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法T5
icon
搜索文档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
虎嗅APP· 2025-07-24 08:1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 73%至6 7万辆 但预亏22~24 5亿元 反映销量增长未改善经营业绩 [1][4] - 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 9万辆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 69~15 19亿元 车均亏损3 43万元与第一季度持平 [4] - 2024年研发投入31 91亿元 同比激增48 22% 研发占比达21 99%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速53 06%远超营收 [4] - 2024年销售费用支出18 21亿元 经销商数量翻倍至226家 营销动作包括CBA冠名 电影合作等 [4]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 7万辆 同比增长6% 其中商用车北汽福田增长9% 北汽重卡增长61 69% [10] - 乘用车销量48 56万辆 同比增3 8% 北京现代上险量下滑40 4% 北京奔驰下滑13 8% [10] - 新能源品牌极狐上险量同比增长145 4%至4 86万辆 享界S9上险量环比增26 7%至9644台 [10] - 2024年集团归母净利润下降68 6%至9 56亿元 依赖合资利润支撑新能源业务亏损 [4] 经营战略与财务风险 - 2024年战略频繁调整 7月宣称"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 8月转向"All in享界S9" 2025年双品牌并行降价 [13] - 产品策略矛盾 极狐保留"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 享界则高度依赖华为技术 [13] - 2025年一季度现金余额骤降55 4%至36 7亿元 应收款项达102亿元 存货21亿元 [13] - 上市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 2025年启动60亿元定增 控股股东认购半数资金 [1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烈度达极致 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需重新制定精准战略并快速执行 [11] - 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粗放增长后的转型困境 北汽蓝谷反映行业性挑战 [11]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丨车圈脉动 Vol.6
虎嗅· 2025-07-23 09:37
行业竞争现状 - 中国车市竞争激烈,车企面临"抢"下去的生存压力,包括自主传统车企、新势力和合资车企 [2] - 部分车企出现销量增长但亏损持续的现象,如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73%(6.7万辆)但预亏22~24.5亿元 [3] - 行业竞争烈度已达极致,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核心原因是销量未带来经营好转,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9万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69亿至15.19亿元,车均亏损3.43万元与一季度持平 [5] - 2024年研发投入31.91亿元同比激增48.22%,占比高达21.99%,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53.06% [5] - 渠道扩张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经销商数量翻倍,服务中心增至226家,全年销售费用18.21亿元 [5] - 规模效应不足,6月销量仅1万+,远低于单个品牌3~4万辆的盈亏平衡线 [5]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7万辆同比增6%,其中乘用车销量48.56万辆同比增3.8% [7] - 合资品牌下滑明显:北京现代上险量5.46万台同比降40.4%,北京奔驰上险量23.81万台同比降13.8% [7] - 新能源品牌表现分化:享界S9上险量9644台环比增26.7%,极狐上险量4.86万台同比增145.4%,北汽新能源上险量1.4万台同比增536.4% [7] 战略调整与财务压力 - 北汽蓝谷2024年7月宣布"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投入超千亿,8月改口"All in 享界S9",2025年上半年实施双品牌并行降价策略 [11] - 产品战略矛盾:极狐强调"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享界高度配合华为但北汽技术未体现 [11] - 财务状况恶化:一季度现金余额36.7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83亿元锐减55.4%,应收款项102亿元,存货21亿元 [11] - 持续亏损:上市后连续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2025年4月启动60亿元定增计划 [11] 行业深层问题 - 老车企面临战略重塑挑战,需在更短时间内制定精准战略并保持市场敬畏 [9] - 方向选择错误将导致努力无效,如"使劲滑船桨也靠不了岸"的困境 [10] - 新能源转型依赖传统业务输血,北汽集团通过"奔驰利润+商用车利润"为蓝谷争取时间 [11]
极狐5月销量1.35万辆 创造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06-13 18:59
销量表现 - 北汽极狐5月销量达13509辆 同比增长2002% 创品牌月销历史新高 [1] - 北汽新能源5月总销量达17120辆 极狐为主要贡献车型 [1] - 继3月后再次突破13万辆大关 展现持续增长势头 [1] 产品策略 - 采用"听劝式造车"模式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性产品升级 [2] - 新阿尔法T5配备15分钟补能500公里的5C超充 全系增配座椅通风等配置 [4] - 阿尔法新6系升级3激光雷达+华为ADS33 800V超充等尖端技术 [4] - S5新增神行版搭载宁德时代5C电池 15分钟补能525公里 [6] - 第三季度将推出A级尺寸的T1车型 布局A0级市场 [6] - 规划"纯电+增程"双线布局 S5和T5将推出增程版 [6] 制造品质 - 坚持麦格纳制造标准 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8] - 注重真续航 高安全 好健康等核心指标 [8] 品牌营销 - 与北汽男篮深度绑定 通过CBA赛事实现品牌人设蜕变 [9] - 从赞助转向"长期陪伴" 建立情感连接式营销 [9] - 转型为"科技潮牌"形象 重塑年轻化品牌语言体系 [11] 行业影响 - 差异化竞争策略为行业提供突围新思路 [1] - 产品升级与营销创新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11]
自主板块人事大调整,王昊接陈巍任北汽股份董事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2 08:24
北汽集团人事调整与品牌战略 - 北汽蓝谷更名为北汽极狐后,北汽股份迎来人事大调整:王昊接任陈巍担任北汽股份董事长,彭钢调任北汽集团营销办公室副主任,李健和王春风分别接任北汽股份副总裁及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 [4] - 原北汽股份董事长陈巍调任北汽极狐董事长 [5] - 此次调整是北汽集团品牌焕新转型计划的持续部署,目标通过3年实现品牌"焕新向上",5年实现"品牌跃迁",使自主品牌稳定在"第一梯队" [5] 品牌体系梳理与整合 - 北汽集团品牌资产分属两家上市公司: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车(燃油车与合资品牌为主)和A股上市的北汽蓝谷(新能源业务主体) [7] - 北汽新能源旗下拥有极狐汽车、北京汽车和华彰汽车(含与华为合作的享界品牌)三个品牌 [7] - 北汽自主品牌经历多次调整:2019年整合绅宝与新能源推出BEIJING品牌,2020年实施"大北京"战略,2023年上海车展强调统一使用"北京"汉字标识 [8] - 当前品牌体系仍存在交叉重复问题,如BJ越野系列使用"BEIJING"标识,新能源产品覆盖范围与北京汽车存在重叠 [10] 产品战略调整 - 北汽蓝谷更名为北汽极狐以强化品牌辨识度,公司正处于战略升级关键期 [12] - 北汽集团计划在自主乘用车领域投入千亿元研发支出 [13] - 产品线调整涉及25亿元募投项目变更:两款极狐纯电车型改为增程版本(阿尔法T5增程、阿尔法S5增程),取消N61纯电项目,新增极狐MPV产品 [13] - 极狐现有主力车型阿尔法T5和阿尔法S5月销量稳定在4000辆以上,增程版本有望巩固增长势头 [13] - 与华为合作的享界S9增程版将于二季度上市,完善豪华轿车产品矩阵 [15] 行业趋势 - 2024年多家车企采取"整合和聚焦"战略,如吉利合并领克与极氪品牌,长城合并欧拉与哈弗品牌,上汽通用砍掉雪佛兰迈锐宝聚焦别克 [15]