6%,其中乘用车销量48.56万辆同比增3.8% [7] - 合资品牌下滑明显:北京现代上险量5.46万台同比降40.4%,北京奔驰上险量23.81万台同比降13.8% [7] - 新能源品牌表现分化:享界S9上险量9644台环比增26.7%,极狐上险量4.86万台同比增145.4%,北汽新能源上险量1.4万台同比增536.4% [7] 战略调整与财务压力 - 北汽蓝谷2024年7月宣布"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投入超千亿,8月改口"All in 享界S9",2025年上半年实施双品牌并行降价策略 [11] - 产品战略矛盾:极狐强调"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享界高度配合华为但北汽技术未体现 [11] - 财务状况恶化:一季度现金余额36.7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83亿元锐减55.4%,应收款项102亿元,存货21亿元 [11] - 持续亏损:上市后连续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2025年4月启动60亿元定增计划 [11] 行业深层问题 - 老车企面临战略重塑挑战,需在更短时间内制定精准战略并保持市场敬畏 [9] - 方向选择错误将导致努力无效,如"使劲滑船桨也靠不了岸"的困境 [10] - 新能源转型依赖传统业务输血,北汽集团通过"奔驰利润+商用车利润"为蓝谷争取时间 [11]
刘苗苗:极狐汽车铆足干劲加油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09:20
公司销量表现 - 极狐汽车3月销量超1.3万辆创历史新高 [1] - 月销过万辆被视为汽车品牌站稳脚跟的标志 [1] - 公司表示发展已从"辅路"进入"主路"并有望跨上"高速路" [1] 产品矩阵与新品发布 - ARCFOX 77°概念车由北汽集团全球设计VP罗伟基操刀 体现四大核心设计哲学 [4] - 全新升级阿尔法S5基于用户建议焕新 增加神行版搭载5C超充电池 15分钟补能525公里 [4] - 全球首发极狐T1以A级尺寸降维打击A0级市场 预计下半年上市 [5] - 新阿尔法T5 考拉S 阿尔法新6系等车型亮相 覆盖轿车 SUV MPV全品类 [5] 阿尔法S5市场表现与产品力 - 截至2月末在15-20万纯电B级轿车市场位列TOP5 [9] - 用户高频评价"靠谱" 体现在电池 续航 充电 安全 品质五大维度 [9] - 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池 续航560-708公里 14万级唯一全域800V平台 [9] - 车身抗扭刚度51897N·m/deg 采用麦格纳制造标准 空间利用率67% [9] 阿尔法S5五大升级亮点 - 神行5C闪充补能升级 两款宁德时代5C电池续航均超600公里 [13] - AI智能化升级 搭载"百模汇创中枢大模型"支持多AI切换 [13] - 舒适升级 新增腰托按摩功能结合人体工学算法 [13] - 便利升级 全系标配行车记录仪和内置ETC [13] - 安全升级 68英寸AR-HUD投射盲区画面 新增哨兵模式 [13] 价格策略与市场定位 - 新阿尔法S5终端零售价11.98万-16.98万元 [14] - 定位中国首款5C神行超闪充+3秒俱乐部高性能全民轿跑 [14] - 增配不增价策略强化产品竞争力 [14] 品牌营销与用户体验 - 上海车展以"瓦纳蓝"为主基调打造沉浸式科技美学展台 [8] - 设置滑板平台技术展示 宇树机器人互动 脱口秀表演等未来感体验 [8]
自主板块人事大调整,王昊接陈巍任北汽股份董事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2 08:24
北汽集团人事调整与品牌战略 - 北汽蓝谷更名为北汽极狐后,北汽股份迎来人事大调整:王昊接任陈巍担任北汽股份董事长,彭钢调任北汽集团营销办公室副主任,李健和王春风分别接任北汽股份副总裁及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 [4] - 原北汽股份董事长陈巍调任北汽极狐董事长 [5] - 此次调整是北汽集团品牌焕新转型计划的持续部署,目标通过3年实现品牌"焕新向上",5年实现"品牌跃迁",使自主品牌稳定在"第一梯队" [5] 品牌体系梳理与整合 - 北汽集团品牌资产分属两家上市公司: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车(燃油车与合资品牌为主)和A股上市的北汽蓝谷(新能源业务主体) [7] - 北汽新能源旗下拥有极狐汽车、北京汽车和华彰汽车(含与华为合作的享界品牌)三个品牌 [7] - 北汽自主品牌经历多次调整:2019年整合绅宝与新能源推出BEIJING品牌,2020年实施"大北京"战略,2023年上海车展强调统一使用"北京"汉字标识 [8] - 当前品牌体系仍存在交叉重复问题,如BJ越野系列使用"BEIJING"标识,新能源产品覆盖范围与北京汽车存在重叠 [10] 产品战略调整 - 北汽蓝谷更名为北汽极狐以强化品牌辨识度,公司正处于战略升级关键期 [12] - 北汽集团计划在自主乘用车领域投入千亿元研发支出 [13] - 产品线调整涉及25亿元募投项目变更:两款极狐纯电车型改为增程版本(阿尔法T5增程、阿尔法S5增程),取消N61纯电项目,新增极狐MPV产品 [13] - 极狐现有主力车型阿尔法T5和阿尔法S5月销量稳定在4000辆以上,增程版本有望巩固增长势头 [13] - 与华为合作的享界S9增程版将于二季度上市,完善豪华轿车产品矩阵 [15] 行业趋势 - 2024年多家车企采取"整合和聚焦"战略,如吉利合并领克与极氪品牌,长城合并欧拉与哈弗品牌,上汽通用砍掉雪佛兰迈锐宝聚焦别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